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2017七上·吳興期末)觀察下圖,回答小題。(1)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______米( )A.60 B.600 C.6000 D.60000(2)乙地在丙地的______方向( )A.西北方 B.正西方 C.東南方 D.正北方2.(2017七上·柯橋期末)杭州蘇堤全長2.8千米,量得圖上距離為14厘米,該圖的比例尺為( )A.1:20 00 B.二十萬分之一C. D.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米3.(2017七上·臺州期中)若下圖中三條線為等高線,數值關系為a>b>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C.甲、乙兩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4.(2017七上·柯橋期末)圖中學校在果園的( )A.東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東北方向5.(2017七上·平陽月考)下列四幅圖是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圖,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A. B.C. D.6.(2017七上·柯橋期中)赤道周長約為40000千米,在一幅地圖上,量得赤道的圖上距離為200厘米,則該圖的比例尺是( )A.1:10000000 B.1:20000000C.四千萬分之一 D.二百萬分之一7.(2017七上·湖州期中)在相同的圖幅下,對世界政區圖、中國政區圖、湖州政區圖、吳興區政區圖這四幅圖描述正確的是( )A.吳興區政區圖的比例尺最小B.世界政區圖的比例尺最大C.湖州政區圖比中國政區圖要簡略D.吳興區政區圖描述最詳細8.(2017七上·柯橋期中)下面圖1和圖2圖幅相同。據此回答小題。(1)小明家在小華家的哪個方向( )A.東南 B.正東 C.東北 D.西北(2)小華家到小明家與小李家到小宋家的距離相比( )A.一樣 B.更遠 C.更近 D.不能確定(3)小華準備與同學一起去登山,他們應該帶的地圖是( )①大比例尺地圖 ②等高線地形圖 ③小比例尺圖 ④旅游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9.(2017七上·臺州期中)在地圖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A.一般定向法 B.指向標定向法C.經緯網定向法 D.實物定向法10.(2017七上·諸暨期中)地圖上常用圖例 “ ”所表示的是( )A.長城 B.鐵路 C.國界 D.公路二、綜合題11.(2017七上·諸暨期中)讀下圖,完成下列題目:(1)圖中A,B兩座山峰, 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 米以上。(2)D處是 ;F處是 。(3)某野外活動小組想找一處陡崖練習攀巖,可以考慮圖中的 處。(4)圖中小胖和小朱他倆之間的相對高度是 米。(5)圖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 。(6)①②兩條上山路線,若要選擇比較輕松的登山路線,應選擇 路線,理由是 。12.(2017七上·臺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A地等高線地形圖(1)A地的地形類型最有可能是 ,圖中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 米。(2)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語言”中的 。如果將圖中繪制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則綠色越淺的地方,海拔 。(3)判斷圖中a、b處哪一條可能是小溪?請說明判斷的理由。該小溪的流向是怎樣?(4)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圖 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13.(2017七上·柯橋期中)讀下邊等高線圖(單位為米),回答問題。(1)C處的地形部位是 。(2)B點的海拔是 ,B點與A點(674.1m)的相對高度是 。(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月芽河的大致流向是 。(4)圖中B和D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請你指出并說明理由。(5)下列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EF線地表起伏狀況的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方向和比例尺的運用,理解解答即可。(1)讀圖可知,圖中為數字式比例尺,說明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米。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200×3=600米。故B正確。(2)讀圖可知,圖中有指向標,箭頭指向正北方。因此乙地在丙地的正北方。故D正確。故答案為:(1)B;(2)D。【點評】(1)本題考查比例尺的計算,熟練掌握比例尺三種表示形式的轉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本題考查方向的判讀,必須要根據圖中指向標判斷,而不是所有地圖都根據一般定向法定向。2.【答案】C【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根據題意可知,杭州蘇堤全長2.8千米(280000厘米),量得圖上距離為14厘米,該圖的比例尺為14:280000=1:20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米。綜合分析,只有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比例尺的計算及表示形式的轉換,理解解答即可。3.【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圖中數值關系為a>b>c,甲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甲地是山谷部位,可能形成河流;乙處是山脊,甲處的海拔高度低于乙處海拔高度。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4.【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讀圖可知,圖中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緯網,應該按“上北下南、自西向東”定向。因此圖中學校在果園的西北方向。故B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如何根據一般定向法定向,屬于基礎知識,讀圖理解解答即可。5.【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讀圖可知,A圖中的比例尺最大,說明表示實際距離最小,說明等高線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綜合考慮比例尺大小、等高線疏密與坡度大小的關系,難度較大。6.【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換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200cm/40000km=1/20000000。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比例尺換算的運用。7.