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8 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8 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8 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一、單選題
1.(2020九上·溫州期中)毛澤東曾提筆寫道:“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笨箲鹌陂g,在“彭大將軍”指揮下,中國出動105個團對日軍發起猛烈進攻的戰役是( ?。?br/>A.臺兒莊戰役 B.百團大戰 C.平型關戰役 D.淞滬會戰
2.(2020九上·鄞州期中)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盡管局勢發展中還有跌宕起伏,但國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國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務是(  )
A.結束帝制 B.打倒軍閥 C.團結抗日 D.和平建國
3.(2020九上·諸暨月考)1935年,由共產黨員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問世,國民黨禁止歌曲公開發行。1937年后,《義勇軍進行曲》在各種公開場合頻繁出現,成為國共軍隊中的流行歌曲。出現上述變化的原因是( ?。?br/>A. 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根據地相繼建立
B.九一八事變揭開中國抗日戰爭序幕
C.全民族抗戰背景下國共合作的確立
D.三大戰役大大加快全國勝利的到來
4.(2020九上·義烏月考)20世紀30﹣40年代初期,著名畫作《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國傳播;優秀歌曲《畢業歌》《黃河大合唱》等在全國傳唱;“國人愛國,請用國貨”“挽回利權,振我中華”等成為商業廣告炙手可熱的用語。這些(  )
A.反映商業和文藝空前發展和繁榮
B.表明實業救國開始成為主流
C.說明廣告策劃和營銷有新的創意
D.凸顯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5.(2020九上·紹興月考)歷史地圖蘊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觀察下面兩幅戰役地圖,從中能提取到這兩場戰役的相同點有(  )
①都發生在國共十年對峙期間 ②都是彭德懷指揮領導的
③都是八路軍組織發起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戰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20九上·杭州月考)以下是戰役能反映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對日軍進攻了積極抵抗的有( ?。?br/>①百團大戰 ②淞滬會戰 ③太原會戰 ④徐州會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從1938年3月開始,敵我雙方展開拉鋸戰,戰場位于徐州東北,雙方鏖戰近20天后,中國軍隊消滅敵人精銳部隊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該戰役的名稱和指揮者是( ?。?br/>A.百團大戰 彭德懷 B.平型關戰斗 林彪
C.臺兒莊戰役 李宗仁 D.淞滬會戰 蔣介石
8.(2020九上·浙江月考)下表為某戰役主要戰績表,根據表格內容判斷該戰役是( ?。?br/>戰役時間 死傷俘日偽人數 破壞交通線 拔掉據點 戰斗次數
3個半月 40000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個 1800多次
A.淞滬會戰 B.臺兒莊戰役 C.百團大戰 D.平型關戰役
9.(2020九上·諸暨月考)“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蓖{反映了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海外華僑的大力援助 B.國民黨正面戰場作戰
C.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支持 D.實行了全民族抗戰
10.(2020九上·新昌月考)“破公路呀割電線,控鐵路呀打據點,炮火連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膽寒,消滅那鬼子千千萬,勝利的捷報到處傳?!边@是1940年晉冀豫區黨委宣傳部印發的一首民歌,這首民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br/>A.平型關戰役 B.淞滬會戰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
11.(2020九上·新昌月考)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紅血洗過的戰場》中寫道:“在這里,我們用血寫就了偉大的史詩!在這里,我們泄盡了敵人的底!在這里,我們擊退寇兵!……臺兒莊,一片灰燼;臺兒莊的名字,和時間爭長?!辈牧现兴龅倪@場戰役的領導人是( ?。?br/>A.楊虎城 B.李宗仁 C.劉伯承 D.彭德懷
12.(2020九上·浙江月考)某校九年級(16)班的幾位學生在一次晚餐用餐過程中,七嘴八舌再現百團大戰相關知識。甲說指揮者是彭德懷?!币艺f:“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丙說:“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丁說:“時間發生在1940年8月。”以上四位同學中肯定有一位記錯了,他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
13.(2019九上·鄞州月考)下列能為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提供史料支撐的有( ?。?br/>①美蘇等國協同作戰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③華人華僑回國作戰 ④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9九上·鄞州月考)運用圖表能有效歸納歷史信息,下列表中對四個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征歸納正確的是(  )
  歷 史 階 段 時 代 特 征
① 1919—1927 開天辟地  實現共和
② 1927—1936 國共對峙  走向合作
③ 1937—1945 統一戰線  抗日烽火
④ 1946—1949 民主科學  走向勝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9九上·浦江月考)國民革命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在戰士不情愿換掉已經穿戴了多年的紅軍裝、五星帽,而要換上青天白日帽徽時說:“這帽徽是白的,可我們的心永遠是紅的!同志們,為了救中國,暫時與紅軍帽告別吧!”他這樣說的主要目的是( ?。?br/>A.倡導國共合作,進行國民大革命
B.爭取和平建國,避免內戰
C.促成統一戰線,確保民族大解放
D.開辟正面戰場,徹底消滅日軍
16.(2019九上·吳興期中)今井武夫在《支那事變的回想》中寫道“在中國事變的開頭,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為一個回合就可使中國軍訂立城下之盟。這種思想如白日夢一樣消逝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事變”是指九一八事變
B.“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C.“事變”引發了美日關系破裂
D.淞滬會戰導致了日本“白日夢的消逝”
17.(2019九上·吳興期中)某老師為反映某一時期東亞地區的形勢,畫了一幅示意圖,圖中將日本領域分別以黑色及灰色標示。由圖推測下列年份最有可能屬于這一時期的是( ?。?br/>A.1871年 B.1905年 C.1935年 D.1946年
18.(2019九上·吳興期中)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其間,雙方雖經多次激烈斗爭,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始終沒有倒下。其根本原因是( ?。?br/>A.民主人士的從中斡旋 B.共產黨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19.(2019九上·義烏期中)下列能為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撐的有( ?。?br/>①美蘇等國協同作戰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③華人華所歸國參戰 ④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19九上·義烏期中)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在于( ?。?br/>A.楊虎城、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
B.共產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D.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
21.(2019九上·浙江期中)觀察時事漫畫《不許戎衣有淚痕》(見下圖),對其涵義理解正確的是(  )
A.夫唱婦隨赴戰場 B.抗日流血不流淚
C.國共北伐齊協力 D.解甲歸田喜而泣
22.(2019九上·杭州月考)從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到與國民黨合作抗日,中國共產黨這一方針政策轉變的根本依據是( ?。?br/>A.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D.“一二 九”運動爆發
23.(2019九上·鄞州月考)抓住關鍵詞是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與“1940-1941年”、“囚籠政策”、“彭德懷”這三個關鍵詞都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br/>A.北伐戰爭 B.秋收起義 C.平型關大捷 D.百團大戰
24.(2019九上·金華月考)蔣介石一生曾先后10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1942年6月《時代》的封面,這一封面的文字標題最有可能是( ?。?br/>A.“在孫中山隕落之后逐漸升起”
B.“八年抗戰后,和平正經受挑戰”
C.“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扭轉形式”
D.“挺過了艱苦五年,以后會更艱苦”
25.(2019九上·柯橋月考)1938年,美國生活雜志曾報導:“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小城鎮很多,今天又增加了蘇魯地區一個小城鎮的名字,這里發生的戰爭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是日本現代陸軍自創建以來在海外戰場遭到的第一次重創”。這次戰役是( ?。?br/>A.淞滬會戰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
26.(2019九上·諸暨月考)20世紀四十年代,《抗戰通俗畫刊》刊載了畫家邵恒秋創作的漫畫《日本的今昔》(下圖),其昭示的主題是( ?。?br/>A.日本侵華,蓄謀已久 B.浴血抗日,速戰速決
C.民族覺醒,抗戰必勝 D.中國國力已超日本
27.(2019九上·諸暨月考)位于嵊州、奉化和余姚交界的四明山被稱為浙東抗日的“心臟”,是新四軍抗日的重要基地之一。新四軍誕生于( ?。?br/>A.革命統一戰線旗幟下 B.國共對峙的烽火中
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 D.解放戰爭時期
28.(2019九上·紹興月考)魯迅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痹诮袊嗣竦目谷斩窢幹?,涌現出來的民族脊梁有(  )
①林則徐 ②鄧世昌 ③楊靖宇 ④佟麟閣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2019九上·紹興月考)毛澤東在1938年5月寫成的《論持久戰》中指出:“在他們(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頑強的戰斗力,這就是給以殲滅戰的打擊。在作戰上講,十個月的經驗證明殲滅是可能的?!薄笆畟€月的經驗證明殲滅是可能的”的事實依據是(  )
①平型關大捷 ②西安事變 ③百團大戰 ④臺兒莊戰役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2018九上·嘉興期末)“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IS軍分別阻止在山東臨沂和臺兒莊一帶,……共殲滅日軍1萬多人”。這里描述的戰役是(  )
A.平型關大捷 B.淞滬會戰 C.百團大戰 D.徐州會戰
31.(2018九上·嘉興期末)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辈牧现械摹叭珖缘膭倮笔侵福ā 。?br/>A.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 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C.國共合作最終得以實現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32.(2018九上·江山期末)“一旦強擄寇邊疆,慷慨悲歌奔戰場。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嘿.游擊戰敵后方,鏟除偽政權,游擊戰敵后方,堅持反掃蕩!”這首軍歌應出自( ?。?br/>A.八路軍 B.中國工農紅軍
C.新四軍 D.中國人民解放軍
33.(2018九上·婺城期末)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曾這樣描述過中國的一次戰役:“整個華北地區……都成了戰場……打擊了敵人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边@次戰役是( ?。?br/>A.百團大戰 B.臺兒莊大捷 C.平型關大捷 D.平津戰役
34.(2018九上·麗水期末)在中國全民族抗戰的初期,最能體現國共合作抗日的典型會戰是(  )
A.淞滬會戰 B.太原會戰 C.徐州會戰 D.武漢會戰
35.(2018九上·麗水期末)毛澤東在民國二十七年9月29日致蔣介石一封信中提到:“抗戰形勢有漸次進入一新階段之趨勢。此階段之特點,將是一方面將更加困難;然又一方面必更加進步,而其任務在于團結全民,鞏固與擴大抗日陣線,堅持持久戰爭,動員新生力量,克服困難,準備反攻。”這反映了毛澤東積極主張( ?。?br/>A.以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 B.國共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
C.重慶和平談判,建立聯合政府 D.持久抗戰,堅持團結反對分裂
36.(2018九上·溫州期末)下圖中電報共同發出是為了慶賀(  )
電報兩則
慶賀我軍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珴蓶|
接誦捷報,無任欣慰,著即傳諭嘉獎?!Y介石
A.長沙會戰 B.臺兒莊戰役 C.百團大戰 D.平型關戰役
37.(2018九上·上城期末)下列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照片,共同的主題是(  )
A.同舟共濟,全民抗敵 B.正面戰場,浴血奮戰
C.得道多助,國際支持 D.港澳同胞,力援救國
二、材料分析題
38.(2020九上·杭州月考)
(1)綜合兩則史料,運用所學歷史知識,說明《義勇軍進行曲》在當時社會上迅速流傳的原因。
