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飛天(一)》教案一、教學目標:1.了解飛天形象的歷史發展,感悟傳統造型藝術的魅力及美感。2.引導學生運用美術語言品評飛天形象。3.感受東方藝術中的線條表現的獨特美感。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了解飛天形象的歷史發展,感受東方藝術中的線條表現的獨特美感。2.難點:引導學生運用美術語言品評飛天形象。三、教學過程:(一)導入師:今天我們上一節賞析課,什么叫賞和析呢?生:賞就是欣賞,析就是分析。師:當一幅畫呈現在你面前時,你覺得應該欣賞什么?又應該分析什么呢?生:我覺得應該欣賞畫面內容,應該分析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生:我覺得應該欣賞和分析畫面的美感。師:這些同學說得都有道理,那我們就先來欣賞一幅畫——《飛天》。(二)初步感知師:當這幅畫出現在你面前時,你在畫面中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兩個在天上飛著的仙女,她們披著長長的飄帶,自由自在的,那線條真美。生:我看到飄帶非常美麗,讓人遐想。生:整幅畫面的色彩淡雅、古樸。師:哦,同學們有的關注畫面的內容,有的喜歡人物動態,有的關注色彩,有的對長長的線條感興趣。看來,當一幅畫出現在大家眼前的時候,每個人的感覺也是不同的。(板書關鍵詞:動態、色彩、內容、線條)這就是我們賞到的東西,也是畫面所傳達給我們的信息。那么,看過這幅畫后,你還想了解些什么?請大家寫在一張紙上(學生寫)師:這些我們想了解的問題,畫面不一定會呈現出來,所以就需要我們深入思考,這就叫分析。如何能了解的較為深入呢?就需要我們了解這幅畫的背景。(三)了解背景師:你們知道飛天形象在我國什么地方嗎?生齊答:敦煌。師:敦煌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圣地,位于甘肅省酒泉市,你知道酒泉嗎 最近在這個地方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你們知道是什么事嗎?生:我國在這里成功地發射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師:對極了!神舟七號的成功發射著實讓我們的國人揚眉吐氣了一番??墒?,在幾千年前,這里曾是茫茫沙漠,自從開辟了絲綢之路,人類走到這里,才留下了文明的種子。從此,敦煌石窟便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在敦煌石窟近500多孔石窟中,幾乎窟窟有飛天形象,所以,飛天是敦煌藝術的標志。今天我們第一次接觸到佛教藝術。佛教是博大精深的,以至于世界各國都有哲人在研究它。佛教中有許多動人的故事,你們聽過九色鹿的故事嗎?生:聽過。師:它就是一個佛教故事。這些故事大都教育我們與人為善,與自然和諧共處,蘊藏著極深的哲學智慧。那么,飛天這個佛教形象蘊含著什么含義呢?你能猜猜嗎?生:飛天就是佛教中的仙女兒。生:我覺得飛天應該代表著快樂。師:飛天是佛教中的飛神,她們彈奏歌舞,噴香散花,象征著快樂和自由,寄托了人們希望征服太空的美好愿望。而現在,這個美好愿望已經逐漸在實現,位于酒泉市的航天基地就名為“飛天”,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已把古人的飛天夢變為現實,我們中國人已把足跡留在茫茫太空,這是多么了不起的行為。師:同學們,現在看看你紙上寫的問題。如果你的某些問題已得到答案,就把它劃掉,如果還沒有解決就請保留。好,現在誰的問題還沒得到解決?生:老師,我的問題是古代人是如何創作出那么美的飛天形象的?生:我有兩個問題,一是畫家畫飛天時是什么心情?二是飛天只有一種樣子嗎?師:同學們的問題都很精彩,都動了番腦筋,但現在老師還不想告訴大家答案,我們繼續來欣賞、分析。其實,大家的問題很多都集中在飛天形象的美感和她所傳達的情感上,那么對作品進行美感、情感的分析就是我們最終欣賞的目的。(歸納板書:美感、情感)(四)引導賞析1.用文字表達感受。師:這幅《雙飛天》是敦煌石窟中唐代的作品,我們都知道,唐代是我國古代最為強盛的一個時代,這時的佛教藝術也達到了頂峰。當你進入敦煌唐代石窟,你會覺得像進入了一個夢的宇宙, 一個神奇的世界,這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樣的飛天?這些飛天美嗎?美在哪里?你認為體現了創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呢?請你把自己的感觸在紙上用5分鐘的時間寫下來,寫成一小段精美的文字。(學生寫賞析文字)(音樂響起,選三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文章,其他學生互換讀。)