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四年級上冊-勞技教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四年級上冊-勞技教案(表格式)

資源簡介

四年級勞技教案
(上冊)
課題: 貼畫工藝 第 1 周 1 課時
學情分析:提醒學生畫面要簡單,輪廓要清晰。畫面大小要適當,擺放要適中。
教學目標:1 .學習蛋殼貼畫的基本方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2 .在經歷蛋殼貼畫的過程中,初步學會制作、草圖設計、材料的修整粘合的基本方法,體驗完成蛋殼貼畫的復雜性、嚴謹性、創造性,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 3 .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評價與鑒賞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效率意識、衛生意識、協作意識。
教學重點:蛋殼貼畫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材料的修整與粘合
教學準備: 硬紙板、蛋殼、鑷子、白乳膠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出示蛋殼畫《天鵝》。欣賞作品,觀察,討論 二次備課制作這個作品應用哪些材料。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初步獲得材料的認識。
二、技術探究 1. 課前請學生收集蛋殼貼畫的作品。2.出示蛋殼貼畫《葉子》請學生欣賞,并請學生分組探究。提示要注意安全、并保持好衛生。3.蛋殼貼畫的制作工藝比較復雜,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老師給予演示(利用實物投影儀)
三、動手操作 出示制作方法:在硬紙板上畫出草圖。把膠水(白乳膠)均勻地涂在圖案內。把蛋殼搗碎(蛋殼要提前做好清洗)貼在圖案內。整理、上色、完成。
四、展示評價 展示交流,按以上要求進行自評、互評。
五、內容拓展 合作完成一件蛋殼貼畫作品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硬紙板、蛋殼、鑷子、白乳膠 步驟和方法在硬紙板上畫出草圖。2、把膠水(白乳膠)均勻地涂在圖案內。把蛋殼搗碎(蛋殼要提前做好清洗)貼在圖案內。整理、上色、完成。 要求1.畫面整潔、美觀2.粘合牢固 3.注意安全 4.保持好衛生 5.團結協作 6.20分鐘內完成。
七、教學反思
課題: 廢棄材料小制作 第 2 周 1課時
學情分析: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剪開的塑料瓶不要劃傷手,課后要及時清理現場。
教學目標:1、探究學習制作烏蓬船和金魚的制作方法,能利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自行設計、制作簡單的工藝品,培養動手能力、設計能力、識圖能力。2、在經歷小制作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選材、繪圖、剪刻、設計的基本方法,體驗完成廢棄小制作的嚴謹性、復雜性和創造性,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設計創新能力。3、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評價與鑒賞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效率意識、衛生意識、協作意識、環保意識。在手腦并用的實踐中開發智力,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烏蓬船和金魚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剪刻整齊
教學準備:塑料飲料瓶、包裝紙、彩紙、剪刀、刻刀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出示烏蓬船和小金魚作品。 二次備課欣賞作品,觀察作品的材料。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初步認識材料
二、技術探究 1.出示烏蓬船和小金魚的制作圖紙,請學生觀察。(實物投影儀)2.講解:什么是陰影符號。3.提示:要注意安全、保持好衛生。4.觀察:制作圖紙中哪部分應該是挖去的。5分成兩個小組:一個組做烏蓬船,一個組做小金魚。討論、研究制作方法。6.匯報:組內討論的結果。7.總結制作方法。
三、動手操作 出示制作的步驟和方法。 (1)畫出紋樣,將陰影部分挖去。 (2)將紙樣貼在塑料瓶上。 (3)按圖樣剪下。 (4)整理、裝飾。演示:剪塑料的方法。(實物投影儀)
四、展示評價 展示作品,按要求做好自評、互評。