(2)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中國各階層是如何“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最終取得抗戰的勝利的?
39.(2019九上·諸暨月考)九(一)班同學開展活動回顧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革命的歷程,請你參加。
(1)【任務一:填表憶史】根據下表中的提示語,將相關的歷史事件寫在表格內。
提示語 軍旗升起 生死攸關
歷史事件        
(2)【任務二:讀文析史】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也,國之不在,民于何有,民之泯滅,黨將焉傳。……謂宜立下決心,接受張楊二氏主張,停止正在發動之內戰,……舉內戰之全軍,立即開赴晉綏,抗御日寇,化黑暗為光明,變不祥為大慶。
請你結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際國內局勢,分析中國共產黨推動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
(3)【任務三:感悟歷史】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華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聯系前兩則任務從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感悟和體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路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百團大戰的目標是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在“彭大將軍”指揮下,中國出動105個團對日軍發起猛烈進攻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團大戰的史實。重點掌握抗日戰爭時期發生的重要戰役。
2.【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伴隨著日本對中國侵略的加劇,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在些背景下,國共兩黨進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擊日本的侵略。故國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務是團結抗日。
ABD三項都不是國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務,不符合題意;
C項團結抗日是國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務,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是“國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務”。注意掌握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相關史實及其作用。
3.【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期,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戰線,開始領導全民族抗戰。因此才出現了題干描述的現象。
A項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根據地相繼建立是在1928年以后,和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九一八事變揭開中國抗日戰爭序幕是在1931年,和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全民族抗戰背景下國共合作的確立是出現題干變化的原因,符合題意;
D項三大戰役大大加快全國勝利的到來是在1948一1949年,和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成立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時間“1937年后”。
4.【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激發民族抗戰的意志,歌曲家創作了許多抗日救亡歌曲。如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前進歌》《畢業歌》等;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等。著名畫家徐悲鴻以對祖國命運的高度關注和旺盛的創作熱情,創作了許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畫作。如:著名畫作《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表達出中華民族團結--心,堅韌不拔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堅定信念??谷諔馉帟r期,國人愛國,出現了抵制日貨等群眾性愛國運動。“振興國貨,挽回權利”是當時的一一個口號,反映了當時的國貨意識。故題干中這些內容凸顯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凸顯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20世紀30-40年代初期的抗日戰爭、文藝作品、商業廣告折射的社會時代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20世紀30-40年代初期的抗日戰爭、文藝作品、商業廣告折射的社會時代的相關史實。
5.【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仔細觀察圖片可知,左圖反映的是平型關大捷,右圖反映的是百團大戰。它們都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平型關大捷不是彭德懷指揮的,因而①②不正確。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山西平型關東側伏擊,殲滅日軍一千多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秋,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路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百團大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D項③④是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的相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識圖讀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準確識別題干兩幅地圖。
6.【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抗戰初期,國民政府進行了比較努力的抗戰,先后在正面戰場發起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一系列大規模的會戰。①百團大戰是1940年8月,彭德懷指揮的八路軍組織的戰役,排除含①的選項。
B項②③④能反映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對日軍進攻了積極抵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頑強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在 3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和“速戰速決”的方針。消耗了日本的軍事、經濟實力,使其陷入長期戰爭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軍兵力分散,戰線延長,為戰略相持階段的到來,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7.【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從1938年3月開始,敵我雙方展開拉鋸戰,戰場位于徐州東北,雙方鏖戰近20天后,中國軍隊消滅敵人精銳部隊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笨芍搼鹨凼桥_兒莊戰役;臺兒莊戰役的指揮者是李宗仁。1938年春,在日軍進攻徐州時,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臺兒莊與日軍激戰,殲敵一萬多人,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取得的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重大勝利,打擊日軍囂張氣焰,鼓舞中國抗戰士氣。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臺兒莊戰役 李宗仁是題干描述戰役的名稱和指揮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臺兒莊戰役,要求學生具備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
8.【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題干表格給出的戰役時間、戰斗次數、斃傷俘日偽軍數、破壞交通線和拔掉據點等可知這次戰役是百團大戰。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向日本發起大規模進攻,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最大規模的戰役。
ABD三項和題干表格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百團大戰是題干表格反映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團大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百團大戰的特點與戰果。
9.【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該童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利用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戰。
ABC三項和題干童謠不符,都不是童謠反映的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D項實行了全民族抗戰是童謠反映的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為切入點,考查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對童謠的解讀,識記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意義。
10.【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破公路呀割電線,控鐵路呀打據點,炮火連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膽寒,消滅那鬼子千千萬,勝利的捷報到處傳?!奔八鶎W知識可知,這首民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百團大戰。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路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百團大戰的目標是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A項平型關大捷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與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淞滬會戰發生在1937年8月至11月,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不符合題意;
C項臺兒莊戰役是在1938年由李宗仁領導的,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與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百團大戰是題干民歌反映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團大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百團大戰的相關史實。
11.【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8年春,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取得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據“……臺兒莊,一片灰燼;臺兒莊的名字,和時間爭長?!奔八鶎W知識可知,材料中所述的這場戰役是臺兒莊戰役,其影響是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ACD三項都不是材料中所述的這場戰役的領導人,不符合題意;
B項李宗仁是材料中所述的這場戰役的領導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
12.【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為了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等人的率領下,對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參戰部隊有105個團,共計20多萬人,被稱為“百團大戰”。八路軍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破襲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給敵人以沉重打擊。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丙的觀點“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戰役,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指的是臺兒莊戰役,與百團大戰不符。
ABD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C項丙記錯了,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團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隊取得的重大勝利。
13.【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①錯誤,美蘇等國協同作戰是外援; ②正確,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③正確,華人華僑歸國參戰,體現全民族抗戰;④正確,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體現民族團結。所以,②③④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D項②③④能為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提供史料支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理解。要求具備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4.【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19年—1927年是五四運動到國民大革命的近代中國史,開天辟地,是指中共成立;實現共和是指辛亥革命,所以①是錯誤的。
