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與哲學》第四課第二框《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從內容上看:《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是哲學生活第四課第二框的內容,哲學第四課主要闡述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本框題在學生理解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論證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是物質的固有屬性;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能夠被認識和利用的。從而自覺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實踐中發現規律、利用規律。從本框題的地位來看,它與第一框題世界的物質性相承接,共同回答世界本質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是任何哲學都無法回避的、都必須回答的問題,對這一內容的認識和回答決定著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所以學好本框題的內容非常重要。二、學情分析這一框題是學生正式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二節課的內容,所以學生在哲學知識上沒有太多的積累,在思辨能力上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缺乏抽象的思維能力,所以在本節課設計時一定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通過活動體驗和生活中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生成知識、提升情感。三、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體驗理解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自覺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2、學生在破解“生活小難題”過程中體會運動是有規律的,自覺樹立科學精神,積極發現規律、利用規律,智慧生活。3、學生觀看視頻,了解塞罕壩生態環境變化,認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自覺爭當地球衛士。4、學生觀看視頻,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理解并認同國家方針政策是順應社會發展規律作出的正確選擇,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四、教學流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目標導航 展示學習目標 認真閱讀,明確任務 目標導航學習過程,避免學生學習的盲目性課堂新授 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 1、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熱身小活動: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游戲規則:全體起立,同桌雙眼對視,先眨眼的坐下,剩下同學在不眨眼睛的前提下前后尋找對手繼續對抗。 ●我們的眼瞼是運動的,正常人每分鐘要眨15次左右 ●一個小游戲博大家開懷一笑,老師認為,笑是面部最美麗的運動。 ●我們的生命有機體一直處在運動當中,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而就在本月的14日霍金結束了他76年的生命運動。21歲他不幸患上運動神經細胞病,全身癱瘓,醫生斷言他只能活兩年,但他卻堅強的活了下來,輪椅禁錮了他的身體,卻沒有禁錮他的思維,他的思維活動揭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宇宙之謎,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所以我們紀念霍金,不僅僅紀念他所取得的巨大科研成果,更是感懷與他面巨大人生挫折,仍然不忘求知的科學精神 ●現在春暖花開正是青的時候,位于河北的塞罕壩值得一去,那里草木蔥蔥、動物成群,但是就在解放初期,這里卻是"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老師:同學們,這些例子的共同點是什么? 結論生成:這些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其實你觀察和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處在運動和變化之中,因為它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所以我們的結論是,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學生參與活動,體會物質是處在運動和變化之中的; ●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物質是運動的 ●學生了解霍金身患重疾仍不忘求知的人生經歷,學習他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運動載體結論眨眼睛眼瞼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笑面部肌肉、神經等霍金思維運動人腦塞罕壩自然環境變化土壤、植被等等屬于物質范疇學生在思考完成表格的過程中,體會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的載體是物質3、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問題導入:物質離不開運動,運動也離不開物質,一切事物都是處在運動和變化之中的,所以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和永恒的,那么它有沒有相對靜止的情況呢? 誰能找到下列運動中相對靜止的情況(眨眼睛、霍金) 知識生成:運動是絕對的,但就其具體存在方式來看,又有靜止的一面 兩方面的含義:根本性質沒有發生變化 相對某一參照系沒有發生某種運動 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靜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和相對的 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坐地日行八萬里 巡天遙看一千河) 學習評價:古希臘哲學家歐布里德的故事 歐布里德向朋友借錢后,一直拖著不還,朋友只好前去討債。 歐布里德:一切皆流,一切皆變,借錢的我是過去的我,過去的我不是現在的我,您要討債就向過去的我討吧!” 設問:請你運用 “物質、運動、靜止”的有關知識來對歐布里德不還錢的理由進行點評。 教師引導總結:我們要堅持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但是要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思考,找到相對靜止的兩種情況 學生運動所學知識對歐布里德借錢不還的理由進行點評,從而更好地理解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學生在活動中,自動生成知識 學生在糾錯中樹立正確的觀點(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課堂新授 運動是有規律的 活動導入: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不是無章可循呢?