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構圖的作用》教學設計【課標內容】本課的類型屬于“欣賞·評述”的范疇。學生通過賞評美術作品和探究評述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構圖形式、理解構圖的作用,進而在今后的美術學習和生活中合理運用構圖。【設計理念】為了提高學生欣賞和評述的能力,了解生活中美術作品的造型、色彩和構圖,通過觀摩、討論的方式,欣賞學生感興趣的美術作品:如《自由引導人民》、《狼牙山五壯士》、《最后的晚餐》等名家名作,感受其構圖的方式與作用。激發了學生樂于參與欣賞學習活動的感受,還能用簡短的話語表達對美術作品的想法。【教材分析】《構圖的作用》是人教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美術的主要表現手段”第三課的內容。本單元共分為三節課。第一課“造型的表現力”和第二課“色彩的感染力”為這節課作了鋪墊,旨在通過學習和了解造型、色彩和構圖在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學情分析】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好奇心很強,對各類新的知識接受能力比較強。通過對本單元前階段的學習已經掌握了造型的表現力和色彩的感染力。《構圖的作用》是本階段學生不太關注的領域,也是本課的困難所在,同時也是本課的魅力所在。學生對構圖的形式和作用的了解非常有限,主要停留在對畫面造型的關注,對構圖的重要性和作用沒有進行系統的學習和了解,針對這種狀況在課堂上讓學生認識什么是構圖,同時能夠合理運用構圖法則。針對學生在美術學習上的差異,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要體現分層次的要求,對興趣較淡薄、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引導學會分析作品構圖形式,對興趣濃厚、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不僅要會分析構圖形式更要理解構圖的作用,為今后運用到繪畫練習和生活攝影中奠定理論基礎。【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美術作品中構圖基本形式,感受構圖的形式美,領悟構圖在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美術作品中所起到的組織畫面、輔助主題表達的重要作用。2.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美術手段帶來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主動的審美意識。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與評述,感知各種構圖形式的作用,提高鑒賞能力和美術創作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思考探究,分析鑒賞古今中外美術作品的構圖形式,了解構圖的基本方法,領悟其重要作用,逐步提高美術素養。【重點難點】學生能夠結合作品主題進行構圖形式的分析。構圖在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美術作品中所起到的組織畫面、輔助主題、表達情感的重要作用。【教學策略(方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媒體】課件、黑板、教具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問題導入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繪畫的語言,造型的表現力和色彩的感染力,欣賞了很多不同的藝術手段不同風格的繪畫作品。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傳達藝術的第一步是什么呢?這么多名作的背后又蘊藏著什么玄機呢?有什么方法能讓這些作品成為名作呢?又或者這些名作之間有什么千絲萬縷的聯系呢?那么,同學們就帶著這些疑問跟老師一起來探索這些名畫背后的秘密吧。二、新課講授,探究新知1.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幻燈片構圖:在美術創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質空間上,安排和處理審美客體的位置和關系,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組織成整體的藝術作品,以表現構思中預想的形象與審美效果。構圖是藝術傳達的第一步,也是對構思的檢驗和修正。一般來說,構圖涉及多種形式法則,是繪畫藝術的基礎。中國傳統繪畫中,稱之為“章法”或“布局”,被認為是“畫之總要”,極受重視。2.請同學們試著在畫紙上任意擺放三五個蘋果,你會怎樣構圖?(請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擺放形式)老師巡視學生的作品并對于優秀作品表示肯定,對于不足的作品提出意見。通過觀察同學們的作品老師發現了很多優秀的構圖方式,也找出了很多不足,咱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改進補救的方法措施吧:一組問題:畫面較空;改進措施:豐富畫面,求得充實二組問題:畫面較悶;改進措施:縮小物象,求得對比三組問題:畫面較板;改進措施:打破對稱,求得變化四組問題:畫面較偏;改進措施:調整重心,求得穩定五組問題:畫面較聚;改進措施:疏密對比,求得變化六組問題:畫面較散;改進措施:主次對比,求得變化3.咱們經過嘗試都認識到了自己不足之處,那么我們來看看藝術家們是怎樣安排作品中的各種形象,達到最好的審美效果的:構圖的基本結構形式。教師展示圖片:《自由引導人民》(油畫)德拉克洛瓦(法國)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畫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誰 她在干什么 畫面中的人物還有誰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此畫是三角形構圖的典范,畫中象征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引導人民的自由女神處在橫向黃金分割線處,巷戰人群的頭部位于縱向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如此人物眾多、宏偉而動蕩的戰斗場面,被畫家組織在了一個井然有序的畫面構圖之中。教師展示圖片:《舞蹈》(油畫)馬蒂斯(法國)提問:圖片上的人物在干什么?此畫的構圖方式是什么?這種構圖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圓形的構圖有明顯的旋轉運動的感覺。