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知識先學做人做好人做有用之人初中歷史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教案一、學情分析初三的學生雖說已經學了兩年歷史,養成了一些學習習慣和歷史素養,但還是缺乏對于世界史的了解,需要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搜集課外知識,儲備必要的背景知識,運用唯物主義史觀分析歷史事件,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加深對本課的理解與掌握。二、教材分析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手工工場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于18世紀60年代進行了工業革命。在棉紡織業、動力和交通方面進行了改革,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法美德也先后進行工業革命。(一)教學目標1、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歷史背景,掌握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概況、成就及意義,理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通過引導學生讀圖、閱讀,啟發學生思考,落實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3、啟發學生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二)課程標準學習提示:理解工業革命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并引起了生產關系的變革。學習要點:瓦特改進蒸汽機;火車與鐵路時代的來臨;現代工廠制度的誕生。(三)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解析,確立本課的重點難點如下:重點: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難點:工業革命的影響三、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學法四、教學設計(一)導入新課:圖片導入(2分鐘)出示圖片:新四大發明我們現在處的時代是信息化時代,這些發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你知道嗎?科技革命并不是起源于中國,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哪個國家發生的、有什么成就和影響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民族自豪感。(二)、新課講授1、明確學習目標(2分鐘)出示學習目標:(1)能記住工業革命的開始時間、國家及重大發明。(2)能說出工業革命的原因、工業革命的影響。(3)能感悟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 。指導學生齊讀教學目標。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與重難點。2、整體認知:什么是工業革命?(2分鐘)教師出示材料:工業革命前的手工工場和工業革命后的工廠。提問:什么是工業革命? 指導學生學生思考,歸納概括:主要是以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大工廠取代手工工場的過程。教師總結: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時期生產領域的革命性變化,主要是以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大工廠取代手工工場的過程。它使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既是生產技術的革命,又是社會關系的革命。設計意圖:鍛煉學生讀圖歸納信息的能力,使學生對工業革命前后的巨大變化形成直觀感受,整體認知工業革命。3、不畏浮云遮望眼(威廉的選擇)5分鐘創設情景故事一:威廉家族的創始人老威廉是一位極富冒險精神的商人,18世紀初中期,年輕的他曾率船隊多次往返于英國和非洲、美洲之間。通過海外貿易,老威廉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又因為在戰爭中他立有戰功,被英國政府封為男爵,享有了世襲的貴族地位。(老威廉跑不動了,威廉家族現在面臨重要選擇,家族積累的財富在英國投資哪個行業呢?)出示導學:閱讀課本P94第一段,回答你認為威廉家族應該用他的財富投資于土地還是工場?為什么?答:我認為他會投資于 ,因為:(1)政治前提;(2)經濟前提;3)直接原因。學生活動:根據情境插上想象的翅膀,找出相應答案。并展示成果。教師總結:英國的環境適合開辦手工工場,同樣也適合開展工業革命,而當手工工場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時,工業革命也就應運而生,因此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政治前提是英國君主立憲制后,政局穩定;經濟前提是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直接原因是手工工場生產無法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設計意圖:強學生閱讀思考的獨學能力。解決教學目標的知識能力目標和教學重點。4、柳暗花明又一村(威廉的煩惱)10分鐘情景二:大威廉在曼徹斯特城內開了一家手工工場,專門從事棉紡織業。他收到了倫敦經理人的來信,他內心非常激動,可是苦惱也接踵而來…June23,1754Dear大衛: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向您報告,我們曼徹斯特工廠生產的平紋布,在這里(印度)太暢銷了,上次進的1000批布在短短一周就被搶購一空。我誠摯的懇請您再多生產些,無論好壞,請速速運來。出示導學:請閱讀課本p94-96,完成導學案(二),解決威廉家族的煩惱是怎樣的:煩惱 時間 人物 重大發明 影響1、織布太慢2、棉紗不足3、動力制約4、交通不便學生活動:學生閱讀課本,找出相關重大發明。小組簡單訂正答案。學生代表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點撥:由于飛梭的發明,織布速度變快,引起棉紗供不應求、棉紗荒,促使人民研發新的紡紗工具---珍妮紡紗機。珍妮機的發明,引起了其他生產部門的一系列發明,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標志工業革命開始。珍妮機發明后的一系列發明使機器不再以人力為動力,具體包括水力紡紗機和水力織布機。這樣雖然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但是枯水期和結冰期不得不停止生產,影響生產發展。蒸汽機的改良解決了這一難題。蒸汽機改良后,蒸汽機就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工業革命向縱深發展。人類從此進入蒸汽時代。另外工場采用蒸汽機之后會有哪些變化?(學生簡單概括)教師總結:生產擴大之后的工場就變成了工廠,現代工廠制度誕生了工業革命的表現是:以“大工廠”取代“手工工場”,以 “機器生產” 取代 “手工勞動”。