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必修三第二章第一節《神經調節》——教學設計新安縣第一高級中學 劉向華《神經調節》——教學設計新安縣第一高級中學 劉向華一、教材分析1、本節內容的地位: 神經調節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節的重要內容,它主要包括“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反射、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神經調節的分級調節、人腦的高級功能”五部分內容。神經調節,尤其是興奮的傳導這一部分,在高考題中常有涉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與神經調節有著密切的聯系。本節知識還與 “細胞膜、內環境與穩態、生態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等多個知識點聯系緊密。故學好本節知識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其它知識的理解和掌握。2、教材編排特點:本節內容的教材編排非常合理,充分體現了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由形象到抽象的特點,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第一部分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對初中所學內容的回顧, 興奮的傳導這部分對于學生是全新的知識,比較抽象、較難理解,教材將插圖與相關內容結合,使內容形象直觀,便與學生理解。3、重、難點的確定:興奮的傳導,這部分內容涉及到物理知識,極其微觀、抽象、難理解,既是本節的重點,又是本節的難點。4、課時安排:根據本節的特點——重難點多、較難理解,所以本節知識將分成兩課時進行。本節課我主要講的是第一課時。二、教學目標的確定1、知識目標: ①識記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神經元的結構以及神經系統的組成。②理解興奮在神經纖維和神經元之間的傳導過程。2、能力目標 : ①通過“興奮傳導” 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開發學生的作圖能力。 ② 隨著對“興奮傳導”這一生命活動本質規律的深入探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歸納、綜合等思維能力。 ③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意識和勇于探究的精神。3、情感目標 : 通過學習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進一步培養學生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三、教學方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會”知識,更是為了“會學”知識。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我采用了”引導——探究式”教學、演示法、討論法、講練結合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生們的觀察、閱讀、思考、分析、討論、探究等活動,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深入理解知識點 ,并借助于形象逼真的多媒體課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相互協作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四、教學過程1、開門見山, 導入新課:開門見山,引入新課,先展示反射的概念、分類及其區別。然后展示吃梅子的圖片,使學生很快進入上課狀態。(課件演示)2、復習鞏固:區分清楚反射的兩種類型之后,先回顧復習反射弧的相關知識,之后通過圖片和相關的動畫整體展示反射弧的協調配合過程。反射弧這部分內容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已經學過,但這些內容又是學好本節課的基礎,和本節要講的知識點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學生是在兩年前學的,肯定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已經不記得了,所以對這些內容進行復習是很有必要的。設疑: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喚醒學生的回憶,并使學生在回憶舊知識的同時,領會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知識在學生心中形成網絡化,加深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和對新知識的理解。反射弧由幾部分組成? 學生活動:組織學生回憶、思考,并展開討論、分析,得出結論:完成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課件演示反射弧的結構以及反射過程的動畫)3、引入新問題:通過剛才我們觀察興奮在反射弧上的傳導,我們看到興奮有時在一個神經元內傳導,有時從一個神經元傳到另一個神經元,那么:①神經元有哪幾部分組成? (課件展示神經元的組成及功能)②這兩種情況下興奮的傳導方式一樣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是兩種不同的傳導方式,下面我們就分別介紹一下這兩種方式。4、探究新知:(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設疑:在復習完神經元結構的基礎之上,向學生提出問題:“神經纖維在未受刺激時,細胞膜內外的電位如何?” 、“當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以后,細胞膜內外電位如何變化?” 、“在細胞膜外的哪兩個部位間形成了電位差?” 、“電荷在細胞膜外是如何移動的?” 、“ 在細胞膜內呢?” 、“興奮是如何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特點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學生活動:帶著以上問題,組織學生閱讀課文,在分析、討論的基礎上,得出答案。(課件演示)然后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對重點內容進行點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鞏固練習:為了鞏固學生剛才所學的知識,在此可以設計一個練習題(課件演示),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后再引導學生對一新知識點進行小結,幫助學生再一次認識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通過以上對知識的預習、討論、講解、練習、總結等種種環節,使學生真真正正把這部分知識弄懂。5、繼續探究新知:(2)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引入:當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到軸突末梢時,因為兩個神經元并不緊密相連,那么興奮如何從一個神經元傳到下一個神經元呢?(課件展示兩個神經元相連接的部位)設疑:在剛才引入的基礎上,繼續設疑,將書上的知識點轉化為問題:1、 興奮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是通過什么來傳遞的?它由哪幾個部分構成?”2、“這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3、興奮在兩個神經元之間傳遞時有什么特點?學生活動:帶著這些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文,這樣可以使他們有目的地、更有針對性的去看,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然后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得出答案。(課件展示)因為這部分涉及到突觸小體、突觸、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遞質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并且整個傳遞過程又非常抽象,為了使學生能夠更清晰、形象地認識突觸部位,以及興奮在突觸部位的傳遞過程,在此可以用形象、生動的動畫演示整個過程。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使整個過程變得一目了然,突破了這個重點和難點。五、教學評價(課件展示)在此設計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試題,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和教學反饋,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在設計試題時有意使試題由易到難,由知識記憶到能力提高。最后再選兩道近兩年的高考試題,使學生認識到本節內容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和地位。