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旱!鄱陽湖被曬成草原,提前進入枯水期。是什么造成了南方地區今年最熱的夏天?海—氣相互作用運用圖表,分析海—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解釋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氣候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人地協調觀:分析海—氣作用下的厄爾尼諾等現象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綜合思維:理解海—氣作用的影響。區域認知:通過圖表資料,分析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發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對全球環境產生的影響。123考題 分值 考點 題型 難度 命題情景 核心素養2022年山東卷16(2) 10 風,海氣相互作用,海水的性質與運動 綜合題 難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區頻繁受冷空氣影響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2017年全國卷Ⅰ6—7 4 西北地區影響蒸發的最重要的因素(水量平衡原理) 選擇題 中 我國西北某閉合流域的剖面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2018全國卷I 37 6 水量平衡原理 綜合題 中 扎龍濕地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2018年海南卷1—2 4 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 選擇題 中 我國近海海面年蒸發量的分布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2021年廣東卷地理 20 局部水熱失衡 綜合題 中 南極羅斯冰架 區域認知綜合思維近幾年考情分析 重要程度 : 一、海—氣相互作用與全球水熱平衡預習自測:結合課前預習,同學們自己動手繪制思維導圖描述海—氣相互作用(熱量交換和水分交換)海水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增溫的海水通過傳導、對流等方式加熱近海面大氣,再通過長波輻射的形式將熱量傳遞給大氣。降水海水的蒸發使海水失去熱量,這些熱量隨水汽進入大氣中。當水汽凝結時,將它從海洋吸收的熱量釋放出來,這是海——氣熱量輸送的主要途徑。海水蒸發變為水汽,進入大氣。在一定條件下,大氣中的水汽凝結,形成降水。大部分的降水直接落回海洋。基礎知識梳理潛熱輸送水分熱量圖4.15熱量是自然地理過程的主要驅動力全球水熱平衡海—氣相互作用水分交換大氣海洋熱量交換大氣海洋蒸發降水潛熱長波輻射風大氣環流大洋環流全球熱量平衡全球水分平衡驅動力:熱力差異 大氣環流 大洋環流盈余虧損二、海氣相互作用——熱量平衡地球上高低緯之間熱量輸送通過大氣運動和洋流共同實現。通過海-氣的相互作用驅使熱量的全球輸送,維持了地球上的熱量平衡。地理實踐力:據圖歸納總結熱量收入、支出兩者隨緯度分布的規律。回歸高考:(2022年山東卷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區頻繁受冷空氣影響。下圖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氣南下過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層風場和海平面氣溫分布。甲處南北兩側的氣壓梯度較大。(2)在冷空氣頻繁南下的影響下,N海域表層水溫較低。分析其原因。(8分)大氣海洋熱量交換海洋熱量的收入:1、太陽輻射2、大氣運動:大氣保溫作用、暖氣團3、大洋環流:暖流海洋熱量的支出:1、水循環:蒸發2、大氣運動:冷氣團3、大洋環流:寒流歸納總結:熱量平衡回歸高考:(2022年山東卷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區頻繁受冷空氣影響。下圖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氣南下過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層風場和海平面氣溫分布。甲處南北兩側的氣壓梯度較大。(2)在冷空氣頻繁南下的影響下,N海域表層水溫較低。分析其原因。(8分)回歸高考:(2022年山東卷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區頻繁受冷空氣影響。下圖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氣南下過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層風場和海平面氣溫分布。甲處南北兩側的氣壓梯度較大。(2)在冷空氣頻繁南下的影響下,N海域表層水溫較低。分析其原因。(8分)熱量收入:下坡風使風速大,時間太短增溫幅度小,增溫不明顯;熱量支出:南下冷空氣在較大的氣壓梯度和狹管效應的共同影響下,風速大,蒸發大,帶走的熱量多;冷氣團從高位到達與海水熱力交換使水溫減低;離岸風使冷海水上泛,水溫降低。身邊的地理:濰坊夏季氣溫最高為什么在壽光?2022年6月27日 6:59壽光身邊的地理:濰坊夏季氣溫最高為什么在壽光?參考答案:1、壽光工業發達、人口眾多,排放的人為熱多,熱島效應顯著2、位于山地的背風坡,盛行下沉氣流,氣流下沉過程中增溫3、地勢低洼,不易散熱4、距海較遠,受海洋的調節作用差氣象專家分析指出,除了受離海洋遠近的影響之外,我省夏季氣溫差別還受地形影響——夏季我省風向以偏南為主,所以我省山區北麓往往更容易出現高溫,如濟南、淄博、濰坊等,而同屬沿海地區的青島、煙臺和威海,在出現高溫天氣時,半島山區南麓的青島會更涼快些。