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桑浦山概況的調查分析?高一(8)班?? 孫振鋒? 鄭淑珠? 孫允娜? 陳菲菲羅? 奕? 陳敘濤? 孫春宜?一、課題提出橫跨三市八鎮的桑浦山,地靈人杰,出現過無數文人雅士。這些人在桑浦山留下了歷史文物,吸引了大批慕名的游客前來參觀,譜寫了潮州旅游業的新篇章。為了考證歷史文物的現存狀況及其有關歷史人物的歷史影響,我們決定以桑浦山概況的調查分析為課題,開始我們小組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二、研究目的了解桑浦山的歷史及其風土習俗,探討如何尋回桑浦山昔日風貌的問題。研究其對發展潮州城鄉特色旅游業的作用。三、研究計劃1、通過網絡、文獻、采訪相關人員等途徑查找資料。2、制定調查問卷;進行實地查訪、拍照;發放、回收問卷。3、對資料進行篩選;對收回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4、組員進行討論;開始論文寫作;修改定稿。四、研究成果(一)桑浦山概況1、桑浦山的形成及其形狀。潮汕地區在二億年前的晚三疊時代曾經是海洋,由于環境冷暖的不斷變化,使潮汕地區歷經了六次大型的海陸變遷。在距今4800—160年前后,海水先后退至潮州池湖、庵埠、汕頭市陳厝合、金砂、龍湖一帶,最后退至汕頭珠池肚一帶,形成了今天獨具風光特色的潮汕地區。在距今二億三千五百萬年至六千百萬年期間發生的構造運動——燕山運動,使桑浦山從地面凸起并屹立了八千九百萬年。橫跨潮汕三市八鎮的桑浦山,方圓約80多平方公里。桑浦山山體被三條北西走向斷裂帶所夾持,呈間隔性抬升。自西向東為榕江斷裂、東山湖斷裂、玉窖—下蓬斷裂。山體南端受北東向饒平—汕頭斷裂帶控制、北端受北東向潮安—普寧斷裂帶所控制。北東向斷裂帶露頭在龜山至東山一帶,即寶山中學校道東牌坊南側水溝至學校食堂前。從風水學說:“龜蛇把海口,孔子企中間,”山內必有寶地,能培養出賢才。可不,有史以來,無數文人雅士在這里孕育、誕生,為潮汕平原的文明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如:林大欽、劉斐等),她是粵東地區“海濱鄒魯”的發祥地,2、桑浦山八景(1)寶山中學①寶山中學的地理位置及其形狀寶山中學位于桑浦山北麓沙溪鎮內,東臨金龍山,西望眠龍山,呈雙龍相戲,成搶寶之勢,寶山中學由此得名。寶山中學占地130畝,建筑面積33000平方米,座落向陽坡,坡地平緩,前方寬廣,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建筑物呈平行等高線布置,依山而筑。山下是運動區,西區是新落成的教學大樓,半山坡是教學區,山頂是花園,生活區位于校園東北、西北隅——東北區是教師住宅區,西北區是教師和學生宿舍。東西走向的內校道與南北走向的梯道垂直交叉,聯樓各區域道路。外校道長1.2公里,連接鏡鴻路與東山湖,溝通潮州、汕頭各地,可謂四通八達。②寶山中學的光輝歷程美國舊金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翁紹裘先生曾說過:“寶山中學是一塊寶,而且應該說是國之瑰寶,應該竭盡所能地展示,還要向外國展示才好!”的確,多年來,寶山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雨露,遵循“愛國、立志、勤奮、創新”的校訓,團結拼搏,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社會提供了不少人才。我們堅信,在未來的征途上,寶中將用心血和汗水去描繪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2)眠龍山①湯坑的由來據說在遠古的時候,桑浦山湯坑兩側有兩條蟄龍伏在山底。