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依據是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2)認識到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目的是為了找出有關物質的質量關系,從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比例關系,初步學會規范的解題格式。(3)初步學會根據實際參加反應的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計算另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2.過程與方法(1)通過例題和題組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化學計算技能,并養成按照化學學科特點去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化學方程式的含義的簡單計算,認識化學變化中的質量關系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意義,初步樹立珍惜資源、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4.學科素養:了解化學定量研究的實際應用。理解各物質之間存在質量關系的本質是由于化學反應是按一定分子、原子個數比進行的。二、教學重點重點: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解題的格式規范化難點: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三、學情分析本節課在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相對原子質量、化學式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對化學知識進行定量分析。知識本身并不難,關鍵是使學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這一途徑,并使之了解化學計算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計算過程中,對解題格式、步驟嚴格要求,培養他們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四、教學過程環節一、創設學習情境,引出探究問題1.請寫出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并說出該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有哪些?(1) (化學方程式)(2)提供的信息:a、反應物是: 生成物是: 反應條件是: b、每 個氫分子和 氧分子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 個水分子,即各微粒個數比為 : :c、每 份質量的氫氣和 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 份質量的水,即各物質的質量比為 : :2.由以上問題可知:化學反應中不管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是多少,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即化學計量數×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一定 ( 填相同或不同)環節二、探究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的基本步驟[例1] 加熱分解15.8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解:設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為x。 ……………… 【設】未知量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 【寫】化學方程式 2×158 1×32……………… 【找】已知量和未知量15.8g x或 ……………… 【列】比例式x==1.6g ……………… 【解】出未知量答:加熱分解15.8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1.6g的氧氣。 ……………… 【答】【舉一反三】如果要制取16g的氧氣,到底要稱量多少克高錳酸鉀才能既滿足實驗要求又不浪費藥品呢?【小組討論】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的6個步驟中,對于前五個步驟:設、寫、找、列、解,你能找出它們分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嗎?【練一練】3g鎂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鎂?【例2】工業上,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 t 氧化鈣,需要碳酸鈣多少噸?【舉一反三】同時生成CO2的質量是多少?環節三、練習、強化計算的基本步驟和格式【練一練】1.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如果燃燒100g氫氣則需要氯氣的質量是多少?生成氯化氫氣體的質量是多少?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