五、內容拓展 1.出示一些其它廢棄材料制作的小工藝品圖片,請學生欣賞,討論:根據原材料的什么特點進行設計。(實物投影儀)2.請同學們積極開動腦筋,利用身邊的廢棄材料自行設計制作其它的小工藝品。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塑料飲料瓶、包裝紙、彩紙、剪刀、刻刀 步驟和方法(1)畫出紋樣,將陰影部分挖去。 (2)將紙樣貼在塑料瓶上。 (3)按圖樣剪下。 (4)整理、裝飾。 要求1.邊緣裁剪整齊、美觀。2.設計新穎3.使用工具注意安全4.保持好衛生5.團結協作6.20分鐘內完成作品
課題: 木制玩具 第 3 周 1課時
學情分析:學生對工具和材料的實際接觸很少,學習實踐有一定難度。
教學目標:1、探究學習木料的基本內容:鋸割和連接。初步掌握木工的基礎技能。培養探究學習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2、在經歷體驗木工制作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鋸割、連接、粘合 的基本方法,體驗木工技能的嚴謹性和復雜性,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3、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評價與鑒賞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效率意識、衛生意識、協作意識、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鋸割和連接的方法
教學難點:鋸割整齊、連接牢固
教學準備:零碎木料、乳膠、榔頭、釘子、鋼絲鋸、砂紙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出示圖片,一些由木材的邊角余料制成的小玩 二次備課具,請學生欣賞。(實物投影儀)欣賞作品,觀察作品的材料。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初步認識材料
二、技術探究 1.介紹:制作木工的小工藝品,首先要學習木工制作的基本內容:鋸割和連接。2.演示:鋼絲鋸的使用方法。3.請學生觀察鋸割后的木料鋸割面的情況。(有毛刺)4.演示砂紙的使用方法。5.出示連接方法的圖片。(實物投影儀)
三、動手操作 6.講解:這四種連接方法的名稱---榫接、粘接、金屬件連接、插接。7.演示:榔頭的使用方法。提出要求:1.鋸割整齊、打磨平滑、接口連接嚴密。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3.保持好衛生4.團結協作5.20分鐘內完成6.節約木料
四、展示評價 展示組內成果,按要求做好自評和互評。
五、內容拓展 小組合作進行鋸割、連接的練習。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零碎木料、乳膠、榔頭、釘子、鋼絲鋸、砂紙 步驟和方法木工制作的基本內容:鋸割和連接。四種連接方法:榫接、粘接、金屬件連接、插接。 要求1.鋸割整齊、打磨平滑、接口連接嚴密。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3.保持好衛生4.團結協作5.20分鐘內完成6.節約木料
七、教學反思
課題: 橡筋賽車 第 4 周 課時
學情分析:如果學生暫時說不清楚也不要緊,讓學生邊制作,邊實驗,邊思考。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橡筋賽車”的簡單工作原理,懂得橡筋、螺旋槳等零部件在小車行進中所起的作用。能組裝一只橡筋動力小賽車,合作完成實驗。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實驗能力。2、在經歷橡筋動力小賽車制作以及實驗的過程中,初步學會 選材、安裝、實驗的基本方法,體驗橡筋動力小賽車實驗的復雜性和趣味性,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實驗能力。3、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評價與鑒賞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效率意識、衛生意識、協作意識。
教學重點:橡筋動力小賽車的組裝方法
教學難點:“橡筋賽車”的簡單工作原理
教學準備:汽車玩具零部件、橡筋、塑料小螺旋槳、竹棍兒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出示一只橡筋動力小賽車,演示操作方法。 二次備課欣賞作品,觀察作品中用了哪些材料。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初步認識材料。
二、技術探究 1.提出幾個思考題: (1)這輛模型賽車為什么能行駛? (2)它的力量是從哪里來的? (3)它是怎樣飛跑起來的?2.課前請學生收集相關資料,組織學生交流。