【答案】D【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相同的圖幅下,比例尺越大,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反之也然。吳興區政區圖表示的范圍最小,比例尺最大,A錯誤;世界政區圖表示的范圍最大,比例尺最小,B錯誤;湖州政區圖表示的范圍比中國政區圖表示的范圍小,內容更詳細,C錯誤;吳興區政區圖的比例尺最大,范圍最小,內容最詳細,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比例尺的理解。8.【答案】(1)C(2)C(3)A【知識點】方向;比例尺;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指向標定向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指向標定向法,小明家在小華家的東北方向。故選C。(2)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幅相同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圖上表示范圍越小,圖上內容越詳細。圖1比例尺比圖2大,所以小華家到小明家與小李家到小宋家的距離相比更近。故選C。(3)本題考查的是地圖適用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幅相同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圖上表示范圍越小,圖上內容越詳細,所以登山活動要攜帶的是小比例尺地圖,所以①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登山要看地形坡度,應攜帶等高線地形圖,所以②符合題意;登山不一定要去風景區,與旅游景點關系不大,更重要的是看當地地形,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的適用,對方向、比例尺的運用。9.【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定向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地圖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定向法的識記。10.【答案】B【知識點】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圖上常用圖例 “ ”所表示的是鐵路。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圖例的識記。11.【答案】(1)B;600(2)山脊;鞍部(3)E(4)200(5)自西南向東北(6)①;等高線稀疏,表示該處坡緩,登山較省力【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A,B兩座山峰,B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600米以上,A山峰在400-500m之間。(2)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D處等高線向地處突出,為山脊;F處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為鞍部。(3)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E處等高線密集重合,為懸崖,可以用來進行攀巖活動。(4)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分析等高線地形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圖等高距為100m,小胖處海拔為100m,小朱處海拔為300m,所以小胖和小朱他倆之間的相對高度是200米。(5)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水往低處流,依據指向標指向,圖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6)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①②兩條上山路線,若要選擇比較輕松的登山路線,應選擇①。①路線處等高線稀疏,表示該處坡緩,登山較省力。【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的判讀。12.【答案】(1)山地;100(2)注記;高(3)a處等高線向高處突出是山谷,容易形成河流自東北向西南。(4)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圖例和注記;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A地的還把在600m左右,有山峰的標志,可以判斷A地的地形類型最有可能是山地。根據地形圖,可以判斷等高距為100m,其中乙地海拔為300m,丙地海拔為400m,可以判斷兩地相對高度是100m。(2)本題考查的是地圖三要素和分層設色地形圖的有關知識。地圖語言包括比例尺、指向標、圖例和注記,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語言”中的注記。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直觀地告訴我們地勢起伏的狀況。分層設色通用的顏色順序是:海洋用藍色,平原用綠色,低山丘陵用黃色,高山用棕褐色。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綠色越濃,表示地勢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勢越高。(3)本題考查的是河流流向的有關知識。河流發源在山谷地形,山谷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容易形成小溪,因此a處可能是小溪。根據指向標和河流從海拔高處流向海拔低處,可以判斷溪流流向是自東北向西南。(4)本題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地形剖面圖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根據沿圖中L線海拔從低到高到低到高到低,因此圖B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三要素、分層設色地形圖的識記,對河流流向、等高線地形圖、地形剖面圖的判讀。13.【答案】(1)鞍部(2)100米;574.1m(3)由西北流向東南(或由北向南流)(4)D處有誤,因為該處的地形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5)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C處地形兩邊高,中間低,呈馬鞍形,為鞍部。(2)本題考查的是海拔和相對高度的有關知識。分析地圖可知,該圖的等高距為100m,所以B的海拔是100m,B點與A點(674.1m)的相對高度是(674.1m-100m),即574.1m。(3)本題考查的是指向標定向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指向標定向法,由西北流向東南(或由北向南流)。(4)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有關知識。D處有誤,D處等高線向地處凸出,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5)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有關知識。分析等高線地形圖可知,E處海拔在400-500m之間,F處海拔在200m,所以E處高即東高,F處低即西低,又EF線中間為山谷,海拔更低,B符合要求。