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 歷史與社會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2八下·柯橋期末)外國學者羅伯特·奧古斯德在談到朝鮮戰爭時指出“當中國變成第一 個在重要戰役中取得打敗西方軍隊勝利的國家時,似乎一夜之間,中國便躍進為世界強國之列?!边@說明作者認為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勝利( )A.使得中國贏得了民族的獨立 B.打破了美國對中國的封鎖包圍C.極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D.動搖了美國在世界的霸權地位【答案】C【知識點】抗美援朝【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當中國變成第一 個在重要戰役中取得打敗西方軍隊勝利的國家時,似乎一夜之間,中國便躍進為世界強國之列”可知描述的是抗美援朝,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國于1950-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并取得勝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拼來了山河無恙與家國安寧,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外部穩定的環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極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美援朝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2.(2022八下·柯橋期末)下圖是1953我國農村常見的宣傳畫,畫中人物是母子倆,他們要選舉的是( )A.村民委員會委員 B.基層人大代表C.生產隊大隊長 D.人民公社委員【答案】B【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解析】【分析】由題干時間“1953年”,結合所學,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大會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了我國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所以畫中畫中母子倆要選舉的是基層人大代表,可以參加1954年即將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基層人大代表是他們要選舉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把握題干時間“1953年”。3.(2022八下·柯橋期末)舊中國重工業十分落后,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建成了輕重工業門類齊全的國民經濟體系。以下三家企業的建成投產是重要成果之,它們誕生于( )A.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 B.大躍進運動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答案】A【知識點】一五計劃【解析】【分析】1953-1957年,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經濟建設我國實施了一五計劃,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剛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試飛機;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A項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誕生了題干三家企業,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圖片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一五計劃的成就及學生的對歷史史實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需掌握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史實。4.(2022八下·柯橋期末)下表為“近五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部分情況表”,此表表明我國( )年份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 增速 6.7% 7.1% 6.1% 2.3% 8.1%單位GDP耗能下降(%) 5.0% 3.7% 2.6% 2.7% 2.7%A.注重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B.經濟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C.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D.能源總消耗量在逐漸減少【答案】A【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由題干表格可知,近五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有所降低,能源利用率在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在上升,這表明我國注重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A項注重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表格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表格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準確解讀題干表格。5.(2022八下·柯橋期末)2022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十周年,如何不斷努力,不斷探索,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學們學習后做了以下思維導圖,①和②應填入( )A.①經濟發達 ②堅持改革開放B.①民族團結 ②維護和平發展C.①社會和諧 ②立足中國國情D.①民族振興 ②凝聚中國力量【答案】D【知識點】改革新階段【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2013年,習近平在。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國家主席。在會上,他深刻闡述了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強調中國夢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ABC三項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①民族振興②凝聚中國力量應填入①和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夢的相關內容及學生準確識記歷史史實的能力。識記中國夢的內容。6.(2022八下·柯橋期末)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出了一批時代楷模。下列楷模的共同點是他們都( ?。?br/>A.實現了我國科技騰飛的夢想 B.推動了思想解放運動的興起C.推動了依法治國的理念發展 D.發揚了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答案】D【知識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解析】【分析】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鐵人”王進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雷鋒;“黨的好干部”焦裕祿等,他們身上都具有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ABC三項和題干人物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發揚了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是題干楷模的共同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與時代精神。需要準確識記王進喜,焦裕祿,鄧稼先的事跡與時代精神。7.(2022八下·柯橋期末)為解決香港問題、澳門問題、臺灣問題,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領導人是( )A.毛澤東 B.周恩來 C.鄧小平 D.江澤民【答案】C【知識點】香港和澳門回歸【解析】【分析】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一國兩制,要求識記基礎史實。8.(2022八下·柯橋期末)八年級某班宣傳委員準備收集部分圖片資料做一期手抄報。 據右圖判斷,本期手抄報標題最合適的是( ?。?br/>A.科技強軍建鋼鐵長城 B.兩岸互通助祖國統一C.經濟增長顯制度優勢 D.“雙百”方針促文化繁榮【答案】A【知識點】兩彈一星【解析】【分析】分析圖片中的信息“遼寧艦”、“殲-20戰機”、“核導彈方隊”、“地空導彈部隊”,可知我國海陸空軍隊建設不斷發展,說明我國在走一條科技強軍的道路。A項科技強軍建鋼鐵長城最合適作為本期手抄報的標題,符合題意;BCD三項與材料沒有直接關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國防建設成就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隨著黨和國家工作重點的轉移,國防建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也進入一個新時期。掌握我國國防建設的成就和影響。9.