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實。2.知道商湯滅夏、盤庚遷殷、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國人暴動等史實。3.理解分封制的含義和作用。4.掌握夏桀、商紂王、周厲王的暴政,分析國家衰亡的原因。【教學重難點】重點: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 西周的分封制;難點: 西周的分封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嫦娥奔月圖片,設問:上面三幅圖描繪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據說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時的著名人物。你知道夏朝經歷了多少年,夏朝之后又緊接著哪兩個朝代,他們是如何更替的?下面我們就通過本課來學習這些內容。(二)講授教學:1、演示課件:展示本課子目,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2、自主探究:翻書引導生瀏覽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學習思考一: 夏朝的建立者是誰?建立于哪一年?有什么意義? 學習思考二:繼承方式是什么?夏朝的國家機構是什么? 學習思考三: 夏桀的暴行有哪些?夏朝的滅亡說明了什么道理? 學習思考四:商朝建立者、建立的時間是?定都哪里?后遷都至?學習思考五:牧野之戰發生的時間、地點、結果分別是什么? 學習思考六: 西周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做了諸侯?分封的諸侯與周天子之間的關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 學習思考七: 西周是什么時候滅亡的?西周衰亡的主要原因?平王東遷的時間?(三)合作探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是謂小康。——《禮記》(1)材料一講的是哪一個時期?材料二講的是哪一個時期?(2)這兩個時期有什么不同?2、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么會取得勝利?(小組討論)3、夏桀奢侈殘暴,夏亡;商紂荒淫殘暴,商滅;周厲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人暴動;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從以上夏商西周的滅亡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小組討論)(四)小結:列表總結本課內容(找兩名學生上黑板演示) 朝代 都城 開始 時間 開國 君主 末代 君主 重要 事件 夏 商 西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