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學學做“蠟染”》課時:約1課時課型:工藝年級:二年級教材:上教版美術教材 二年級第二學期--------------------------------------------------------------------教材分析:本課是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七單元《感受民間藝術》中的第二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了解民間蠟染的造型特點和基本工藝。蠟染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通過讓學生嘗試紙蠟染的制作方式,用油畫棒畫出主體裝飾圖案,再用顏料染色,這樣簡單的繪制方式所產生的良好視覺效果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讓學生對蠟染工藝的制作有所認識,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或接觸過類似蠟染的服裝或工藝品,但他們對民間蠟染工藝并不了解。通過學生嘗試用油畫棒畫圖案,顏料染色,制作紙蠟染作品,可以讓學生對蠟染工藝有進一步的了解,懂得蠟染的原理,并激發大家的表現欲望,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民間蠟染的造型特點和基本工藝,學會仿蠟染制作,用油畫棒在宣紙上繪畫并染色,繪制油水分離的作品。過程與方法:在欣賞、交流、嘗試過程中,發現蠟染圖形的特點,學習用油水分離技術仿制蠟染工藝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民間蠟染藝術的魅力,體驗制作蠟染的樂趣,體會蠟染作品的藝術美。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運用油水分離的畫法表現“蠟染作品”。教學難點:圖形的設計與蠟染色彩的協調。教學設計思路: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心重的年齡特點,在本課一開始以“老師課前發生的故事”導入,引導學生猜猜結果,以此引出本課中關鍵的知識點,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教學過程中提供大量的圖片讓學生欣賞,不但使他們對民間蠟染藝術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也讓學生感受中國古老民間傳統工藝的特點,提高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學中設計了“猜一猜”“說一說”“看一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進行互動、探索。同時,在課堂中還穿插了教師示范、學生參與等活動,讓學生直觀、明確地掌握作畫步驟,同時開拓學生思路,學習設計有創意的圖樣及不同的蠟染技法來表現畫面。教學過程:(一)2分鐘預備鈴1.“老師課前發生的故事”視頻欣賞,猜一猜結果2.揭示油、水分離的原理(二)欣賞與交流(初步了解、感受蠟染工藝)1.展示民間蠟染工藝作品,讓學生感受中國古老民間傳統工藝的特點。2.出示紙質蠟染作品猜一猜:(1)制作這樣一幅作品所需要的工具有哪些?(2)如何來制作?3.揭題:學學做蠟染(三)討論與發現(了解蠟染作品的圖樣特點)1.欣賞各類有特點的蠟染作品2.說一說:蠟染作品中有哪些題材?3.教師總結蠟染作品題材:幾何圖形、植物、動物、人物、風景等4.看一看:蠟染作品紋樣有什么特點?5.小結:蠟染作品圖形造型簡潔、夸張,可用點、線、面表現對象(四)示范與創作(掌握油水分離技術仿制蠟染工藝的方法)1.教師示范具體的操作方法(個別學生參與)(1)圖形設計、上蠟(提示:圖形要簡潔,點線面結合,主體能突出,上蠟要均勻,力度要適中)(2)上色(提示:可以嘗試大筆刷染或滴染,根據主體圖案的顏色確定底色)2、優秀作品欣賞3、出示作業要求(1)用油水分離技法完成簡單圖形的單色紙蠟染(2)蠟染圖形有創意,色彩豐富,表現手法獨特,突出主體4、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五)展示與交流1.展示學生的作品。2.出示評價要求:(1)上蠟均勻,圖案清晰。(2)圖形飽滿,造型簡潔、生動。(3)色彩豐富有變化,能襯托突出圖形。3.自評、互評4.教師小結5.拓展:欣賞生活中的蠟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