我們能不能找到一些必然的聯系,并且利用它們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呢?下面我們來一場智慧大比拼。我這里有四個你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你能找到正確的方法解決它嗎? 場景一:家里的電熱水壺長期燒水,內壁積了厚厚的水垢,你怎么清洗它干凈又快捷呢? 場景二:你到山上玩,你的一個隨身小物品滑到了幾塊大石頭的夾縫里,很難取出,那你怎樣挪動石頭,得到你的東西呢? 場景三:你和幾個好朋友結伴到海邊玩,可惜忘帶水了,中午烈日炎炎,口干舌燥,周邊又沒有賣水的地方,你們怎么在沙灘上取水喝呢?(工具提示:塑料袋) 場景四:頭天晚上你往暖瓶里倒了半壺開水以備第二天早晨起床飲用,結果第二天瓶塞卻拔不出來了,你怎么做才能把它拔出來呢? 成果分享:場景一 碳酸鈣不溶于水,而溶于酸。 場景二 杠桿原理 場景三 水循環 場景四 大氣壓強 老師:看來同學們都是生活的小能手,我們之所以能這么智慧的解決這些問題是因為我們發現了規律(他們運動中所隱藏的必然的聯系) 知識生成: 1、規律的含義: 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知識評價:判斷下列哪些屬于規律,并說明理由。 ●喜鵲叫 喜事到 ●水往低處流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 拓展:我們平常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是規律的現象,所以我們需要透過現象把握住它背后的本質和規律。 學生分組參與活動,積極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 學生在對具體事例的思辨中明確規律的含義 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事物在運動過程中存在固有、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通過成功的體驗自覺樹立只有發現規律、利用規律才能實現智慧生活的觀念; 在活動中體會學科知識的價值,自覺樹立學以致用的觀念,體現學科融合、培養科學精神2、規律客觀性、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要求 話題導入:那剛才同學們發現的那些規律你是怎么知道的? 所以每一個具體科學都在不斷地揭示本領域內物質運動的規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規律是普遍存在的。 人與自然同處一個地球,人類的實踐活動會影響著自然環境,自然也在影響了人類的生存。下面我們觀看一個視頻,來進一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播放視頻《塞罕壩》 通過視頻,我們了解了塞罕壩從曾經的皇家獵苑到沙原荒地再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場的歷史演變過程,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它的每一次演變都與人類活動有關 請同學們針對這兩個階段圍繞“三個為什么”進行回答 階段過程感悟皇家獵苑——荒原沙地 曾經塞罕壩物產富饒、皇家獵苑 清朝晚期 開圍放墾 山火不斷 新中國成立后荒原沙地, 風沙直接侵襲北京做了什么? 產生了什么影響? 得到什么啟示?荒原沙地—— 世界上最大人工林場 塞罕壩人不畏艱苦,迎難而上,流沙中植樹,在荒漠上建廠,經過三代人的努力, 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場。 塞罕壩地區每年創造的生態服務價值超過120億元(凈化水質、固碳、釋放氧氣)做了什么? 產生了什么影響? 得到什么啟示?師生交流,觀點生成: 皇家獵苑——荒原沙地: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必然受到規律的懲罰。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摘自十九大 進一步追問:為什么規律是無法抗拒的?——規律是客觀的,要求我們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必然受到規律的懲罰。 進一步追問:那么人在客觀規律面前是不是無能為力了呢? 階段二:荒原沙地——世界上最大人工林場 啟示: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艱苦創業,發揚塞罕壩精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摘自——十九大 鑒于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卓越貢獻,聯合國在2017年授予其“地球衛士獎”,也希望同學們踐行綠色環保理念,積極行動,正當地球衛士。 自然界遵循其固有的規律不斷發展著,那人類社會的發展也要遵循著基本的規律,那這個基本的規律是什么呢?——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 人類社會在這一規律的作用下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我們國家也經歷了從原始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發展歷程,并且進步的腳步從未停歇。看一個短視頻大家進一步體會。 播放視頻《一分鐘》 同學你從視頻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師生觀點生成:人類社會處在運動中、國家的富強等, 老師: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處在一個國家日益強盛的新時代,更幸運的是 在這個新時代,我黨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推動中國向前發展的方針政策,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到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將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50年將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簡直太幸福了。 在每個階段上我們多大呢?同學們現在多大?18—33—48 你們絕對是實現這一偉大夢想的中堅力量,你們準備好了嗎? 你覺得為了將來能夠承擔起這個責任,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什么? 學習——通過學習掌握各領域的規律,只有掌握了規律才能科學地改造世界,推動社會進步,建設美麗中國。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青年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十九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老師提出期望:認識運動、把握規律、智慧生活! 學生通過觀看塞罕壩視頻,進一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理解規律是客觀的,人要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樹立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自覺保護環境、爭當地球衛士。 學生體會人類社會遵循著基本規律形成和發展著,在觀看《中國一分鐘、瞬息萬象》的視頻中,體會中國是發展變化的,我們處在一個中國日益強大的新時代,認同國家提出的方針政策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自覺承擔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