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溫州市經開區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份月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1九上·溫州月考)下列對表1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解讀,最準確的是( )表1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淵源(部分)觀點1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觀點2 歐洲兩大軍事對抗組織的出現觀點3 德國的崛起與歐洲各國的軍備競賽觀點4 巴爾干危機埋下戰爭禍根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軍事對抗B.英國與德國矛盾的激化C.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D.歐洲各國開展軍備競賽2.(2020九上·吳興期中)這次國際會議把“強權戰勝公理”和“弱國無外交”表現得淋漓盡致。盡管中國也在戰勝國之列,但因為貧弱,依然改變不了原有的處境。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 )A.處置德國和對戰爭后的世界作出“安排”B.簽署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C.遏制日本,確立太平洋新秩序D.商定如何建立亞洲政治經濟新秩序3.(2021九上·溫州月考)“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釗的這篇《青春》最初應發表在( ?。?br/>A.《申報》 B.《民報》C.《新青年》 D.《解放日報》4.(2021九下·甌海開學考)錢玄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家。他曾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他提出“文學之用典(典故)已為下乘,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他的主張與當時社會上正興起的思想一致的是(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民主,反對專制C.提倡新文學,反對就文學 D.提倡科學,反對愚昧(2021九上·溫州月考)報刊,一直都是記錄歷史的一種重要工具,《申報》、《大公報》是近代中國發行時間較長,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閱讀以下信息,回答問題。5.《申報》時評:“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边@一時局出現在( ?。?br/>A.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B.紅軍長征時期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辛亥革命時期6.《申報》1919年5月15日頭版:“敝報等公決:自五月十四日起不收日商廣告并日本船期進市商情等,特此公告?!痹摴珱Q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A.新文化運動 B.保路運動 C.五四運動 D.抗日戰爭7.(2021九上·溫州月考)1918—1919年,李大釗先后發表《庶民的勝利》和《新紀元》,以“世界革命的先聲”和“世界革命的新紀元”來評論某一歷史事件。他評論的是( )A.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B.辛亥革命C.十月革命 D.五四運動8.(2021九上·溫州月考)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宣言:“依靠彼得格勒工人和衛戍部隊的勝利起義,代表大會已把政權掌握在自己手里?!边@一宣言的通過是基于( ?。?br/>A.沙皇專制統治正式結束B.俄國不愿退出世界大戰中學歷史教學園地版權所有C.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結束D.十月革命取得偉大勝利9.(2021九上·臺州開學考)區別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 ?。?br/>A.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 B.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對象不同10.(2021九上·溫州月考)與表2中共產黨人數大量減少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時間 1927.4 1927.8 1934.9 1937.1人數 5.7萬 1萬多 30多萬 4萬多表2 1927-1937年中國共產黨人數變化表A.南昌起義、土地革命 B.秋收起義、紅軍長征C.反革命政變、紅軍長征 D.反革命政變、土地革命11.(2021九上·溫州月考)下列對北伐戰爭的總結,正確的是( )①基本消滅了孫傳芳、吳佩孚、張作霖三大軍閥的主力②勝利進軍的最主要原因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③葉挺領導的第四軍獨立團作戰勇猛,為獨立團贏得了“鐵軍”的稱號④由于軍隊不斷取得勝利,國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從廣州遷到了武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0九上·吳興期中)某同學在自己編寫《偉大長征》劇本時,設計了以下幾個歷史場景,其中與史實不相符的是( ?。?br/>①第四次反“圍剿”失利使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②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③1936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是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④八七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生死攸關的轉折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20九上·嘉興期中)某中學在國慶期間組織“重走長征路”的研學活動,下列最契合活動主題的路線是( ?。?br/>A.井岡山—遵義—吳起鎮—延安 B.瑞金—遵義—貴陽—會寧C.井岡山—遵義—瀘定橋—會寧 D.瑞金—遵義—昆明—會寧二、非選擇題14.(2021九上·溫州月考)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讓我們一起完成一次關于辛亥革命的項目學習。整理歷史年表:1894,興中會成立1903,鄒容撰寫《革命軍》1905,同盟會成立,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三民主義。1906,瀏陽、萍鄉起義1907,鎮南關起義、安慶起義、浙皖起義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1911年5月,保路運動1911年10月,武昌起義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頒布退位詔書尋訪偉人足跡:(示例:檀香山尋訪興中會成立的地點,興中會是近代第一個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影響深遠。)續寫歷史思考:辛亥革命有什么意義呢?一面是現代中國人自覺的結果,一面是將來中國人自發的憑借。自覺覺些什么呢?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的事。第一件叫做 A 精神的自覺,第二件叫做 B精神的自覺。這回革命,……歷史上看來,是有空前絕大的意義……為什么要紀念這個意義?為要我們把這兩種自覺精神,越加發揚,越加普及,常常提醒,別要忘記。——摘引自梁啟超.飲冰室合集(1)根據辛亥革命大事記,概括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了推翻清王朝做了哪些努力?(2)孫中山先生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開拓者,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檀香山、東京、廣州、南京等地都有著特殊的意義。請你結合他的革命經歷,任選一地列出尋訪的地點并說明它的重要影響。(3)請選擇最合適的詞語填寫在文中A: B: 處;并續寫文中“歷史上看來,是有空前絕大的意義……”。 15.(2021九上·溫州月考)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積極發揮旗幟引領作用,打開中國革命新局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的紀元】俄國十月的勝利使馬克思主義從理想變為現實。【舉旗定向】到1919年,上海有各類工廠2291家,工人達18.1萬人,加上從事交通運輸行業的工人11.6萬人,上海工人總數已近30萬人,而同期全國工人總數約56萬人。五四運動后,《新青年》編輯部從北京遷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馬克思主義者以此為陣地,進行社會革命的宣傳。1920年,上海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并積極推動北京、武漢等地共產主義組織的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據《上海通史》《中共“一大”的歷史空間》等整理【紅旗招展】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曾說:“革命從以城市為中心轉到以鄉村為中心,這在以往是沒有前例的。法國的巴黎公社和俄國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動。主要在首都奪去了政權,就是全國革命的勝利。……而中國革命卻不是這樣,城市革命處于低潮時,可以到鄉村去,繼續革命?!?br/>【重整旗鼓】1933年,以博古為首的臨時中央遷入中央蘇區,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據地的一切大權……最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如果再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黨和紅軍必將被完全斷送……會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的。