三、動手操作 1.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2.小組合作組裝好一只橡筋動力小賽車。3.提出要求: (1)運行成功、連接牢固。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保持好環境衛生 (4)團結協作 (5)20分鐘內完成
四、展示評價 展示各組的作品,按要求做好自評、互評。
五、內容拓展 組織學生搞一個橡筋動力車比賽。分組進行比賽,填寫好實驗數據表。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汽車玩具零部件、橡筋、塑料小螺旋槳、竹棍兒 步驟和方法1.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2.小組合作組裝好一只橡筋動力小賽車。 要求(1)運行成功、連接牢固。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保持好環境衛生 (4)團結協作 (5)20分鐘內完成
七、教學反思
課題: 實用繩結 第 周 課時
學情分析:學生的技術意識還沒有,要讓他們了解平凡的勞動中也有發明創造。
教學目標:1、規范幾種結繩的方法,學習幾種繩結的基本技術,掌握和提高生活技能,培養技術意識,提高動手能力、識圖操作能力。在經歷繩結練習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識圖、編結、整理的基本方法,體驗繩結編制的復雜性、趣味性和創造性,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識圖操作能力。了解平凡的勞動中也有發明創造。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評價與鑒賞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效率意識、協作意識。
教學重點:幾種繩結的基本技術
教學難點:路徑正確,松緊適當
教學準備: 繩、小木棒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出示幾張圖片(實物投影儀)在日常生活中, 二次備課會遇到很多用線繩打結的問題。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二、技術探究 1.簡單介紹,實用繩結,早在幾千年前就隨著人類的生產、勞動,不斷地發明創造出來了。2.出示幾種繩結的圖片(實物投影儀),進行講解。 普通結:平結、抽結、蝴蝶結、平頭結 特種結:接頭結、抽股結、雙環結3.每個小組發這些繩結的編制步驟圖,請學生研究編制方法。
三、動手操作 1.組內按圖討論研究兩種繩結的編制方法。2.展示成果,演示、講解編制方法(實物投影儀)3.說說在編制的過程中出現的困難。
四、展示評價 展示作品,按要求做好自評、互評。
五、內容拓展 合作完成幾種繩結的編制方法。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繩、小木棒 步驟和方法普通結:平結、抽結、蝴蝶結、平頭結 特種結:接頭結、抽股結、雙環結 要求1.路徑正確,松緊適當,整形規范。2.注意安全3.團結協作4.20分鐘內完成
七、教學反思
課題: 藝術繩結 第 周 課時
學情分析:學生還不了解、認識中國結,感受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的深厚文化內涵。要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評價與鑒賞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效率意識
教學目標:1、培養線繩編織技巧,掌握壓、穿、回、挑等基本編結方法,掌握編結的基本步驟,能編制一個吉祥結。培養動手操作能力、識圖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2、在經歷編結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識圖、編結、整形的基本方法,體驗編結的嚴謹性、復雜性和創造性,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識圖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3、了解、認識中國結,感受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的深厚文化內涵。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評價與鑒賞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效率意識、衛生意識、協作意識。
教學重點:基本編結方法和編結的基本步驟
教學難點:“寬松編織”、“均勻抽緊”、“合理整形”。
