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4草原人家一、單選題1.今年暑假小晴和同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澳大利亞夏令營活動,下面是她介紹的有關澳大利亞的知識和所見所聞,說法正確的有( )①是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及邊緣島嶼的國家 ②有現代化的牧業生產③悉尼首都有世界聞名的歌劇院 ④被人們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圈家”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下列各地與其區域生產生活相匹配的是( )A.湄公河平原——用機械種水稻B.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量開采石油并出口C.澳大利亞牧區——牧民逐水草而居D.安第斯山脈——利用山地發展垂直農業3.小剛、小毅、小勇、小強在小組合作交流中一起討論有關巴西的問題,各自的觀點不同。你認為誰的說法不正確( )A.小剛認為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B.小毅認為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C.小勇認為巴西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D.小強認為巴西首都是里約熱內盧4.安第斯山脈從山麓到山頂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度 B.緯度位置 C.海陸位置 D.降水差異5.世界各地的自然條件各不相同,但人們都能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營造出美好的生活圖景。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A.馬賽人堅持因地制宜,實行耕海牧漁B.印第安人在山區高海拔處放牧羊駝駱馬C.阿拉伯人利用先進的技術,發展畜牧業D.以色列人用石油換來的財富,發展綠洲農業6.下面是小明同學摘錄的四張地理知識卡片,其中卡片內容正確的有 ( )波斯灣沿岸地區有著豐富的水資源,但石油、天然氣資源匱乏。 ① 安第斯山脈特殊的自然環境,形成了山上山下不同的自然景觀。 ② 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水城”威尼斯面臨著生存危機。 ③ 在廣袤的非洲熱帶草原上,馬賽人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放牧。 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下列地區中,明顯受季節交替影響,牧民們須“逐水草而居”的是( )A.澳大利亞大草原 B.非洲熱帶草原畜牧區C.安第斯山區牧場 D.美國東北部畜牧區8.下列河流中,不是發源于阿爾卑斯山區的是( )A.密西西比河 B.萊茵河 C.多瑙河 D.波河9.雖然與野獸朝夕相處,卻沒有捕殺動物的習俗,也從不吃野生動物的是( )A.印第安人 B.吉普賽人 C.馬賽人 D.阿拉伯人10.日本具有獨特的島國生活、生產風情。下列敘述中符合日本風情的是( )A.每年七、八月份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B.每年5月5日,懸掛鯉魚旗,慶祝男孩節C.發展綠洲農業,瓜果收獲季節載歌載舞D.崇尚“谷神”“稻母”,祈求神靈保佑獲得豐收2019年下半年,澳大利亞林火肆虐,截至12月7日,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已發生150多起山林大火,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讀下面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與澳大利亞牧羊帶分布圖,回答下題。11.火勢很難得到有效控制與氣候相關,下列關于澳大利亞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A.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廣泛 B.氣候干熱,干旱地廣布C.氣候呈南北對稱分布 D.降水由北向南減少12.與甲農業帶相比較,乙農業帶( )①生產經濟效益高②易造成植被破壞③天然草場面積廣闊④氣候濕潤降水量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戶外愛好者李明計劃去附近的山上攀巖,下圖為該山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圖中地形部位名稱,描述正確的是( )A.①山峰 B.②山谷 C.③山脊 D.④鞍部14.圖中最適合攀巖活動的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15.下列哪幅圖能正確表示地球上的海陸面積比( )A. B.C. D.16.第31屆夏季奧運會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這是奧運會第一次在南美洲承辦。據此完成小題。(1)如果我們去里約觀看奧運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應隨身帶好雨具,因為此時那里雨水較多B.從嘉興出發乘坐郵輪去,會經過大西洋、巴拿馬運河、太平洋C.里約是個海港城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美麗的海灘D.在里約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圓形穹頂的清真寺(2)下列有關南美洲的說法正確的是( )A.赤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都穿過該州B.該州以平原和高原為主C.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和最長的河流都在該州D.安第斯山脈分布在該州的西側17.下列四幅氣候圖,符合我們浙江衢州氣候的是( )A. B.C. D.18.讀圖,下面有關甲、乙、丙、丁四大洲的描述,準確的是( )A.甲洲以白色人種為主,信奉伊斯蘭教B.乙洲草原廣泛,畜牧業現代化程度高C.丙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氣候復雜多樣D.丁洲有體現稻作文化的傳統節日“御耕節”19.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的大洲是( )A.亞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20.讀澳大利亞地圖,關于該國家工農業生產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被稱作“騎在牛背上”的國家B.主要農牧產品有羊肉、牛肉和小麥C.服務業一直是主導產業D.是世界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二、填空題21.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是 的家園,他們過著“ ”的生活, 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神靈。22.讀某等高線地形圖,完成相關問題。(1)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 ;(2)寫出圖中字母所表述的地形部位的名稱:A 、C 。(3)圖中道路的走向為 。