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恐龍時代》【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圓雕,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及基本結構,學會用整體捏塑的方法塑造立體恐龍的形象。●過程與方法:在欣賞、交流中,了解圓雕與浮雕的區別,歸納不同種類的恐龍的外形特征;在嘗試、交流和探究中,學會先整體捏塑大形后局部添加細節的表現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泥工制作的樂趣;激發學生對古生物知識探究的興趣;養成仔細觀察、善于發現的習慣;培養學生動手塑造的能力;感受泥塑恐龍的曲線美和力量美。【教學重點】恐龍造型的捏塑【教學難點】恐龍特征的表現【教學資源】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彩泥等學生:彩泥學習資源:教材、美術專用教室教學技術:課堂示范、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教學流程與活動】教學環節 欣賞與發現 范畫圖例活動序號和活動名稱 活動一:恐龍知識大賽活動目標 知道圓雕,了解恐龍的基本結構。活動任務 欣賞恐龍圖片,交流恐龍的相關知識,歸納恐龍的基本結構,知道食草與食肉恐龍造型上的特點。關鍵問題 1.恐龍的基本結構由哪些? 2.食草和食肉類恐龍在體型上有何不同?具體體現在哪些部位??活動資源 課件活動要求 1.能歸納恐龍的基本結構。 2.能分析不同恐龍的特征。 3.能舉手發言,交流想法活動評價 評價主體:教師評價 評價途徑:提問、行為觀察 評價反饋的形式:鼓勵性語言活動說明 落實重點的活動教學環節 觀察與討論 范畫圖例活動序號和活動名稱 活動二:捏形大賽活動目標 學會整體捏塑恐龍大形。活動任務 欣賞恐龍作品,嘗試根據恐龍特征,用整體捏塑方法表現恐龍頭、身、尾。觀察教師示范,發現泥團大小、形狀、搓捏順序與力度對造型的影響。關鍵問題 1.捏恐龍大形時遇到什么困難?如何解決頭、肚子上泥不夠的現象? 2.用泥團整體捏塑時順序是什么,要注意什么?活動資源 彩泥、示范作品活動要求 1.能根據恐龍特點,選擇適量的泥團進行捏塑。 2.能根據特征捏出恐龍大形。 3.能說出整體捏塑中的注意點。活動評價 評價主體:同伴評價、教師評價 評價途徑:提問、行為觀察、作品分析 評價反饋的形式:鼓勵性語言、鼓勵章活動說明 落實重點的活動教學環節 設計與制作 范畫圖例活動序號和活動名稱 活動三 :恐龍制作大賽活動目標 用合適技法表現恐龍細部特征,完成立體恐龍造型制作。活動任務 觀察恐龍局部圖片,討論細節部位的形體特征,用適合的技法捏塑表現細節;嘗試拼裝恐龍各組成部分,發現穩定性問題,討論借助道具進行內部支撐、調節動態保持穩定的方法,觀察教師示范視頻,完成立體造型制作。關鍵問題 1.你的恐龍還有缺哪些部位,如何制作? 2.哪個部分的特征最有代表性?如何表現? 3.怎樣使恐龍站立起來?活動資源 課件、示范視頻、范例活動要求 1.能根據恐龍特征進行添加。 2.能用適合的技能捏塑表現四肢和細節部分。 3.能參與造型穩定性的問題討論。 4.能完成立體恐龍造型。活動評價 評價主體:學生自評、同伴評價、教師評價評價途徑:行為分析、作品分析評價反饋的形式:等第加評語 評價標準:☆☆☆☆ 恐龍造型生動,特征明顯,有細節表現。 ☆☆☆ 恐龍造型準確,特征明顯。 ☆☆ 恐龍造型完整,有特征。 ☆ 恐龍造型不完整。活動說明 解決難點的活動【板書設計】恐龍的基本結構 : 頭、身、尾區別: 食肉恐龍 食草恐龍整體 細節穩定性【教學反思】【教學評價】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學習興趣 ○恐龍的造型特征 ○了解恐龍的基本結構 A B C A B C學習習慣 ○ 材料準備 ○ 學會傾聽 ○ 積極發言 ○ 工具整理 A B C A B C A B C A B C學習表現 ○ 自主學習 ○ 作品展示 ○ 審美判斷 (自評互評) A B C A B C A B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