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哲學的基本問題學科 政治 課題 1.2哲學的基本問題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 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指導依據說明 本框對應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0修訂版)》必修課程模塊4“哲學與文化”的內容要求:1.1識記哲學的哲學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2理解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1.3運用哲學的基本問題和人們生活的關系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必修4《哲學與文化》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中的第一課“時代精神的精華”第二框的內容。課文包括三目,第一目是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介紹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內容;第二目是為什么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讓學生從原因角度認識哲學的基本問題;第三目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涵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各自的基本觀點以及各自的基本形態,最后歸納出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通過對本框內容的學習,了解哲學發展的歷史,深刻領會對思維和存在關系的不同認知會形成不同的哲學觀點,自覺做到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學情分析 1.學生心智特征分析。本框內容的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教材內容思路清晰,內在結構化特點比較明顯,便于學生學習。但本課內容理論性較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教師需要研究的重點。 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通過高一級的學習以及對第一框題的理解掌握,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學生的思維也比較活躍,分析、理解能力較強,能夠理解較為抽象的哲學問題。但要注意從現象入手,逐步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全面分析問題的意識和習慣。教學目標 (體現學科核心素養) 通過對中國疫情現狀的分析,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通過模擬中印疾控中心發言人的形式,準確判定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并堅定唯物主義立場,反對生活中的唯心主義,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并在學習與生活中踐行,真學、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重點 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教學難點 為什么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教學方法 情景模擬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議題式教學法、圖表展示法教學活動過程教學時間 教學步驟 教學流程 設計說明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3 分鐘 30分鐘 導入 新授 總議題:繞不開的哲學的基本問題 【圖片展示】《人生三大錯覺》 手機振動 他喜歡我 可以反殺 問:為什么我們會產生這些錯覺呢?那么問題來了,這兩個世界誰先誰后,誰依賴誰,又是如何發生聯系的呢 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子議題一:觀中國式抗疫,悟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么? 【議學情景】《抗擊疫情現狀》 【議學任務】 1.上述材料標紅選項中哪些屬于存在 哪些屬于思維 2.針對疫情防控面臨復雜性、艱巨性、反復性的嚴峻形勢,我國為什么不采取躺平政策,而是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請你試分析原因。 3.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隱匿性高等特點,我們能不能戰勝它呢? 【議學小結】 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二是思維與存在有沒有統一性的問題,既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 觀看圖片 思考問題并回答 閱讀材料,提取關鍵信息 認真研讀議學問題,列出自己的觀點,經過小組合作探究,每一小組中心發言人歸納整理本組成員的觀點匯報討論成果并展開辯論。 展示圖片引出頭腦中的世界與現實世界 用分析中國采取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而不是躺平的原因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以及病毒的特點決定的。并且人類能夠正確認識病毒,能夠認識治療患者的新藥。子議題二: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議學情景】《假如我是》 【議學任務】 自由討論面對以下的情形你需要考慮一些什么?(任選其一) 我們的生活能回避哲學的基本問題嗎? 【議學情景】《名人名言》 【議學任務】 結合材料請同學們說一說哲學家們共同關注的是什么 【議學小結】1.無法回避的。2.不能回避的、必須回答的問題。3.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 認真研讀議學問題,列出自己的觀點,在課本對應位置將基本觀點備注清楚。 從生活的經驗和哲學的性質角度分析原因。6 分鐘 1 分鐘 小結 作業 子議題三:從中印分歧中尋哲學的基本派別是什么? 【議題情景】《中印防疫發言人對比》 【議學任務】 請對比中印防疫方式,你贊同哪一種方式?說說你的理由。 【議學小結】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與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表格展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 【隨堂檢測】連線題 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 哲學的基本派別 總結知識框架 【課堂鞏固】 運用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知識,分析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全品作業本p3—p4。 觀看情景并思考問題 理解圖表并做好標記 回顧本節課的內容并思考問題 通過中印對比讓大家區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簡潔明了 總結本框題知識框架,并學會應用板書 1.2哲學的基本問題預期效果 學生理解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分歧,能夠有堅定的唯物主義立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