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綜合探究一 教學設計【探究目標】1.認識和比較各種社會形態,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2.了解世界各地歷史發展的不同軌跡,闡明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明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是由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歷史的多樣性反映出來的。3.梳理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的歷程,理解走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科學精神: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明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是由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歷史的多樣性反映出來的。【教學重點】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走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教學難點】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是由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歷史的多樣性反映出來的。【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習近平總書記: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思考:為什么要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新課講授:總議題:如何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和趨勢?1、如何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2、如何看待世界各地歷史發展的不同軌跡?3、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和歷史必然性?第一幕:回看走過的路議題一:如何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議學情境一:出示圖示議學問題:是什么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生產 力決定生產關系一、回看走過的路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1)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關系對生產力能起反作用(1) 當生產關系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合時,它有力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2)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時,它就嚴重地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這種阻礙作用分為兩種情況:①當生產關系落后于生產力的狀況及其發展要求時,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②當生產關系“超越”生產力的狀況及其發展要求時,對生產力的發展也起阻礙作用。所以,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3)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是衡量社會進步與否的標準議學情境二:觀看視頻《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議學問題:結合視頻內容從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角度,分析《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的必要性。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 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2、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1)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系的總和。(2)上層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等的總和。它包括階級關系(基礎關系)、維護這種關系的國家機器、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相應政治法律制度、組織和設施等。(3)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定要與經濟基礎相適應。3、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的關系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變化決定著生產關系的變化,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而上層建筑也隨之發生改變結論:1.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不斷演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形成不同的社會形態,社會形態由低級向高級依次更替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2.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1)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3)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這一規律決定著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3.判斷一種社會制度是否進步還是倒退的主要標準: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第二幕:回看走過的路議題二:如何看待世界各地歷史發展的不同軌跡?議學情境三:觀看視頻《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議學問題:結合上面兩個視頻內容分析,同為資本主義國家,為什么英、法兩國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制度及建立的過程卻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是為什么呢?比較英、法的發展道路,結合所學知識思考為什么我國沒有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君主立憲制,即“有限君主制”也稱為議會君主制,是相對于君主專制的一一種國家體制。(2)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采用共和政體。(3)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4)英國的“光榮革命”為君主立憲制國家開啟了先例。2、法國大革命與民主共和制的確立(1)民主共和制是資本主義國家的一種政體形式。(2)這種形式萌芽于16世紀,到18世紀末葉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正式確立,并在以后的200年間被多數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所接受。(3)在民主共和制下,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并有一定的任期。(4)因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關系的不同,這種制度又可分為議會共和制和總統共和制。3、法國民主共和制形成的條件(1)政治上:從法國大革命結束法國封建君主制度開始,法國政體和政權更迭頻繁,君主制和共和制反復斗子,最終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協,法國民主共和制真正確立(2)經濟上:法國已經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并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3)思想上:法國啟蒙思想深入人心法國民主共和制的確立是歷史的選擇,是法國特殊國情決定的。以上是別人的路,下面再看我們自己的路4、我國救國坎坷路——說一說 他們的努力及結果為什么我們國家進行了無數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最終走上了社會主義的道路?我國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是我國特殊國情決定的最終結論:1.世界各國歷史發展道路統一性: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這一規律決定著社會形態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動著人類向前發展。社會歷史可依據生產關系分為: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及共產主義社會。這五種社會形態的更替,表現了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判斷一種社會制度是否進步還是倒退的主要標準: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2.世界各國歷史發展道路的多樣性(1)受到地理、環境、文化傳統外部因素的影響,世界各國歷史發展道路有不同表現(2)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是由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歷史的多樣性反映出來。第三幕:遠眺前行的路議題三: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和歷史必然性?探究活動四: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從歷史視角看:中國近代以來的全部歷史告訴我們,中國的事情必須按照中國的特點、中國的實際來辦,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正確之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的寶貴成果,我們得到這個成果極不容易,必須倍加珍惜。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強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從黨的歷史看,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探索,取得重要成就,也經歷了嚴重曲折;在歷史新時期,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我國發展大踏步趕上時代。材料二:從世界視野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特點、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理論和實踐。與西方現代化發展模式相比較,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不可能是資本主義道路。近代以來照搬西方制度的教訓已經表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與蘇聯模式相比較,中國可以開拓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另-種道路。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以蘇聯模式的經驗教訓為鑒戒,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共產黨人在解放思想的基礎上,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與其他落后國家的現代化發展相比較,中國的現代化是自主選擇探索的道路。一些落后國家沒能跳出所謂”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發展標準和模式,不僅沒能實現發展,又喪失了自身獨立性。西方制度的飛來峰”,并沒能有效解決當地人民在現代化過程中所面臨的緊迫問題。著眼世界社會主義演進的歷程,社會主義從空想走向科學、從一國實踐走向多國發展,雖充滿曲折,卻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功向世界宣告,社會主義煥發出蓬勃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正成為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探究問題:從以上兩則材料中你能否找出當今中國應該走什么樣的路?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科學真理也是歷史的必然最終結論:1、成果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多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多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革命多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來的歷史進程中得到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2、堅定態度:我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十四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魯迅說過:“什么是路 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本課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