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機密★啟用前綿陽市2022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與社會本學科為開卷考試,考生獨立完成,可以查閱教科書及相關資料。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共8頁,答題卡共2頁。滿分2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的黑色墨跡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考點、考場號。2.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徐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非選擇題答素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跡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96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96分。每個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文物是我們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下列文物都可以用來研究毛公鼎夫養幣佚農具A.貴族等級制度B.軍事技術C.小農經濟D.冶煉鑄造2.《后漢書·華佗傳》記載:“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銷,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終不朽也。”據此可知華佗A.發明“麻沸散”B.發展“治未病”思想C.提倡勞動鍛煉D.總結中國藥物學成就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體現了孟郊從社會下層一躍而入上層社會的喜悅。導致這種社會階層流動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察舉制C.科舉制D.三省六部制4.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是民族聯系的紐帶。下列“國”字是漢字不同時期的寫法。對“國”字正確解讀是或國國A.最早起源夏朝B.在中國對外文明交往中產生C.體現儒家思想D.是中華文明發展創新的見證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1頁(共8頁)】5.張海鵬教授在《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中寫道:“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發展軌跡如下圖。圖中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列強侵華B.洋務運動C.義和團運動184響19i11921:1949D.北洋軍閥統治6.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的風俗習慣也發生著變化。觀察下圖,你認為導致變化的歷史事件是A.戊戌變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運動D.新中國建立7.孫連仲將軍命令:“土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中國軍人用勇氣和生命取得了抗戰以來正面戰場最大的一場勝利。這一壯舉發生在莊缶城人65團+用b韓莊平型關賽非83ABD8.20世紀60一70年代,為了加強國防安全,中國開展了大規模的三線建設運動。同學們熟知的九院等軍工企業紛紛遷入綿陽。據此可推知當時綿陽成為A.中國的工業中心B.國防建設的基地C.改革開放的前沿D.教育發展的先鋒9,閱讀右圖《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變化情況》,指出圖中E一F點變化的原因是A.三大改造萬水25UlB.一五計劃2c:00515ii0C.人民公社運動1:03BD.經濟體制改革10.閱讀下列表格,你認為最適合的主題是姓名年齡(歲)成就孫中山28創立興中會鄒容20出版《革命軍》周恩來26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雷鋒22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A.年輕有為民族精英B.革命領袖國家棟梁C.民主共和時代先鋒D.公而忘私助人為樂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