教學準備:絲繩、大頭針、剪刀、泡沫板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課前在教室中掛上中國結做裝飾。 二次備課請學生欣賞,談談今天走入教室有什么感受?請同學們欣賞中國結作品的圖片(課件)。
二、技術探究 1.課前請學生收集中國結的資料。2.出示吉祥結,向同學們簡單介紹吉祥結,在結飾品中加入吉祥結代表著吉祥如意、吉祥康泰、吉祥平安。(板書課題---編制吉祥結)3.出示:吉祥結圖片(課件)4.講解:吉祥結有三個大耳翼,四個小耳翼,因此又叫七圈結。5.出示:吉祥結的編制步驟圖。
三、動手操作 6.(利用實物投影儀)針對學生出現的困難,帶領學生識圖,并演示關鍵步驟,師生共同解決問題。7.講解:基本編結方法:壓、穿、回、挑;動作要領:寬松編織、均勻抽緊、合理整形。
四、展示評價 展示作品,按要求做好自評、互評。
五、內容拓展 每人編制一個吉祥結。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絲繩、大頭針、剪刀、泡沫板 步驟和方法基本編結方法:壓、穿、回、挑;動作要領:寬松編織、均勻抽緊、合理整形。 要求作品緊湊、挺實、耳翼大小均勻。注意安全、保持桌面整潔、團結協作、20分鐘內完成。
七、教學反思
課題: 雕刻練習 第 周 課時
學情分析:學生很少用刻刀,提醒學生雕刻時要格外小心,用力均勻,下刀要準,收刀要穩。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感知雕刻技術,探究學習雕刻的基本方法,學習刻刀的基本使用方法,能獨立完成一件雕刻作品。培養探究學習、動手操作、收集信息和設計創新的能力。2、在經歷雕刻練習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選料、描圖、雕刻、拓印 的基本方法,體驗雕刻的嚴謹性、復雜性和創造性,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設計創新能力。3、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評價與鑒賞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效率意識、衛生意識、協作意識。熱愛中國傳統民間工藝。
教學重點:雕刻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刻刀的基本使用方法、區分陰刻和陽刻
教學準備:馬鈴薯、刻刀、圖畫紙、顏料或印泥、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實物投影儀)展示作品。觀察這些雕刻作品 二次備課用的是什么材料?(馬鈴薯)展示資料,了解刻印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技藝,很值得繼承和學習。
二、技術探究 1.(播放課件)請學生欣賞一些刻印作品的圖片。2.課前請學生收集有關我國刻印方面的資料。3.請學生分組討論、研究:怎樣利用所帶的材料和工具做刻印?4.提示要注意安全5.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師生共同找出解決辦法。
三、動手操作 6.(實物投影儀)演示使用刻刀的方法。7.師生共同總結步驟和方法:(1)選材 (2)描圖 (3)印文 (4)雕刻 (5)拓印8.(出示圖片)陰刻和陽刻兩件作品實物及拓印出的效果。9.講解:什么是陰刻、陽刻。提出要求:1.圖案線條完整、清楚、整潔 2.設計新穎 3.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4.保持好環境衛生 5.團結協作 6.20分鐘內完成
四、展示評價 將拓印出的圖案展示,按要求做好自評、互評。
五、內容拓展 觀察兩件作品有什么不同。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馬鈴薯、刻刀、圖畫紙、顏料或印泥、水彩筆 步驟和方法(1)選材 (2)描圖 (3)印文 (4)雕刻 (5)拓印 要求1.圖案線條完整、清楚、整潔 2.設計新穎 3.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4.保持好環境衛生 5.團結協作 6.20分鐘內完成
七、教學反思
課題: 縫制小圍裙 第 周 課時
學情分析:學生穿針時容易傷著手,要注意控制和同學的距離,準備小外傷的救護藥品
教學目標:1、學習平針針法,能運用平針針法進行繰邊。培養觀察、探究、動手操作的能力。2、在經歷平針針法練習的過程中,初步學會縫制的基本方法,體驗縫紉的嚴謹性,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3、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評價與鑒賞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效率意識、衛生意識、協作意識。