1927年—1936年是中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戰爭時期,國共對峙,是指國共內戰;走向合作,是指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的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對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②是正確的。
1937年—1945年是抗日戰爭時期,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所以③正確。
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政權被推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所以④錯誤。
C項②③歸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現代史上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要求具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15.【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材料“國民革命軍第129師”“同志們,為了救中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中共的行為促成了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A項倡導國共合作,進行國民大革命是國民革命時期的,不符合題意;
B項爭取和平建國,避免內戰是在第二次國共合作后,不符合題意;
C項促成統一戰線,確保民族大解放是題干說法的主要目的,符合題意;
D項開辟正面戰場,徹底消滅日軍錯誤,中共堅持敵后抗戰,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相關知識對學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16.【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A項“事變”是指九一八事變說法錯誤,“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三省淪陷,與題干“白日夢”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說法正確,“七七”事變后,中華民族開始了全民族抗戰,與題干“白日夢”相符,符合題意;
C項“事變”引發了美日關系破裂說法錯誤,美日關系徹底破裂應該是日本偷襲珍珠港,與在中國的事變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淞滬會戰導致了日本“白日夢的消逝”說法錯誤,淞滬會戰粉碎了敵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與長沙會戰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以日本今井武夫的《支那事變的回想》為內容考查抗日戰爭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七七”事變相關知識的掌握。知道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17.【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A項1871年東三省還未被侵占,不符合題意;
B項1905年東北還未分裂,不符合題意;
C項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國民政府;1931年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三省淪陷,1935年偽滿洲國已經成立了,符合題意;
D項1946年抗日戰爭已經勝利,中國已經收回東北,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以圖片形式考查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國出現的三個政權,考查學生圖表分析的能力。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國民政府;1931年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至此形成國共兩個政權對峙局面。1932年日本在東北成立偽滿洲國政權。
18.【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20世紀三四十年代,由于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侵略,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其間,雙方雖經多次激烈的斗爭,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終究沒有倒下。
ABC三項都不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始終沒有倒下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
D項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始終沒有倒下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抗戰時期國共兩黨再度合作為依托,考查抗日戰爭。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19.【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美蘇等國協同作戰屬于國際合作,不是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①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含①的選項。
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抗日的民族精神,因此②③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20.【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占領東北,覬覦華北,華北危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導地位,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所以說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導地位。
A項楊虎城、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不是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可知,西安事變是國民黨內部主張抗日的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囚禁蔣介石逼其抗日的兵變,這件事并不必然促成國共兩黨初步合作實現,不符合題意;
B項共產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是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共產黨的倡導只是一種政策導向,不符合題意;
C項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是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分析當時國情,日本侵略東三省后進一步侵略華北,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階級矛盾下降為次要矛盾,所以國共兩黨才會實現再一次初步合作,符合題意;
D項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不是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可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是“合作初步實現”的一個前提條件,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第二次合作主要原因。理解國共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原因及歷史意義。
21.【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通過漫畫《不許戎衣有淚痕》可以看出漫畫的主題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戰場,再結合漫畫的時間1940年,可知此時是抗日戰爭時期。
A項夫唱婦隨赴戰場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抗日流血不流淚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C項國共北伐齊協力說法錯誤,國共北伐時期是1924至1927年,不符合題意;
D項解甲歸田喜而泣和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漫畫的解讀能力和基礎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本題,學生要能夠正確理解題干漫畫的主旨,并能夠根據材料中的時間去排除選項。
22.【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從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到與國民黨合作抗日,中國共產黨這一方針政策轉變的依據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于是黨的方針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是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B項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是從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到與國民黨合作抗日方針政策轉變的根本依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方針政策,考查知識點理解。
23.【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為了粉碎日軍實行的“囚籠”政策和“三光”政策。1940年8月,彭德懷率領八路軍投入一百多個團朝著摧毀日偽軍據點和交通線的攻擊目標,開展百團大戰。在三個半月的戰役時間內,共計戰斗1800多次,斃傷俘日偽軍數4萬多人,破壞交通線2000多千米,拔掉據點近3000個。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ABC三項與“1940-1941年”、“囚籠政策”、“彭德懷”這三個關鍵詞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百團大戰與“1940-1941年”、“囚籠政策”、“彭德懷”這三個關鍵詞都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百團大戰的識記能力。掌握百團大戰的史實是解題的關鍵。
24.【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時間1942年,聯系所學知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不久,中國抗日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戰場之一,而“挺過了艱苦的五年”即20世紀30年代,因全面抗戰是從1937年開始的。
A項“在孫隕落之后升起”應是在20世紀20年代,不符合題意;
B項“八年抗戰后,和平正經受挑戰” 應是在1945年以后,不符合題意;
C項“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扭轉形式” 當屬中國共產黨的功勞最大,不符合題意;
D項“挺過了艱苦五年,以后會更艱苦” 最有可能是這一封面的文字標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與理解能力。識記抗日戰爭的時間和特點是解題的關鍵,本題解題主要是從時間上判斷。
25.【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A項淞滬會戰發生于1937年8月,不符合題意;
B項平型關大捷發生于1937年9月,不符合題意;
C項臺兒莊戰役一般認為從1938年3月16日開始至4月15日結束,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后,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符合題意;
D項百團大戰發生于1940年8月,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全民族抗日戰爭知識點,旨在考查解讀材料,靈活運用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即在于把握到題中時間“1938年”,運用排除法解答即可。
26.【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該漫畫創作于20世紀四十年代,以全民族抗戰為時代背景。
選項A、B與漫畫寓意無關,故排除;
漫畫中兩只中華雞從閉眼的消瘦到睜眼的豐滿,暗喻中華民族的覺醒,而日本蟲從豐滿到消瘦,暗喻其窮途末路。C符合題意;
選項D與事實不符,錯誤;
故答案為: C。
【點評】主要考查學生對漫畫的觀察領悟能力,對抗戰歷程要有大體的了解。
27.【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新四軍誕生于1937年。
故答案為: C。
【點評】要求對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知識有所了解。
28.【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①林則徐是鴉片戰爭時期的民族英雄 ,應排除。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遭到日本艦隊襲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艦沖鋒向前,激戰中,致遠艦多處中彈,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直沖敵艦,日艦躲避,同時施放魚雷,擊中致遠艦,鄧世昌與全艦官兵壯烈犧牲。鄧世昌稱為近代無愧的民族英雄。楊靖宇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托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于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后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1937年7月7日,日軍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以軍事演習為名,向中國軍隊發動突然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這就是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中日雙方在盧溝橋的反復爭奪時,日本調集大批援軍,向北平、天津發動大規模進攻,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一二三師師長趙登禹指揮部隊奮起反抗,先后為國捐軀,為了紀念兩位民族英雄,在北京設有“佟麟閣路”和“趙登禹路”。
