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抗美援朝》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通過閱讀史料,歷史地圖,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目的、時間、經過及結果等基本史實,知道黃繼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跡,分析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歷史意義。通過本課學習,知道并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認識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正義性。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抗美援朝的性質、經過和意義難點: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三、教學準備1、課前,自主預習,找出本節課的知識點。2、搜集人民志愿軍英雄事跡的故事四、教學設計(一)、導入。播放《長津湖》的片段引發學生的興趣。引出本課課題《抗美援朝》(二)、新授1、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生帶著學習目標進行本節課的學習。2、教師:本節課從 5個方面進行講解,分別是決策篇、出征篇、英雄篇、勝利篇、啟示篇。<決策篇>出示三則材料毛澤東: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毛澤東《中國人民志愿軍應當和必須入朝參戰》彭德懷: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可是,如讓美軍擺在鴨綠江岸邊和臺灣,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所以遲打不如早打。周恩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遠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由這三則材料引出:中國共產黨對此態度是:出戰。再由幾組數據引出抗美援朝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美國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安全1950.6.25朝鮮越過“三八線”對韓國不宣而戰1950.6.26美國政府出兵朝鮮,實行武裝干涉1950.6.27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在臺灣海峽巡邏,阻止解放軍解放臺灣1950.7.7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成立和由美國指揮“聯合國軍”的決議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不斷轟炸和掃射中國東北邊境1950.8.27起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不斷轟炸和掃射中國東北邊境1950.7.8美總統杜魯門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聯合國軍的仁川港登陸根本原因教師總結:根本原因是美國的侵略活動威脅中國的安全。直接原因是朝鮮政府的請求。“敬愛的毛澤東同志:.....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機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以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金日成致毛澤東的求援電報(節選)<出征篇>教師:自主學習 5分鐘,回答大屏幕上的幾個問題。找同學回答。教師總結并講解五戰五捷的戰役,引發學生的愛國熱情。1、時間:1950年10月2、指揮者:彭德懷3、軍隊:國人民志愿軍4、目的: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5、性質:正義的反侵略戰爭6、著名戰役:上甘嶺戰役7、戰爭勝利: 1953年美國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經過: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并肩作戰,連續發動五次大規模戰役,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戰役 時間 戰況第一次戰役 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 初步穩定了朝鮮局勢第二次戰役 11月7日-12月24日 “聯合國軍”退到“三八線”以南第三次戰役 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收復漢城,共殲敵19000多人第四次戰役 1月25日-4月21日 僵局,遏制“聯合國軍”攻勢第五次戰役 4月22日-6月10日 粉碎“聯合國軍”側后豋陸計劃,奪回戰場主動權<英雄篇>出示黃繼光、邱少云的圖片,找同學說一說他們的英雄事跡。并提問學生課下搜集的其他英雄人物的事跡。此環節體會英雄的愛國情懷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并引出這些英雄的精神以及被人們稱為“最可愛的人”。宋阿毛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第20軍59師177團6連的一名上海籍戰士。1950年11月27日,發起長津湖戰役,6連125名指戰員負責防守美軍從柳潭里撤往下碣隅里必經之路的死鷹嶺高地,當時氣溫低至零下四十度,極度缺乏御寒衣物的全部凍死在陣地上志愿軍戰士具有哪些寶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誰是最可愛的人(魏巍·1951年)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國際主義精神<勝利篇>正是有這些英雄的默默付出才有了抗美援朝的勝利。請同學們根據材料具體說一說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小組討論資料 1:截至 1952年 5月全國人民捐款金額折合新人民幣為5.5650億元,可買 3810架飛機。各地人民積極支援前線,青年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志愿軍。資料 2:志愿軍采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指揮得當;中朝兩國軍民并肩作戰,士氣高漲,英勇作戰,不畏犧牲,先后涌現出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教師總結:①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②抗美援朝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③志愿軍和朝鮮軍民的英勇戰斗。抗美援朝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請同學們繼續分析材料,小組討論,并回答勝利的意義。材料 1: “140000名南撤的美軍,是美國軍隊的精華——他們是我們陸軍中最有戰斗力的部隊。”“這次失敗——是美國有史以來所遭受的最嚴重的失敗......在朝鮮的這次失敗是不能補救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稱此為“美國歷史上路程最長的退卻”。材料 2: 材料二:“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對于保障遠東的和平,是一個重大的貢獻。”教師總結:抵御帝國主義侵略,捍衛新中國安全;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中國國際地位。抗美援朝在我國有里程碑的意義,里面的英雄為國家付出,相信你們都有感、有悟。<啟示篇>根據視頻的內容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并來分享。山河無恙·迎英雄回家那是一個現在看起來非常久遠的年代...有一天,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年輕的人們拿起槍奔赴戰場,只為能有寧靜的生活。無情的戰爭讓他們倒下,但沒有人退縮,哪怕是偉人的兒子...平靜的生活又回到了身邊,但36萬烈士的鮮血灑在了朝鮮3000里江山。今天,我們再現那場戰爭,只為了紀念那群可愛的年輕人......(三)、總結(四)、一站到底,練習鞏固《抗美援朝》評測練習1、“我愛親人和祖圍,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做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這是一位英雄的絕筆詩,其應寫于( )A.北伐戰爭時期 B.十年內戰時期C.抗日戰爭時期 D.抗美援朝時期2、1950年,美國侵犯我國主權的行動有( )①出兵朝鮮②美國飛機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③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④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在上甘嶺戰役中,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射口,英勇犧牲的戰斗英雄是( )A.楊靖宇 B.左權 C.黃繼光 D.邱少云4、這場戰爭“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其偉大意義主要在于( )A.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B.打敗了美國侵略者C.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D.提升戰略威懾力量5、抗美援朝戰爭中,嚴守潛伏紀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的英雄人物是( )A.黃繼光 B.彭德懷C.董存瑞 D.邱少云(出示題目,看誰答的又快有準)(六)、中國的現在有他們,中國的未來有你們,請同學們謹記: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七)、同學們,下課!《抗美援朝》課后反思1、這節課我從五個方面進行講解分別是決策篇、出征篇、英雄篇、勝利篇、啟示篇每個方面都涉及到史料,歷史離我們很遠,加入史料更能清晰的理解當時的情況。首先是決策篇,主要是三位領導人在朝鮮戰爭爆發時對這件事的態度。由他們說的話引出結果的出戰。接著是出征篇,本環節主要是自學為主,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在知識的海洋里穿梭。其次是英雄篇,設計本環節的意圖是讓學生課下搜集英雄的事跡,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再是勝利篇,本環節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深刻討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歸納概括的能力,把我抗美援朝的意義。最后啟示篇,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培養學生從對角度思考問題,并學習志愿軍的精神,還要具有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愛國意識。2、本節還有幾個方便需要改進,第一個是英雄篇環節應該是是比較活躍,學生積極性很高的,而且是自己敘述,但是這些預期效果卻沒有體現出來,充分說明學生在課下搜集工作做的不扎實。第二是啟示篇這啟發的也不是特別成功,很多同學不敢分享。接下的學習要培養學生的積極大膽分享的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