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夸張的臉》教學目標:1、學會表現人物臉部夸張的手法。2、啟發學生觀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語言,夸張塑造,大膽趣味地表現人物頭像,提高學生對人物特征的觀察及立體造型表現力。3、體驗泥塑夸張表現人物頭像造型的樂趣,培養對漫塑人物的審美情趣。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習基本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夸張的臉。難點:抓住人物形、情特征進行夸張的泥塑立體造型表現。教具準備:課件泥塑實物學生作品展臺學具準備:泥泥塑工具報紙小桶《夸張的臉》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七課的內容,這一課通過對臉的夸張,讓學生理解這一藝術形式,啟發學生觀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語言,夸張塑造,大膽趣味地表現人物頭像,提高學生對人物特征的觀察及立體造型表現力。實際上,學生對夸張并不陌生,因為他們平常愛看漫畫,動畫片,尤其是在漫畫中,夸張運用的非常到位,但是在學生的作品里,我們并沒有看到他們運用,或者運用的不夠到位,這就是因為他們對夸張的基本知識,表現手法還沒有一定的基礎。于是,在課前我準備了一段小視頻《會跳舞的臉》在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之前先讓學生體會到臉部五官扭曲變形的樂趣。(一)情景導入:師:大家有沒有看見過臉跳舞?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臉部舞蹈,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PPT播放視頻)師:視頻《會跳舞的臉》 好看嗎?為什么? 請你用形容詞,告訴我,這是一張怎樣的臉? (夸張、有趣、幽默、詼諧……) 這段影像是對人臉上的活動進行了夸張處理,讓我們看上去十分有趣,才會讓大家覺得好笑。你們會做鬼臉嗎?誰來做給大家看看。每小組請1名學生上臺,做個夸張的表情。比一比,誰做得最夸張!3、同學們都很大膽,做得很可愛、調皮都很有趣。來看看老師這里的小朋友們,他們是怎么做鬼臉的?找找這個小朋友們的哪些部位進行了夸張?學生尋找、回答。教師小結:這就是夸張的藝術手法。通過夸張,人物的臉部表情更生動了。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夸張的臉(板書課題:夸張的臉)【評析】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不錯,開課的視頻緊緊的抓住了學生的眼球,激發了他們想要繼續學習下去的興趣,也只有當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他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潛力才能得以深刻的挖掘。《夸張的臉》一課重難點在于要用泥塑的形式來表現夸張的臉,抓住人物形、情特征進行夸張的泥塑立體造型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于這樣的夸張并不陌生,但卻在實際操作中運用的很少。教學過程:(二)理解夸張,學習方法1、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夸張呢?分別又是夸張人物的什么部位呢?(夸張,就是使大的更大,小的更小;放大是夸張,縮小也是夸張,變形也屬于夸張。夸張人物的特征。)(播放PPT展示幾個大家熟悉的大明星生活中的照片和夸張后的照片的對比使學生充分理解什么是夸張)2、啟發學生學習如何進行夸張:抓住臉形特征進行夸張。(姚明臉形特征:方臉。李詠臉形特征:長臉。)抓住五官當中最有特征的部分進行夸張。(成龍的大鼻子,奧巴馬的“大板牙”等。)3、總結夸張的秘訣:1.抓住臉形特征進行夸張。2.抓住五官當中最有特征的部分進行夸張。(三)看看說說看看這些不同風格的作品,說說是如何進行夸張的?突出了人物的哪些部位?三星堆青銅頭像縱目和招風耳是它的夸張的表現手法。通過夸張,將人物那種嚴冷的表情刻畫的栩栩如生。2、尼日利亞木雕非洲尼日利亞的雕塑,通過夸大眼睛,脖子,臉面,很好地體現了非洲部族人的特點。3、泥塑表情憨態可掬的表情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的栩栩如生。4、儺戲面具色彩鮮艷、造型特異、鬼異神奇的儺戲面具。小結:通過故意擴大或者縮小事物的某一部分,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生動,更豐富,收到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這種藝術的夸張手法,在中外藝術史上都很早采用。(四)技法表現如何更好地表現一幅泥塑作品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它的制作方法。復習基本技法:團、搓、壓、捏、揉、貼2、出示泥塑實物,展示塑造技法。今天我們要利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好塑造的泥巴來做夸張的臉,在這里要向同學們幾種塑造技法:有粘貼法,鏤空法,雕刻法,綜合法。運用這些方法,你也能做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來。(板書)3、步驟演示。老師也想做一件作品,首先我要捏出大形,然后做五官,先做眼睛,揉兩個黃豆粒一樣大小的眼睛,粘的近一點,兩條彎彎的眉毛,我的長指甲派上用場了,做出點肌理。大大的鼻子,給他安上。用泥條做出個張大的嘴巴,再做幾顆牙齒這樣一件作品就做成了。【評析】在本課的重難點講解過程中,我通過分析圖片讓學生們理解夸張,學習方法,再到中外雕刻欣賞及制作方法精講示范,為學生后來的成功創作奠定了很好的知識平臺,最后在實際示范過程中通過對平時泥塑基本知識的再講解,讓學生知識融會貫通突破重難點,大膽嘗試創作《夸張的臉》,讓學生在輕松幽默的享受中欣賞漫塑藝術之美,學習夸張的藝術表現手法,完成泥塑的人物立體造型,提高立體造型能力。(五)課后拓展作業《夸張的臉》這課是通過學習基本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夸張的臉。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到陶泥這種材料,在本地也基本不能購買到。所以本課我提倡學生采用了大家都很喜歡的另一種材料---黏土來完成。黏土除了具有陶泥的可塑性,還具有豐富的色彩,使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不但運用了陶泥的基本制作知識,還運用了色彩的各種搭配,豐富了整節課的知識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結合學生平時愛運動的特點,我設計了名為《運動星球》作業,充分發揮本節課學生學習夸張的臉的知識,再延伸到人物的肢體動作上。在作業設計上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學生很快就完成了本次作業,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