——整理自金沖及《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抉擇》【走向成熟】從大革命失敗到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的十年,是中國共產黨達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時期。這十年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不僅善于總結人民斗爭的成功經驗,而且善于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錯誤,把中國革命不斷地推向新的階段。——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1)請根據上述知識梳理圖,為課堂設計兩個問題。(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的原因。(3)指出中國在“繼續革命”的過程中形成的革命思想。(4)聯系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在“生死關頭”作出的抉擇。(5)運用史實,證明“從大革命失敗到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的十年,是中國共產黨達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時期”的正確性。(要求:表述簡潔,邏輯嚴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由于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一戰前,形成了英法俄三國協約和德意奧三國同盟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兩大軍事集團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以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為導火線,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ABD三項解讀最準確,不符合題意;C項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解讀不準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準確解讀歷史圖表。2.【答案】A【知識點】凡爾賽體系【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 強權戰勝公理 ”“弱國無外交”“中國”“戰勝國”“改變不了”。聯系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戰勝國召開巴黎和會,商討戰后世界秩序的問題及處理德國的問題,中國作為一戰戰勝國之一,仍被大國強權左右,不但未收回主權,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B項簽署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的是華盛頓會議,不符合題意;C項遏制日本,確立太平洋新秩序的是慕尼黑陰謀,不符合題意;D項商定如何建立亞洲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是雅爾塔會議,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備分析材料的能力。3.【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主張探尋新的救亡之道,體現了青年學生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力軍。聯系所學,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新青年》最初發表李大釗的這篇《青春》,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4.【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文學之用典(典故)已為下乘,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說明錢玄同提倡新文學。AB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提倡新文學,反對就文學與的錢玄同主張一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知識運用的能力。【答案】5.A6.C【知識點】五四運動;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洋軍閥割據,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五四運動的史實。5.根據題干“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可知,這一時局出現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中國從西進入北洋軍閥政府的黑暗統治。1916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內部矛盾開始暴露出來,在帝國主義各國的分別收買和互相爭奪中,分裂為幾大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軍閥割據混戰。A項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出現題干時局,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6.根據所學知識,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敝報等公決:自五月十四日起不收日商廣告并日本船期進市商情等,特此公告?!狈从沉松倘藚⒓恿宋逅倪\動,拒絕日貨。A項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五四運動與題干公決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7.【答案】C【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世界革命的先聲”和“世界革命的新紀元”,結合所學可知是:這一歷史事件是1917年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第一次取得勝利的革命,它把社會主義的理論變為了現實,使俄國走上了實現現代化的獨特之路,為世界上落后國家的發展樹立了榜樣,對20世紀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十月革命是李大釗評論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十月革命。識記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重點識記十月革命的內容與意義。8.【答案】D【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解析】【分析】1917年11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士兵的蘇維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依靠彼得格勒工人和衛戍部隊的勝利起義,代表大會已把政權掌握在自己手里?!边@一宣言的通過是基于十月革命取得偉大勝利。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十月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過和影響的相關史實。9.【答案】B【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舊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而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因此區別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ACD三項都不是區別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不符合題意;B項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是區別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及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掌握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異同。10.【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據圖表可知,1927年共產黨員人數下降主要是由于國民黨發動反革命政變,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造成了共產黨員人數下降。1934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長征,長征途中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大量紅軍戰士犧牲,黨員數量才出現了嚴重下降。ABD三項與表2中共產黨人數大量減少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反革命政變、紅軍長征與表2中共產黨人數大量減少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共產黨人數大量減少的原因,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11.【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北伐僅僅一年時間,基本消滅了孫傳芳、吳佩孚的軍隊,重創了張作霖的軍隊。