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歷史統編版(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1課 鴉片戰爭教學設計教學基本信息題目 第1課 鴉片戰爭學科 歷史 年級 八年級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八年級 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個人信息設計者 姓名 單位教材分析1.了解鴉片輸入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記住虎門銷煙的時間及意義;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記住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掌握《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2.引導學生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比較戰前西方資本主義迅速崛起和中國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的情況,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南京條約》內容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影響,提高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在討論鴉片輸入的危害、總結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的原因、分析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3.通過比較戰前的中國與世界,了解迅速發展中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掠奪原料和傾銷商品,怎樣把侵略矛頭指向正在走向腐朽沒落的中國。使學生認識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從而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過揭露鴉片貿易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嚴重危害, 認識作為毒品對吸食者身心帶來的巨大痛苦和傷害,從而自覺地遠離毒品,珍愛生命。通過分析鴉片戰爭的影響 ,使學生認識和牢記西方列強的侵略跟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和痛苦,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學情分析1.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有較強的形象思維,然抽象思維不足。學生學習本節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在于理解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2.以教師為主導講授、分析,學生分組討論、探究、練習等有效的學習手段開展教學。教學目標(含重、難點)教學目標:1.識記和理解 了解鴉片輸入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記住虎門銷煙的時間及意義;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記住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掌握《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2.能力與方法 引導學生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比較戰前西方資本主義迅速崛起和中國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的情況,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南京條約》內容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影響,提高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在討論鴉片輸入的危害、總結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的原因、分析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比較戰前的中國與世界,了解迅速發展中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掠奪原料和傾銷商品,怎樣把侵略矛頭指向正在走向腐朽沒落的中國。使學生認識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從而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過揭露鴉片貿易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嚴重危害, 認識作為毒品對吸食者身心帶來的巨大痛苦和傷害,從而自覺地遠離毒品,珍愛生命。通過分析鴉片戰爭的影響 ,使學生認識和牢記西方列強的侵略跟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和痛苦,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重難點分析:重點:虎門銷煙,《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其影響。難點:分析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板書設計教學活動設計(含師生對話設計)導入:展示圖片: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之一——《虎門銷煙》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矗立著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近代以來的民族英雄而建立。在紀念碑的基座,鑲嵌著八塊石雕,反映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抗爭的八個歷史性場面。其中第一座反映的歷史事件就是虎門銷煙。浮雕上,憤怒的群眾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運到海邊,傾倒在放有石灰的坑里銷毀,一股股濃煙從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臺和千百只待發的戰船,準備隨時還擊英帝國主義的挑釁。師:英國經歷工業革命,蒸蒸日上,為掠奪原料,開辟國外市場,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而清政府卻是江河日下,是沒落的封建王朝。【歷史探究】 1.為打開中國的市場,英國先后采取了哪些方式? 教師出示中英貿易對比的柱狀圖,得出結論;在正常的中英貿易中,英國處于不利的局面。教師指導學生簡要分析其中的原因:中國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為了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面,英國采取了第二種方式——走私鴉片。當罪惡的鴉片貿易受到中國抵制,英國政府決定發動侵略戰爭。戰爭是英國侵略者打開中國大門的第三種方式。 2.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哪些危害? 教師出示《英國輸入中國鴉片激增圖示》;教師出示鴉片輸入的危害的視頻……學生根據看到的材料歸納鴉片輸入的危害。 各抒己見:如果你是當時的一名官員, 面對鴉片走私所帶來的嚴重局勢,你將采取什么措施 教師出示《林則徐》的奏折,林則徐提出了怎樣的主張? 3.建國后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第一座浮雕是虎門銷煙,這是為什么? 教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視頻材料,學生感受虎門銷煙那激動人心的場面。 師: 國際上把虎門銷煙結束的第二天作為國際禁毒日。 看一看:國際禁毒日(6月26日)各國的禁毒活動 說一說:面對毒品,我們廣大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目的在于使學生樹立起“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科學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4.有人說“鴉片戰爭”因林則徐禁煙而起,你同意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回答問題,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確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要打開中國的大門,而虎門銷煙只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借口)。5.《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重大影響是什么? 根據鴉片戰爭圖,師生一同探討《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其危害。 ①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 ②賠款——賠款2100萬元——加劇了清政府的財政困難,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等。 ③五口通商——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使我國東南沿海門戶被打開,便利了外國勢力的侵入。 ④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使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為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經濟掠奪提供了便利條件。6.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哪些重大變化?學生進行討論,教師提示學生結合《南京條約》內容和影響,從鴉片戰爭前后中國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變化比較說明。 教師歸納學生的回答:鴉片戰爭后,經濟上,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這樣的社會還是原來的封建社會嗎? 教師出示材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含義) 對比這段材料,你對鴉片戰爭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的出什么結論?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師出示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影響的比較表 戰 前戰 后政 治主權獨立,領土完整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經 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封建經濟開始解體(有了一定資本主義成分)社會性質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正因為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我們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全課小結】一、虎門銷煙:1.清朝封建統治危機四伏;2.英國的商品輸出和中國“出超”的有利地位;3.英國向中國大量偷運鴉片;4.鴉片走私對中華民族的嚴重危害;5.林則徐到廣東查禁鴉片;6.虎門銷煙及其意義二、鴉片戰爭: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2.鴉片戰爭開始的時間;3.中國的戰敗及其原因三、中英《南京條約》1.清政府被迫接受英國侵略者的全部要求;2.《南京條約》簽訂的時間和內容;3.《南京條約》附件簽訂的時間和內容;4.《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 等條約;5.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學習測評】1.中國在鴉片戰爭中遭到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C )。A、指揮不當 B、經濟落后C、政治腐敗 D、武器低劣2.閱讀課文中節選的林則徐上道光帝的奏折,回答:(1)林則徐在奏折中就鴉片問題提出了什么主張?(2)根據材料歸納林則徐為自己的主張提出的理由。(3)道光帝為什么會接受林則徐的主張?答:(1)嚴禁鴉片。(2)鴉片為害甚巨,若不嚴禁,一旦有敵來犯,國家將無兵無銀御敵。(3)道光帝意識到銀荒兵弱將危及清王朝統治。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