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世界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知識與技能 (1)了解秦朝的暴政。 (2)理解大澤鄉起義爆發的原因。 (3)知道“張楚”政權。 (4)理解巨鹿之戰。 (5)知道楚漢之爭。 (6)培養閱讀觀察能力和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過程與方法 (1)通過文獻材料、圖片、圖表、口述等,提高學生的歷史閱讀能力和觀察能力以及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2)組織學生合作交流,探究秦滅亡前后,劉邦、項羽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等問題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從而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重難點 重點:秦末農民戰爭的原因和過程。 難點: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學教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1.閱讀學習目標。 2.帶著問題,產生疑問,學習新課 1.教師展示學習目標,安排學生齊聲朗讀。 2.教師問題導入:聲名顯赫的秦朝為什么如此短命 1.提前預知本課內容,以便讓學生有重點地進行學習。 2.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自然導入新課新授課—— 秦的暴政 1.學生結合材料及問題自主學習,教師分析引導,找到答案并互相補充,最終得出秦朝暴政的表現。 2.跟隨教師,一起總結秦的暴政,試著回答:秦朝滅亡的原因 1.播放建阿房宮、修驪山陵墓、重稅重役下的農民生活、加強思想管控等圖文材料,分析秦朝暴政表現在哪些方面,教師總結。 2.總結秦的暴政,并指出這是秦滅亡的根本原因,也是大澤鄉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 1.播放圖片,增強直觀效果,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動手動腦計算,積極參與探究。 2.通過想象當時農民的生活狀況,創設情境體驗當時農民生活的艱辛,明確農民起義的原因新授課—— 陳勝、吳廣 起義,楚漢 之爭 1.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了解陳勝、吳廣起義的基本過程。 2.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分組討論,總結觀點,展示各組的成果。 3.學生進一步閱讀教材P52內容,找到項羽、劉邦起義的內容。 4.講講你知道的與本課相關的成語故事 1.布置學生閱讀課本,找出陳勝、吳廣發動起義的原因,教師總結。布置學生進一步閱讀教材P52內容,找到項羽、劉邦起義的內容。 2.請閱讀有關“楚漢之爭”大小文字,同時注意思考劉邦為什么能打敗項羽建立漢朝。 3.對項羽、劉邦進行對比分析。 4.請同學們再想一想,跟本課相關的成語還有哪些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提煉教材有效信息、歸納總結的能力。 2.通過對楚漢之爭等含義的學習,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素養。 3.通過圖文材料,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幫助記憶。 4.通過小組活動探究、講故事等,讓學生融入課堂,主動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分析能力板書設計課堂小練 1.“五人共同盜竊,贓物在一錢以上,斷去左足,并在臉上刺刻涂墨,判為刑徒。”這段材料體現了秦暴政的 ( ) A.繁重的兵役 B.嚴苛的刑法 C.繁重的徭役 D.沉重的賦稅 2.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次起義建立的政權名稱是 ( ) A.大楚 B.張楚 C.大齊 D.大順 3.秦朝滅亡的時間是 (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4.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戰爭,史稱 ( ) A.晉楚爭霸 B.齊魏爭霸 C.秦趙之爭 D.楚漢之爭 [答案] 1.B 2.B 3.B 4.D課后作業 請完成第10課的練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