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游動的魚【課時】1-2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畫面布局的常用方法,初步學會對畫面進行大小、聚散的構圖安排,運用中鋒、側鋒用筆的方法表現游動的魚。過程與方法:在欣賞、實踐過程中,學習大小、聚散布局變化以及用深淺不同的墨與色表現魚兒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中國畫大師的藝術表現風格,體會彩墨畫的美感,激發學習彩墨畫的興趣。【教學重點】畫面構圖的大小、聚散安排。【教學難點】中鋒勾線、側鋒渲染的方法。【教學資源】學具:毛筆、宣紙、墨汁、筆洗等。教具:毛筆、宣紙、墨汁、筆洗、范畫、課件等。【教學流程與活動】(一般4~5個教學活動流程)教學環節 一、欣賞與發現 范畫圖例活動序號和活動名稱 1、欣賞大師齊白石畫的魚,討論大師畫的魚有什么特點。 2、觀賞錄像中的各種魚。 3、揭示課題。 4、討論一群魚的造型表現方法——有大有小、有聚有散、有前后遮擋。 5、讓學生在課件上進行構圖練習與嘗試。活動目標 欣賞大師作品,揭示課題,了解嘗試構圖。活動任務 1、從說一說、練一練中了解一群魚的造型表現方法——有大有小、有聚有散、有前后遮擋。關鍵問題 1、討論一群魚的造型表現方法。活動資源 課件。活動要求 讓學生了解課題。 了解魚群的造型表現方法。 嘗試用課件擺放練習。活動評價 評價主體:教師評價。 評價途徑:行為觀察、提問。 評價形式:蠟梅點贊卡與手機評價相結合。活動說明 從大師的作品欣賞出發,欣賞國畫魚的表現方式,魚群的聚散、大小擺放,通過看一看、擺一擺,讓學生初步了解繪畫時畫面的布局。教學環節 二、討論與嘗試 范畫圖例活動序號和活動名稱 1、課件演示畫魚的基本步驟。 2、小組交流,小結:魚的不同部位,如何進行點、線結合,濃淡變化。 3、學生嘗試練習,注意運筆方法和墨的濃淡變化。活動目標 了解畫魚的基本步驟,初步嘗試運筆,濃淡墨色變化。活動任務 小組討論不同部位魚的畫法。 如何進行點、線結合,濃淡變化。關鍵問題 1、畫魚的運筆與濃淡墨色變化。活動資源 課件、毛筆、墨汁、宣紙、筆洗等。活動要求 讓學生了解畫魚的基本步驟。 分小組討論如何運用點、線,濃淡墨色的變化來畫魚。活動評價 評價主體:教師評價。 評價途徑:行為觀察、提問。 評價形式:蠟梅點贊卡與手機評價相結合。活動說明 從教師示范到學生小組交流總結,再到初步嘗試用筆、用墨畫魚,從看到說再到動手,讓學生化繁為簡逐步了解畫魚的基本技法,從理論到實踐,更有利于掌握。教學環節 三、交流與創作 范畫圖例活動序號和活動名稱 1、通過欣賞完大師的作品,讓學生總結出繪畫方法和作業要求: ①小魚有濃淡變化。 ②小魚姿態生動、活潑。 ③背景有趣。 2、欣賞幾幅魚的水墨畫,啟發思維。 3、學生創作,教師指導。活動目標 欣賞大師作品,了解大師是如何來繪畫的,啟發思維,進行學生創造。活動任務 1、從觀察、討論到自由創作,讓學生繪畫一幅水墨畫魚。關鍵問題 1、如何模仿大師畫面的墨色變化,再加工成為自己的作品。活動資源 課件、毛筆、墨汁、宣紙、筆洗等。活動要求 讓學生通過觀察大師的作品,啟發思維。 創作自己的水墨畫魚。活動評價 評價主體:教師評價。 評價途徑:行為觀察、提問。 評價形式:蠟梅點贊卡與手機評價相結合。活動說明 在學生初步嘗試的基礎上,學生觀察大師的作品,歸納總結大師作品中墨色的變化,魚的動態表現,以及背景的添加,教學環節 四、展示與評價 范畫圖例活動序號和活動名稱 1、以小組形式,張貼作業,同學之間展示不同外形、不同構圖的作品。 2、自我作業的介紹和欣賞他人作品,提出感想,指出同學作品的優點或可改進的地方。 評價內容: ①墨色是否有變化。 ②魚兒造型是否可愛生動。 ③構圖是否合理。 3、教師總結,肯定學生的優點和進步,對作品欠妥之處,指出其原因,并輔導修改。活動目標 從自評、他評學會觀察于是思考畫面的優缺點,再到師評了解自身觀察評價上的不足之處。活動任務 學生自評、互評作品。 了解作品的優缺點,力求加以改進。關鍵問題 1、能否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活動資源 課件、實物投影儀。活動要求 互相觀察作品。 發現作品中的優缺點 爭取有更出色的作品。活動評價 評價主體:學生互評、教師評價。 評價途徑:行為觀察、提問。 評價形式:蠟梅點贊卡與手機評價相結合。活動說明 本環節為評價展示環節,對課程其歸納總結作用。【板書設計】游動的魚布局:有大有小、有聚有散、有前后遮擋。用筆:中鋒、側鋒用墨:干、濕、濃、淡、枯【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