公龍在東北的山上,母龍在西南的山上。它們一交歡,就鬧得天翻地覆,地動山搖,使這一帶附近的老百姓苦不堪言。老天爺出于好心,用湯坑把二龍隔開,以避免蟄龍蘇醒時,騰云駕霧,把這里鬧成汪洋大海。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公龍先醒過來。當公龍剛伸出頭時,雷公立即把其下頷轟擊掉,龍口噴出唾液,形成了東山湖,下頷形成了龍頭石。而母龍,還未醒時就被孫員外建墓壓住龍頭,形成了眠龍山。②將仕佐郎孫默齋墓。到眠龍山來,不看孫員外墓,真是一大撼事。A、孫員外墓的地理位置及形狀孫員外墓位于眠龍山坡,是一座用花崗巖石筑成的墳墓。這座引人注目的大型的墳墓是由碑亭和拜亭組成的,碑亭為四柱落地,上面由幾塊巨石筑成的。嵌在墓前碑亭里的石碑高約2米,石碑正中刻著“明考將仕佐郎默齋孫公,妣耋壽孺人慈烈林氏墓。”在碑亭前約10米處是一座縱深3米許,寬過10米,由八根高約4米的石柱托起亭頂花崗石楹,三開間拜亭亭頂全為花崗巖石板。B、名墓傳說孫員外墓,有兩座亭—碑亭和拜亭,造型精致,而且就當時的建造技術而言,能建出這樣雄偉的純花崗巖石亭,自然使人詫異。據說,這座名亭全用花崗巖石建造,在當時來說是十分困難,近乎辦不到的。(蓋巖板時,巖柱常常折斷)不少有名的建筑家也不敢貿然試建。后來土地爺化作小孩來指導建造的。小孩先是用八根“清香柄”插在地上,再蓋上瓦片,可“清香柄”全部折斷。于是,小孩又將“清香柄”插在地上,再用沙土覆蓋“清香柄”,用瓦片蓋在沙土上。待到一定時間后,把沙土捅下來,一個小巧玲瓏的模型便呈現在眼前。建造者這時才恍然大悟:按照這個原理開工,就可大功告成。經過三代人的努力,雄偉、壯觀、龐大的工程順利地完成,并一直屹立于眠龍山沿至今。(3)新安水庫新安水庫于一九五三年在黨和政府重視和支持下開始建筑,同年十二月竣工。壩體筑于水磨坑頂端,取名新安水庫,緣起旁有一個“寶泉庵”,“庵”與“安”諧音。坑谷之處,山明水秀,庫下端有“豬頭石”、“三段魚石”、“祖孫石”、“乖魚石”等名勝古跡。庫區群山圍繞,方圓4.27平方公里,系旅游勝地。從右(東)進入古寺“寶云巖”,即吳忠恕聚義抗清,1937年7月7日“汕青抗游擊隊”成立舊址,對面是李上元古寨。繼而進入“鵝頭戲水”。從左進由“死象山”轉入人字洞,向上進入“石牛寨”“龍泉井”“十二石梯”;于豬頭石南邊的“獅頭山”進入“倒手磨硯”、“雄雞撲翼”、古跡的牛家庵,深入的是鄭氏宋墓,美女梳妝,蜈蚣珠石。這里,山環繞,林蒼郁,鳥語蟬鳴。 “飛天燕”、“馬兒撒尿”等,山高谷深,風景秀麗迷人,山花爛漫,環境清幽,鳥語花香。古時候,這是山賊出沒、藥師采藥的荒涼地帶,而今成為舉世無雙的旅游勝地。(4)寶云寺寶云寺始于宋朝,建于大巖石下的一個小庵。建筑可謂鬼斧神工,貌似甘露寺。后來林大欽的母親在此遇險,轉危為安。故林大欽為感謝神明,在庵的兩旁建了兩排小屋,使之更為出名。清未時,庵已廢。直到大約5年前昌慧法師,到處奔波集資重建,如今,寶云寺有大雄寶殿、鐘樓、鼓樓等設施,昔日的風光又重現在人們的眼前。?(5)李古洞①地理位置及形狀鯉姑洞位于沙溪水庫西側山坡的沖溝處,其下洞口位于標高40米處,洞室沿溝而上,是由山頂巨塊滾石堆砌所留下的空隙互相貫通連接而成。上洞口在標高90米處,山洞延伸的總體方向為北東70度,洞室很不規則,寬窄不一,寬段者有幾米寬,2至3米高,窄段者僅能容一人側身爬行而過。洞內迂回曲折、昏暗無光,較難找出洞內的通道,給山洞添上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李古洞旁另有一個“人字洞”,風光迥異,人從下洞進入,光線較足,盤旋而上。從山腰上洞口而出,仿佛登塔。②傳說據說桑浦山綿亙五十里,連于揭陽桃山,巖谷深邃,奸人潛伏,往往為西南鄉患。