教學重點:平針針法
教學難點:針腳均勻、松緊適度
教學準備:布料、針、線、剪刀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出示老師縫制的小圍裙作品,請學生欣賞。 二次備課欣賞作品,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二、技術探究 1.(實物投影儀)請學生觀察小圍裙作品的裙邊是如何縫制的。2.講解:這種縫制方法叫做平針法。3.帶領學生復習縫紉的三種基本技法:穿線、打針結、打止針結。4.演示:平針針法的操作方法。(實物投影儀)5.請學生組內研究,試做。提示注意安全、團結協作。
三、動手操作 6.針對學生出現的困難給予講解、演示和指導。7.總結平針針法的步驟和方法: 從布料背面穿針,拔出針后,再從布料正面穿針,針距0.4—0.6厘米。每人動手試做,有困難組內互相交流、研究解決方法。
四、展示評價 選擇好的成果向全班展示(實物投影儀),按要求做好自評、互評。
五、內容拓展 練習使用平針針法進行繰邊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布料、針、線、剪刀 步驟和方法從布料背面穿針,拔出針后,再從布料正面穿針,針距0.4—0.6厘米。 要求1.針腳均勻,松緊適度,繰邊整齊。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3.團結協作4.20分鐘內完成布料的繰邊
七、教學反思
課題: 設計制作小掛飾 第 周 課時
學情分析:1注意給學生妥善的安排座位,保證穿針引線的安全距離。 2學生把布往外翻的難度較大,教師應做示范。
教學目標:1、通過一個小掛飾的設計與制作,了解縫制作品的一般步驟和相應的方法。初步掌握鎖邊針法,初步掌握設計圖樣,制作紙樣板的方法。培養動手操作能力、設計創新能力。2、在經歷設計制作小掛飾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設計圖樣、劃線、下料的基本方法,體驗制作手工縫紉作品的嚴謹性和創造性,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3、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評價與鑒賞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效率意識、衛生意識、協作意識。
教學重點:縫制作品的一般步驟
教學難點:鎖邊針法
教學準備:針、線、剪刀、卡紙、絨布、紐扣、棉花、絲帶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出示圖片(一些布藝小掛飾的作品)(利用實物 二次備課投影儀),請學生欣賞。出示老師制作的小掛飾。(小兔子)
二、技術探究 1.(利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小兔子掛飾,請學生觀察掛飾的邊緣。講解:這種針法叫做鎖邊針法。2.出示鎖邊針法的圖示(利用實物投影儀),請學生實踐、研究。提示學生要注意安全。3.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再給予演示指導(利用實物投影儀)。4.請學生討論怎樣利用今天所帶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一只小兔子掛飾。
三、動手操作 5.師生共同總結: (1)在卡紙上設計并勾畫出一只小兔子,作為樣板。 (2)按樣板將圖案畫在絨布上,畫兩只,一正一反。剪下。 (3)把兩塊布樣重疊,用平針縫合,留一小口。 (4)把布外翻,塞入少量棉花。 (5)鎖邊 (6)定紐扣做眼睛,縫上絲帶做裝飾。
四、展示評價 組織學生按要求做好自評和互評。掛在各組的展牌上,展示作品。
五、內容拓展 小組合作設計完成一件作品。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針、線、剪刀、卡紙、絨布、紐扣、棉花、絲帶 步驟和方法(1)在卡紙上設計并勾畫出一只小兔子,作為樣板。(2)按樣板將圖案畫在絨布上,畫兩只,一正一反。剪下。(3)把兩塊布樣重疊,用平針縫合,留一小口。(4)把布外翻,塞入少量棉花。(5)鎖邊(6)定紐扣做眼睛,縫上絲帶做裝飾。 要求1.針法均勻、造型美觀。2.設計新穎3.使用工具注意安全4.保持好環境衛生5.團結協作6.20分鐘內完成
七、教學反思
課題: 研究手電筒 第 周 課時
學情分析:學生對電的知識了解較少,教師要明確指出,電池的正負極不能直接相連,否則將使電迅速耗盡。
教學目標:1、通過對手電筒的拆卸、組裝等“研究”過程,初步建立電子元器件符號和電路圖的基本概念,了解電路構成的四個要素。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和動手操作的能力。2、在經歷研究手電筒的實驗過程中,初步學會通過拆卸研究內部結構、識圖、繪圖、基本電路連接的基本方法,體驗研究手電筒的復雜性、創造性和趣味性,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探究學習的能力。3、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提高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能把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向理性的方向推進一步。
