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教案主備 審核 復備人 ______ 總課時數課題 3土地改革 課型 新授備課時間: 年 月 日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教學 目標 1.了解土地改革的運動的背景 2.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義 4.了解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建國初期駕馭復雜形勢的能力,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信念。重點 “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成就和作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的意義和1954年憲法的頒布。難點 制定“一五”計劃的背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的意義。教學 方法 教具教學環節及內容 個性化備課教 學 流 程 教 學 流 程 教 學 流 程 教學流程: 一、精彩導入 激活思維 二、自主學習 發現疑難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 1、土地改革的背景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止時間_______ 開始標志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 3、結果_______________ 4、完成的歷史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魅力精講 【合作探究一】 為什么要進行這種改革呢?簡單地說,就是因為中國原來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這就是我們民族被侵略、被壓迫、窮困及落后的根源……這種情況如果不加以改變,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就不能鞏固,農村生產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國的工業化就沒有實現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勝利的基本果實?!獎⑸倨妗蛾P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 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歸納解放后進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合作探究二】 材料研讀: 廢除土地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結合這段文字,思考為什么要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 四、課堂總結 體會收獲 新中國成立初期重大歷史事件回眸 時間歷史事件意義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2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五、當堂達標 反饋補救 1.(2021·呼倫貝爾質檢)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占鄉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農,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鄉村人口的90%的貧農、雇農和中農,卻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們終年勞作,仍不得溫飽。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內容 C.土地改革的性質 D.土地改革的影響 2.(2021·烏魯木齊質檢)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稱“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國人民對殘余的封建制度所發動的一場最猛烈的經濟的、政治的戰爭,將在實際上結束中國社會的半封建性質”。這件大事應是 (B) A.新中國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和平解放西藏 3.(2021·白銀質檢)如圖是1951年1月6日山東某農民領取的《土地房產所有證》,他取得此證是依據 (C)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中國土地法大綱》 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4.(2021·銀川模擬)為了深入學習和研究土地改革運動,同學們搜集到了下列資料,其中最有價值的是 (D) A.以土地改革運動為題材的小說《暴風驟雨》 B.親歷土地改革運動的老人寫成的回憶錄 C.從互聯網檢索獲取的土地改革運動的資料 D.市博物館保存的土地改革運動的檔案 5.(2021·蘭州模擬)《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沒收地主的土地、耕畜、農具、多余的糧食及其在農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財產不予沒收……地主兼營的工商業及其直接用于經營工商業的土地和財產,不得沒收?!庇纱丝梢?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D) A.消滅地主階級,清算其歷史罪行 B.使農民翻身,成為土地的主人 C.有限保護地主,防止社會暴亂 D.促進經濟恢復發展,鞏固新生政權板書 設計教學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