A項②③④是在近代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中,涌現出來的民族脊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抗日斗爭中涌現出來的民族脊梁。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抗日斗爭中”重點分析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人物的相關信息。
29.【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成功,史稱“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山東臺兒莊與日軍展開激戰,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殲滅日軍1萬多人,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重大勝利。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1938年5月”。“十個月的經驗證明殲滅是可能的”史實依據是①平型關大捷、④臺兒莊戰役。③百團大戰發起在1940年8月,②西安事變發生于1936年,②③不符合題意。
D項①④是“十個月的經驗證明殲滅是可能的”的事實依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為依托,考查抗日戰爭的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30.【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8年春,日軍從山東分兩路南下,進攻徐州。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日軍一路阻止在山東臨沂,另一路阻止在山東臺兒莊。雙方在臺兒莊地區展開激戰,結果中國軍隊大敗日軍。臺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臺兒莊戰役是徐州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ABC三項都不是題干描述的戰役,不符合題意;
D項徐州會戰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臺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31.【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可知指的是西安事變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與各方面進行協商。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ACD三項都不是題干材料中的“全國性的勝利”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B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是題干材料中的“全國性的勝利”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要求具備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
32.【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從“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即可看出指的是八路軍軍歌??箲鹑姹l后,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共赴國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1937年9月,一支驕橫的日軍向山西平型關開進,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東側伏擊,殲滅日軍1000多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史稱“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
A項八路軍軍歌“一旦強擄寇邊疆,慷慨悲歌奔戰場。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嘿.游擊戰敵后方,鏟除偽政權,游擊戰敵后方,堅持反掃蕩!”,符合題意;
B項中國工農紅軍是土地革命時期的軍隊,不符合題意;
C項新四軍是南方的游擊隊,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人民解放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的軍隊,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中北方的軍隊是八路軍??疾閷W生抓住關鍵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抗日戰爭相關知識的掌握。本題的關鍵信息是“首戰平型關”。解答本題,首先搞清楚抗日戰爭時期的特征,還要搞清楚中共軍隊不同時期的稱呼特點。
33.【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整個華北地區…都成了戰場。100團人打擊了敵人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笨芍@次戰役是百團大戰。1940年8月,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在華北敵后戰場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A項百團大戰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美國記者史沫特萊的描述為依托,考查百團大戰的知識點。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34.【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在太原會戰中,國共相互配合,八路軍開赴山西參加會戰,取得了平型關大捷。
ACD三項中共領導的軍隊均未參與,不符合題意;
B項太原會戰最能體現國共合作抗日,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太原會戰的史實。學生需要準確識記太原會戰的史實。
35.【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題干中的“民國二十七年” 即1911+27=1938年,根據 “毛澤東在9月29日致蔣介石一封信”“鞏固與擴大抗日陣線”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題干材料反映了毛澤東積極主張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國共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毛澤東的主張,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解答。
36.【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毛主席稱為“第一個勝利”蔣介石稱為“無任欣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則電報共同發出是為了慶賀抗戰以來首次大捷——平型關大捷。
A項長沙會戰是國軍和日軍之間的大型會戰,與題干論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軍隊的取得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與材料論述不相符,不符合題意;
C項百團大戰與題干“慶祝我軍的第一個勝利”相悖,不符合題意;
D項平型關大捷是由共產黨軍隊取得的中國抗戰首個勝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平型關大捷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準確解讀材料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37.【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依據圖片信息 “民族企業積極內遷”“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抗日回民支隊”“藏族同胞支援抗戰”,可知四幅圖片都反映了一個主題,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實現了全民族抗戰,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A項同舟共濟,全民抗敵是題干歷史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題,符合題意;
BCD三項概括片面,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圖片信息的能力。
38.【答案】(1)本小題分層評價的方式。
第一層次:能從一個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第二層次:能從二個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第三層次:能從三個以上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但表達缺乏邏輯性。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國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義勇軍進行曲》號召人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第四層次:能從多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且表達有邏輯性。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但是,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導致大片國土淪喪,而人民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義勇軍進行曲》號召人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唱出了當時人民的心聲,因此,歌曲迅速流傳開來。
(2)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智慧,廣泛開展地道戰等游擊戰。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以各種形式支援祖國的抗戰。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但是,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導致大片國土淪喪,而人民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義勇軍進行曲》號召人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唱出了當時人民的心聲,因此,歌曲迅速流傳開來。
(2)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共兩黨進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國民黨擔負著正面戰場的作戰任務,著名的戰役有1938年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戰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擔負著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著名的戰役有1940年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國共兩黨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
故答案為:(1)本小題分層評價的方式。
第一層次:能從一個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第二層次:能從二個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第三層次:能從三個以上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但表達缺乏邏輯性。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國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義勇軍進行曲》號召人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第四層次:能從多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且表達有邏輯性。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但是,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導致大片國土淪喪,而人民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義勇軍進行曲》號召人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唱出了當時人民的心聲,因此,歌曲迅速流傳開來。
(2)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智慧,廣泛開展地道戰等游擊戰。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以各種形式支援祖國的抗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抗日戰爭的史實。
39.【答案】(1)南昌起義;遵義會議
(2)20世紀30年代,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侵占了中國大片土地,1935年,策動華北自治,企圖把中國的華北分割出去,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對日本加緊侵略中國,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掀起了抗日救亡新高潮。促進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有利于推動建立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20世紀二三十年代,軍旗升起是指創建軍隊,事件是南昌起義;生死攸關是指使共產黨和紅軍轉危為安的遵義會議。