壽光三、水量平衡原理——收支平衡某個地區在某一段時期內,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額,等于該地區的儲水變化量。這就是水平衡原理。簡單表示為:儲水變化量=降水量-蒸發量-徑流量。外流河流域:如果某地無儲水變化,那么也可以表示為:降水量=蒸發量+徑流量。(從多年平均來說,流域儲水變量的值趨于零)內流河流域:既然閉合,就不用再去考慮外地流入,本地流出之類的水收支問題了。即:降水量=實際蒸發量實際蒸發量要受到下墊面水分多少的控制,沙漠地區,由于水分缺乏,本身水源就不足因此年實際蒸發量最少潛在蒸散量(理論蒸發量)是固定下墊面可能達到的最大蒸發蒸騰量,影響蒸發量的因素有溫度、風、空氣干燥程度等。高山冰湖:多為封凍的內陸湖,所以冰湖面積多年穩定,即:多年平均實際蒸發量=該湖泊的補給量。此湖泊的補給類型:山地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因此實際蒸發量大于降水補給。蒸發降水海上內循環蒸發、蒸騰降水陸地內循環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海陸間循環全球的水量平衡是通過水循環來實現的海洋:降+徑=蒸外流區:降=蒸+徑內流區:降=實際蒸回歸高考:(2017年全國卷Ⅰ)下圖示意我國西北某閉合流域的剖面,該流域氣候較干,年均降水量僅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發量可達2 000毫米,湖水淺,鹽度飽和,水下已形成較厚鹽層。據此完成6~8題。6.鹽湖面積多年穩定,表明該流域的多年平均實際蒸發量( )A.遠大于2 000毫米 B.約為2 000毫米C.約為210毫米 D.遠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實際蒸發量差異顯著,實際蒸發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積扇 C.河谷 D.湖盆命題元素P2:西北地區影響蒸發的最重要的因素——水的多少命題元素P3:坡度—坡度大的地方不利于保水保土,故蒸發量最小通過海——氣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氣成為一個整體。如果表層海水溫度發生異常,大氣環流也會異常,甚至出現極端的天氣事件。三、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的表層海水溫度較低,大氣較穩定,氣流下沉;西部海水溫度較高,氣流上升。任務:1 比較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兩岸兩地的海水溫度高低2 畫出兩地間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熱力環流,并判斷兩地的降水特征正常年份受低緯信風影響,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溫暖海水會被吹向西部海域,太平洋中東部底層較冷海水上泛,使得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區出現東冷西暖現象。西部海水溫度高,氣流上升形成降水;東部海水溫度低,氣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氣。這種熱力環流被稱為沃克環流。三、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的表層海水溫度較低,大氣較穩定,氣流下沉;西部海水溫度較高,氣流上升。任務:1 比較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兩岸兩地的海水溫度高低2 畫出兩地間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熱力環流,并判斷兩地的降水特征沃克環流正常年份厄爾尼諾現象(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升高)極端年份信風被削弱,太平洋東部溫暖海水無法被吹到西部海域,東部上升補償流受阻,使得太平洋東部海水溫度較高,而西部缺乏溫暖海水補給,溫度低于正常年份,熱帶太平洋東岸地區因海水溫度升高,上升氣流活躍,降水增多,引發洪澇災害;而熱帶太平洋西岸地區因暖性海水減弱,表層海水溫度相對下降,下沉氣流活躍,降水減少導致旱災。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偏冷現象)與厄爾尼諾正好相反。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涌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洋表層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太平洋東部下沉;太平洋信風增強,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濕空氣積累形成臺風和熱帶風暴。為什么今天我國南方高溫干旱?本課總結海——氣相互作用全球水熱平衡局部地區水熱失衡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相反影響因素緯度和洋流形式水循環形式大氣環流 大洋環流方式低緯度地區獲得的凈輻射多于高偉度地區,熱量從低緯度地區向高偉度地區傳輸我們對自然的每一次善待,最終都會回歸人類自己身上,我們只是地球上的旅人,如果災難來臨,消失的只有人類而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表現.mp4 22原因.mp4 選擇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三節海—氣相互作用1.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