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張作霖的勢力沒有被消滅。①不正確;勝利進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葉挺領導的第四軍獨立團作戰勇猛,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C項②③總結正確,符合題意;④說法不準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的相關知識。理解并識記國民大革命和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12.【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共八萬多人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之后,渡過了湘江。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后,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然后急行軍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又翻過大雪山,通過草地,1935年10月,吳起鎮會師。1936年10月,進行戰略轉移的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B項①②④與史實不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13.【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及瑞金進行長征。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然后四渡赤水,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吳起鎮與陜北的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這宣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ACD三項和“重走長征路”的研學活動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瑞金—遵義—貴陽—會寧是最契合活動主題的路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紅軍長征的過程與途經地區的先后順序。14.【答案】(1)建立革命的組織;宣傳革命的思想;發武裝起義。(2)東京,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頒布革命綱領“三民主義"確立了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建立了共和政體;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提出新三民主義,創辦黃埔軍校。(3)民族;民主;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從辛亥革命大事記中可知,“興中會”“同盟會”屬于建立革命的組織,“鄒容撰寫《革命軍》、在民報上提出三民主義思想”體現了宣傳革命的思想;“瀏陽起義、黃花崗起義……”體現的是發動武裝起義;(2)檀香山: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取“振興中華”之意。從此,孫中山決心“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廈之將傾”,明確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東京:孫中山在東京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頒布革命綱領“三民主義"確立了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建立了共和政體。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提出新三民主義,創辦黃埔軍校。(3)材料中提到“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的事”指的是要維護中國主權,反抗外國侵略,中國人要認識到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所以第一件應該是民族精神的自覺;“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的事”指的是中國人要當家做主人,所以第二件應該是民主精神的自覺;“空前絕大的意義”指的是辛亥革命的意義。【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重點理解辛亥革命、中華民國的創立等重大事件的歷史意義,做該題的關鍵是掌握孫中山的革命過程。15.【答案】(1)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的性質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什么?(2)上海有最多的工人,階級基礎好;馬克思主義傳播廣;建立了早的共產主義小組。(3)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4)中國共產黨召開了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內“"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5)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國共產黨人發動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中國革命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秋收起義失敗后,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召開遵義會議,糾正“左"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俄國十月革命;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了根據上述知識梳理圖,為課堂設計兩個問題,與提供材料相關即可。如: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的性質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什么?(2)由材料【舉旗定向】可以看出,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的原因:上海工人階級隊伍壯大,成為工人運動中心,《新青年》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建立了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對全國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3)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部到達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中國在“繼續革命"的過程中形成的革命思想是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4)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挽救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危機而召開的,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內“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5)依據課本知識可知,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國共產黨人發動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中國革命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秋收起義失敗后,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召開遵義會議,糾正""左"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故答案為:(1)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的性質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什么?(2)上海有最多的工人,階級基礎好;馬克思主義傳播廣;建立了早的共產主義小組。(3)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4)中國共產黨召開了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內“"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5)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國共產黨人發動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中國革命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秋收起義失敗后,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召開遵義會議,糾正“左"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點評】本題考查了俄國十月革命、中共一大召開、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遵義會議、南昌起義、八七會議,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材料分析題形式呈現,依據所學和題意解答。