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 年 秋 季學期 三 年級 勞動 學科教學工作計劃學生 情況 分析 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順應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引導、來組織學生的勞動學習。教學 內容 分析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制定性學習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當地生產實際和社會實際緊密聯系,以實踐為主的課程。本冊教材主要對剪紙、制作勞動做了較集中的安排,教材編入12篇課文,從勞動的性質劃分有勞動實踐方面的3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2篇,生活技能方面的4篇,有簡單的生產勞動的3篇。教學 目標 重點 難點 教學目標:1、通過一些簡單的手動制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在活動中創新,陶治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素質。2、通過一些簡單的生產勞動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逐步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3、教學重要突出實踐性、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在活動中創新,在廣泛接觸社會中增長才干。 教學重點:1、幫助學生初步學會一些簡單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2、培養學生自主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3、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4、主動維護校園內外環境衛生等,培養集體榮譽感;5照顧身邊的動植物,關愛生命,熱愛自然。 教學難點:1、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意識2、幫助學生身心參與,手腦齊動提高自己生活自理的能力3、在勞動實踐活動中敬畏生命,熱愛自然。突破 重難 點的 措施 1、利用每周一次的校本勞動課,對學生進行自己動手講衛生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育。 2、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使用效果,指導學生開展技術探究活動,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操作能力。 3、開展"小小體驗家"小組活動,成立綜合實踐組、科學組、環教組、手工組等,組織全班學生,每周一次有計劃地開展活動。 4、結合具體情況,帶領學生參加校內外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教學 進度 本學期上課為 18 周,除去節假日和復習時間,實際上課時間為 12 周,共 12 節。根據教學內容,具體安排見下表:教學進度安排一覽表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備注1 我讓玩具排排坐 12 我是拖地小達人 13 蝴蝶結兒生活美 14 逃生繩結保平安 15 手鏈飾品千千結 16 中國結系兒女心 17 種呀種呀種蘿卜 18 水培綠蘿環境美 19 節約用水我宣傳 110 九九重陽敬老情 111 我當社區小花工 112 我當校園小保安 1131415161718192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