(2)20世紀30年代,促使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外部因素是日本對中國侵略的加劇,內部條件是全國人民抗日的呼聲高漲,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順應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民意,維護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3)前兩則任務可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建軍隊,浴血奮戰,生死攸關,歷經艱難的紅軍后來成為抗日的重要力量,是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所以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點評】前兩則小題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第三題考查學生歸納綜合分析能力。
1 / 1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18 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一、單選題
1.(2020九上·溫州期中)毛澤東曾提筆寫道:“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抗戰期間,在“彭大將軍”指揮下,中國出動105個團對日軍發起猛烈進攻的戰役是( ?。?br/>A.臺兒莊戰役 B.百團大戰 C.平型關戰役 D.淞滬會戰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路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百團大戰的目標是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在“彭大將軍”指揮下,中國出動105個團對日軍發起猛烈進攻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團大戰的史實。重點掌握抗日戰爭時期發生的重要戰役。
2.(2020九上·鄞州期中)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盡管局勢發展中還有跌宕起伏,但國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國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務是( ?。?br/>A.結束帝制 B.打倒軍閥 C.團結抗日 D.和平建國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伴隨著日本對中國侵略的加劇,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在些背景下,國共兩黨進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擊日本的侵略。故國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務是團結抗日。
ABD三項都不是國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務,不符合題意;
C項團結抗日是國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務,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是“國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務”。注意掌握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相關史實及其作用。
3.(2020九上·諸暨月考)1935年,由共產黨員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問世,國民黨禁止歌曲公開發行。1937年后,《義勇軍進行曲》在各種公開場合頻繁出現,成為國共軍隊中的流行歌曲。出現上述變化的原因是(  )
A. 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根據地相繼建立
B.九一八事變揭開中國抗日戰爭序幕
C.全民族抗戰背景下國共合作的確立
D.三大戰役大大加快全國勝利的到來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期,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戰線,開始領導全民族抗戰。因此才出現了題干描述的現象。
A項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根據地相繼建立是在1928年以后,和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九一八事變揭開中國抗日戰爭序幕是在1931年,和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全民族抗戰背景下國共合作的確立是出現題干變化的原因,符合題意;
D項三大戰役大大加快全國勝利的到來是在1948一1949年,和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成立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時間“1937年后”。
4.(2020九上·義烏月考)20世紀30﹣40年代初期,著名畫作《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國傳播;優秀歌曲《畢業歌》《黃河大合唱》等在全國傳唱;“國人愛國,請用國貨”“挽回利權,振我中華”等成為商業廣告炙手可熱的用語。這些( ?。?br/>A.反映商業和文藝空前發展和繁榮
B.表明實業救國開始成為主流
C.說明廣告策劃和營銷有新的創意
D.凸顯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激發民族抗戰的意志,歌曲家創作了許多抗日救亡歌曲。如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前進歌》《畢業歌》等;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等。著名畫家徐悲鴻以對祖國命運的高度關注和旺盛的創作熱情,創作了許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畫作。如:著名畫作《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表達出中華民族團結--心,堅韌不拔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堅定信念??谷諔馉帟r期,國人愛國,出現了抵制日貨等群眾性愛國運動?!罢衽d國貨,挽回權利”是當時的一一個口號,反映了當時的國貨意識。故題干中這些內容凸顯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凸顯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20世紀30-40年代初期的抗日戰爭、文藝作品、商業廣告折射的社會時代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20世紀30-40年代初期的抗日戰爭、文藝作品、商業廣告折射的社會時代的相關史實。
5.(2020九上·紹興月考)歷史地圖蘊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觀察下面兩幅戰役地圖,從中能提取到這兩場戰役的相同點有( ?。?br/>①都發生在國共十年對峙期間 ②都是彭德懷指揮領導的
③都是八路軍組織發起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戰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仔細觀察圖片可知,左圖反映的是平型關大捷,右圖反映的是百團大戰。它們都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平型關大捷不是彭德懷指揮的,因而①②不正確。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山西平型關東側伏擊,殲滅日軍一千多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秋,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路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百團大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D項③④是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的相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識圖讀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準確識別題干兩幅地圖。
6.(2020九上·杭州月考)以下是戰役能反映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對日軍進攻了積極抵抗的有( ?。?br/>①百團大戰 ②淞滬會戰 ③太原會戰 ④徐州會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抗戰初期,國民政府進行了比較努力的抗戰,先后在正面戰場發起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一系列大規模的會戰。①百團大戰是1940年8月,彭德懷指揮的八路軍組織的戰役,排除含①的選項。
B項②③④能反映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對日軍進攻了積極抵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頑強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在 3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和“速戰速決”的方針。消耗了日本的軍事、經濟實力,使其陷入長期戰爭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軍兵力分散,戰線延長,為戰略相持階段的到來,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7.從1938年3月開始,敵我雙方展開拉鋸戰,戰場位于徐州東北,雙方鏖戰近20天后,中國軍隊消滅敵人精銳部隊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該戰役的名稱和指揮者是(  )
A.百團大戰 彭德懷 B.平型關戰斗 林彪
C.臺兒莊戰役 李宗仁 D.淞滬會戰 蔣介石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從1938年3月開始,敵我雙方展開拉鋸戰,戰場位于徐州東北,雙方鏖戰近20天后,中國軍隊消滅敵人精銳部隊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笨芍搼鹨凼桥_兒莊戰役;臺兒莊戰役的指揮者是李宗仁。1938年春,在日軍進攻徐州時,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臺兒莊與日軍激戰,殲敵一萬多人,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取得的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重大勝利,打擊日軍囂張氣焰,鼓舞中國抗戰士氣。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臺兒莊戰役 李宗仁是題干描述戰役的名稱和指揮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臺兒莊戰役,要求學生具備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
8.(2020九上·浙江月考)下表為某戰役主要戰績表,根據表格內容判斷該戰役是( ?。?br/>戰役時間 死傷俘日偽人數 破壞交通線 拔掉據點 戰斗次數
3個半月 40000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個 1800多次
A.淞滬會戰 B.臺兒莊戰役 C.百團大戰 D.平型關戰役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題干表格給出的戰役時間、戰斗次數、斃傷俘日偽軍數、破壞交通線和拔掉據點等可知這次戰役是百團大戰。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向日本發起大規模進攻,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最大規模的戰役。
ABD三項和題干表格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百團大戰是題干表格反映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團大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百團大戰的特點與戰果。
9.(2020九上·諸暨月考)“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蓖{反映了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br/>A.得到海外華僑的大力援助 B.國民黨正面戰場作戰
C.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支持 D.實行了全民族抗戰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該童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利用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戰。
ABC三項和題干童謠不符,都不是童謠反映的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D項實行了全民族抗戰是童謠反映的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為切入點,考查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對童謠的解讀,識記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意義。
10.(2020九上·新昌月考)“破公路呀割電線,控鐵路呀打據點,炮火連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膽寒,消滅那鬼子千千萬,勝利的捷報到處傳。”這是1940年晉冀豫區黨委宣傳部印發的一首民歌,這首民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平型關戰役 B.淞滬會戰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破公路呀割電線,控鐵路呀打據點,炮火連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膽寒,消滅那鬼子千千萬,勝利的捷報到處傳。”及所學知識可知,這首民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百團大戰。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路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百團大戰的目標是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A項平型關大捷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與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淞滬會戰發生在1937年8月至11月,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不符合題意;