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指向標定向法、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能力。1 / 1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2017七上·吳興期末)觀察下圖,回答小題。(1)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______米( )A.60 B.600 C.6000 D.60000(2)乙地在丙地的______方向( )A.西北方 B.正西方 C.東南方 D.正北方【答案】(1)B(2)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方向和比例尺的運用,理解解答即可。(1)讀圖可知,圖中為數字式比例尺,說明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米。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200×3=600米。故B正確。(2)讀圖可知,圖中有指向標,箭頭指向正北方。因此乙地在丙地的正北方。故D正確。故答案為:(1)B;(2)D。【點評】(1)本題考查比例尺的計算,熟練掌握比例尺三種表示形式的轉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本題考查方向的判讀,必須要根據圖中指向標判斷,而不是所有地圖都根據一般定向法定向。2.(2017七上·柯橋期末)杭州蘇堤全長2.8千米,量得圖上距離為14厘米,該圖的比例尺為( )A.1:20 00 B.二十萬分之一C. D.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米【答案】C【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根據題意可知,杭州蘇堤全長2.8千米(280000厘米),量得圖上距離為14厘米,該圖的比例尺為14:280000=1:20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米。綜合分析,只有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比例尺的計算及表示形式的轉換,理解解答即可。3.(2017七上·臺州期中)若下圖中三條線為等高線,數值關系為a>b>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C.甲、乙兩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圖中數值關系為a>b>c,甲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甲地是山谷部位,可能形成河流;乙處是山脊,甲處的海拔高度低于乙處海拔高度。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4.(2017七上·柯橋期末)圖中學校在果園的( )A.東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東北方向【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讀圖可知,圖中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緯網,應該按“上北下南、自西向東”定向。因此圖中學校在果園的西北方向。故B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如何根據一般定向法定向,屬于基礎知識,讀圖理解解答即可。5.(2017七上·平陽月考)下列四幅圖是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圖,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讀圖可知,A圖中的比例尺最大,說明表示實際距離最小,說明等高線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綜合考慮比例尺大小、等高線疏密與坡度大小的關系,難度較大。6.(2017七上·柯橋期中)赤道周長約為40000千米,在一幅地圖上,量得赤道的圖上距離為200厘米,則該圖的比例尺是( )A.1:10000000 B.1:20000000C.四千萬分之一 D.二百萬分之一【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換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200cm/40000km=1/20000000。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比例尺換算的運用。7.(2017七上·湖州期中)在相同的圖幅下,對世界政區圖、中國政區圖、湖州政區圖、吳興區政區圖這四幅圖描述正確的是( )A.吳興區政區圖的比例尺最小B.世界政區圖的比例尺最大C.湖州政區圖比中國政區圖要簡略D.吳興區政區圖描述最詳細【答案】D【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相同的圖幅下,比例尺越大,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反之也然。吳興區政區圖表示的范圍最小,比例尺最大,A錯誤;世界政區圖表示的范圍最大,比例尺最小,B錯誤;湖州政區圖表示的范圍比中國政區圖表示的范圍小,內容更詳細,C錯誤;吳興區政區圖的比例尺最大,范圍最小,內容最詳細,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比例尺的理解。8.(2017七上·柯橋期中)下面圖1和圖2圖幅相同。據此回答小題。(1)小明家在小華家的哪個方向( )A.東南 B.正東 C.東北 D.西北(2)小華家到小明家與小李家到小宋家的距離相比( )A.一樣 B.更遠 C.更近 D.不能確定(3)小華準備與同學一起去登山,他們應該帶的地圖是( )①大比例尺地圖 ②等高線地形圖 ③小比例尺圖 ④旅游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1)C(2)C(3)A【知識點】方向;比例尺;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指向標定向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指向標定向法,小明家在小華家的東北方向。故選C。(2)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幅相同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圖上表示范圍越小,圖上內容越詳細。圖1比例尺比圖2大,所以小華家到小明家與小李家到小宋家的距離相比更近。故選C。(3)本題考查的是地圖適用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幅相同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圖上表示范圍越小,圖上內容越詳細,所以登山活動要攜帶的是小比例尺地圖,所以①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登山要看地形坡度,應攜帶等高線地形圖,所以②符合題意;登山不一定要去風景區,與旅游景點關系不大,更重要的是看當地地形,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的適用,對方向、比例尺的運用。9.(2017七上·臺州期中)在地圖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A.一般定向法 B.指向標定向法C.經緯網定向法 D.實物定向法【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定向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地圖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定向法的識記。