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抗日戰爭重大歷史事件及時間線 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抗日戰爭重大歷史事件及時間線 素材

資源簡介

抗日戰爭時間線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1932年1月28日 一二八事變 蔣光鼐、蔡廷鍇率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奮勇抵抗。經英美調停,中日雙方簽訂《淞滬停戰協定》,規定日軍可以留駐上海。
1932年 偽滿洲國 日本復制溥儀在長春成立,企圖把東北從中國分裂出去。
1935年下半年 華北自治運動 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國民政府對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協政策。
1935年8月 八一宣言 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運動 學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舉行示威游行。 意義: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1935年年底 瓦窯堡會議 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會后,毛澤東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指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黨的任務是建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6年 東北各抗日部隊開始改編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與日軍戰斗。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押蔣介石,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中共派周恩來到西安參加談判,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意義: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變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趙登禹,佟麟閣犧牲;結果:北平、天津淪陷。 影響: 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也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1937年8月 淞滬會戰 8月13日中國軍隊奮起反擊,淞滬會戰爆發。11月,上海失陷,淞滬會戰結束。抗戰英雄:姚子青(寶山保衛戰)、謝晉元(四行倉庫保衛戰) 意義: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1937年9月 國共合作宣言 以國共為主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
1937年9月 平型關大捷 八路軍第115師在林彪率領下,伏擊日軍,大獲全勝。 意義: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戰時陪都)。日軍占領南京后6周之內,屠殺中國軍民30萬人以上
1938年3月 臺兒莊戰役 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1938年5月 《論持久戰》 目的:駁斥國民黨內流行的“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 內容:敵強我弱,中國不能迅速戰勝日本,中國既不能速勝也不會亡國;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實行人民戰爭的路線,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 意義:闡明中共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1938年6-10月 武漢會戰 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武漢、廣州失陷后,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正面戰場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
1940年3月 汪偽國民政府 國民黨親日派汪精衛公開叛國投敵
1940年下半年 百團大戰 目的: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 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了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史稱“百團大戰”。 目標: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 意義: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1941年1月 皖南事變 葉挺被扣,項英犧牲,大部壯烈犧牲和被俘。
1941年12月 第三次長沙會戰 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1942年初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 沉重打擊了日軍,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國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4年初 豫湘桂戰役 國民黨丟失了河南、湖南、廣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分,抗戰中最大一次失敗
1945年4月至6月 中共七大 在延安召開 內容:①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②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③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④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人黨章。 意義: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
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國先后向日本廣島、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
1945年8月8日 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并出兵東北
1945年8月9日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站》的聲明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抗日戰爭勝利原因:①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特別是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行全民族抗戰。 ②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國際社會的援助) 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國內意義:①它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②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 國際意義:①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②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青阳县| 永丰县| 深水埗区| 额敏县| 晋城| 长治市| 新民市| 基隆市| 凭祥市| 五河县| 壤塘县| 招远市| 泾川县| 溧水县| 淮滨县| 花莲县| 衢州市| 揭阳市| 晋宁县| 长阳| 南开区| 象山县| 三门县| 广德县| 新民市| 伊宁县| 隆德县| 册亨县| 大余县| 兴安盟| 洛川县| 桑植县| 隆尧县| 长沙市| 托克逊县| 饶阳县| 太谷县| 睢宁县| 奉贤区|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