C項臺兒莊戰役是在1938年由李宗仁領導的,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與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百團大戰是題干民歌反映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團大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百團大戰的相關史實。
11.(2020九上·新昌月考)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紅血洗過的戰場》中寫道:“在這里,我們用血寫就了偉大的史詩!在這里,我們泄盡了敵人的底!在這里,我們擊退寇兵!……臺兒莊,一片灰燼;臺兒莊的名字,和時間爭長。”材料中所述的這場戰役的領導人是(  )
A.楊虎城 B.李宗仁 C.劉伯承 D.彭德懷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8年春,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取得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據“……臺兒莊,一片灰燼;臺兒莊的名字,和時間爭長。”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所述的這場戰役是臺兒莊戰役,其影響是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ACD三項都不是材料中所述的這場戰役的領導人,不符合題意;
B項李宗仁是材料中所述的這場戰役的領導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
12.(2020九上·浙江月考)某校九年級(16)班的幾位學生在一次晚餐用餐過程中,七嘴八舌再現百團大戰相關知識。甲說指揮者是彭德懷。”乙說:“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北f:“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丁說:“時間發生在1940年8月?!币陨纤奈煌瑢W中肯定有一位記錯了,他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為了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等人的率領下,對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參戰部隊有105個團,共計20多萬人,被稱為“百團大戰”。八路軍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破襲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給敵人以沉重打擊。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丙的觀點“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戰役,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指的是臺兒莊戰役,與百團大戰不符。
ABD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C項丙記錯了,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團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隊取得的重大勝利。
13.(2019九上·鄞州月考)下列能為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提供史料支撐的有( ?。?br/>①美蘇等國協同作戰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③華人華僑回國作戰 ④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①錯誤,美蘇等國協同作戰是外援; ②正確,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③正確,華人華僑歸國參戰,體現全民族抗戰;④正確,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體現民族團結。所以,②③④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D項②③④能為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提供史料支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理解。要求具備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4.(2019九上·鄞州月考)運用圖表能有效歸納歷史信息,下列表中對四個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征歸納正確的是( ?。?br/>  歷 史 階 段 時 代 特 征
① 1919—1927 開天辟地  實現共和
② 1927—1936 國共對峙  走向合作
③ 1937—1945 統一戰線  抗日烽火
④ 1946—1949 民主科學  走向勝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19年—1927年是五四運動到國民大革命的近代中國史,開天辟地,是指中共成立;實現共和是指辛亥革命,所以①是錯誤的。
1927年—1936年是中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戰爭時期,國共對峙,是指國共內戰;走向合作,是指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的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對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②是正確的。
1937年—1945年是抗日戰爭時期,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所以③正確。
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政權被推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所以④錯誤。
C項②③歸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現代史上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要求具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15.(2019九上·浦江月考)國民革命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在戰士不情愿換掉已經穿戴了多年的紅軍裝、五星帽,而要換上青天白日帽徽時說:“這帽徽是白的,可我們的心永遠是紅的!同志們,為了救中國,暫時與紅軍帽告別吧!”他這樣說的主要目的是( ?。?br/>A.倡導國共合作,進行國民大革命
B.爭取和平建國,避免內戰
C.促成統一戰線,確保民族大解放
D.開辟正面戰場,徹底消滅日軍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材料“國民革命軍第129師”“同志們,為了救中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中共的行為促成了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A項倡導國共合作,進行國民大革命是國民革命時期的,不符合題意;
B項爭取和平建國,避免內戰是在第二次國共合作后,不符合題意;
C項促成統一戰線,確保民族大解放是題干說法的主要目的,符合題意;
D項開辟正面戰場,徹底消滅日軍錯誤,中共堅持敵后抗戰,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相關知識對學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16.(2019九上·吳興期中)今井武夫在《支那事變的回想》中寫道“在中國事變的開頭,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為一個回合就可使中國軍訂立城下之盟。這種思想如白日夢一樣消逝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事變”是指九一八事變
B.“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C.“事變”引發了美日關系破裂
D.淞滬會戰導致了日本“白日夢的消逝”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A項“事變”是指九一八事變說法錯誤,“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三省淪陷,與題干“白日夢”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說法正確,“七七”事變后,中華民族開始了全民族抗戰,與題干“白日夢”相符,符合題意;
C項“事變”引發了美日關系破裂說法錯誤,美日關系徹底破裂應該是日本偷襲珍珠港,與在中國的事變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淞滬會戰導致了日本“白日夢的消逝”說法錯誤,淞滬會戰粉碎了敵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與長沙會戰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以日本今井武夫的《支那事變的回想》為內容考查抗日戰爭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七七”事變相關知識的掌握。知道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17.(2019九上·吳興期中)某老師為反映某一時期東亞地區的形勢,畫了一幅示意圖,圖中將日本領域分別以黑色及灰色標示。由圖推測下列年份最有可能屬于這一時期的是(  )
A.1871年 B.1905年 C.1935年 D.1946年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A項1871年東三省還未被侵占,不符合題意;
B項1905年東北還未分裂,不符合題意;
C項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國民政府;1931年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三省淪陷,1935年偽滿洲國已經成立了,符合題意;
D項1946年抗日戰爭已經勝利,中國已經收回東北,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以圖片形式考查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國出現的三個政權,考查學生圖表分析的能力。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國民政府;1931年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至此形成國共兩個政權對峙局面。1932年日本在東北成立偽滿洲國政權。
18.(2019九上·吳興期中)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其間,雙方雖經多次激烈斗爭,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始終沒有倒下。其根本原因是( ?。?br/>A.民主人士的從中斡旋 B.共產黨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20世紀三四十年代,由于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侵略,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其間,雙方雖經多次激烈的斗爭,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終究沒有倒下。
ABC三項都不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始終沒有倒下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
D項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始終沒有倒下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抗戰時期國共兩黨再度合作為依托,考查抗日戰爭。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19.(2019九上·義烏期中)下列能為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撐的有( ?。?br/>①美蘇等國協同作戰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③華人華所歸國參戰 ④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美蘇等國協同作戰屬于國際合作,不是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①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含①的選項。
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抗日的民族精神,因此②③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20.(2019九上·義烏期中)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楊虎城、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
B.共產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D.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占領東北,覬覦華北,華北危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導地位,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所以說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導地位。
A項楊虎城、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不是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可知,西安事變是國民黨內部主張抗日的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囚禁蔣介石逼其抗日的兵變,這件事并不必然促成國共兩黨初步合作實現,不符合題意;
B項共產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是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共產黨的倡導只是一種政策導向,不符合題意;
C項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是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分析當時國情,日本侵略東三省后進一步侵略華北,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階級矛盾下降為次要矛盾,所以國共兩黨才會實現再一次初步合作,符合題意;