桑浦山原為海島,西北多為淺海與沼澤地。島上海盜聚居,常劫船只。宋初,盜于寶云寺對面山偏東據洞為寨。盜魁姓李名上元。彼有一妹,人稱李姑娘。宋仁宗時,楊文廣率兵平南蠻,將圍寨。李上元想率眾突圍,問妹曰:“汝欲金銀耶?抑欲命那?”妹答曰:“金銀吾所欲也,寨吾亦所欲也。”李悉妹欲與官兵頑抗,度此,一怕妹妹軟弱嬌嫩走不動會拖累大家,二怕她落入敵手必遭其辱。故殺妹,并殮之,而后率兵帶財物遠遁。因之,洞名為李古洞,俗稱鯉姑洞。揭陽地都也有此洞的傳說,則是:南宋高人李上元,敗后投奔陳吊王,李妹在寨守金銀,后為元兵所殺。歷代相傳,皆云洞中藏有十八烏缸、廿四甕金銀,由李妹守之,等有福之人得之。另一說是該洞里有“十八處烏光(恍明恍暗),廿四處暗暗”,迂回曲折,昏暗無光。(6)東山湖東山湖位于桑浦山的東麓,三面環山,中間是一個山谷盆地。盆地低處有大小兩面湖,湖濱散布著豐富的溫泉和礦泉資源。溫泉為高溫低濃度食鹽兼弱放射性氡泉,水溫可高達103℃,泉水透明,無色無味,是健康養療的好去處。礦泉為碳酸鈣泉水,水溫約為27℃,適應于飲用,對心血管和消化系統疾病均有療效。東山湖以亂石獨勝,湖光山色,樓榭亭宇,相映成暉。現有旅新僑胞鄭添諒先生獨資興建的五星級粵東溫泉度假村,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7)“一科雙狀元”——林大欽①金榜題名“一科雙狀元”的林大欽是明朝潮州府海陽縣東莆山兜(今金石鎮仙德村)人。金榜題名于明嘉靖十一年三月壬辰科,是頭甲進士第一名。本來按照科舉制度的常規,林大欽就是狀元。但由于這期科舉金榜頭甲進士的前三名,都被皇帝宣召面試。林大欽的才華深得皇帝賞識,皇帝脫口而說:“林大欽你就是一科雙狀元了。”所以,后人常用“一科雙狀元”來稱呼他。天賦高超,才華橫溢的林大欽使皇帝心中暗喜難得有此棟才。所以,他多次受到皇帝的賞識。②為人處世據說林大欽的狀元府只建了半截是由林大欽的為人處世所導致的。不用說我們都知道林大欽以一鳴驚人登上仕途,然而由于舅舅的貪婪過度,在府邸建造上耗費極巨,且非一年半截就可完成。他任職三年后,便以“終養”先歸,也因此國庫不樂于支出如此巨額款項。其次,作為官員,有人曾多次拉攏他,大欽卻又不愿同流合污,干出違心之事。朝廷屢次宣召,他又拒不應命。這樣,當權者對他不放心,他也處處設防,既然借故退隱,豈敢“樹大招風”惹來麻煩呢?后來,林大欽為求明哲保身,轉而“寄情于詩酒,山水、聲伎之間,自謂豪舉”。隱居了十年之后,他便赴召仙去。狀元府的命運也與其仕途命運一樣“夭折”了。③林大欽墓林大欽的墓地位于桑浦山狀元埔(原黨校青年場),是一座用花崗巖石建成的碑亭,碑亭高3米,亭內的藻井刻著八卦太極圖。里面的橫額刻著“東莆佳城”四字,碑亭正中間是一塊高1.25米,橫0.7米的墓碑,在墓碑的左側刻著“賜狀元及第翰林院修撰東莆林公”,左下角刻著“孝子天繼泣血立石”一行小字。可是在妣的位置卻空著,平滑的碑面時常映出人們疑惑的神色。在碑亭前面有一對雕刻精細,長約1.3米的石馬以及一對形象生動,身長約1.2米的石羊。現被盜,給后人留下了遺憾。(8)甘露寺甘露寺位于桑浦山玉簡峰(或獅子巖),此峰巍然矗立,像是一片“朝簡”穿云破霧直戳藍天。從山腳登上蜿蜒曲折的三百六十余級石階,迎面便有一塊刻著“萬壽云宮”字樣的大石攔住去路。上山之道,至此兩分。右邊一條,直通山巔;左邊一條,通往佛寺,佛寺的上蓋由一塊凌空飛出的巨石所覆蓋,該石其乎如削,其固如磐,蔚為奇觀,上書“玉簡書院,甘露洞天”八個大字。再走進前,又有兩行小字映入眼簾:“甘露禪寺飄渺云中,天然石室鬼斧神工。”此聯是清代同治年間儒士林大銓所題。再向寺里走去,可看到一尊袒胸露乳,滿面笑容,大肚深臍,神態自如,造型優美,高約2.55米,寬4.15米的彌勒佛像。關于這尊佛像,當地民間還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句傳“梅林湖沉船、甘露寺出米”。