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藝術美和形式美一、教學內容分析1、本課的內容是美術鑒賞的基礎,要求了解藝術美和形式美的概念,理解和把握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則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現。 2、從語言元素、語言手段、語言規則三個方面深入分析和感受一幅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并與以往的鑒賞方法區別開來,實現更高層次的鑒賞能力。 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藝術美和形式美的概念,理解和把握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則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現。 2、過程與方法:嘗試感受和分析典型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從語言元素、語言手段、語言規則三個方面深入分析和感受一幅美術作品,并與以往的鑒賞方法區別開來,通過實踐活動,能夠更靈活運用語言規則,實現更高層次的鑒賞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用藝術美和形式美鑒賞典型作品的全過程,并從中發現鑒賞的樂趣和成就感,能夠與他們交換自己的觀點,養成正確的審美取向,激發學生對美術鑒賞的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熱愛生活的品質。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生接觸美術鑒賞較少,并且對于美術專業理論知識基本不懂,理解分析能力參差不齊,很多學生還停留在“漂亮”是美術鑒賞的標準上。憑借自己的直觀感覺來分析周圍的美術作品意義和價值,所以本課應從專業的角度帶領學生改變傳統的觀念,找到欣賞美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選擇和設計 講授法、參觀法、練習法等 五、教學重點、難點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由于藝術家所采用的語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產生的形式美就大不一樣。能夠靈活運用語言規則,實現更高層次的鑒賞能力。 學生理解和把握藝術美與形式美有些困難,所以通過作品來講解概念,以使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的認識有形象的依據。六、教學過程預設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3分鐘 5分鐘 2分鐘 5分鐘 5分鐘 15分鐘 5分鐘 記錄學生回答的關鍵詞,引出我們應該怎樣來鑒賞美術作品呢?漂亮是美術鑒賞的標準嗎? 板書課題: 藝術美和形式美 一、藝術美 師:播放欣賞錄音,講解關鍵點,羅丹用其丑無比的肉體形象,表現了當代人罪惡、墮落、痛苦、絕望,也表現了作者對當代人的批判、同情、歌頌。讓學生理解美術作品的藝術美不等同于生活中的漂亮和好看。 解釋什么是藝術美:藝術美是藝術家利用美術的語言,按照美的規律和法則···· 提問:美術作品的形式美主要有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構成? 板書:二、形式美 1、展出吳冠中的《海棠》和阿爾伯斯的《向正方形致敬》作品。 引導欣賞,發現作品中的語言元素。 2、通過欣賞兩幅作品《雄視》、《夜巡》,直觀感受不同的藝術手段在繪畫作品中的應用。 3、播放作品《最后的晚餐》 4、安排活動內容,分發工具和材料,巡回指導學生創作。 下課前5分鐘講評學生創作成果。 思考:同學們比較喜歡那一幅作品呢?為什么? 回答 欣賞作品,說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欣賞、 聆聽、 回答、 記錄 思考:兩位畫家分別采用了哪些語言元素表現作品?兩幅作品給你的感受一樣嗎? 欣賞 聆聽 記錄 活動要求: (1)、小組長負責領取工具和素材,組織討論創作方案,安排好組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2)、闡述創作意圖。 對比欣賞《歐米埃爾》與《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兩幅經典的雕塑作品。 美術作品中的藝術美不是同等于現實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過特定的美術形象表現出來的藝術自身的“美”。 圖文結合,加深理解和把握美術作品的形式美。 美術的語言元素和手段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則來運用才能創造出具有美感的形式。形式美是以上三個方面的綜合體。 課堂練習七、板書設計6、藝術美和形式美 一、藝術美(第二自然) 是藝術家創造出來的,具有特定美感的藝術形象。 二、形式美 語言元素 、語言手段、語言規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