六、教學反思以上是“神經調節”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依據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新課改下協同教學、討論教學、探究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在以教材作為最基本的課程資源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各種信息技術,如音、像、影等形式傳遞教學信息,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又能使教學內容形象化,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既提高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效率,又提高了教學效果,成功地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26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神 經 調 節新安縣第一高級中學劉 向 華反射:后天先天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反射: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非條件反射請判斷反射的類型?條件反射請判斷反射的類型?條件反射請判斷反射的類型?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后天性反射先天性反射可以消退不會消退低級的神經中樞高級的神經中樞談虎色變吃梅止渴老馬識途連連看感受器:感覺神經末梢部分傳入神經傳出神經神經中樞效應器(運動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體)二、完成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反射弧組成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神經中樞:如何判斷感受器和效應器?請判斷:圖中的X為傳入神經√神經節神經元細胞質+細胞核=細胞體細胞膜樹突:短而多,呈樹枝狀軸突:較長,一般為一條樹 突細胞體軸突軸突末梢髓鞘神經纖維三、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神經元(神經細胞)神經元的功能: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四、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1)靜息電位的特點:外正內負,是由K+外流形成的,如圖中的①、③處(填數字)。(2)動作電位的特點:___________,是由Na+內流形成的,如圖中的_____處(填數字)。外負內正②比一比,看誰聽的認真,看的仔細!五、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突觸小體:軸突末梢經多次分支,每個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狀 或球狀小體 。找找看它在哪?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下一個神元的樹突膜或胞體膜)突觸突觸:是兩個神經元相接觸的部位,興奮在兩個神經細胞之間通過突觸來傳遞.突觸的分類:軸突--樹突型軸突--細胞體型易混易錯概念辨析概 念 含 義軸突 神經元長而少的一個突起突觸小體 是軸突末梢分支成的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的球狀或杯狀的結構突觸小泡 是突觸小體內的囊泡結構,里面有神經遞質突觸 由突觸前膜、突觸后膜和突觸間隙組成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1、遞質供體:2、遞質移動方向:3、遞質受體:4、遞質的作用:5、遞質起作用后的去路:6、如果神經遞質一直起作用,會有什么結果?關于細胞之間興奮的傳遞過程,你知道以下問題的答案嗎?軸突末端突觸小體內的突觸小泡突觸小泡→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蛋白使另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重新回突觸前膜使下一個神經元一直興奮或一直抑制或被分解下圖箭頭表示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其中哪一條最為正確( )A.a B.B C.c D.d綜合檢測D某種止痛藥不影響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卻能在一段時間內阻斷神經沖動向感覺中樞的傳導,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 )A.突觸前膜 B.細胞體C.突觸間隙 D.樹突綜合檢測C本節內容回顧: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二.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反射弧三.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神經元四.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五.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敬請指導!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必修三第二章第一節《神經調節》——說課稿新安縣第一高級中學 劉向華《神經調節》——說課稿新安縣第一高級中學 劉向華課題介紹:各位老師,大家好。我叫劉向華,來自新安縣第一高級中學。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神經調節》。神經調節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節的重要內容,它涉及的內容較多,知識相對來說非常抽象,也較難理解,是必修三中的一個難點,在近年的高考題中出現的頻率也較高。所以,我選擇了它作為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師的指導。首先,我將本節課的課堂設計思路做簡單的介紹:課堂設計思路1、遵循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發展”的原則和“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念,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 、充分體現新課改下協同教學、討論教學、探究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3、在以教材作為最基本的課程資源的前提下,積極倡導學生 “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和勤于思考”的精神,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積極動腦筋思考的主動過程。4、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各種信息技術,如音、像、影等形式整合教學內容,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神經調節,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評價、說教學反思”這6個方面進行剖析。一、說教材1、本節內容的地位: 神經調節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節中的一部分重要內容。它主要包括“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反射、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神經調節的分級調節、人腦的高級功能”五部分內容。本部分與 “體液調節”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密切相關的,本節知識還與 “細胞膜、內環境與穩態、生態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等多個知識點聯系緊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與神經調節有著密切的聯系。故學好本節知識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其它知識的理解和掌握。2、教材編排特點:本節內容的教材編排非常合理,充分體現了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由形象到抽象的特點,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第一部分“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反射”是對初中所學內容的回顧,并與新知識有非常緊密的聯系。 “興奮的傳導”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是全新的知識,比較抽象、較難理解,教材將插圖與相關內容結合,使內容變得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理解。3、重、難點的確定:興奮的傳導,這部分內容與初中所學的部分內容聯系緊密,并且涉及到物理知識,極其微觀、抽象、難理解,在高考題中也常有涉及。既是本節的重點,又是本節的難點。4、課時安排:根據本節內容的特點——知識點多、較難理解,我將本節內容分成兩課時進行。