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溫州市經開區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份月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1九上·溫州月考)下列對表1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解讀,最準確的是( ?。?br/>表1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淵源(部分)觀點1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觀點2 歐洲兩大軍事對抗組織的出現觀點3 德國的崛起與歐洲各國的軍備競賽觀點4 巴爾干危機埋下戰爭禍根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軍事對抗B.英國與德國矛盾的激化C.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D.歐洲各國開展軍備競賽【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由于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一戰前,形成了英法俄三國協約和德意奧三國同盟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兩大軍事集團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以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為導火線,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ABD三項解讀最準確,不符合題意;C項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解讀不準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準確解讀歷史圖表。2.(2020九上·吳興期中)這次國際會議把“強權戰勝公理”和“弱國無外交”表現得淋漓盡致。盡管中國也在戰勝國之列,但因為貧弱,依然改變不了原有的處境。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 ?。?br/>A.處置德國和對戰爭后的世界作出“安排”B.簽署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C.遏制日本,確立太平洋新秩序D.商定如何建立亞洲政治經濟新秩序【答案】A【知識點】凡爾賽體系【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 強權戰勝公理 ”“弱國無外交”“中國”“戰勝國”“改變不了”。聯系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戰勝國召開巴黎和會,商討戰后世界秩序的問題及處理德國的問題,中國作為一戰戰勝國之一,仍被大國強權左右,不但未收回主權,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B項簽署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的是華盛頓會議,不符合題意;C項遏制日本,確立太平洋新秩序的是慕尼黑陰謀,不符合題意;D項商定如何建立亞洲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是雅爾塔會議,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備分析材料的能力。3.(2021九上·溫州月考)“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釗的這篇《青春》最初應發表在( ?。?br/>A.《申報》 B.《民報》C.《新青年》 D.《解放日報》【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主張探尋新的救亡之道,體現了青年學生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力軍。聯系所學,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新青年》最初發表李大釗的這篇《青春》,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4.(2021九下·甌海開學考)錢玄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家。他曾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他提出“文學之用典(典故)已為下乘,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他的主張與當時社會上正興起的思想一致的是(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民主,反對專制C.提倡新文學,反對就文學 D.提倡科學,反對愚昧【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文學之用典(典故)已為下乘,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說明錢玄同提倡新文學。AB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提倡新文學,反對就文學與的錢玄同主張一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知識運用的能力。(2021九上·溫州月考)報刊,一直都是記錄歷史的一種重要工具,《申報》、《大公報》是近代中國發行時間較長,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閱讀以下信息,回答問題。5.《申報》時評:“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边@一時局出現在( ?。?br/>A.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B.紅軍長征時期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辛亥革命時期6.《申報》1919年5月15日頭版:“敝報等公決:自五月十四日起不收日商廣告并日本船期進市商情等,特此公告?!痹摴珱Q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br/>A.新文化運動 B.保路運動 C.五四運動 D.抗日戰爭【答案】5.A6.C【知識點】五四運動;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洋軍閥割據,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五四運動的史實。5.根據題干“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可知,這一時局出現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中國從西進入北洋軍閥政府的黑暗統治。1916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內部矛盾開始暴露出來,在帝國主義各國的分別收買和互相爭奪中,分裂為幾大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軍閥割據混戰。A項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出現題干時局,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6.根據所學知識,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敝報等公決:自五月十四日起不收日商廣告并日本船期進市商情等,特此公告。”反映了商人參加了五四運動,拒絕日貨。A項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五四運動與題干公決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7.(2021九上·溫州月考)1918—1919年,李大釗先后發表《庶民的勝利》和《新紀元》,以“世界革命的先聲”和“世界革命的新紀元”來評論某一歷史事件。他評論的是( ?。?br/>A.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B.辛亥革命C.十月革命 D.五四運動【答案】C【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世界革命的先聲”和“世界革命的新紀元”,結合所學可知是:這一歷史事件是1917年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第一次取得勝利的革命,它把社會主義的理論變為了現實,使俄國走上了實現現代化的獨特之路,為世界上落后國家的發展樹立了榜樣,對20世紀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十月革命是李大釗評論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十月革命。識記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重點識記十月革命的內容與意義。8.(2021九上·溫州月考)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宣言:“依靠彼得格勒工人和衛戍部隊的勝利起義,代表大會已把政權掌握在自己手里?!边@一宣言的通過是基于( )A.沙皇專制統治正式結束B.俄國不愿退出世界大戰中學歷史教學園地版權所有C.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結束D.十月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答案】D【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解析】【分析】1917年11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士兵的蘇維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耙揽勘说酶窭展と撕托l戍部隊的勝利起義,代表大會已把政權掌握在自己手里?!边@一宣言的通過是基于十月革命取得偉大勝利。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十月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過和影響的相關史實。9.