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京劇臉譜》造型·表現課時:1 課時教學目標1.臉譜的樣式、色彩及其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關系等知識。2.運用所學的臉譜知識設計制作一張京劇臉譜。3.培養學生熱愛國粹—京劇。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及主動探究知識的精神。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設計、制作京劇臉譜的過程。教學難點:臉譜譜式、色彩及其與所表現的人物性格特征之間的關系。用具準備教師教具 :臉譜資料、鉛筆。制作好的臉譜底板、課本、京劇臉譜資料、圖片、錄像、課件。學生學具 :臉譜資料、水粉色、調色盤、毛筆。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播放京劇唱腔片斷《赤桑鎮》。【教師】:哪位同學回答下面的問題 你知道這是什么藝術 【學生】:答:京劇,包公【教師】:問:為什么包拯的臉上有許多的圖案和顏色 【學生】:答:角色圖案和顏色是用來舞臺化妝用的。教師總結:京劇是我國傳統藝術,在京劇中有些人物的 臉上有一些圖案和顏色,是京劇特有的舞臺化妝藝術。這種用來化妝用的圖案和顏色在京劇中叫臉譜。2.引出課題【教師】問:如此美麗的臉譜,你們想不想把它表現出來 【學生】積極響應【教師】板書:京劇臉譜(二)、講授新課:1.(出示臉譜資料)京劇——舞臺化妝——臉譜:起源:【教師】講解:京劇臉譜的起源與面具關系密切,人類早期的戰爭面具、儺舞面具、漢代百戲假面具都是戲劇臉譜的遠祖。京劇興起后,臉譜造型日臻完善,在構圖上奠定了基本譜式,各類角色的臉譜進一步精致化、多樣化,但仍然保持著傳統臉譜的基本特點。2) 意義:【教師】:問:京劇中為什么要用臉譜化妝 【學生】:答:突出人物形象,美化舞臺效果。教師總結:臉譜是京劇中特有的產化妝藝術。是用寫實和象征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把人物的形象進行夸張,以突出、強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個性,而采用的一種手段,用來造成舞臺的效果。3)京劇臉譜的藝術價值:【學生】請學生討論,談談京劇臉譜的美感。【教師】總結:臉譜既是一種舞臺化妝,同時又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圖案藝術,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是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2.臉譜在京劇中的運用:1)京劇中哪些角色運用臉譜化妝?【教師】京劇中的臉譜通常用于“凈角”和“丑角”兩大類人物形象的化妝上。生、旦角很少用。臉譜的譜式課件出示各種譜式【學生】討論各種譜式的特點。教師總結:京劇臉譜在應用和發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譜式,約十余種介紹特點:a、整臉:在整個面部涂一種主色,不勾花紋,而是在主色上畫出眉、眼、口、鼻的紋理,這種譜式稱之為“整臉’’。b、在整臉的基礎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顏色上突出出來,而是使前額、左右面頰呈現出三塊明顯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塊瓦,稱之為“三塊瓦臉”或“三塊瓦窩”。c、從腦門頂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顏色的立柱紋與眼窩大體呈“十字”形,眉子,臉”。額頭涂白,有灰色小圈此種譜式稱之為“十字門臉”.d、與整臉相反,臉譜色彩、最復雜的稱之為“碎花臉’’。e、色彩、構圖不對稱,表現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臉譜譜式,稱之為“歪臉"。3. 教師展示范畫作品 :(出示范畫)4.教師示范臉譜的繪畫步驟方法:1)在畫好的臉譜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軸線。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2)用鉛筆勾畫臉譜紋樣,勾畫譜式時注意左右對稱(歪臉除外)。5. 欣賞學生作品:【教師】學習這些作品的優點(三)學生實踐1.作業內容及要求:內容:完成一副京劇臉譜的設計制作。要求:1)可以獨立設計制作完成,也可以與鄰近幾個同學合作設計完成一套京劇臉譜作業,具體分工自己商議解決。如:水滸傳、三國等。。2)本課時完成譜式的鉛筆稿勾畫。3)注意事項:1、自選譜式;2、左右對稱(歪臉除外)。2.學生實踐: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和作業要求進行大膽創作。(四)教師輔導:1.定中軸線2.五官位置3.勾畫譜式(五)作業展示1.展示方式:將優秀的臉譜作品掛在教室墻壁上2.小組選出優秀作品 到講臺前拿給全班看(六)評價1. 課堂評價:自己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2.選優秀作品讓自己點評,其余同學提出優、缺點。3. 教師表揚優點,不以自己的觀點影響學生。板書設計:教學內容:《京劇人物畫》造型·表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