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畫的筆法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中國畫的筆法分類,掌握中、側鋒以及順、逆筆用筆的技法,能夠通過控制用筆,達到理想的畫面效果。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討論,并加以實踐和練習,增強關于中國畫筆法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加強學習中國畫的興趣,提高美術素養,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中國畫的運筆方法。難點:能夠靈活控制運筆,營造豐富的畫面效果。三、教學過程活動一:激趣導入播放大師和機器人畫國畫的視頻片段,請學生帶著以下問題觀看:仔細觀察人手和機械手臂的不同,說一說為什么機器人畫出的國畫有種僵硬、死板的感覺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中國畫講究用筆用墨,需要靠手指、手腕、手臂甚至是氣息、心境的配合來控制運筆,才能畫出氣韻生動的國畫作品,里面學問可謂是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大家想不想和老師一起走進這魅力無窮的國畫世界,感受筆墨的魅力!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中國畫的筆法》。活動二:描述分析1.筆法展示《洛神賦圖》《太白行吟圖》局部,提出問題:(1)人物衣紋的線條有何變化 (粗細、長短變化等)(2)這兩種不同的線條畫出的物象給你的感覺有何不同 (剛柔、疏密等)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這些畫面中的線條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富的變化,是因為他們的筆法不同,所以營造出不同的畫面效果。2.中國畫的運筆方法和特點教師出示一系列中國畫作品,引導學生觀察:(1)從這些畫作當中,可以發現哪些不同的線條 (有的線條挺拔有力,有的墨色濃淡不一,有的自然渾圓,有的枯老、受挫)(2)教師請學生拿出紙筆,在紙上進行體驗:大家嘗試畫一下剛剛發現的線條,看看運筆的方向和筆管的角度有什么變化 (筆管垂直,線條流暢;筆管傾斜,墨色豐富;從左往右運筆,線條自然渾圓;方向反之,線條枯老)(3)整支毛筆沾水,分別用筆尖和筆腹蘸墨和蘸水,在紙上自由行筆,看看這時候的墨跡又有了怎樣的變化 (筆尖蘸墨,筆腹蘸水,色階變化豐富)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筆管與紙垂直,勾出的線條柔韌有力,這是中鋒用筆。筆管傾斜,能畫出大片的墨跡,墨色變化豐富,這是側鋒用筆。繪畫時從左到右運行,筆痕略斜是順筆技法,是一種順暢流利的用筆,產生自然、挺勁、圓渾的特點。反之進行繪畫則是逆筆,它畫出的效果是枯老,受挫。畫家通過用筆,控制線條的粗細、長短、曲直、剛柔、疏密的變化。而在蘸墨時,需筆尖蘸墨,蘸水時,吸水要用筆腹或筆根,使筆中所含墨與水分清位置。活動三:示范講解教師以菊花為例,示范并講解中國畫的用筆方法:1.用中鋒蘸淡墨勾花瓣,濃墨點花蕊;2.側鋒畫出富有濃淡變化的葉子;3.順逆筆穿插枝干,勾畫出葉筋;4.上色,完成作品。活動四:實踐展評1.請學生根據老師的示范,臨摹一株菊花,注意體會中國畫的筆法,實踐時間為15分鐘。2.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注意筆法的組合。3.完成作品后,舉辦“秋日菊香”展覽會,請學生自愿展示作品。4.其他同學從造型、筆法等方面,互相評價作品。(如《秋菊》:造型簡練概括,中、側鋒結合,墨色豐富。)活動五:小結作業1.請學生談一談本課收獲,并進行情感升華:筆法是中國畫的基礎,畫家運用不同筆法畫出不同性質墨線,來揭示其內在精神和自身的思想感情。大家平時也要多感受中國畫的魅力,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2.課后請學生搜集中國畫的墨法的不同之處。四、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