(2021九上·臺州開學考)區別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 ?。?br/>A.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 B.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對象不同【答案】B【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舊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而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因此區別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ACD三項都不是區別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不符合題意;B項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是區別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及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掌握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異同。10.(2021九上·溫州月考)與表2中共產黨人數大量減少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br/>時間 1927.4 1927.8 1934.9 1937.1人數 5.7萬 1萬多 30多萬 4萬多表2 1927-1937年中國共產黨人數變化表A.南昌起義、土地革命 B.秋收起義、紅軍長征C.反革命政變、紅軍長征 D.反革命政變、土地革命【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據圖表可知,1927年共產黨員人數下降主要是由于國民黨發動反革命政變,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造成了共產黨員人數下降。1934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長征,長征途中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大量紅軍戰士犧牲,黨員數量才出現了嚴重下降。ABD三項與表2中共產黨人數大量減少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反革命政變、紅軍長征與表2中共產黨人數大量減少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共產黨人數大量減少的原因,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11.(2021九上·溫州月考)下列對北伐戰爭的總結,正確的是( ?。?br/>①基本消滅了孫傳芳、吳佩孚、張作霖三大軍閥的主力②勝利進軍的最主要原因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③葉挺領導的第四軍獨立團作戰勇猛,為獨立團贏得了“鐵軍”的稱號④由于軍隊不斷取得勝利,國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從廣州遷到了武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北伐僅僅一年時間,基本消滅了孫傳芳、吳佩孚的軍隊,重創了張作霖的軍隊。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張作霖的勢力沒有被消滅。①不正確;勝利進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葉挺領導的第四軍獨立團作戰勇猛,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C項②③總結正確,符合題意;④說法不準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的相關知識。理解并識記國民大革命和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12.(2020九上·吳興期中)某同學在自己編寫《偉大長征》劇本時,設計了以下幾個歷史場景,其中與史實不相符的是( ?。?br/>①第四次反“圍剿”失利使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②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③1936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是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④八七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生死攸關的轉折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共八萬多人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之后,渡過了湘江。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后,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然后急行軍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又翻過大雪山,通過草地,1935年10月,吳起鎮會師。1936年10月,進行戰略轉移的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B項①②④與史實不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13.(2020九上·嘉興期中)某中學在國慶期間組織“重走長征路”的研學活動,下列最契合活動主題的路線是( ?。?br/>A.井岡山—遵義—吳起鎮—延安 B.瑞金—遵義—貴陽—會寧C.井岡山—遵義—瀘定橋—會寧 D.瑞金—遵義—昆明—會寧【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及瑞金進行長征。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然后四渡赤水,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吳起鎮與陜北的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這宣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ACD三項和“重走長征路”的研學活動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瑞金—遵義—貴陽—會寧是最契合活動主題的路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紅軍長征的過程與途經地區的先后順序。二、非選擇題14.(2021九上·溫州月考)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讓我們一起完成一次關于辛亥革命的項目學習。整理歷史年表:1894,興中會成立1903,鄒容撰寫《革命軍》1905,同盟會成立,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三民主義。1906,瀏陽、萍鄉起義1907,鎮南關起義、安慶起義、浙皖起義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1911年5月,保路運動1911年10月,武昌起義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頒布退位詔書尋訪偉人足跡:(示例:檀香山尋訪興中會成立的地點,興中會是近代第一個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影響深遠。)續寫歷史思考:辛亥革命有什么意義呢?一面是現代中國人自覺的結果,一面是將來中國人自發的憑借。自覺覺些什么呢?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的事。第一件叫做 A 精神的自覺,第二件叫做 B精神的自覺。這回革命,……歷史上看來,是有空前絕大的意義……為什么要紀念這個意義?為要我們把這兩種自覺精神,越加發揚,越加普及,常常提醒,別要忘記。——摘引自梁啟超.飲冰室合集(1)根據辛亥革命大事記,概括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了推翻清王朝做了哪些努力?(2)孫中山先生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開拓者,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檀香山、東京、廣州、南京等地都有著特殊的意義。請你結合他的革命經歷,任選一地列出尋訪的地點并說明它的重要影響。(3)請選擇最合適的詞語填寫在文中A: B: 處;并續寫文中“歷史上看來,是有空前絕大的意義……”?!? 【答案】(1)建立革命的組織;宣傳革命的思想;發武裝起義。(2)東京,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頒布革命綱領“三民主義"確立了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建立了共和政體;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提出新三民主義,創辦黃埔軍校。(3)民族;民主;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從辛亥革命大事記中可知,“興中會”“同盟會”屬于建立革命的組織,“鄒容撰寫《革命軍》、在民報上提出三民主義思想”體現了宣傳革命的思想;“瀏陽起義、黃花崗起義……”體現的是發動武裝起義;(2)檀香山: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取“振興中華”之意。從此,孫中山決心“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廈之將傾”,明確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東京:孫中山在東京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頒布革命綱領“三民主義"確立了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建立了共和政體。