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美版美術 六年級上冊 第7課《箱板上的新發現》教學設計課題 箱板上的新發現 課時 1 學科 美術 年級 六上教材分析 《箱板上的新發現》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教材內容以訓練學生利用紙箱板進行造型表現為目的,啟發和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可利用的制作材料,巧妙地運用紙箱板中間瓦楞紙上的多層紙板和條紋的特點,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鏤刻、撕紙、畫等方法,制作出漂亮的獨幅版畫。學習變廢為寶的方法,提高利用綜合材料的能力,創作出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作品。學習目標 藝術表現:學習利用瓦楞紙進行有趣味的藝術創作。創意實踐:利用瓦楞紙鏤空雕刻、拼貼繪畫、印刷等技法進行藝術創作。3、審美感知:通過用廢棄紙箱板進行設計制作,引導學生感受不同材質的魅力。4、文化理解:深化藝術內涵,加深學生對藝術的理解與感受,并激發學生利用發現美的眼睛,將身邊更多的廢舊材料變成裝飾生活的藝術品。重點 利用瓦楞紙的特點,掌握瓦楞紙上鏤空雕刻的技法和用多層瓦楞紙與彩色卡紙拼貼等方法。難點 層次感和畫面整體效果的把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師:(教師出示一個紙盒箱子)同學們,看這個紙盒箱子可以干什么呢 生:裝東西……師:同學們說的這些都對現在拿起你的紙箱板,你好好觀察一下,看看你發現了什么?紙箱板大部分都是由牛皮紙和瓦楞紙組成,撕一撕、看一看,這上面的肌理很豐富呢! 學生交流、觀察 通過實物展示、談話,明確了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講授新課 認識新朋友——瓦楞紙。 撕開表面的牛皮紙,你會發現里面藏著彎曲排列的瓦楞紙。播放視頻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紙不止一層,兩邊還夾有光滑的牛皮紙,可以撕出不同的層次;紙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紙也不同;箱板紙層之間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來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小結:撕一撕——質地結實看一看——顏色自然數一數——結構多層設疑自探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幾個問題來觀察你手中的紙板, 出示自探提示:1.瓦楞紙板和其他紙板的不同之處? 2.瓦楞紙板的種類? 3.瓦楞紙板的特點和作用? 學生觀察后和同學討論說說自己的發現,整理后派代表說一說,教師聽后總結。作品欣賞出示范畫:夢露 你能看出這幅作品用了什么方法表現的嗎?手撕、刀刻、涂色這幅畫給你帶來怎樣的美感呢?這幅畫里老師運用了撕、刻、涂等多種方法表現了點線面不同的紋理變化,不僅豐富了畫面的層次感,更表現出了畫面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打開課本16頁,學習制作方法介紹其他的制作方法我們在紙箱板上找到了好多新的發現:剪貼法、黑白線描鏤刻手撕法、刷色鏤刻手撕法、剪貼畫與刷色鏤刻結合、線描著色鏤刻手撕法 學生觀察、比較談感受學生自主學習作品欣賞,談感受討論并完成相關問題。 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撕一撕等活動,感知紙箱板的結構。引入圖片,讓學生感受色彩的同時,將學生帶入一個美的意境,較好地渲染課堂氣氛,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心理、情感基礎。通過觀察、分析和感受,初步感知紙箱板創作的技法表現和畫面美感。通過分析、討論,進一步感知紙箱板藝術的美感,并提煉出表現技法:撕、刻、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探究——交流——提煉中領會增強肌理效果:層次分明、紋理變化。鞏固與拓展 微課學習教師示范制作2、總結:方法提示 學生觀察、比較師生共同完成總結 直觀地了解制作步驟解決重點和難點。課堂練習 利用瓦楞紙的夾層和紋理變化,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創作一幅妙趣橫生的作品。 學生進行操作 讓學生嘗試練習,體驗其繪畫過程的快樂。課堂展示 分享自己的作品,談談自己的想法,相互之間交流自己的收獲及心得。 學生分享自己作品。 展示、分享,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課堂小結 生活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材料,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美,用智慧的雙手去創造美。你會發現美無處不在,美就在我們的身邊。 激發學生自我完善的意識拓展提高 發現、探索身邊的藝術 學生欣賞圖片。 激發學生利用發現美的眼睛,將身邊更多的廢舊材料變成裝飾生活的藝術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