寺中還有“萬壽云宮”、“威靈寶嶂”、“天竺源流”等摩崖石刻多處。如此美的景色,怎么不令人陶醉呢?(二)問卷分析1、開發桑浦山問卷的分析調查問卷以長期居住在桑浦山的人們為調查對象,我們一共發放100張問卷,有效問卷占100%。調查問卷1、你對桑浦山的歷史了解嗎?A.很了解?? B.了解一點??? C.不了解2、你認為桑浦山以什么最出名?A.歷史悠久??? B.地理環境優美??? C.人文資源豐富? D.其它3、近年來,政府想加大開發桑浦山的步伐,你有何看法?A.很好??? B.不好??? C.沒有意見4、如果想作為旅游景點,你認為桑浦山應A.保持原有風貌??? B.改建,加入現代建設?? C.在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適當調建5、你認為桑浦山要成為旅游景點還有什么欠缺之處?A.景點不夠多??? B.山路崎嶇,交通不便??? C.知名度不高6、你覺得桑浦山給你總體的印象如何?A.氣勢磅礴???? B.景色優美???? C.山勢陡峭,山路崎嶇7、你認為應該怎樣發展桑浦山?A.開設各種工廠?? B.發展旅游業?? C.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D.其它8、你認為發展桑浦山是否會污染環境?A.會??? B.不會??? C.不知道? 9、以下各個景點,給你印象深刻的是A.林大欽墓?? B.甘露寺?? C.眠龍山?? D.東山湖?? E.寶云寺?? F.鯉姑洞10、開發桑浦山對當地經濟有沒有影響?A.有??? B.沒有??? C.不知道? 從上問卷中我們不難看出,桑浦山的居民對其祖祖輩輩生長的這片靈土,很了解的人極少,其他地方的人更不用說了。以上便說明一個問題,桑浦山在外的知名度還不高,還需加大宣傳力度。大多數人認為桑浦山主要從地理環境優美出名的,這是桑浦山成為新的旅游景點的優勢。我們要把握優勢,對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山勢陡峭等劣勢加以改進,并要能揚長避短讓人看到桑浦山最美的一面。桑浦山在自然景觀方面,既風格多樣,又有很多廣古妙筆,積聚了歲月風霜的精華,像現在這獨具形態的石雕、名墓等,就因無宣傳而無法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要政府加強對桑浦山景觀的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2、開發桑浦山的建議(1)由于桑浦山的景點較分散,而且山路較崎嶇,可用石條砌石階,使旅客可更安全舒適地旅游。(2)由于桑浦山的佛堂較多,為使游客更方便祭拜,可以在佛堂旁邊興建專門供旅客祭拜的物品。(3)在有景點的地方興建食堂,保持食物的新鮮,以供旅客的需要。(4)加強宣傳,使旅客對桑浦山的歷史、文化等增進了解。以便提高桑浦山的知名度。五、收獲體會以上內容,雖談不上什么經典文學,但也不是紙上談兵。這是同學們共同勞動的成果。在這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大家上網查資料,實地考察,打印文件等方面都忙得不亦樂乎。雖然偶爾在組織資料時發生一點小矛盾,可大家始終明白要以完成任務為主,所以都抱著注重參與、熱情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挫折。最終才能為這次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參考文獻]《潮州府志》《沙溪鎮志》《鄉土教材》——鄭彥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