(2022八下·柯橋期末)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問題上,中方一直致力于勸和促談,為化解危機提出中方倡議,推動局勢降溫做出積極努力,這集中體現出中國( ?。?br/>A.正成為世界秩序主導者 B.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C.堅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D.國際地位正在不斷提高【答案】C【知識點】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始終不渝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堅持合作共贏互信互利的理念,以新的發展理念、務實的行動推動著命運共同體的進程?!霸诙砹_斯和烏克蘭問題上,中方一直致力于勸和促談,為化解危機提出中方倡議,推動局勢降溫做出積極努力”集中體現出中國堅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堅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10.(2022八下·柯橋期末)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的科技成就彪炳史冊。下列成就中,按取得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②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③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④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答案】B【知識點】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是在1970年、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是在1973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按取得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④②③。B項①④③②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重點掌握新中國成立后的取得的科技成就的相關史實。二、非選擇題11.(2022八下·柯橋期末)閱讀以下摘自《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政策文件匯編》的三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材料二:在初級社轉為高級社的時候,社員的土地轉為合作社公有,取消土地報酬,土地歸社公有以后,如果有的社員退社,合作社應當從社公有的土地中拔給他一分耕地。材料三:包干到戶在一些生產隊實行以后,經營方式起了變化, 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礎上的,農戶和集體保持承包關系,(1)這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2)三則材料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請任選其中一則材料,簡要說明所反映土地政策內容及該政策實行后對當時產生的積極影響。【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材料二反映的是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材料三反映的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2)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影響:摧毀封建土地制度,農民得到土地,使人民政權得到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條件。或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影響:使個體私有制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農業合作化運動,推動了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或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影響: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新路。【知識點】三大改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應得的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1953年-1956年底,我國引導農民加入農業合作社,進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農民率先進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行動,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后來這一制度逐漸被完善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在全國推行。所以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土地改革、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農村經濟體制改革。(2)土地改革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個體私有制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農業合作化運動,推動了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在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了農業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故答案為:(1)材料一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材料二反映的是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材料三反映的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2)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影響:摧毀封建土地制度,農民得到土地,使人民政權得到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條件。或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影響:使個體私有制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農業合作化運動,推動了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或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影響: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新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改革,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能力,注意掌握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及意義。12.(2022八下·柯橋期末)某班同學開展了“堅持中國道路”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探索·曲折]第一小組以紀念郵票為載體。[思想·引領]第二小組以年代尺為載體。[實踐·道路]第三小組以展板為載體。(1)請按郵票所紀念的事件發生先后順序給上述郵票排序。(2)請將年代尺中的理論成果填寫完整。(3)有學者提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能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請選擇本題中出現的史事三則,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論證。(本題采用分層賦分,要求觀點正確、史實證據充分,論證邏輯清晰,語言流暢)【答案】(1)②①③(2)A.鄧小平理論; B.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3)略【知識點】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解析】【分析】(1)根據郵票①上的“和平解放西藏”等信息可知,郵票紀念的是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根據郵票②上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團作戰二周年紀念”等信息可知,郵票紀念的是1950年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根據郵票③上的“1958年”等信息可知,郵票紀念的是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按郵票所紀念的事件發生先后順序排序正確的是②①③。(2)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選擇本題中出現的史事三則,運用所學知識觀點正確、史實證據充分,論證邏輯清晰,語言流暢即可。【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戰爭,大躍進運動,鄧小平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基礎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 歷史與社會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2八下·柯橋期末)外國學者羅伯特·奧古斯德在談到朝鮮戰爭時指出“當中國變成第一 個在重要戰役中取得打敗西方軍隊勝利的國家時,似乎一夜之間,中國便躍進為世界強國之列?!