(4)a、b兩條虛線所在的位置較易形成河流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5)當地政府計劃推進小城鎮建設,甲、乙、丙、丁四村莊當中,發展條件最有利的是 ,理由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及邊緣島嶼的國家 ;有現代化的牧業生產;悉尼有世界聞名的歌劇院,但不是首都,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堪培拉;被人們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開發的歷史悠久,經濟發達.首都堪培拉是一座經過規劃建設的城市,環境優美,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澳大利亞因為羊特別多,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2.【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投入大量勞動力,精耕細作,種植水稻;波斯灣沿岸——大量開采石油并出口;非洲肯尼亞牧區——牧民逐水草而居;安第斯山脈——利用山地發展垂直農業;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3.【答案】D【解析】【分析】巴西東部是熱帶草原氣候。交通便利。葡萄牙殖民者到達這里后建立了工礦業和種植園農業。自然資源豐富。故選:D【點評】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居世界第五,面積居世界第五。4.【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氣溫受海拔因素的影響,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 安第斯山脈從山麓到山頂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氣溫是受到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世界總體的規律是由赤道向兩極遞減,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是夏季,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是在午后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叫做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是一年中最熱月平均氣溫減去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氣溫。5.【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馬賽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故A錯誤;安第斯山脈的高海拔出發展畜牧業,以羊駝和駱馬為主,故B正確;阿拉伯人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發展石油產業,故C錯誤;以色列利用節水技術發展綠洲農業,故D錯誤。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難度適中。6.【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波斯灣地區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缺乏水資源,故①錯誤;②和③說法正確;在非洲熱帶草原,馬賽人逐水草而居,故④說法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理解世界典型區域的有關內容,屬于容易題,用排除法即可。7.【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大草原、安第斯山區牧場和美國東北部畜牧區的畜牧業都是舍飼,定居飼養動物,不是隨季節進行轉場放牧的。只有非洲熱帶草原畜牧區的牧民隨季節轉場放牧。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轉場放牧在不同季節均可以獲得較充足的牧草,有利于減輕草場資源的壓力,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這是優點。山區牧場牧道崎嶇,易受暴風雪等自然災害影響,羊群與牧民生活用品轉移量大,轉場不便。這是不利因素。8.【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密西西比河在北美洲的美國,發源于美國明尼蘇達州西北部海拔501米的、小小的艾塔斯卡湖;阿爾卑斯山脈在歐洲,不屬于同一大洲,并且中間有大洋相隔,所以,密西西比河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北美洲中南部,“密西西比”即“大河”或“老人河”.它被印第安人稱為“河流之父”.干流發源于蘇必利爾湖以西,美國明尼蘇達州西北部海拔501米的、小小的艾塔斯卡湖,向南流經中部平原,注入墨西哥灣.9.【答案】C【解析】【分析】馬賽人驍勇善獵,按照邏輯,馬賽人生活在草原、叢林中,與野獸為伍,善于捕獵理所當然。但事實上,馬賽人人不僅不狩獵,甚至只是在慶典的時候才吃肉,而且從來不吃包括魚類在內的野生動物,對自然的崇拜使他們遠離了狩獵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馬賽人,是東非現在依然活躍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個游牧民族,人口將近100萬,主要活動范圍在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的北部。如今的馬賽人一方面仍然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當地的旅游業中。10.【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是一個島國,漁業資源豐富,在人們的生活中魚無處不在。 每年5月5日,懸掛鯉魚旗,慶祝男孩節 。其他不是日本風情。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每年5月5日,是日本男孩節,這一天日本家家戶戶都會懸掛用紙或布做成的色彩鮮艷的鯉魚旗。日本人相信鯉魚最有活力,希望男孩像鯉魚那樣健康成長。這一天又被稱為“鯉魚日”。【答案】11.B12.B【解析】【點評】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澳大利亞主要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最大的河流是墨累—達令河。澳大利亞有許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是世界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此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11.根據材料可知,澳大利亞熱帶雨林氣候分布較少,只分布在東北部。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熱,干旱地廣布。氣候沒有呈南北對稱分布,降水由四周向內陸減少。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2.與甲農業帶相比較,乙農業帶①生產經濟效益高,④氣候濕潤降水量大。①④ ,正確。②易造成植被破壞,③天然草場面積廣闊,錯誤。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13.B14.D【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13.