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課 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一)核心素養目標1.時空觀念:運用時空定位,分析長安的歷史地位,認識都城市是隋唐盛世的重要標志。2.史料實證:通過史料分析,了解唐長安城的的社會風貌,理解隋唐盛世出現和衰落的原因,分析從隋唐建立到五代十國政權更迭的基本史實。21·cn·jy·com3.通過隋唐時期民族交往的史實,了解隋唐時期開明的民族政策推動了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的交往,維護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來源:21·世紀·教育·網】(二)重點難點重點:隋朝的統一、唐朝盛世出現的原因難點:民族交融、藩鎮割據(3)合作探究1、隋朝興亡1.建立:581年楊堅代周稱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0年5月,周宣帝病死,8歲的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靜帝繼承皇位,北周開國功臣、周宣帝的岳父、大官僚楊堅以大丞相的身份“輔政”。581年3月3日楊堅廢周靜帝、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隋,是為隋文帝,建元開皇。www.21-cn-jy.com2.統一:589年隋滅陳,完成統一。意義:結束了紛亂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完成了大一統。3.建設與興盛(1)政治上:①改革官制在中央,設立三省六部制,尚書、門下、內史三省長官同為宰相;在地方,撤銷了郡一級行政單位,實行州縣兩級制。② 改革選舉制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吏。③改革府兵制兵農合一;④改定刑律制定《開皇律》。(2)經濟上:①繼續實行均田制。②整頓賦役,實行輕徭薄賦政策,調整租調徭役制度。③整頓戶籍制度,清查戶口。④統一南北貨幣和度量衡。(3)大型工程建設:①在長安、洛陽兩都廣設倉庫②隋煬帝興建洛陽城③隋煬帝開通大運河4.滅亡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害,隋朝滅亡。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消滅各地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統一全國。隋朝滅亡的原因:①隋煬帝自恃強盛,大興土木,窮奢極欲,又三次大舉征伐高麗。②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民不聊生,最終引發大規模起義。2、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1.大唐開國——李淵建唐和太宗繼位2.貞觀之治(627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吸取隋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教訓,輕徭薄賦,勸課農桑,租庸調制,合并州縣,戒奢從簡,知人善任,虛懷納諫。國家出現了少有的開明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經濟 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政治 知人善任,虛懷納諫,革新政治文化 尊崇儒學,大興科舉,大辦學校3.武周之治(690年—705年)公元690年,武則天繼位,國號“周”,定都洛陽(神都)。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①沿用唐初制度措施,重視農業生產;②大力推行科舉制,首創武舉和殿試;③任用賢能之士,注意納諫;④妥善處理邊疆民族關系,設安西都護府;⑤重用酷吏,濫殺異已,崇信佛教。705年,爆發神龍革命,唐朝復辟,武周滅亡。4.唐玄宗與“開元盛世”(712--741)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前期勵精圖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經濟繁榮表現】農業上:鐵犁牛耕推廣到邊遠地區,出現曲轅犁、筒車,農產品品種增加;手工業:絲織品種類增多,出現緙絲技術、制瓷業成為獨立生產部門,南 21·世紀*教育網(越州)青北(刑州)白、唐三彩;瓷器成為日常生活用品并大量出口。商業上:出現柜坊和飛錢,長安、洛陽、揚州成為國際大都會(市坊分離、嚴格控制時間和空間,后期揚州出現夜市);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發達,廣州設立市舶使。5.唐朝的民族交融分析盛唐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的發展與鞏固的原因?①北方和西南的少數民族建立政權開發了祖國邊疆地區。②交通發達推動中原與邊疆往來密切,促進邊疆發展。③唐前期統治者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設立機構(羈縻府州),加強管理。三、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1.安史之亂(1)背景 開元年間,唐玄宗在邊境重地增置軍鎮,設節度使加強邊防。 節度使兵力隨之擴大,唐玄宗統治后期,國家出現外重內輕的局面。 唐玄宗統治后期,沉于享樂,怠于政事,政治腐敗(2)過程①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發動叛亂,歷時8年,史稱“安史之亂”。②“安史之亂”于763年被唐平定。(3)影響:①唐軍許多將領擁兵自重,中央集權被削弱;邊防空虛,唐朝由盛轉衰,形成藩鎮割據局面。②破壞了北方的經濟。迫使大量北方民眾南遷,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進一步開發;2.藩鎮割據(1)背景:“安史之亂”期間和以后,唐朝陸續增設節度使。節度使名義上是唐朝的藩鎮,但有些藩鎮獨立性強,實為割據勢力。(2)表現:在政治上擁有自主權,可以自行任免官吏,節度使死后職位傳給兒子或部將;在經濟上,擁有財權;在軍事上,擁有強悍的武裝,獨霸一方(3)影響:這種藩鎮割據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續了100多年。藩鎮之間、藩鎮與中央之間不斷爭戰,嚴重削弱了唐朝統治,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3.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宦官專權幾乎貫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批的宦官逼宮弒帝,專權橫行,無惡不作。自號稱“欺壓皇上的老奴”李輔國始,繼而有逼宮弒帝的俱文珍與王守澄、經歷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稱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時的權閹楊復恭、劉季述等人。這些人個個都是生前顯赫無比,死后臭名昭著的大宦官。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唐朝后期,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不同派別的爭權斗爭,史稱“朋黨之爭”。影響:唐朝后期,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進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統治。4.黃巢起義(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加劇。(2)概況:875年,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起義軍橫掃大半個中國,一度攻占長安,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統治。黃巢起義軍的將領朱溫降唐,被封為節度使。他與其他藩鎮聯合鎮壓黃巢起義,逐漸控制政權。907年,朱溫廢唐稱帝,國號梁,史稱后梁。唐朝滅亡。5.五代十國(1)五代:先后經歷后梁、后唐、后晉、 后漢、后周五個短命王朝,稱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 陽外,其余都定都開封。21教育網(2)十國:與五代同時,南方各地先后出現吳越、南唐等9個割據政權,連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漢,稱為“十國”。21cnjy.com(3)到五代十國后期,后周世宗柴榮順應當時形勢,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實力逐漸增強,為后來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2·1·c·n·j·y(四)練習反饋1.唐朝國力強盛,疆域拓展,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來和對外交往活躍。歷史學家向達在《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中寫道唐都長安的胡化盛極一時。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政府設立安西都護府 B.唐代長安已被少數民族攻占C.唐朝發展了隋朝的科舉制 D.統治者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針2.貞觀四年,有官員認為南蠻林邑國的奏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中有對朝廷不恭順的言辭,建議兵討。唐太宗回應:“言語之間,何足介意”,竟不討之。據此可推知,唐太宗時期( )A.中央集權穩固 B.民族政策開明C.羈縻州縣失控 D.君主專制強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