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中華世紀壇》綜合·探索課時:1 課時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中華世紀壇的建筑作用與功能、造型特點、結構風格、內部裝飾特色以及其中表現的部分經典歷史文化內容等。2.用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介紹中華世紀壇。3.培養學生熱愛北京、熱愛家鄉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情感,激發它們主動參觀美術館的愿望,提高它們收集信息、組織信息的能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中華世紀壇的建筑作用與功能、結構風格、內部裝飾特色教學難點:中華世紀壇的建筑表現形式的象征與隱喻手法用具準備教師教具 :信息技術設備、及對學生有幫助的學習資料等。學生學具 :各種有關的圖片、文字等素材。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出示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大型活動的圖片。【教師】:問:為什么在中華世紀壇舉辦這項活動?【學生】:答:學生看后說出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活動。參加過這項活動的學生談當時的感受:它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尊嚴、驕傲和自豪。2.引出課題:中華世紀壇(二)、講授新課:1. 了解中華世紀壇的作用及功能。1)【教師】:問:你去過中華世紀壇嗎?你為什么要去中華世紀壇?讓學生介紹課前準備的中華世紀壇資料。2)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資料,說出中華世紀壇的外形特點。分別介紹中華世紀壇的不同地方。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2. 了解中華世紀壇外部結構特點及雕刻。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簡單分析不同民族代表性的圖案紋樣浮雕。簡單分析回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的代表性的圖案紋樣浮雕。【學生】:分析乾體外立墻上刻著代表中國56個民族的圖案紋樣浮雕。(表現中華民族大團結)3. 了解中華世紀壇內部結構特點及雕刻、壁畫藝術形式。引導學生分析書中一幅作品《記下動人的歷史故事》,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教師】:研究提綱:1、這幅作品運用了什么表現形式?2、人物在畫面中是怎樣安排的?3、這幅作品讓你想到了什么?【學生】:1、聽這幅作品的錄音介紹。 2、認識畫面中的人物。3、了解這個浮雕作品的深刻含義以及浮雕作品帶給我們的藝術美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研究一幅壁畫和雕塑。(可以是學生收集的圖片資料,也可以是書中圖片。)4. 具體分析每幅作品的藝術特色【教師】:出示相應作品的圖片資料,并進行相應的板書。【學生】:學生進行研究匯報【教師】:小結各組的匯報情況,補充學生的介紹內容。(三)學生實踐1.作業內容及要求內容:幫助學生借助板書進行歸納。出示北京中華世紀壇巨大龍硯遭到人為毀壞的圖片。要求:根據教師的板書,同學之間互相介紹中華世紀壇。2.學生實踐(1)根據教師的板書,同學之間互相介紹中華世紀壇。(2)學生對毀壞的行為發表自己的看法。(四),教師輔導:1.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體會集體合作的快樂。2.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五)、 引深拓展教師推薦中華世紀壇網。板書設計: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