由圖可知,圖中①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是山脊地形;②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地形;③處等高線呈閉合狀態且中間數值大于四周,是山峰地形;④處等高線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故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14.攀巖適合在陡崖地形進行,圖中四個地方中,最適合進行攀巖的是④,此處等高線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故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15.【答案】B【解析】【分析】全球陸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陸地,七分海洋”。讀圖分析可知,只有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東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無論哪個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16.【答案】(1)C(2)B【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里約熱內盧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里約熱內盧為熱帶草原氣候,位于南半球,8月當地正處于旱季,所以A不符合題意;從嘉興出發乘坐郵輪去,會經過太平洋、巴拿馬運河、大西洋,所以B不符合題意;里約是個海港城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美麗的海灘,所以C符合題意;里約當地人主要信仰基督教,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C。(2)本題考查的是南美洲概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極圈沒有穿過南美洲,所以A不符合題意;南美洲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所以B符合題意;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在非洲,所以C不符合題意;安第斯山脈分布在南美洲的西側,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里約熱內盧和南美洲概況的識記。17.【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可知,A是溫帶季風氣候,B是熱帶沙漠氣候,C是熱帶雨林氣候,D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浙江衢州屬于南方地區,亞熱帶季風氣候。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18.【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典型區域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洲為歐洲,以白色人種為主,信奉基督教,所以A表述錯誤;乙洲為非洲,草原廣泛,畜牧業落后,逐水草而居,所以B表述錯誤;丙洲為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氣候復雜多樣,所以C表述正確;甲洲湄公河平原有體現稻作文化的傳統節日“御耕節”,丁洲沒有,所以D表述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大洲分布和典型區域人文特征的識記。19.【答案】A【解析】【分析】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故選:A.【點評】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其中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該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20.【答案】D【解析】【分析】澳大利亞因為羊特別多,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故A錯誤;澳大利亞主要農牧業產品是羊毛、牛肉、小麥,故B錯誤;澳大利亞采礦業發達,二戰以后,澳大利亞以工礦業為主,目前服務業已經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稱為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故C錯誤;澳大利亞是世界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故D正確.故選:D.【點評】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經濟發達,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有許多古老的動物,如袋鼠、鴯鹋、鴨嘴獸等,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又因為羊特別多,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的服務業發展迅速.目前,服務業已經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稱為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21.【答案】馬賽人;逐水草而居;草原【解析】【分析】 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 ,是馬賽人的家園,他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草原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神靈。【點評】馬賽人,是東非現在依然活躍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個游牧民族,人口將近100萬,主要活動范圍在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的北部。如今的馬賽人一方面仍然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當地的旅游業中。馬賽人驍勇善獵,按照邏輯,馬賽人生活在草原、叢林中,與野獸為伍,善于捕獵理所當然。但事實上,馬賽人人不僅不狩獵,甚至只是在慶典的時候才吃肉,而且從來不吃包括魚類在內的野生動物,對自然的崇拜使他們遠離了狩獵 。22.【答案】(1)50米(2)山頂;陡崖(3)西北—東南走向(4)a;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出為山谷;易形成河流(5)丁;海拔低,地形平坦開闊,發展空間大;接近河流和公路,水陸交通便利【解析】【分析】(1)、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50米。(2)、寫出圖中字母所表述的地形部位的名稱:A是山頂、C是陡崖。(3)、根據一般定向法建立方向坐標,圖中道路的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4)、a、b兩條虛線所在的位置較易形成河流的是a,理由是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出為山谷;易形成河流。(5)、當地政府計劃推進小城鎮建設,甲、乙、丙、丁四村莊當中,發展條件最有利的是丁,理由是海拔低,地形平坦開闊,發展空間大;接近河流和公路,水陸交通便利。【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