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動物石膏版畫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新的美術形式,對動手制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學習石膏版畫的方法。2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以及對石膏的塑型能力。3培養學生的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樂趣和塑造美,讓學生熱愛生活教學重點將石膏順利的制作成版畫。教學難點構思巧妙,新穎。正確處理版面的黑白、疏密關系。教學方法演示示范,講授法核心概念:讓學生了解新的美術形式,對動手制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學習石膏版畫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樂趣和塑造美,讓學生熱愛生活。學情分析:低年級的實物版畫的學習使學生對版畫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的儲備,石膏版畫是一種新的美術形式,除前期制作外,后期的印制上大同小異,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安全的提示。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展示實物投影各種石膏版畫的圖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問:老師這里有一份美術資料,想發給大家人手一份來學習,但現在只有一份,應該怎么辦?(復印、打印等)問:現在我們有了先進的設備可以輕松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時間倒退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古代人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說,一本書有許多人需要,怎么辦?(抄寫、刻版印刷等)在繪畫藝術中有一種形式就與印刷術有密切的關系,它就是版畫。結合圖片介紹:早期的版畫大多為書籍中的插圖。如,現存我國最早的版畫,是舉世聞名的唐代《金剛經》中的卷首圖,作于公元868年;明代陳洪綬所畫的《水滸葉子》木刻插圖,以線造型為主。15世紀,德國畫家丟勒將人體解剖學、透視法等運用于木刻版畫中,作品《四騎士》空間感極強。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版畫形式―石膏版畫剛才你們看到的造型就是用這種石膏制作的,它的名字叫石膏。制作方法也很簡單,將石膏上用刻刀刻出形狀。讓學生了解石膏的制作方法。三、探究制作方法小組討論:看課本上的圖片,說說石膏版畫的制作方法。1.起稿:在石膏版上直接用鉛筆起稿。2.刻制:用刀具或其它工具進行刻制。3.滾墨:在版面上均勻地滾上油墨4.印制:選擇一張比版面略大的宣紙蓋在其上面,在紙背用手(或布拓)擦刷印取畫面。教師根據學生所述進行糾正,并重點示范雕刀的使用方法四、初步賞析出示線條造型與塊面造型兩類石膏版畫作品,以及尖(或針)筆類工具與雕刀類工具。學生根據兩類作品的特點選擇恰當的工具,并說明原因:一類主要以線進行造型表現,可用尖筆、針筆等工具在版材上直接刻劃線條或痕跡;另一類主要以塊面進行造型表現,運用刀具進行刻制。小結:剛才我們欣賞的是運用兩種不同手法創作的版畫作品――陰刻與陽刻。五、深入賞析出示兩幅線造型版畫作品,一幅線感強,一幅線感弱。分析、比較哪幅更好,為什么?各小組根據賞析提綱對教材中的版畫作品《林間》進行討論與交流:1.描述:畫中所描繪的事物有哪些?畫中的松鼠正在做什么?2.分析:根據畫面的表現你仿佛可以聽到哪些聲音?試著找出畫面中黑、白、灰三個層次,這樣表現有什么作用?3.解釋:作品為什么取名“林間”?作者想借此畫傳達什么意境?4.判斷:請你用句成語來形容作品給人的感受。六、明確要求以為題材設計并制作完成一幅石膏版畫。第一節課起稿,第二節課刻版、印制六、藝術實踐教師個別輔導:1.構圖,畫面的黑白、疏密關系;2.刻制方法3.印制方法4.修版七、知識拓展介紹版畫簽名的方式:版畫作品通常以鉛筆簽名。1.版畫張次如3/30即表示整套版為30張,這張為第3張;2.畫題;3.制作年代;4.作者簽名。 版畫作品1 2 3 4 八、作業展評1.他評: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2.自評:我運用的是什么方法表現的,最滿意的是什么。3.作品贈“知音”:將自己的作品送給。整理畫具、清潔環境五、拓展欣賞大事的版畫作品,絲網版,木版,石版等各種版畫作品。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樂趣和塑造美,讓我們發現生活,熱愛生活。板書設計石膏版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