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1課 古代日本主備人: 審核人: 使用教師:備課時間:2022年 月 日 上課時間:2022年 月 日教學內容 第11課 古代日本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大和政權統一日本,了解大化改新的內容及其對日本的影響,了解武士和武士集團的出現及其對日本社會的影響。2.過程與方法:通過有關中日交往歷史的討論,初步培養學生結合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大化改新的學習,認識學習和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一種重要途徑。教學重點 大化改新的內容和作用。教學難點 為什么說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大化改新的內容和作用。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史料分析法,討論法,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設計 個性設計一、激情導入 引課明標 多媒體展示櫻花、富士山圖片。猜猜看這是哪個國家?(生:日本)日本位于亞洲大陸東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座大島及附近數千個小島組成。這個島國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走進第11課古代日本二、導學引領 自主學習 一 6世紀前的日本1.5世紀初,在本州中部興起的__大和__政權統一了日本。大和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為“__大王__”。知識點二 大化改新2.背景:__中國文化__直接影響著日本,推動日本進行改革。3.時間及人物:從__646年__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__孝德天皇__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4.主要內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__中央集權__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經濟上,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__賦稅__。5.意義: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__中央集權制的封建__國家。知識點三 武士和武士集團6.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把自己家族和仆從中的青壯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血緣系和主從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成員稱為“__武士__”。7.12世紀晚期,源氏首領源賴朝獲得“__征夷大將軍__”稱號,設__幕府__于鐮倉。日本由此進入長達近700年的幕府統治時期。8.幕府統治時期,國家大權基本掌握在__武士階層__手中。武士集團的長期統治,逐漸形成了__武士道__。武士效忠的對象不是__國家__,而是他的__主公__三、學友互學合作交流 學友之間相互檢查配套練習冊自主研討完成情況,學友互學合作交流,學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請教老師。四、展示評價精講點撥 一、6世紀前的日本教師幻燈片出示日本地圖,引導學生結合地理知識,回答日本在亞洲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地理特點,明確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它由許多島嶼組成,國土有限,資源匱乏。除了自然情況,6世紀前,日本社會是什么樣的狀況呢?請學生閱讀教材第52頁內容,并回答以下問題。(1)說出1—2世紀日本與當時中國的交往情況。(2)5世紀時,誰統一了日本?(3)統一后的日本國內政治和經濟狀況如何?教師過渡:統一后的日本還是奴隸制國家,日本是在什么時候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呢?二、大化改新(一)改革的背景閱讀史料:材料一: 7世紀的時候,日本處在奴隸社會,階級矛盾十分尖銳。世襲貴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隸及部民,權勢很大。地方貴族反抗中央貴族,政局十分混亂,地方上勢力最大的是蘇我氏。材料二:初唐時期唐太宗調整統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1、根據材料一、二、三,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①國內:各種矛盾尖銳,政局混亂(根本原因)②國際:中國文化直接影響著日本,推動日本進行改革(催化因素)2、講述:那么當時日本開始派遣一些人來學習中國的文化,稱之為遣隋使和遣唐使。而與此同時,一位非常重要的君主要登場。這個人就是孝德天皇,他通過政變上臺,然后把年號改為了大化,所以我們稱這個改革叫做大化改新。很明顯這套大化改新是仿照中國的唐朝來進行的改革,那么時間也是跟中國唐朝同步的,公元646,我們都知道,中國唐朝的建立是在公元618年。那么我們來看一下它是怎么來進行改革的呢?首先第一在政治上面,中央形成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公元646年,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大量吸收中國的先進文化,派遣大量的“遣唐使”前往中國唐朝進行學習,促進了日本氏族制度的瓦解,為日本的封建化奠定基礎。)(二)改革的內容1、大化改新的內容有哪些?并分析其內容有什么作用。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作用:把氏族豪強改造成為律令國家服務的官僚,大大削弱了他們的傳統特權,形成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②經濟上:a.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b.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c.統一賦稅。作用:廢除了部民制,建立起封建土地國有制,農民地位有所改變,提高了生產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發展。2、大化改新對日本產生了什么影響?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3.談談大化改新給我們的啟示。一個民族要繁榮強盛,必須要以開放的心態學習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銳意改革,重視教育,促進本民族的發展。三、幕府統治(一)背景:在大化改新百余年之后,原先擬定的授田制度逐漸奔潰。豪強貴族大量的兼并民間的土地,建立起莊園,這些莊園既不接受國家的管轄,更不會向國家納稅,慢慢做大以后,就變成了地方的割據勢力。而這些地方的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就從自己的親族或者是服從之中選出青壯年男子,組成的一種以血緣或主仆關系為紐帶的軍事集團。這種軍事集團的成員在歷史上就被稱之為武士,這也就是日本武士的來歷。(二)建立:武士集團之間不斷進行爭斗,最后形成了源氏和平氏兩大武士集團。1185年,平氏政權滅亡。到了公元12世紀晚期的時候,正值中國金與南宋對峙的時期。日本朝廷的源氏武士集團掌握了朝廷的政權。日本天皇被迫冊封源氏集團的首領源賴朝為征夷大將軍,源賴朝此后就建立了鐮倉幕府。鐮倉幕府的建立,標志著日本由此進入了代表武士階級利益的幕府統治時代。從鐮倉幕府到德川幕府滅亡,日本幕府統治時期長達近700年之久。在幕府統治時期天皇只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國家大權實際上掌握在由天皇冊封的征夷大將軍,也就是幕府將軍手中。提問:幕府與天皇之間關系怎樣?幕府與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領“征夷大將軍”名義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實際上大權旁落,成為一種禮儀性的擺設。(三)武士道:近700年的幕府統治,實際上與西歐的封君封臣制和中國的分封制是十分的相似的,都是一種以血緣關系或土地為紐帶,構成了層層效忠的關系結構。武士只會忠誠于自己的主公。長此以往呢?在日本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的核心就是武士要無條件忠誠于自己的主公。甚至為了自己的主公,不惜獻出生命。五、訓練反饋自測自評 完成本課練習冊六、課堂小結總結提升 大化改新是一場古代日本以學習和模仿古代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對日本歷史的發展起了極大地推動作用。孝德天皇效法中國隋唐的政治和經濟制度進行改革,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勢力,形成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經濟得到發展,為以后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作業設計 復習背誦本課知識點,完成作業題。板書設計 第11課 古代日本 一、大和統一日本二、大化改新三、武士和武士道精神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