边@說明作者認為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勝利( )A.使得中國贏得了民族的獨立 B.打破了美國對中國的封鎖包圍C.極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D.動搖了美國在世界的霸權地位2.(2022八下·柯橋期末)下圖是1953我國農村常見的宣傳畫,畫中人物是母子倆,他們要選舉的是( )A.村民委員會委員 B.基層人大代表C.生產隊大隊長 D.人民公社委員3.(2022八下·柯橋期末)舊中國重工業十分落后,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建成了輕重工業門類齊全的國民經濟體系。以下三家企業的建成投產是重要成果之,它們誕生于( )A.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 B.大躍進運動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4.(2022八下·柯橋期末)下表為“近五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部分情況表”,此表表明我國( ?。?br/>年份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 增速 6.7% 7.1% 6.1% 2.3% 8.1%單位GDP耗能下降(%) 5.0% 3.7% 2.6% 2.7% 2.7%A.注重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B.經濟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C.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D.能源總消耗量在逐漸減少5.(2022八下·柯橋期末)2022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十周年,如何不斷努力,不斷探索,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學們學習后做了以下思維導圖,①和②應填入( ?。?br/>A.①經濟發達 ②堅持改革開放B.①民族團結 ②維護和平發展C.①社會和諧 ②立足中國國情D.①民族振興 ②凝聚中國力量6.(2022八下·柯橋期末)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出了一批時代楷模。下列楷模的共同點是他們都( ?。?br/>A.實現了我國科技騰飛的夢想 B.推動了思想解放運動的興起C.推動了依法治國的理念發展 D.發揚了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7.(2022八下·柯橋期末)為解決香港問題、澳門問題、臺灣問題,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領導人是( )A.毛澤東 B.周恩來 C.鄧小平 D.江澤民8.(2022八下·柯橋期末)八年級某班宣傳委員準備收集部分圖片資料做一期手抄報。 據右圖判斷,本期手抄報標題最合適的是( ?。?br/>A.科技強軍建鋼鐵長城 B.兩岸互通助祖國統一C.經濟增長顯制度優勢 D.“雙百”方針促文化繁榮9.(2022八下·柯橋期末)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問題上,中方一直致力于勸和促談,為化解危機提出中方倡議,推動局勢降溫做出積極努力,這集中體現出中國( )A.正成為世界秩序主導者 B.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C.堅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D.國際地位正在不斷提高10.(2022八下·柯橋期末)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的科技成就彪炳史冊。下列成就中,按取得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②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③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④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二、非選擇題11.(2022八下·柯橋期末)閱讀以下摘自《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政策文件匯編》的三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材料二:在初級社轉為高級社的時候,社員的土地轉為合作社公有,取消土地報酬,土地歸社公有以后,如果有的社員退社,合作社應當從社公有的土地中拔給他一分耕地。材料三:包干到戶在一些生產隊實行以后,經營方式起了變化, 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礎上的,農戶和集體保持承包關系,(1)這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2)三則材料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請任選其中一則材料,簡要說明所反映土地政策內容及該政策實行后對當時產生的積極影響。12.(2022八下·柯橋期末)某班同學開展了“堅持中國道路”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探索·曲折]第一小組以紀念郵票為載體。[思想·引領]第二小組以年代尺為載體。[實踐·道路]第三小組以展板為載體。(1)請按郵票所紀念的事件發生先后順序給上述郵票排序。(2)請將年代尺中的理論成果填寫完整。(3)有學者提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能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請選擇本題中出現的史事三則,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論證。(本題采用分層賦分,要求觀點正確、史實證據充分,論證邏輯清晰,語言流暢)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抗美援朝【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當中國變成第一 個在重要戰役中取得打敗西方軍隊勝利的國家時,似乎一夜之間,中國便躍進為世界強國之列”可知描述的是抗美援朝,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國于1950-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并取得勝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拼來了山河無恙與家國安寧,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外部穩定的環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極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美援朝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2.【答案】B【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解析】【分析】由題干時間“1953年”,結合所學,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大會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了我國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所以畫中畫中母子倆要選舉的是基層人大代表,可以參加1954年即將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基層人大代表是他們要選舉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把握題干時間“1953年”。3.【答案】A【知識點】一五計劃【解析】【分析】1953-1957年,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經濟建設我國實施了一五計劃,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剛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試飛機;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A項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誕生了題干三家企業,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圖片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一五計劃的成就及學生的對歷史史實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需掌握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史實。4.【答案】A【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由題干表格可知,近五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有所降低,能源利用率在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在上升,這表明我國注重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A項注重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表格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表格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準確解讀題干表格。