今天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二、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者相結合的要求,以及對本節內容的分解和對學生的了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大方面:1、知識目標: 2、能力目標 :3、情感目標 :三、說教學方法在學習新課改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會”知識,更是為了“會學”知識。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對本節的第一部分內容“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主要通過“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首先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并結合多媒體課件和圖片以及flash動畫的演示,使學生在進行觀察、討論后,解決問題,回憶起初中所學的內容。對“興奮的傳導”這部分內容,因為是新知識,所以我采用了“引導——探究式”教學,結合演示法、討論法、講練結合法等多種教法的綜合運用,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多樣的學法如:觀察、閱讀、思考、探究、討論、交流等,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分析問題,最終,通過教師對難點的點撥深入理解知識點,進而解決問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借助于形象逼真的多媒體圖片以及flash動畫的演示,使教學內容形象化,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以及相互協作的能力。四、說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學中各個環節的核心,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的能否實現和最終的教學成果。結合本節課的特點,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五部分內容。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部分:1、開門見山, 導入新課:開門見山,引入新課,先展示反射的概念、分類及其區別。然后展示吃梅子的圖片,使學生很快進入上課狀態。(課件演示)同時很自然的過渡到第二部分內容的學習。2、復習鞏固 聯系新知:區分清楚反射的兩種類型之后,先回顧復習反射弧的相關知識,之后通過圖片和相關的動畫整體展示反射弧的協調配合過程。反射弧這部分內容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已經學過,但這些內容又是學好本節課的基礎,和本節要講的知識點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學生是在兩年前學的,肯定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已經不記得了,所以對這些內容進行復習是很有必要的。設疑: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喚醒學生的回憶,并使學生在回憶舊知識的同時,領會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知識在學生心中形成網絡化,加深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和對新知識的理解。反射弧由幾部分組成? 學生活動:組織學生回憶、思考,并展開討論、分析,得出結論:完成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課件演示反射弧的結構以及反射過程的動畫)3、引入新問題:通過剛才我們觀察興奮在反射弧上的傳導,我們看到興奮有時在一個神經元內傳導,有時從一個神經元傳到另一個神經元,那么:①神經元有哪幾部分組成? (課件展示神經元的組成及功能)②這兩種情況下興奮的傳導方式一樣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是兩種不同的傳導方式,下面我們就分別介紹一下這兩種方式。這樣就很快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并很自然地和本節的新知識聯系起來了。4、探究新知:第一部分:(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設疑:在復習完神經元結構的基礎之上,向學生提出問題:“神經纖維在未受刺激時,細胞膜內外的電位如何?” 、“當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以后,細胞膜內外電位如何變化?” 、“在細胞膜外的哪兩個部位間形成了電位差?” 、“電荷在細胞膜外是如何移動的?” 、“ 在細胞膜內呢?” 、“興奮是如何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特點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學生活動:帶著以上問題,組織學生閱讀課文,在分析、討論的基礎上,得出答案。(課件演示)然后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對重點內容進行點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鞏固練習:為了鞏固學生剛才所學的知識,在此可以設計一個練習題(課件演示),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后再引導學生對一新知識點進行小結,幫助學生再一次認識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通過以上對知識的預習、討論、講解、練習、總結等種種環節,使學生真真正正把這部分知識弄懂。5、探究新知:第二部分:(2)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引入:當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到軸突末梢時,因為兩個神經元并不緊密相連,那么興奮如何從一個神經元傳到下一個神經元呢?(課件展示兩個神經元相連接的部位)設疑:在剛才引入的基礎上,繼續設疑,將書上的知識點轉化為問題:1、 興奮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是通過什么來傳遞的?它由哪幾個部分構成?”2、“這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3、興奮在兩個神經元之間傳遞時有什么特點?學生活動:帶著這些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文,這樣可以使他們有目的地、更有針對性的去看,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然后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得出答案。(課件展示)因為這部分涉及到突觸小體、突觸、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遞質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并且整個傳遞過程又非常抽象,為了使學生能夠更清晰、形象地認識突觸部位,以及興奮在突觸部位的傳遞過程,在此可以用形象、生動的動畫演示整個過程。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使整個過程變得一目了然,突破了這個重點和難點。接下來我們看教學評價:五、教學評價為了檢測學習目標是否達到,在此設計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試題,及時進行教學評價。(課件展示)在此設計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試題,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和教學反饋,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在設計試題時有意使試題由易到難,由知識記憶到能力提高。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強化記憶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最后一個環節教學反思:六、教學反思以上是“神經調節”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依據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新課改下協同教學、討論教學、探究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在以教材作為最基本的課程資源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各種信息技術,如音、像、影等形式傳遞教學信息,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又能使教學內容形象化,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既提高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效率,又提高了教學效果,成功地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謝謝各位教師的指導!我的說課內容到此為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設計.doc 神經調節.flv 神經調節.ppt 說課稿.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