這些變化是在蒸汽機改進之后產生的,所以工業革命中最重要的一項成就或標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機。改良蒸汽機后,需要大量的煤炭,1830年以后,英國掀起了投資建設鐵路的狂潮,到1851年時,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的鐵路網。人類進入鐵路時代。(學生展示成果,教師出示相關圖片:飛梭、珍妮機、蒸汽機、蒸汽機車;學生展示與教師點撥內容呼應、交替進行。)小結:教師出示表格,學生訂正答案。根據學習情況,給自己加上小星星。設計意圖:(1)通過引導學生讀圖、閱讀,使學生形成直觀認識,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工業革命過程中各個環節相互促進的連帶關系。(2)將各個發明的重大影響補充完整,加深學生對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的理解,解決本課重點。(3)學生自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5、橫看成嶺側成峰(威廉的功過)10分鐘情景三:小威廉一直以家族為榮,他認為正是千萬個威廉家族創造的價值改變了英國和世界。可是當他抬起頭,看到灰蒙蒙的天空,聽到工人不滿的怒吼。他不禁有了一絲動搖……工業革命給英國和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1)出示視頻材料大國崛起片段:指導學生找出工業革命影響的相關信息。學生活動:認真觀看視頻,找出工業革命的影響。展示觀看成果。教師總結:工業革命的影響涉及到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并且既有積極影響如對生產力的影響、對社會進步的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如對環境的影響、對貧富差距的影響。下面我們重點分析一下其中最重要的三點。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整體感知工業革命的影響,培養學生唯物主義歷史觀,突破重難點。(2)教師出示材料和導學材料一: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有驚人的發展。以英國為例,從1770年到1840年,每個工人的生產率平均提高20倍,……英國原棉消耗量從1800年的5200萬磅,到1840年的45590萬磅。生鐵產量1720年為25000噸,1840年增至139640噸。材料二:新生的工業把中等階級中的勞動分子變成工人無產者,把從前的大商人變成了廠主;它排擠了小資產階級,并把民間的一切差別化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 ——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材料三:1840年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材料,傾銷工業品,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后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出示導學:(從材料里提取相關信息,把每則材料后的工業革命的影響補充完整)(1)工業革命對生產力的影響:極大地 ,人類進入 。(2)在社會關系上: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 和 。(3)工業革命后, (制度)戰勝了 (制度) ,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世界形成了 方先進 方落后的局面。學生活動:學生交流討論,完成導學案,展示答案。小結升華:1840年,英國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斗爭的歷程。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論從史出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落實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6、我的感悟(8分鐘)情景四:威廉認為科學技術的力量是強大無比的,請說出你的觀點并舉例說明,為我們祖國的發展建設提建議。出示導學:(我的觀點是...... 例如......因此我們國家應該......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組織語言,踴躍發言。教師小結: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革命,其影響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作用。我們要趨利避害、揚長避短、造福人類。同時,也啟示我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使國家繁榮富強,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科技,我們要堅持“科技興國”戰略,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設計意圖:使學生感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并形成認識,生成能力。既是對本課的知識的練習運用,也是情感的升華,突破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7、總結:我學到了......(4分鐘)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內容,教師完善板書。設計意圖:歸納總結。將本課知識組成知識網絡。加深學生印象和理解,鍛煉語言表達能力。8、當堂檢測,鞏固學習成果。(2分鐘)(1)瓦特改良蒸汽機對工業革命的最大影響是( )A 標志著工業革命的完成 B 促進了英國重工業的發展C 標志著英國工廠制度的建立 D 使機器生產突破了自然條件的限制(2)英國工業革命中普遍出現了一種“由需求導致發明”的模式,這一模式最早體現在( )A毛紡織業的發展中 B棉紡織業的發展中C蒸汽機的發展中 D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中(3)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重要標志是( )A蒸汽機的使用與推廣 B輪船與火車的使用C”珍妮紡紗機”的創制 D機器制造業建立起來五、板書設計20第一次工業革命1、 原因(政治、經濟、直接)2、 成果(珍妮機、蒸汽機、火車):開始、結束、表現。3、 影響(生產力、生產關系、對世界)六、教學反思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對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和重大影響掌握較好,對工業革命的感悟和情感升華環節時間再延長一點會更好;本課的重難點安排合理,學生獨學、對學、小組合作等環節安排恰當。但是小組展示環節,學生不夠積極,只有小組長積極回答問題。原因可能有聽課教師多,害怕回答出錯、以前的學習習慣、教師和學生不熟悉、教師引導不到位等。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嘗試大洋中學小組活動中,不同號數學生回答問題加分不同的策略,爭取調動大多數學生學習和展示的熱情。PAGE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