教學重點:初步建立電子元器件符號和電路圖的基本概念,了解電路構成的四個要素。
教學難點:能正確連接基本的電路
教學準備:手電筒、電池、導線,螺絲刀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出示手電筒 二次備課提出問題:為什么按動開關手電筒會亮?了解它的內部結構嗎?演示它的使用方法
二、技術探究 1.課前請學生自帶手電筒,并收集各種樣式的手電筒。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將手電筒拆開,研究它的內部組成。3.總結:無論哪種手電筒都是由電池、開關、小燈泡和導線組成的,這是電路構成的四個基本要素。
三、動手操作 4. 出示圖示(利用實物投影儀)學習電路四個基本要素電子元器件的符號圖。5.請學生完成以下幾個動手實踐題: (1)拆卸手電筒,把電池取出,小燈泡卸下來。(2)用導線把電池和小燈泡連接起來,使小燈泡發光。 (3)用符號代替實物,把剛才燈泡發光的“電路”畫出來。6.出示手電筒的電路連接演示板,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演示電路怎樣連接,請學生再觀察、思考、總結。
四、展示評價 組織學生對各小組今天的學習情況給予簡單評價。
五、內容拓展 請學生課后研究《科技制作》配套材料中雙控燈的基本電路連接。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手電筒、電池、導線,螺絲刀 步驟和方法電路構成的四個基本要素:電池、開關、小燈泡、導線(符號圖) 要求手電筒的電路圖(圖)
七、教學反思
課題: 制作閃光燈塔 第 周 課時
學情分析:1學生在安裝時要注意,滾筒上的鋁箔應粘牢后,再進行整體安裝。
教學目標:1、通過收集資料、探究學習了解“頻閃開關”的工作原理,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2、在經歷研究閃光燈塔的實驗過程中,初步學會收集和交流信息的基本方法,體驗研究閃光燈塔的創造性和趣味性,發展初步探究學習的能力和收集交流信息的能力。3、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科學知識的意識。
教學重點:“頻閃開關”的工作原理
教學難點:收集豐富的信息
教學準備:小燈泡及其燈座、電池(5號兩節)及電池盒、導線、 燈塔模型組件、紙板、鋁箔、膠帶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導入 日常生活中,給輪船指引航向的燈塔,城 二次備課市高樓大廈上的燈塔,救災、消防、公安車輛上的報警燈,都是一閃一閃的。播放課件:一些有頻閃開關設施的圖片。出示閃光燈塔紙工作品,并演示。
二、技術探究 1.課前請學生收集有關頻閃開關的資料。2.每組發一個閃光燈塔紙工作品。3.小組內將作品拆開研究里面的內部結構。4.各組匯報研究的結果。并說說組內討論的結果:閃光燈塔為什么能一閃一閃的?5.匯報課前收集的資料
三、動手操作 3.播放課件,閃光燈塔的工作原理。4.學生總結,師給予指導。閃光開關是自制的。連接時,把導線末端往上折起,用膠帶紙把它們固定到盒子上,以便使導線的金屬裸露部分可以接觸到滾筒。轉動軸桿,燈會一閃一閃的亮。這是因為當導線碰到鋁箔時,電路接通,燈就亮了;當導線碰到滾筒上的空隙部分時,電路電流中斷,燈就滅了。
四、展示評價 比一比,哪個小組學習的主動、認真。
五、內容拓展 展示閃光燈塔,看看哪一組的作品閃爍效果明顯、穩定,外觀干凈、整潔。
六、板書設計 工具和材料小燈泡及其燈座、電池(5號兩節)及電池盒、導線、 燈塔模型組件、紙板、鋁箔、膠帶紙、剪刀 步驟和方法制作滾筒組件初步安裝電路做塔身組裝 要求(1)作品閃爍效果明顯、穩定 (2)外觀干凈、整潔 (3)保持好環境衛生 (4)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5)團結協作 (6)20分鐘內完成作品
七、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济南市| 灵寿县| 大邑县| 桓台县| 吉木乃县| 凤凰县| 乌兰察布市| 广德县| 衡南县| 宁波市| 务川| 宁乡县| 宣恩县| 安图县| 郸城县| 靖州| 鞍山市| 南漳县| 罗定市| 华池县| 思南县| 育儿| 定州市| 新邵县| 咸宁市| 桐乡市| 阿勒泰市| 宜宾县| 海丰县| 阳曲县| 岑溪市| 乐清市| 察雅县| 乌海市| 陆川县| 山东省| 邳州市| 密山市| 达日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