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3社會歷史的主體教學設計【教材分析】《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統編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五課的第三框,是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講述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闡明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講述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闡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第一第二第三框的邏輯關系是:第一框闡述社會歷史的本質,第二框闡述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第三框闡述社會歷中的主體:三框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主要觀點,闡明了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的實踐中遵循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在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變革社會中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第三框“社會歷史的主體”,包括兩目。第一目“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主要講述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杜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第二目“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闡述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在革命、建改、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發展中國特色杜會主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教學目標】1、了解人民群眾的含義。2、結合實例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3、理解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內涵、必要性及其要求。【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2.科學精神:準確把握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區別,理解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重要性。3.公共參與:在實踐中要自覺地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教學重點】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內容和地位;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教學難點】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觀看視頻《 中國力量 源自人民,》思考:為什么說中國力量源自人民?學生討論回答:人民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教師導入: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社會歷史的主體新課講授:總議題:誰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1、社會歷史是誰創造的?2、怎樣與人民同行?第一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議題一:誰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議學情境一:觀看視頻《全民抗疫歌》議學問題:為什么全國兄弟姐妹同胞團結一心就一定會把新冠干倒?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1、人民群眾的地位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1)社會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每個人都是歷史活動的參與者,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2)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師問: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民群眾呢?請看視頻議學情境二:閱讀材料《核酸檢測造假 發國難財》在疫情爆發的三年后,核酸檢測成了常態,隨著檢測頻次和人數的逐漸增多,行業也迎來發展機遇。核酸檢測已經成了疫情下的一門大生意。4月25日起,金準醫學內部高層下發通知,將原本10人一管的檢測標準改為30人一管,人為吸取一個樣本中1/3的液體,然后進行混合檢測。這么一來,5%的利潤率直接暴漲到了205%。減少的檢測成本雖給金準醫學帶來了極為可觀的利潤率,但全社會卻因此背負了難以估量的損失。公安機關隨后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立案偵查,對該實驗室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等6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議學問題:對核酸檢測造假 發國難財的這些人是“人民群眾”嗎 由此你能歸納出人民群眾的內涵嗎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知識拓展: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具有不同的內涵;但無論怎樣變化,勞動群眾都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我國現階段人民群眾的范圍: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都屬于人民群眾。知識拓展:過渡:在疫情防控這場戰役中有發國難財的人民的敗類,也有為這場戰作出卓越貢獻的杰出人物議學情境三:觀看視頻《疫情防控期間 春耕生產有序進行》探究問題:結合視頻內容談談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對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作用,從哲學角度看,安徽櫚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們為社會創造了什么財富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2、人民群眾的作用(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①人民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創造了人們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資料。②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③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議學情境四:閱讀材料《中國醫生》——票房口碑雙豐收的精品佳作《中國醫生》于2021年7月9日首映。百年獻禮,為廣大觀眾獻上一部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票房口碑雙豐收的精品佳作!這部電影再現了武漢醫務人員的感人故事。票房火爆,剛播一半就看哭了上萬人。議學問題:這部影片的創作題材來源于哪?這部優秀的影片是由誰創作的?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提取關鍵信息,分析回答探究問題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③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議學情境五:閱讀材料《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村民自治第一村》1978年12月,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秘密簽下一份合同,打破了大鍋飯。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命名的農村改革迅速在全國推開,給中國農村帶來了舉世公認的變化。1980年2月6日,廣西合寨村全村143位群眾代表通過投票,選舉時韋煥能擔任第一任村委會主任。合寨村成為“村民自治第一村”。1982年我國修訂頒布的憲法正式確認了村民委員會的合法地位。議學問題:是誰給中國農村帶來了舉世公認的變化?是誰建立了“村民自治第一村”?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①地位: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②表現:在階級社會,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在社會主義社會,是通過人民群眾推動改革實現社會變革的。③實現方式: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發展。第二幕: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議題二:怎樣與人民同行?議學情境六:觀看視頻《世辦政黨說 群眾觀點群眾路線》議問題:你能從外國人分析中國抗疫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對中國共產黨的評價中體會到我黨在堅持怎樣的觀點和路線嗎?學生討論回答:必然聯系與偶然聯系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二、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1、黨的群眾觀點:(1)內容: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 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2)地位: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2、黨的群眾路線:(1)內容: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2)地位: 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探究活動六:觀看視頻《我們走在大路上》探究問題:結合視頻分析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中起了怎樣的作用?新時代我們應怎樣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3、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意義:(1)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2)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并成功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3)也是推動改革開放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4.基本要求(在新時代如何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①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歸納小結:本課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