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飛天(一)》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古代藝術作品中飛天的表現手法,感悟傳統造型藝術的魅力,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2、過程與方法:通過收集、討論、分析作品,逐步形成基本的審美素養和學習能力,參考傳統飛天形象創作一幅飛天作品。3、道德情感價值觀:增強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教學重點:了解飛天的藝術特點及表現手法。三、教學難點:分析飛天壁畫的藝術特點。四、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欣賞導入。1、欣賞舞蹈《飛天》視頻。2、展示課前收集的關于飛天的資料。說說你對飛天的理解。(二)感悟歷史,了解飛天。飛天,意為飛舞的天人。飛天是歌神乾闥婆和樂神緊那羅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話中的歌舞神和娛樂神,他們是一對夫妻,后被佛教吸收為天龍八部眾神之內。飛天多畫在佛教石窟壁畫中。在我國的甘肅省敦煌縣境內的石窟群中就有大量的飛天壁畫。他們是優雅、美好的化身,千百年來一直為大家喜聞樂見。敦煌飛天經歷了上千年的歲月洗禮,向人們展示了不同時代的特色和民族風格,其永恒的藝術生命力至今響徹中外。講解飛天的興起、發展、鼎盛和衰落,鼓勵學生繼承中華傳統文化,保持并發揚下去。(三)自主學習,欣賞評述(1)整體感受師:講到飛天,就不能不講敦煌莫高窟,飛天是敦煌藝術的標志。敦煌地區約5OO多個石窟中,都繪有大量的飛天形象。(2)細節品味師:我們已經從整體上感受了莫高窟的宏大場面,讓我們走得更近一些,細細品味莫高窟中的飛天壁畫的藝術特色。欣賞動畫片《飛天》,來討論下敦煌的飛天是怎么飛起來的,或者說,你是從哪些方面看出飛天在飛。(云彩、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播放動畫片《飛天》。小結:敦煌飛天的風格特征就是不長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凌空翱翔。千姿百態,千變萬化。這是在本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外來飛天藝術的成就,發展創作出來的敦飛天形象。因此在表現飛天的時候我們尤其要注意絲帶的畫法。絲帶有正反兩面教師示范絲帶的畫法。要表現出動感,輕盈感。(3)了解了敦煌飛天的風格特征后,我們再來欣賞幾幅飛天壁畫。這幅壁畫給你的感覺。該壁畫表現的是什么題材。(一個飛天彈奏著樂器。該樂器叫“鳳首箜篌”是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彈撥弦鳴樂器,從緬甸傳入我國,是研究我國樂器史的重要資料)你能用一個詞來描繪該飛天的色彩么?(典雅清麗)造型(飄逸)他的動態有什么特別之處?(自然輕松)出示莫高窟第407窟三兔飛天藻井,同樣的四個問題。這幅壁畫給你的感覺。該壁畫表現的是什么題材。(三只兔子在嬉戲,周圍有很多飛天)你能用一個詞來描繪該飛天的色彩、造型。線條(色彩華麗、造型新穎、線條流暢)(4)他的動態有什么特別之處(充滿動感)(四)欣賞圖片,探究學習。1、欣賞飛天圖片,觀察作品人物是怎樣“飛”在空中的。2、觀察分析課本中的飛天有哪些共同特征。3、畫中人物形象為什么有動感?他們飛翔的姿態是如何表現的?4、飛天的服飾有什么特點?飄帶與人物動勢有怎樣的關系?怎樣表現他們的飄逸感?5、用怎樣的線條表現更加適合、更加生動?(五)直觀演示,了解技法。1、畫出飛天的大形。2、添畫飄帶衣裙。3、添畫背景。4、涂色。(六)個性張揚,鼓勵創新。用線條臨摹或創作一幅飛天作品,表現出飛天的動式。表現手法不限。(七)小結:我們從內容、色彩、造型、線條等方面欣賞了敦煌飛天,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不同年代敦煌的飛天也有其變化,但是整體上敦煌的飛天造型優美、充滿動感。線條流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