5.【答案】D【知識點】改革新階段【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2013年,習近平在。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國家主席。在會上,他深刻闡述了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強調中國夢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ABC三項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①民族振興②凝聚中國力量應填入①和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夢的相關內容及學生準確識記歷史史實的能力。識記中國夢的內容。6.【答案】D【知識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解析】【分析】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鐵人”王進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雷鋒;“黨的好干部”焦裕祿等,他們身上都具有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ABC三項和題干人物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發揚了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是題干楷模的共同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與時代精神。需要準確識記王進喜,焦裕祿,鄧稼先的事跡與時代精神。7.【答案】C【知識點】香港和澳門回歸【解析】【分析】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一國兩制,要求識記基礎史實。8.【答案】A【知識點】兩彈一星【解析】【分析】分析圖片中的信息“遼寧艦”、“殲-20戰機”、“核導彈方隊”、“地空導彈部隊”,可知我國海陸空軍隊建設不斷發展,說明我國在走一條科技強軍的道路。A項科技強軍建鋼鐵長城最合適作為本期手抄報的標題,符合題意;BCD三項與材料沒有直接關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國防建設成就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隨著黨和國家工作重點的轉移,國防建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也進入一個新時期。掌握我國國防建設的成就和影響。9.【答案】C【知識點】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始終不渝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堅持合作共贏互信互利的理念,以新的發展理念、務實的行動推動著命運共同體的進程。“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問題上,中方一直致力于勸和促談,為化解危機提出中方倡議,推動局勢降溫做出積極努力”集中體現出中國堅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堅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10.【答案】B【知識點】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是在1970年、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是在1973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按取得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④②③。B項①④③②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重點掌握新中國成立后的取得的科技成就的相關史實。11.【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材料二反映的是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材料三反映的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2)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影響:摧毀封建土地制度,農民得到土地,使人民政權得到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條件。或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影響:使個體私有制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農業合作化運動,推動了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或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影響: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新路。【知識點】三大改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應得的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1953年-1956年底,我國引導農民加入農業合作社,進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農民率先進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行動,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后來這一制度逐漸被完善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在全國推行。所以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土地改革、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農村經濟體制改革。(2)土地改革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個體私有制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農業合作化運動,推動了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在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了農業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故答案為:(1)材料一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材料二反映的是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材料三反映的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2)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影響:摧毀封建土地制度,農民得到土地,使人民政權得到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條件。或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影響:使個體私有制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農業合作化運動,推動了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或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影響: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新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改革,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能力,注意掌握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及意義。12.【答案】(1)②①③(2)A.鄧小平理論; B.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3)略【知識點】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解析】【分析】(1)根據郵票①上的“和平解放西藏”等信息可知,郵票紀念的是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根據郵票②上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團作戰二周年紀念”等信息可知,郵票紀念的是1950年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根據郵票③上的“1958年”等信息可知,郵票紀念的是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按郵票所紀念的事件發生先后順序排序正確的是②①③。(2)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選擇本題中出現的史事三則,運用所學知識觀點正確、史實證據充分,論證邏輯清晰,語言流暢即可。【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戰爭,大躍進運動,鄧小平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基礎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