在這幅狂野奔放的畫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種粗獷而原始的強大節奏所控制,他們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圓圈,扭動著身軀,四肢瘋狂的舞動著。畫家采用圓形構圖來安排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因而使畫面看上去更加活潑和富有動感。圓形構圖能讓人聯想到車輪,有旋轉滾動的感覺;作為球體,有飽滿充實的感覺;觸覺柔和,具有內向,親切感;也有完美、柔和、旋轉向心的感覺。教師展示圖片:初踏黃金路(版畫)李煥民(中國)提問:圖片上主要人物的位置關系是什么?此畫的構圖方式是什么?這種構圖有什么優點?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畫面中的人物、動物形象形成了視覺上一連串的連續的點,S形的構圖在使畫面結構豐滿的同時,又具有一種獨特的節奏美、韻律美。S形構圖使人聯想到蛇形運動,宛然盤旋。或者是來自人體柔和的扭曲,有一種優美流暢的感覺。中國畫山水,經常使用這種類型的構圖,即“之”字形構圖,以構成景物縱深盤旋的情趣。教師展示圖片:陽關三疊(油畫)王宏劍(中國)提問:你看到圖片的感受是什么?畫面上的人物在干什么?構圖方式是什么?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畫面一群車馬勞頓的旅人在西北小站上做短暫休息,然后再奔赴新的目的地……畫家在一條水平的直線上安排了眾多的人物形象,使畫面穩定、安靜、沉寂。闊大的天空與映照在萬川之上的冷月,暗喻了邊塞的蒼涼與荒漠、遙遠與寂寥,以此反襯出遠征者的自信與勇氣。教師展示圖片:露氣(中國畫)潘天濤(中國)提問:圖中主體物是什么?構圖方式是什么?這樣的構圖形式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古代繪畫大師大都遵循“黃金分割律”作畫。黃金分割律在構圖中被用來劃分畫面和安排視覺中心點。黃金分割被認為是最美、最協調的比例,其比例值為1:0.618。用上述方法共能得到四條分割線,同樣也得到四個交叉點。這四個交叉點常被畫家用來安排畫面的主要物象,使之形成視覺中心點。用橫豎黃金分割線來分割,會發現畫面左下部密,右上部疏,這兩部分若為實,則右下和左上部就是虛,完美的分割法則令作品具有了清爽、舒適的形式美感。教師展示圖片:吉祥蒙古(油畫)韋爾申(中國)提問:圖中主要人物是誰?他們的站姿有何不同?構圖方式是什么?這樣的構圖形式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垂直線可以形成嚴肅、莊嚴、寂靜的感覺。能增強威嚴感和崇高感。畫家采用這種構圖形式將畫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開來表現出一種寧靜、平和而自然的氣息。垂直線構圖的特點是嚴肅、寧靜,垂直形體在畫面中的分量要比同樣大小的歪斜形體的分量重,垂直形體使畫面的動感減少。咱們已經學習了六種構圖的形式,各有千秋,那么從欣賞的角度,構圖的目的是什么呢?教師展示圖片:狼牙山五壯士提問:圖中的視覺中心在哪兒?畫面的中心在哪兒?構圖方式是什么?這樣的構圖形式表達了什么感情?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構圖的目的一:使形象突出,構圖中心明確。構圖中心不是畫中央,是指表現內容的中心,構成觀眾注意的焦點。教師展示圖片:林蔭道(油畫)霍貝瑪(荷蘭)提問:圖中的結構形式是什么?畫面內容是什么?蘊含了畫家什么感情?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構圖的目的二:使結構形式與內容相統一。這幅美術作品表現的是開闊而寧靜的意境,利用長方形畫幅和水平線構圖與垂線構圖結合統一的表現手段,給人以平靜舒展的心理作用 。教師展示圖片:太行山提問:畫面的主色調是什么?畫面的內容是什么?圖中的結構形式是什么?暗示了畫家什么感情?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構圖的目的三:使色彩表現與內容相統一 。運用強烈的明暗對比構成一種堅實、敦厚、沉重的宏大氣勢,紅色的含義為革命、抗爭。畫家用紅色與將太行山作為抗敵的歷史豐碑立意相吻合。三、小試牛刀,趁熱打鐵咱們今天探索的知識就暫時告一段落了,那么出示幾幅美術作品,看看以下作品都采用了哪些構圖形式?教師展示圖片,并提問學生回答。四、課堂小結,歸納拓展繪畫構圖是一種比較復雜而且難度較大的知識和技巧,但是,它又是繪畫實踐不可回避的問題,因此,掌握簡單的構圖要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欣賞繪畫作品,并在繪畫實踐中去應用。老師送給大家一句名言“無法而法,乃為至法”。研究構圖,并不是制定各種條條框框,而是啟發我們的思想,從有法到無法,從知法到變法,又不為方法所困擾。五、作業布置課后搜集一些不同構圖的作品,并想想這些作品的構圖在表達主題方面有什么作用?【板書設計】構圖的作用三角形構圖 △圓形構圖 ○s形構圖 s構圖形式 水平線構圖 —垂直線構圖 丨分割線構圖 #1.使形象突出,構圖中心明確構圖目的 2.使結構形式與內容相統一3.使色彩表現與內容相統一【備課反思】整堂課通過在學生自己的構圖形式中找不足,再到學習大師的繪畫構圖形式來導入構圖的形式及構圖的目的。使原本枯燥、乏味、專業性很強的美術課變得生動、有趣、帶有欣賞和專業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緊扣,重點突出,師生互動好,學生積極主動,踴躍的回答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氣氛打破了傳統美術課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教師評講的教學模式。最后的總結用了一句名言:“無法而法,乃為至法”告訴學生道理,引發思考。即便如此,也有美中不足之處:1.學生的作品構圖問題比較大,在美術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方面功底較薄弱,構圖的能力仍待加強;2.講解概念的時候,要圖文結合,簡潔易懂,越是什么都想講清楚,學生越含糊;3.講解構圖的基本規律時課堂氣氛有點死板,缺少互動,沒有把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多讓學生自己來總結會更好。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學生掌握了構圖的基礎知識,我在教學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有了新的突破。在今后的美術教學中我會采用新穎的、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愉快、輕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