D項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不是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初步實現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可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是“合作初步實現”的一個前提條件,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第二次合作主要原因。理解國共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原因及歷史意義。
21.(2019九上·浙江期中)觀察時事漫畫《不許戎衣有淚痕》(見下圖),對其涵義理解正確的是( ?。?br/>A.夫唱婦隨赴戰場 B.抗日流血不流淚
C.國共北伐齊協力 D.解甲歸田喜而泣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通過漫畫《不許戎衣有淚痕》可以看出漫畫的主題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戰場,再結合漫畫的時間1940年,可知此時是抗日戰爭時期。
A項夫唱婦隨赴戰場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抗日流血不流淚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C項國共北伐齊協力說法錯誤,國共北伐時期是1924至1927年,不符合題意;
D項解甲歸田喜而泣和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漫畫的解讀能力和基礎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本題,學生要能夠正確理解題干漫畫的主旨,并能夠根據材料中的時間去排除選項。
22.(2019九上·杭州月考)從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到與國民黨合作抗日,中國共產黨這一方針政策轉變的根本依據是( ?。?br/>A.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D.“一二 九”運動爆發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從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到與國民黨合作抗日,中國共產黨這一方針政策轉變的依據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于是黨的方針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是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B項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是從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到與國民黨合作抗日方針政策轉變的根本依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方針政策,考查知識點理解。
23.(2019九上·鄞州月考)抓住關鍵詞是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與“1940-1941年”、“囚籠政策”、“彭德懷”這三個關鍵詞都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br/>A.北伐戰爭 B.秋收起義 C.平型關大捷 D.百團大戰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為了粉碎日軍實行的“囚籠”政策和“三光”政策。1940年8月,彭德懷率領八路軍投入一百多個團朝著摧毀日偽軍據點和交通線的攻擊目標,開展百團大戰。在三個半月的戰役時間內,共計戰斗1800多次,斃傷俘日偽軍數4萬多人,破壞交通線2000多千米,拔掉據點近3000個。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ABC三項與“1940-1941年”、“囚籠政策”、“彭德懷”這三個關鍵詞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百團大戰與“1940-1941年”、“囚籠政策”、“彭德懷”這三個關鍵詞都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百團大戰的識記能力。掌握百團大戰的史實是解題的關鍵。
24.(2019九上·金華月考)蔣介石一生曾先后10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1942年6月《時代》的封面,這一封面的文字標題最有可能是( ?。?br/>A.“在孫中山隕落之后逐漸升起”
B.“八年抗戰后,和平正經受挑戰”
C.“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扭轉形式”
D.“挺過了艱苦五年,以后會更艱苦”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時間1942年,聯系所學知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不久,中國抗日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戰場之一,而“挺過了艱苦的五年”即20世紀30年代,因全面抗戰是從1937年開始的。
A項“在孫隕落之后升起”應是在20世紀20年代,不符合題意;
B項“八年抗戰后,和平正經受挑戰” 應是在1945年以后,不符合題意;
C項“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扭轉形式” 當屬中國共產黨的功勞最大,不符合題意;
D項“挺過了艱苦五年,以后會更艱苦” 最有可能是這一封面的文字標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與理解能力。識記抗日戰爭的時間和特點是解題的關鍵,本題解題主要是從時間上判斷。
25.(2019九上·柯橋月考)1938年,美國生活雜志曾報導:“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小城鎮很多,今天又增加了蘇魯地區一個小城鎮的名字,這里發生的戰爭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是日本現代陸軍自創建以來在海外戰場遭到的第一次重創”。這次戰役是( ?。?br/>A.淞滬會戰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A項淞滬會戰發生于1937年8月,不符合題意;
B項平型關大捷發生于1937年9月,不符合題意;
C項臺兒莊戰役一般認為從1938年3月16日開始至4月15日結束,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后,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符合題意;
D項百團大戰發生于1940年8月,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全民族抗日戰爭知識點,旨在考查解讀材料,靈活運用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即在于把握到題中時間“1938年”,運用排除法解答即可。
26.(2019九上·諸暨月考)20世紀四十年代,《抗戰通俗畫刊》刊載了畫家邵恒秋創作的漫畫《日本的今昔》(下圖),其昭示的主題是( ?。?br/>A.日本侵華,蓄謀已久 B.浴血抗日,速戰速決
C.民族覺醒,抗戰必勝 D.中國國力已超日本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該漫畫創作于20世紀四十年代,以全民族抗戰為時代背景。
選項A、B與漫畫寓意無關,故排除;
漫畫中兩只中華雞從閉眼的消瘦到睜眼的豐滿,暗喻中華民族的覺醒,而日本蟲從豐滿到消瘦,暗喻其窮途末路。C符合題意;
選項D與事實不符,錯誤;
故答案為: C。
【點評】主要考查學生對漫畫的觀察領悟能力,對抗戰歷程要有大體的了解。
27.(2019九上·諸暨月考)位于嵊州、奉化和余姚交界的四明山被稱為浙東抗日的“心臟”,是新四軍抗日的重要基地之一。新四軍誕生于( ?。?br/>A.革命統一戰線旗幟下 B.國共對峙的烽火中
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 D.解放戰爭時期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新四軍誕生于1937年。
故答案為: C。
【點評】要求對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知識有所了解。
28.(2019九上·紹興月考)魯迅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在近代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中,涌現出來的民族脊梁有(  )
①林則徐 ②鄧世昌 ③楊靖宇 ④佟麟閣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①林則徐是鴉片戰爭時期的民族英雄 ,應排除。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遭到日本艦隊襲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艦沖鋒向前,激戰中,致遠艦多處中彈,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直沖敵艦,日艦躲避,同時施放魚雷,擊中致遠艦,鄧世昌與全艦官兵壯烈犧牲。鄧世昌稱為近代無愧的民族英雄。楊靖宇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托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于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后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1937年7月7日,日軍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以軍事演習為名,向中國軍隊發動突然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這就是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中日雙方在盧溝橋的反復爭奪時,日本調集大批援軍,向北平、天津發動大規模進攻,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一二三師師長趙登禹指揮部隊奮起反抗,先后為國捐軀,為了紀念兩位民族英雄,在北京設有“佟麟閣路”和“趙登禹路”。
A項②③④是在近代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中,涌現出來的民族脊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抗日斗爭中涌現出來的民族脊梁。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抗日斗爭中”重點分析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人物的相關信息。
29.(2019九上·紹興月考)毛澤東在1938年5月寫成的《論持久戰》中指出:“在他們(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頑強的戰斗力,這就是給以殲滅戰的打擊。在作戰上講,十個月的經驗證明殲滅是可能的?!薄笆畟€月的經驗證明殲滅是可能的”的事實依據是( ?。?br/>①平型關大捷 ②西安事變 ③百團大戰 ④臺兒莊戰役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成功,史稱“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山東臺兒莊與日軍展開激戰,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殲滅日軍1萬多人,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重大勝利。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1938年5月”?!笆畟€月的經驗證明殲滅是可能的”史實依據是①平型關大捷、④臺兒莊戰役。③百團大戰發起在1940年8月,②西安事變發生于1936年,②③不符合題意。
D項①④是“十個月的經驗證明殲滅是可能的”的事實依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為依托,考查抗日戰爭的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30.(2018九上·嘉興期末)“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IS軍分別阻止在山東臨沂和臺兒莊一帶,……共殲滅日軍1萬多人”。這里描述的戰役是( ?。?br/>A.平型關大捷 B.淞滬會戰 C.百團大戰 D.徐州會戰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8年春,日軍從山東分兩路南下,進攻徐州。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日軍一路阻止在山東臨沂,另一路阻止在山東臺兒莊。雙方在臺兒莊地區展開激戰,結果中國軍隊大敗日軍。臺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臺兒莊戰役是徐州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ABC三項都不是題干描述的戰役,不符合題意;
D項徐州會戰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臺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31.(2018九上·嘉興期末)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辈牧现械摹叭珖缘膭倮笔侵福ā 。?br/>A.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 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C.國共合作最終得以實現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笨芍傅氖俏靼彩伦兒?,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與各方面進行協商。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ACD三項都不是題干材料中的“全國性的勝利”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B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是題干材料中的“全國性的勝利”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要求具備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
32.(2018九上·江山期末)“一旦強擄寇邊疆,慷慨悲歌奔戰場。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嘿.游擊戰敵后方,鏟除偽政權,游擊戰敵后方,堅持反掃蕩!”這首軍歌應出自( ?。?br/>A.八路軍 B.中國工農紅軍
C.新四軍 D.中國人民解放軍
【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從“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即可看出指的是八路軍軍歌。抗戰全面爆發后,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共赴國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1937年9月,一支驕橫的日軍向山西平型關開進,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東側伏擊,殲滅日軍1000多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史稱“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
