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刷牙的好幫手課時:1課時課型:紙工(工藝)年級:一年級教材:上教版--------------------------------------------------------------------教材分析:本課是“讓牙齒更健康”單元中的一課,學習了18課“牙蛀了”后,學生對口腔衛生方面的行為習慣已經有所了解,但是情緒的表達是用繪畫的方法表現的。而本課教學從另一個角度讓學生發現和欣賞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具有的造型美、色彩美與功能之間的有機結合,初步形成基本的、粗淺的設計概念。學情分析:學生在前一課的學習中對不刷牙形成的后果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這些日常用品對一年級學生來說非常熟悉,對于畫出杯子、牙刷、牙膏的形狀也不是一件難事。加上前段課程學生對紙工制作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因此在本課制作中對造型的把握產生很大的幫助。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兒童刷牙工具的造型和特點,嘗試設計制作半立體的牙刷、牙膏和漱口杯。過程與方法:通過游戲與欣賞、討論交流、教師演示,鍛煉動手動腦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發現和欣賞生活用品的美,激發創造美的熱情,知道要有講文明、愛衛生的好習慣。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大小合適的半立體杯子、牙刷和牙膏的制作。難點:作品的造型美觀、富有創意。教學設計思路:本課是“讓牙齒更健康”單元中的第二課,學習了前一課“牙蛀了”后,學生對口腔衛生方面的行為習慣已經有所了解,而本課教學從另一個角度讓學生發現和欣賞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具有的造型美、色彩美與功能之間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初步形成基本的、粗淺的設計概念。本課的導入采用節奏輕松活潑的“刷牙歌”視頻,用生動的畫面和簡單上口的歌詞,很容易調動學生的情緒;學生在哼唱或模仿時,也容易從課間休息活動的狀態進入到課堂中學習的狀態,能夠自然快捷地引導到學習的內容上來。用兒童喜歡的紙工方式來表現,同時讓學生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進行多樣的選擇,給予學生較大的創作空間。注重學生的體驗,讓學生通過嘗試,發現問題,討論交流解決的方法。為提高作業效率,教師在示范的時候,用建議的方法提示學生注意點,鼓勵學生自己動腦筋設計選用其他合理的方法,為學生制作出有創意的作品打下基礎。最后教師總結與導入呼應,結合單元主題滲透正確的刷牙方法,進行口腔衛生行為習慣的教學滲透。教學過程:游戲導入:1.播放“刷牙歌”,學生或哼唱或模仿刷牙的動作。2.播放影片,介紹正確的刷牙方法。3.揭示課題: 刷牙的好幫手二、感受與體驗:1.出示圖片:各種生活中牙刷、牙膏、漱口杯。提問:你喜歡哪套牙具?2.教師小結:兒童喜歡的事物造型簡潔卡通、色彩明亮鮮艷。3.出示道具:各種牙刷造型、牙膏造型、各種杯子造型。學生了解基本造型。4.欣賞作品:了解制作方法——剪貼、繪畫。嘗試討論:半立體杯子的制作方法。三、示范與創作1.教師示范,學生了解制作步驟。1)折,區別出墻面和桌面,并進行簡單的裝飾。2)剪,剪出杯子形狀,剪制大小合適的牙刷、牙膏。3)畫,用彩筆美化杯子、牙刷、牙膏。4)粘,貼出半立體效果的杯子,并添加杯子的柄,貼上牙刷、牙膏,完整作品。2.欣賞優秀學生作業。3.提出作業要求:折折、剪剪、畫畫、貼貼,為自己做一套漂亮的牙具。4.提示學生:造型美觀、比例合適、富有童趣5.學生進行設計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四、欣賞與評價1.展示作品:相互欣賞。2.互評師評:1)整個作品是否制作出半立體的效果。各個事物之間的大小關系是否合適?2)作品是否有兒童情趣。顏色搭配是否和諧、鮮明或能突出主體?3)能否發現個性化的設計和制作方法?3.教師小結:運用正確的口腔保護方法,能發現生活日用品的實用性、美觀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