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奇思妙想》教學設計教材:廣東嶺南版美術第9冊11課課時:1課時學習領域:設計·應用一、教材分析:這是一節“設計 應用”課,奇妙的思想是人類想像的翅膀,能奇思妙想便有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堂課的最大亮點是美術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強,蘊含了一定的科技思維訓練,目的是培養學生多視點的創造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發展自已想像的翅膀,無拘無束地翱翔在奇思妙想的海洋里,用自已的腦、眼、手設計創作奇妙的藝術世界。二、學情分析: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有較大差異,因而,課堂教學要從學生視點入手、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創意思維訓練。學生繪畫表現能力有限,許多想法用繪畫表達不出來,教師就要發揮學生語言表達優勢,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想法的空間,再引導學生進入能達到的繪畫表現領域。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①了解奇思妙想組合的藝術價值:創造性、視覺合理性和視覺享受;②學習巧妙結合兩種不同物象的構成方法;③掌握組合的四種方法,添加、縮放、融合、替換。2.過程與方法;①在展示交流中探究圖像構成的妙趣;②在欣賞感受中探索奇思妙想的藝術性和合理性。3.情感、態度、價值觀:①認識到藝術來自生活、來自自然、來源于智慧的創造;②喜歡奇思妙想的藝術。四、教學重點:掌握組合的四種方法,添加、縮放、融合、替換。五、教學難點:有一定意義的主題性組合。六、作業要求:1、基本要求:發揮想象力,試著將兩樣毫無關聯的物體組合成一個新的物體,并用線描的方式把它畫出來。2、較高要求:注意兩個物體組合的趣味性,畫面構圖要飽滿,線條要流暢,要用多種花紋進行裝飾。七、興趣點:通過奇思妙想大闖關的方式讓同學們能夠積極、愉快的學習。八、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一、游戲 導入,創設情境 1、玩小游戲《有趣的組合》,教師示范玩法。2、引出課題:奇思妙想,板書:奇思妙想。3、創設“奇思妙想”大闖關的學習情境。 1 、學生代表玩游戲 。2 、學生踴躍參加,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加強。 通過小游戲《有趣的組合》導入奇思妙想的課題。通過一個簡單的小游戲,讓學生了解奇思妙想的設計原理;又通過創設奇思妙想大闖關的情景,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二、共同探討,總結規律 (第一關:想一想) 1、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組合的概念,指出四種組合的方法:添加、縮放、融合、替換。 (第二關:看一看) 2、欣賞圖片書本、蝴蝶、大象。(1)書本→有著書本翅膀的貓頭鷹。 (2)蝴蝶→蝴蝶作為帆的船。 (3)大象→有著小號頭的大象。 (4)引導學生總結出:組合并不是簡單地把兩個物體拼在一起,組合需要創意,要給人驚喜,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1、跟著老師的引導,總結出組合的概念,并理解組合的四種方法:添加、縮放、融合、替換。2、欣賞圖片,通過觀察圖片理解組合需要創意。 通過觀察圖片、思考問題使得學生初步探索這些奇思妙想圖片的設計方法;利用奇妙有趣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拓寬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創作意識。三、欣賞作品,分組創作 (第三關:畫一畫) 1、教師微課示范,如何把章魚和熱氣球組合成一個有趣的作品。2、播放奇思妙想的優秀作品,引導學生學習觀察。3、作業布置:試著把兩樣毫無關聯的物品組合在一起,要注意組合的方法和趣味性。4、學生創作,教師巡堂指導。 1、學生認真觀察教師微課示范,了解創作步驟,從中學習創作的方法。2、欣賞優秀的作品、激發創作靈感。3、學生積極開展創作活動。 微課示范繪畫方法和欣賞優秀的作品,使學生更清晰明了的掌握奇思妙想作品的創作方法。創作前開展作品欣賞,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形象思維和創作靈感。四、作品展示,相互投票 1、教師協助學生把每小組的優秀作品展示在展覽區。2、組織各組的學生觀賞同學們的作業,體驗成功的樂趣。3、組織學生排隊投票,選出最有趣和畫面效果最好的兩幅作品。 1、學生們有序觀展,討論同學們的作品,體驗美術活動成功的樂趣。2、學生排隊投票,選出最有趣和畫面效果最好的兩幅作品。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展評活動,培養他們正確的審美評判能力,同時有助于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五、拓展延伸,美化生活 1、播放利用不同廢舊物品重新組合而成的奇思妙想的物體。用學到的本領去美化你自己的生活。2、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獲。3、提醒學生下課后收拾好自己的工具、檢查衛生再離開課室。 1、觀看圖片,并談一談自己可以用什么廢舊物品來制作新的東西。2、和同學們一起分享這節課的收獲 引導同學們用不同方法來裝飾自己的生活環境,并倡導“廢物再利用”的環保理念。六、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