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術家眼中的自己——自畫像中的自我表現一.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了解美術家自我意識在作品上的表現, 學會把作品的風格特點和表現形式跟美術家的生活、生存環境聯系起來,以一種歷史的觀點來看待美術作品。學會立足分析美術家生活狀態與環境因素,認識、分析、闡述美術作品的內涵、表現形式與技法特征。理解美術家的藝術成就與時代、社會環境的關系。二.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自畫像中美術家自我意識的表達,學會聯系美術家的生活、生存環境分析、鑒賞美術作品。教學難點:通過對美術家自畫像的鑒賞,培養學生立足人文精神,多元地分析鑒賞美術作品的能力。三.課時安排一課時。四.課前準備讓學生對梵高、丟勒、趙佶等畫家生平做調查了解。五.教學過程:一.導入出示我的自畫像。以漫畫的形式提起學生興趣,主題鮮明引入——這節課的內容是要介紹“自畫像”。提問:同學們覺得,老師這張畫畫得像自己嗎?二.授新引入課題《美術家眼中的自己》⒈出示梵高一系列畫像提問:同學們知道畫上的人是誰嗎?有哪位同學了解過梵高的生平事跡嗎?配合學生回答引出對梵高的介紹。提示自畫像中畫家注重的是對自己在精神上的表現。⒉出示丟勒、普桑、真蒂萊斯基三人自畫像。提問:(1) 畫中的人物是正面還是側面?(2) 畫面中,創作者是否暗示出其本人是一位畫家?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暗示的?引導:自畫像這種形式比較準確地反映出藝術家對自己的認識和角色定位。真蒂萊斯基是用的側面像,具有某種心理暗示的意味。一般而言,正面像美術家可以和觀眾達成交流,而側面像則似乎表明畫家更愿意自行其是,因而其個性也更加孤僻和鮮明。⒊ 畫家不只會用衣著動作表達他們眼中的自己,有時候,也會利用一些場景。出示《畫室》和《宮娥》。提問:請同學們對比分析一下這兩張畫。(1)畫家所在的環境或場所有什么區別?(2)畫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現在畫面上的?(3)是否看出畫家對自己職業的看法?提示:同是處于創作或生活場景中的美術家:委拉斯貴支的畫室是在皇宮,畫家本人是“宮廷畫師”,負責記錄這些人物和事件。而維米爾卻是耐心地坐在自己那狹小的畫室里描繪一位抱樂器的姑娘。跟《宮娥》相比,這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地方。委拉斯貴支自畫像面前那塊巨大的畫布表明他記錄的是重要的事件和宏偉的景象,而維米爾那塊小畫布則說明他更專注于普通生活的細節。⒋ 我們了解了畫家在畫自畫像時喜歡運用的手法,如眼神,動作,穿著,場景,那么同學們是不是對如何欣賞自畫像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了呢?(由學生主導欣賞畫面內容)出示倫勃朗自畫像。男女生分組討論,提問:這是畫家哪個時期的畫像?畫家的神情表現了什么?三.總結自畫像是藝術家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種方式。欣賞自畫像的時候,我們要根據畫家生活的社會背景和生平經歷去理解。四.自主學習聽完課后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完成我提出的兩個學習要求(填表格):嘗試分析鑒賞趙佶的《聽琴圖》和別人為趙佶所繪的肖像,把自己體會到的畫家的精神意識,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記錄下來。作品 形象特征 畫家的精神意識趙佶《聽琴圖》《宋徽宗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