10.(2017七上·諸暨期中)地圖上常用圖例 “ ”所表示的是( )A.長城 B.鐵路 C.國界 D.公路【答案】B【知識點】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圖上常用圖例 “ ”所表示的是鐵路。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圖例的識記。二、綜合題11.(2017七上·諸暨期中)讀下圖,完成下列題目:(1)圖中A,B兩座山峰, 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 米以上。(2)D處是 ;F處是 。(3)某野外活動小組想找一處陡崖練習攀巖,可以考慮圖中的 處。(4)圖中小胖和小朱他倆之間的相對高度是 米。(5)圖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 。(6)①②兩條上山路線,若要選擇比較輕松的登山路線,應選擇 路線,理由是 。【答案】(1)B;600(2)山脊;鞍部(3)E(4)200(5)自西南向東北(6)①;等高線稀疏,表示該處坡緩,登山較省力【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A,B兩座山峰,B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600米以上,A山峰在400-500m之間。(2)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D處等高線向地處突出,為山脊;F處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為鞍部。(3)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E處等高線密集重合,為懸崖,可以用來進行攀巖活動。(4)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分析等高線地形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圖等高距為100m,小胖處海拔為100m,小朱處海拔為300m,所以小胖和小朱他倆之間的相對高度是200米。(5)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水往低處流,依據指向標指向,圖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6)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判讀的有關知識。①②兩條上山路線,若要選擇比較輕松的登山路線,應選擇①。①路線處等高線稀疏,表示該處坡緩,登山較省力。【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的判讀。12.(2017七上·臺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A地等高線地形圖(1)A地的地形類型最有可能是 ,圖中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 米。(2)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語言”中的 。如果將圖中繪制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則綠色越淺的地方,海拔 。(3)判斷圖中a、b處哪一條可能是小溪?請說明判斷的理由。該小溪的流向是怎樣?(4)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圖 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答案】(1)山地;100(2)注記;高(3)a處等高線向高處突出是山谷,容易形成河流自東北向西南。(4)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圖例和注記;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A地的還把在600m左右,有山峰的標志,可以判斷A地的地形類型最有可能是山地。根據地形圖,可以判斷等高距為100m,其中乙地海拔為300m,丙地海拔為400m,可以判斷兩地相對高度是100m。(2)本題考查的是地圖三要素和分層設色地形圖的有關知識。地圖語言包括比例尺、指向標、圖例和注記,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語言”中的注記。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直觀地告訴我們地勢起伏的狀況。分層設色通用的顏色順序是:海洋用藍色,平原用綠色,低山丘陵用黃色,高山用棕褐色。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綠色越濃,表示地勢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勢越高。(3)本題考查的是河流流向的有關知識。河流發源在山谷地形,山谷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容易形成小溪,因此a處可能是小溪。根據指向標和河流從海拔高處流向海拔低處,可以判斷溪流流向是自東北向西南。(4)本題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地形剖面圖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根據沿圖中L線海拔從低到高到低到高到低,因此圖B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三要素、分層設色地形圖的識記,對河流流向、等高線地形圖、地形剖面圖的判讀。13.(2017七上·柯橋期中)讀下邊等高線圖(單位為米),回答問題。(1)C處的地形部位是 。(2)B點的海拔是 ,B點與A點(674.1m)的相對高度是 。(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月芽河的大致流向是 。(4)圖中B和D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請你指出并說明理由。(5)下列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EF線地表起伏狀況的是( )【答案】(1)鞍部(2)100米;574.1m(3)由西北流向東南(或由北向南流)(4)D處有誤,因為該處的地形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5)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C處地形兩邊高,中間低,呈馬鞍形,為鞍部。(2)本題考查的是海拔和相對高度的有關知識。分析地圖可知,該圖的等高距為100m,所以B的海拔是100m,B點與A點(674.1m)的相對高度是(674.1m-100m),即574.1m。(3)本題考查的是指向標定向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指向標定向法,由西北流向東南(或由北向南流)。(4)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有關知識。D處有誤,D處等高線向地處凸出,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5)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有關知識。分析等高線地形圖可知,E處海拔在400-500m之間,F處海拔在200m,所以E處高即東高,F處低即西低,又EF線中間為山谷,海拔更低,B符合要求。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指向標定向法、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