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提出新三民主義,創辦黃埔軍校。(3)材料中提到“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的事”指的是要維護中國主權,反抗外國侵略,中國人要認識到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所以第一件應該是民族精神的自覺;“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的事”指的是中國人要當家做主人,所以第二件應該是民主精神的自覺;“空前絕大的意義”指的是辛亥革命的意義。【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重點理解辛亥革命、中華民國的創立等重大事件的歷史意義,做該題的關鍵是掌握孫中山的革命過程。15.(2021九上·溫州月考)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積極發揮旗幟引領作用,打開中國革命新局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的紀元】俄國十月的勝利使馬克思主義從理想變為現實。【舉旗定向】到1919年,上海有各類工廠2291家,工人達18.1萬人,加上從事交通運輸行業的工人11.6萬人,上海工人總數已近30萬人,而同期全國工人總數約56萬人。五四運動后,《新青年》編輯部從北京遷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馬克思主義者以此為陣地,進行社會革命的宣傳。1920年,上海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并積極推動北京、武漢等地共產主義組織的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據《上海通史》《中共“一大”的歷史空間》等整理【紅旗招展】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曾說:“革命從以城市為中心轉到以鄉村為中心,這在以往是沒有前例的。法國的巴黎公社和俄國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動。主要在首都奪去了政權,就是全國革命的勝利。……而中國革命卻不是這樣,城市革命處于低潮時,可以到鄉村去,繼續革命?!?br/>【重整旗鼓】1933年,以博古為首的臨時中央遷入中央蘇區,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據地的一切大權……最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如果再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黨和紅軍必將被完全斷送……會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的。——整理自金沖及《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抉擇》【走向成熟】從大革命失敗到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的十年,是中國共產黨達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時期。這十年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不僅善于總結人民斗爭的成功經驗,而且善于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錯誤,把中國革命不斷地推向新的階段。——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1)請根據上述知識梳理圖,為課堂設計兩個問題。(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的原因。(3)指出中國在“繼續革命”的過程中形成的革命思想。(4)聯系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在“生死關頭”作出的抉擇。(5)運用史實,證明“從大革命失敗到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的十年,是中國共產黨達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時期”的正確性。(要求:表述簡潔,邏輯嚴謹)【答案】(1)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的性質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什么?(2)上海有最多的工人,階級基礎好;馬克思主義傳播廣;建立了早的共產主義小組。(3)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4)中國共產黨召開了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內“"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5)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國共產黨人發動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中國革命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秋收起義失敗后,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召開遵義會議,糾正“左"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俄國十月革命;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了根據上述知識梳理圖,為課堂設計兩個問題,與提供材料相關即可。如: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的性質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什么?(2)由材料【舉旗定向】可以看出,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的原因:上海工人階級隊伍壯大,成為工人運動中心,《新青年》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建立了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對全國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3)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部到達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中國在“繼續革命"的過程中形成的革命思想是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4)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挽救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危機而召開的,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內“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5)依據課本知識可知,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國共產黨人發動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中國革命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秋收起義失敗后,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召開遵義會議,糾正""左"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故答案為:(1)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的性質是什么?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什么?(2)上海有最多的工人,階級基礎好;馬克思主義傳播廣;建立了早的共產主義小組。(3)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4)中國共產黨召開了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內“"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5)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國共產黨人發動南昌起義,召開八七會議,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中國革命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秋收起義失敗后,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召開遵義會議,糾正“左"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點評】本題考查了俄國十月革命、中共一大召開、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遵義會議、南昌起義、八七會議,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材料分析題形式呈現,依據所學和題意解答。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經開區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份月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經開區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份月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