A項八路軍軍歌“一旦強擄寇邊疆,慷慨悲歌奔戰場。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嘿.游擊戰敵后方,鏟除偽政權,游擊戰敵后方,堅持反掃蕩!”,符合題意;
B項中國工農紅軍是土地革命時期的軍隊,不符合題意;
C項新四軍是南方的游擊隊,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人民解放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的軍隊,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中北方的軍隊是八路軍??疾閷W生抓住關鍵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抗日戰爭相關知識的掌握。本題的關鍵信息是“首戰平型關”。解答本題,首先搞清楚抗日戰爭時期的特征,還要搞清楚中共軍隊不同時期的稱呼特點。
33.(2018九上·婺城期末)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曾這樣描述過中國的一次戰役:“整個華北地區……都成了戰場……打擊了敵人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边@次戰役是(  )
A.百團大戰 B.臺兒莊大捷 C.平型關大捷 D.平津戰役
【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整個華北地區…都成了戰場。100團人打擊了敵人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笨芍?,這次戰役是百團大戰。1940年8月,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在華北敵后戰場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A項百團大戰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美國記者史沫特萊的描述為依托,考查百團大戰的知識點。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34.(2018九上·麗水期末)在中國全民族抗戰的初期,最能體現國共合作抗日的典型會戰是( ?。?br/>A.淞滬會戰 B.太原會戰 C.徐州會戰 D.武漢會戰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在太原會戰中,國共相互配合,八路軍開赴山西參加會戰,取得了平型關大捷。
ACD三項中共領導的軍隊均未參與,不符合題意;
B項太原會戰最能體現國共合作抗日,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太原會戰的史實。學生需要準確識記太原會戰的史實。
35.(2018九上·麗水期末)毛澤東在民國二十七年9月29日致蔣介石一封信中提到:“抗戰形勢有漸次進入一新階段之趨勢。此階段之特點,將是一方面將更加困難;然又一方面必更加進步,而其任務在于團結全民,鞏固與擴大抗日陣線,堅持持久戰爭,動員新生力量,克服困難,準備反攻?!边@反映了毛澤東積極主張(  )
A.以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 B.國共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
C.重慶和平談判,建立聯合政府 D.持久抗戰,堅持團結反對分裂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題干中的“民國二十七年” 即1911+27=1938年,根據 “毛澤東在9月29日致蔣介石一封信”“鞏固與擴大抗日陣線”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題干材料反映了毛澤東積極主張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國共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毛澤東的主張,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解答。
36.(2018九上·溫州期末)下圖中電報共同發出是為了慶賀( ?。?br/>電報兩則
慶賀我軍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珴蓶|
接誦捷報,無任欣慰,著即傳諭嘉獎?!Y介石
A.長沙會戰 B.臺兒莊戰役 C.百團大戰 D.平型關戰役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毛主席稱為“第一個勝利”蔣介石稱為“無任欣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則電報共同發出是為了慶賀抗戰以來首次大捷——平型關大捷。
A項長沙會戰是國軍和日軍之間的大型會戰,與題干論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軍隊的取得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與材料論述不相符,不符合題意;
C項百團大戰與題干“慶祝我軍的第一個勝利”相悖,不符合題意;
D項平型關大捷是由共產黨軍隊取得的中國抗戰首個勝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平型關大捷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準確解讀材料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37.(2018九上·上城期末)下列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照片,共同的主題是( ?。?br/>A.同舟共濟,全民抗敵 B.正面戰場,浴血奮戰
C.得道多助,國際支持 D.港澳同胞,力援救國
【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依據圖片信息 “民族企業積極內遷”“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抗日回民支隊”“藏族同胞支援抗戰”,可知四幅圖片都反映了一個主題,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實現了全民族抗戰,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A項同舟共濟,全民抗敵是題干歷史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題,符合題意;
BCD三項概括片面,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圖片信息的能力。
二、材料分析題
38.(2020九上·杭州月考)
(1)綜合兩則史料,運用所學歷史知識,說明《義勇軍進行曲》在當時社會上迅速流傳的原因。
(2)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中國各階層是如何“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最終取得抗戰的勝利的?
【答案】(1)本小題分層評價的方式。
第一層次:能從一個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第二層次:能從二個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第三層次:能從三個以上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但表達缺乏邏輯性。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國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義勇軍進行曲》號召人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第四層次:能從多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且表達有邏輯性。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但是,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導致大片國土淪喪,而人民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義勇軍進行曲》號召人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唱出了當時人民的心聲,因此,歌曲迅速流傳開來。
(2)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智慧,廣泛開展地道戰等游擊戰。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以各種形式支援祖國的抗戰。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但是,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導致大片國土淪喪,而人民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義勇軍進行曲》號召人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唱出了當時人民的心聲,因此,歌曲迅速流傳開來。
(2)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共兩黨進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國民黨擔負著正面戰場的作戰任務,著名的戰役有1938年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戰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擔負著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著名的戰役有1940年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國共兩黨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
故答案為:(1)本小題分層評價的方式。
第一層次:能從一個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第二層次:能從二個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第三層次:能從三個以上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但表達缺乏邏輯性。如: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國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義勇軍進行曲》號召人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第四層次:能從多角度說明歌曲流傳的原因,且表達有邏輯性。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但是,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導致大片國土淪喪,而人民掀起抗日救亡民主運動的新高潮,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義勇軍進行曲》號召人們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唱出了當時人民的心聲,因此,歌曲迅速流傳開來。
(2)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智慧,廣泛開展地道戰等游擊戰。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以各種形式支援祖國的抗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抗日戰爭的史實。
39.(2019九上·諸暨月考)九(一)班同學開展活動回顧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革命的歷程,請你參加。
(1)【任務一:填表憶史】根據下表中的提示語,將相關的歷史事件寫在表格內。
提示語 軍旗升起 生死攸關
歷史事件        
(2)【任務二:讀文析史】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也,國之不在,民于何有,民之泯滅,黨將焉傳。……謂宜立下決心,接受張楊二氏主張,停止正在發動之內戰,……舉內戰之全軍,立即開赴晉綏,抗御日寇,化黑暗為光明,變不祥為大慶。
請你結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際國內局勢,分析中國共產黨推動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
(3)【任務三:感悟歷史】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華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聯系前兩則任務從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感悟和體會?
【答案】(1)南昌起義;遵義會議
(2)20世紀30年代,日本加緊侵略中國,侵占了中國大片土地,1935年,策動華北自治,企圖把中國的華北分割出去,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對日本加緊侵略中國,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掀起了抗日救亡新高潮。促進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有利于推動建立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20世紀二三十年代,軍旗升起是指創建軍隊,事件是南昌起義;生死攸關是指使共產黨和紅軍轉危為安的遵義會議。
(2)20世紀30年代,促使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外部因素是日本對中國侵略的加劇,內部條件是全國人民抗日的呼聲高漲,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順應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民意,維護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3)前兩則任務可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建軍隊,浴血奮戰,生死攸關,歷經艱難的紅軍后來成為抗日的重要力量,是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所以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點評】前兩則小題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第三題考查學生歸納綜合分析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邯郸县| 乐平市| 罗山县| 海安县| 德兴市| 九台市| 米泉市| 蓬溪县| 德庆县| 青铜峡市| 洪雅县| 汉沽区| 祁东县| 临沧市| 沙湾县| 清水县| 拜城县| 千阳县| 三江| 电白县| 汉川市| 明水县| 同仁县| 武冈市| 家居| 巴塘县| 鸡泽县| 天长市| 东兰县| 巴里| 家居| 含山县| 安康市| 宁明县| 大冶市| 古田县| 定州市| 来宾市| 阿城市|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