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1人口與人種一、單選題1.請閱讀“世界人口分布圖”。世界人口稠密地區的分布,在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上的共同特點是,都位于( )A.中、高緯度的近海地區 B.中、高緯度的內陸地區C.中、低緯度的近海地區 D.中、低緯度的內陸地區2.地球表面的海洋按面積從小到大排序,正確的是( ?。?br/>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3.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 ?。?br/>A.漢語 B.阿拉伯語 C.英語 D.俄語4.到目前為止,無常住人口的大洲是( ?。?br/>A.大洋洲 B.南極洲 C.非洲 D.歐洲5.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 ( )A.青海湖 B.里海C.蘇必利爾湖 D.貝加爾湖6.關于人口與人種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B.四大人口稠密區中有兩個屬于亞洲C.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和美國境內D.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人口增長速度快7.下圖為某大洲沿100°E的地形剖面示意圖。據此判斷,該大洲( ?。?br/>①主要分布黑色人種 ②在七大洲中面積最大③使用人數較多的語言是西班牙語 ④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位于亞洲和南極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大洲是( ?。?br/>A.非洲 B.大洋洲 C.歐洲 D.南美洲9.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A.平原面積廣,氣候溫暖濕潤,是人類歷史上農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B.商業貿易活動最頻繁的地區C.工業、金融、貿易發達D.水、陸交通運輸便利10.阿拉伯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br/>A.伊斯蘭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11.下列四個小圖中表示當今海陸分布的是( ?。?br/>A. B.C. D.12.東南亞地區信仰佛教的人數較多,下列國家中,佛寺遍布全國各地,以佛教為國教的是( ?。?br/>A.緬甸 B.柬埔寨 C.泰國 D.新加坡13.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據甲、乙兩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br/>①海拔200 500米的丘陵地區 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③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 ④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乙圖中,世界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帶是南緯中高緯度,該區域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br/>①過于潮濕 ②地勢高峻 ③陸地面積小 ④氣候寒冷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4.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世界上人口集中分布在以下圖示中哪種地形上( ?。?br/>A. B.C. D.15.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據下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 B.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C.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 D.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二、填空題16.美國本土東臨 洋,西臨 洋.17.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三、綜合題18.小明是個體育迷,聽說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里約)舉行,家住杭州的他可高興了。里約在哪里呢?小明翻出了地圖。(1)圖一中從杭州飛往里約的航班正在穿越 洋,總體航向是 方向。(2)杭州和里約有什么不同呢?小明找來了地圖,利用課堂上學過的知識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比較:對比城市 巴西·里約 中國·杭州地理位置 異: 同: 所處區域 長江三角洲南緣氣候特點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農業生產和生活特色 巴西高原上熱帶草原廣布,畜牧業發達,肉多菜少,是巴西飲食的一大特色,巴西烤肉是巴西的國家招牌菜;巴西的咖啡種植業馳名世界,咖啡是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 (3)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圖二中哪一區域是咖啡的主要產區呢 請幫助小明判斷并加以解釋。19.日本當地時間2016年4月16日凌晨日本熊本縣發生里氏7.3級地震,截至19日,遇難人數已經升至45人.據圖判斷下列題正誤(1)日本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所以多火山地震.( )(2)根據右圖可以判斷出澳大利亞大陸位于C板塊,屬于太平洋板塊.( ?。?br/>(3)日本發生地震時,澳大利亞正處于春季.( ?。?br/>(4)從我國運兩箱急救藥品到日本應選擇航空運輸.(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從緯度位置上看,由于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濕潤,熱量充足,適于人口居住,所以在中、低緯度地區人口稠密,從海陸位置上看,由于沿海地區交通便利,所以人口也比較集中,故選C。2.【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地球表面的海洋按面積從小到大排序,依次是北冰洋、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淺以及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極圈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環抱著,有狹窄的白令海峽與太平洋相通;通過格陵蘭海和許多海峽與大西洋相連,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個。3.【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英語。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世界語言即國際通用語言,不少人以世界語言為第二語言。世界語言不是以使用者(母語或第二語言使用者)人數定的,其地理分布、在國際組織和外交上的應用是其主要考慮因素。4.【答案】B【解析】【分析】四大人口稀疏地帶: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南極洲的氣候是及其寒冷的,不適宜人類的居住,目前只有一些科考人員。由此得知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的屬于基礎性的知識點,多結合教材熟練記憶。5.【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世界主要湖泊的相關知識。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美國和加拿大邊界上的蘇必利爾湖。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點評】了解世界面積最大湖泊名稱。6.【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人類體制方面的特征,世界人口可以分為三大人種,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其中白色人種是目前分布最廣泛的人種,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以白色人種為主,非洲以黑色人種為主;東亞和南亞地區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區;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各有不同,人口增長速度也各有差異,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們根據膚色,體毛,頭發等體征將人種劃分為三大類,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大洋洲、北美洲、南亞、南美洲東南部;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紐特人也是黃種人;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7.【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剖面示意圖,結合給出的信息判讀,該大洲是亞洲。