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教案主備 審核人 復備 總課時數課題 復習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加劇 課型 復習備課時間: 年 月 日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教學 目標 1.了解洋務運動興起的背景,列表歸納所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 2. 識讀地圖,講述甲午中日戰爭的主要戰役;分析《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甲午戰后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劇。 3.知道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維新”的主要史實。重點 1.梳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2.近代化探索的特點及異同點。難點 1.理解列強侵華與近代化探索這兩條線索之間的關系。 2.正確理解中國的近代化。教學 方法 教具 一體機教學環節及內容 個性化備課教 學 流 程 教 學 流 程 教 學 流 程 教學流程: 精彩導入 激活思維 自主學習 發現疑難 (一)洋務運動 1.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中央以______ 為代表,地方以曾國藩、 _____ 、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 4.口號:“ ”(前期)、“ ”(后期)。 5. 結果: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6. 性質:一場清朝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7. 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 運動(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8. 作用: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甲午中日戰爭 《馬關條約》 民族危機加劇 1. 甲午中日戰爭 (1)爆發: (2)主要戰役: (3)結果 2. 《馬關條約》 (1)時間 (2)地點:日本馬關。 (3)內容 (三)戊戌變法 1.時間 2.領導人 3.內容 4.性質 5.結果 (四)義和團運動 八國聯軍侵華 《辛丑條約》 1. 義和團運動 (1)背景:19世紀末,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和外國傳教士活動的猖獗。 (2)興起:由山東、直隸一帶的義和拳、民間秘密結社和練拳習武的組織發展而來。 (3)發展:到1900年夏,義和團已經控制了京津地區。 (4)口號:“ ”。 (5)結果:在 的鎮壓下失敗。 (6)歷史意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認中國“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機”。 2. 抗擊八國聯軍侵華 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 3.《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內容、影響。 三、合作探究 魅力精講 《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共同影響是什么 課堂總結 體會收獲 中國是怎樣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當堂達標 反饋補救 1.100多年前,八個國家的軍隊聯合起來組成聯軍,他們發動的侵華戰爭是為了鎮壓( ) A.義和團運動 B.太平天國運動 C.虎門銷煙 D.陳勝吳廣起義 2.《辛丑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危害,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 C.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D.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3.歷史學習中,常常要對歷史要素的關聯進行分析,下列史實沒有關聯的是( ) A.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B.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C.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黃海海戰板書 設計教學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