2.細致品味。師:同學們用稚嫩的語言寫出了對飛天的感受,帶著這種感受,我們再來細細深入地體會。首先我們先來欣賞她們的姿態!可以用“有的……有的……”來形容。生:她們有的手拿鮮花,有的吹起長笛,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低頭思索。師:有的昂首回望,顧盼多姿;有的翹首仰望,搖曳生姿;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而至;這些美的飛翔姿態,讓我們看到了自由,看到了超脫,看到了和諧,這便是姿態中傳達給我們的情感。師:我們再來看看線條。這些線條或粗或細,或長或短,帶給我們什么樣的美感呢?這美的線條又傳達給我們什么呢?生:線條都是很長的曲線,很柔和,很美,讓看了的人心情很舒暢。生:我最喜歡飄帶上的線條,非常有動感,讓人覺得她們好自由啊!師:是啊,自由多么可貴,畫家是在用心作畫,在他們的筆下,讓這些線條有了永恒的生命力。我想,通過同學們寫短文的獨自分析,又到老師帶領下的分析,大家應該深刻地了解了賞析的方法,我們再來復習一遍這種欣賞方法,那就是,我們不僅要賞一幅畫所呈現的內容及美術語言,比如姿態、線條等,還要能分析出它們所傳達出來的深刻的情感。(五)了解飛天發展的歷史師:古代藝術家們運用自己高超的繪畫技藝和豐富的想象力,使得飛天那動人的身姿永遠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那么,飛天形象是如何一步步創造出來的呢?這也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飛天形象歷時千余年,經歷了十個朝代,大致分為五個時期:興起時期、發展時期、創新時期、鼎盛時期、衰落時期。(發展階段(北魏)浮雕)師:老師選取了前三個時期的飛天圖片,剛才我們細致的賞析了唐代飛天,與它作個比較,你能看出它發展的歷史足跡嗎?老師先給大家作簡單的介紹,并提一些簡單問題引起大家的思考。先說興起時期,這時佛教剛從印度傳入我國,我國的藝術家還處于摹仿階段,這時飛天的姿態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呢?當時代發展到北魏時期,又給你什么樣的感受?當進入西魏、隋代,又有了什么樣的變化?唐代飛天已經進行了創新,創新在什么地方呢?請大家用老師剛才教給大家的欣賞方法來交流交流。(生交流討論)師:誰愿意談談自己的看法呢?生:興起時期飛天的姿態比較笨拙,線條很生硬,說明這時候的畫家還不成熟,他們只是照貓畫虎;北魏時期線條開始變得復雜了,有了一點美感, 但臉部還是生硬,但能感覺到畫家有了自己的想法。到隋代飛天更好看了,姿態變得輕柔了,說明這時期的畫家已經成熟了,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想法作畫了。生:我和剛才同學的意見一樣。我想補充一點。我覺得飛天從不美到美,是因為社會發展了,人們的生活豐富了。師:總結的太好了,我們就應該這樣去想問題,去琢磨藝術作品。那么大家再想想,作為鼎盛時期的唐代飛天在哪些方面進行了創新?生:姿態更多更美了,線條更柔和,好像我們也隨她一起飛了起來。(生笑)師:從最初造型單一而粗獷,進而變得經柔流暢、千姿百態,富有積極向上的生命力,我們能感受到歷史的足跡,藝術的發展。(六)藝術實踐師:現在,想問大家個問題,西方壁畫中也有飛天形象,就是長著翅膀的天使。那么,我國的飛天形象沒有翅膀,是靠什么感覺在天空飛翔呢?生:飄帶師:你們覺得這個創意怎么樣?生:我覺得飄帶比翅膀更有想象力。生:我覺得飄帶更美,感覺更加自由自在。師:別小看這個創意,這是多么豐富的想象力啊,僅憑幾根薄薄的絲帶,卻飛得那么輕盈自如,更加體現出美的韻律。所以說,飛天最美的就是她們的飄帶。我們來看看這么美的線條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用鼠標表示線條的起承轉合),從有力的起筆開始,滑出圓潤、飽滿、流暢的曲線,漸漸轉回來,變窄,而后頓挫、轉合,酣暢淋漓。下面,我們也感受一下畫飄帶的瀟灑吧。(教師簡單示范)(部分學生上臺在老師準備好的飛天形象上用水粉色加飄帶,學生興奮地作畫,爭先恐后地嘗試)(七)結課,升華感情師:好漂亮啊!感覺怎么樣?生:太爽了!意猶未盡!生:我有了飛的感覺。師:飛天以她優美的姿態和線條引發了大家的無限遐想,著名的詩人李白就這樣盛贊她們,他在一首詩中這樣寫,我們一起來讀。(音樂響起,學生齊讀):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空霓裳曳廣帶漂浮升天行李白有如此的佳句,離不開他的賞析;我們畫出了這么美的飄帶,也離不開賞析。愿大家通過上這樣的課,能逐漸練就一雙欣賞美與發現美的眼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