主要人種是黃色人種,在七大洲中是面積最大的,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在亞洲,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 ②④ ,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于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8.【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位于亞洲和南極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大洲是大洋洲。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9.【答案】A【解析】【分析】該題主要考察學生對世界人口稠密區與人口稀疏區分布情況的了解,理解不同區域的位置及地理環境特點是不一樣的,對照下表可以得出亞洲東部和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分布地區 分布規律 分布原因人口稠密區 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 北半球、中緯度近海地帶 平原面積廣闊、氣候溫暖濕潤、農業發展早、工業交通城市發展快人口稀疏區 苔原、冰原帶、亞寒帶針葉林帶、沙漠地區、高山高原地區 緯度高、赤道附近、干旱地區、地勢高 高寒、濕熱、干旱、寒冷所以答案選擇A。【點評】該題學生要對世界人口分布規律及分布原因有詳細的了解,并能熟悉分布地區的位置。10.【答案】A【解析】【分析】阿拉伯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伊斯蘭教,信仰佛教大部分是在南亞,信仰基督教大部分是在歐美,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故答案為:A。【點評】日本是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島國,全部位于北溫帶,屬于海洋性季風氣候,主要由四大島嶼和附近的小島嶼組成。11.【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地球海陸分布的有關知識。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叫的陸地叫大路,面積較小的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地球上的海洋連為一體。大陸漂移學說認為,很早以前,地球表面的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后來發生了分裂,慢慢漂移到現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的海陸分布狀況。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球海陸分布的識記。12.【答案】C【解析】【分析】泰國位于東南亞地區,該國家把佛教定為國教,也是世界上唯一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故選:C.【點評】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亞洲為最多,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13.【答案】(1)B(2)D【解析】【分析】 (1)據甲、乙兩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地區,從地形上看大多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乙圖中,世界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帶是南緯中高緯度,該區域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自然環境惡劣,不適宜人類居住。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適合人類居住。14.【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地形特征和世界人口的分布。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邊緣比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點是地表崎嶇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而丘陵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繞,中部相對低平。由此可知,A是山地,B是平原,C是高原,D是盆地。世界上人口集中分布在平原。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人口分布的識記,對地形特征的理解。15.【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該圖得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緯20 至60 之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0度~30度為低緯度地區;30度~60度為中緯度地區;60度~90度為高緯度地區。所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6.【答案】大西;太平【解析】【點評】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故答案為:大西;太平.【點評】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東、西、南三面分別瀕臨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灣,北與加拿大接壤,西南與墨西哥毗鄰.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17.【答案】亞洲【解析】【點評】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過1億的亞洲國家有7個.根據題意.故答案為:亞洲.【點評】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地區,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亞洲有7個.分別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18.【答案】(1)印度洋;西南(2)里約位于南半球、低緯、熱帶;杭州位于北半球、中緯、溫帶;都位于沿海地區,背陸臨海;巴西高原南緣;冬溫夏熱,全年降水充沛均勻;生產:種植水稻,水產養殖;生活:魚米之鄉,吃米飯、魚等水產品,茶文化悠久(3)C處地形:C處位于巴西高原的沿海地區,海拔和地形適合咖啡樹的生長氣候:C處年平均氣溫介于21-26度之間,南回歸線附近日照條件充足,全年降水均勻提供充沛雨量的同時又不致使陽光又過于強烈【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四大洋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飛機航班正在穿越印度洋。據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原則,飛機正往西南方向飛行。(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圖一可知,里約位于南半球、低緯、熱帶;杭州位于北半球、中緯、溫帶;分析圖二可知,都位于沿海地區,背陸臨海。再次分析圖二巴西地形圖與氣候柱狀圖可知,里約位于巴西高原南緣,冬溫夏熱,全年降水充沛均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杭州位于我國南方地區長江三角洲,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水網密布,當地主要種植水稻,進行水產養殖,被譽為“魚米之鄉”,當地人喜吃米飯、魚等水產品,同時茶文化悠久,西湖龍井聞名于世。(3)本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咖啡色最理想的種植條件”,結合圖二材料,可知C處最符合要求。C處位于巴西高原的沿海地區,海拔和地形適合咖啡樹的生長;C處年平均氣溫介于21-26度之間,南回歸線附近日照條件充足,全年降水均勻提供充沛雨量的同時又不致使陽光又過于強烈。【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四大洋分布的識記和對巴西自然環境的分析能力。19.【答案】(1)正(2)錯誤(3)錯誤(4)正【解析】【分析】(1)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由日本所處的位置及板塊運動的方向判定,日本多地震、火山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故正確;(2)圖中澳大利亞大陸位于C印度洋板塊.故錯誤;(3)南北半球季節相反,4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澳大利亞)的秋季.故錯誤;(4)一般來說,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所以從我國運兩箱急救藥品到日本應選擇航空運輸.故正確.故答案為;(1)正確;(2)錯誤;(3)錯誤;(4)正確.【點評】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狹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群島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大約每隔3年就要發生1次危害較大的地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