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版本】 北師大版本【課題名稱】 義工馬甲我會做【一、教材分析】本活動為初中階段八年級勞動課程的第四個活動, 為七年級活動六《一針一線總是詩——繡出精致小筆袋》的延伸。本活動中,教材是先介紹了志愿服務的定義,引導學生參與深圳志愿服務,自然過渡到本節課的勞動任務——親手制作志愿者服裝參與志愿服務,隨后分為勞動準備、勞動過程、勞動評價、拓展延伸、勞動日記五大環節,引導學生能夠根據志愿者工作的特殊性及穿衣人的身體尺寸,設計合適的志愿者服裝版型及尺碼,從中學會根據著裝對象具體條件選擇衣著,學會根據服裝制作的一般步驟,制作簡單日常服裝并進行交流與評價,從中掌握基本的服裝色彩搭配技巧。基于以上的分析,將制作義工馬甲的教學設計為兩課時。第一課時:運用皮尺測量身體尺寸,設計平面剪裁圖,學會基本的服裝裁剪方式。第二課時:制作義工馬甲并試穿,對活動進行評價與反思。【二、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習興趣較高。在七年級活動六《一針一線總是詩——繡出精致小筆袋》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幾種基本的手縫手法和設計打版,本節課在讓學生結合已學的刺繡和打版知識加以實踐,利用縫紉機,完成更高難度的縫紉作品——衣物上。大部分學生是首次制作衣服,因此在正式制圖、裁剪前,設計小組合作探究實驗,模擬制作義工馬甲,用紙張、雙面膠粘模擬布料和縫制過程,組內互助,實驗成功后開始正式制圖、剪裁與制作義工馬甲。【三、教學目標】1、運用資料分析義工服的作用,歸納義工服常見樣式及組成部分。2、能設計、制圖、剪裁與制作義工馬甲,并進行交流與評價。3、理解義工主要工作及價值,并在活動中實踐義工精神。【四、教學重、難點】1、重點:手工制作一件義工馬甲。2、難點:義工馬甲的制版與縫合。【五、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搜集深圳義工、手工縫制相關圖文、視頻資料,制作PPT。準備材料與工具,包括紅色布料、紅色拉鏈、畫粉、縫紉機、縫紉線、皮尺、剪刀、直尺、紙張、雙面膠等。2、學生準備:基本縫紉技巧,自己的衣服,組好活動小組。【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新課導入】在深圳,經常可以看到一群人,活躍在城市的每個角落,不計物質報酬,義務服務一些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他們是誰?他們是深圳義工。接下來,讓我們通過一則短片,走進他們。【正課講授】(一)走進義工活動一:看視頻,了解義工觀看《我是誰》深圳義工宣傳視頻,小組討論以下問題并做記錄,討論時間2分鐘:1.什么是義工(志愿者)?2.他們的主要工作有哪些?3.你認為什么是志愿者精神?小組分享上述問題。【歸納理解1】義工概念義工是指出于奉獻、友愛、互助和社會責任,經過登記,自愿、無償地以自己的時間、技能等資源開展社會服務和公益活動的人員。【歸納理解2】義工服務范圍義工服務范圍包括助老扶弱、扶貧濟困、支教助學、環境保護、社區服務及其他社會公益性活動。請將你認為的志愿者精神寫在課本第40頁勞動日記上。【承上啟下】義工一般是什么樣的裝扮呢?下面讓我們進入(二)探義工服活動二:看圖游戲,識義工服【識圖游戲】找找義工服(共5題)【歸納小結】義工服通常為紅色馬甲,上面有義工logo。【拓展思考】為什么義工服通常為紅色馬甲?并將思考寫在課本P40勞動日記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深圳義工服務的“十大理念”之一。也許正是因為這句暖心的話,深圳義工服的顏色選擇了鮮艷的紅色,好似一朵朵熱烈的玫瑰花,綻放城市志愿之花。另外紅色容易引起注意,也代表著喜氣、溫暖、熱烈、勇氣和激情,也是多數義工服會選擇的顏色。馬甲一般為無袖短上衣,選擇馬甲款式主要是便于雙手 活動。活動三:制作小組紙義工馬甲【小組探究實驗】10分鐘實驗要求:1.設計一個小組義工logo,并在任務紙上畫出2.確定小組義工馬甲款式,思考義工馬甲的手工縫制流程、所需的材料3.組員相互測量身體尺寸,記錄并計算服裝布料尺寸,填寫義工布料尺寸表4.以紙為布料、雙面膠為針線,在紙上畫出設計圖,用紙、雙面膠、筆、剪刀制作紙質版義工馬甲說明:可參考課本,鼓勵探究最省材料、最少縫制的做法紙義工馬甲任務紙如下:小組義工logo義工馬甲布料尺寸表 填寫在課本P34義工馬甲設計草圖 提示:是否有領、扣子或系帶等,是否有義工logo,是否有留夠空間縫邊義工馬甲一般制作步驟小結實物版義工馬甲所需材料他組展示記錄小組反思總結【小組展示】紙義工馬甲展示,并在任務紙上記錄。展示后小組互評,反思總結,改進義工馬甲設計圖。【總結】義工馬甲的制作步驟大致可以分成:想一想→量一量→畫一畫→裁一裁→縫一縫→穿一穿幾個步驟。【課后任務】1.繼續優化小組義工馬甲設計方案2.溫習七年級活動六《一針一線總是詩——精美刺繡》,至少掌握一種手縫方式3.準備好制作義工馬甲所需材料4.自學課本第39-40頁“服裝色彩搭配”,下節課帶上適合搭配義工馬甲的服裝第二課時(三)做義工服【新課導入】上一節課我們用紙和雙面膠制作了義工馬甲,這一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實際操作制作自己的義工馬甲吧!【正課講授】首先讓我們回憶一下,做一件義工馬甲一般要經過哪些步驟呢?可以概況為:想一想→量一量→畫一畫→裁一裁→縫一縫→穿一穿。活動三:做義工服【想一想】提問:今天一節課我們能不能完成自己的義工馬甲呢?回答:手工縫制的速度比較慢,可能一節課無法完成義工馬甲。解疑:那么今天就教大家一節課做不用一針一線一節課做一件義工馬甲。需要用到一種神奇的材料——服裝雙面粘合襯,簡稱“雙面襯”。【量一量】可以用現有的衣服做樣板,如果沒有,就需要用同學們相互幫助,用皮尺量一量彼此的身體尺寸。需要量取的是衣長和胸圍。量好后,我們需要計算所需布料尺寸。上衣的長度一般是衣長+縫頭,上衣的寬度是胸圍+寬松量+縫頭。一般我們預留1厘米縫頭。我們將算好的布料尺寸記錄在課本P34表中。【畫一畫】將量好的尺寸畫在紙上,剪裁紙板,用大頭針固定好剪裁好的紙與待剪裁的布料,在布料上用畫粉畫出輪廓,需要縫合和縫邊處建議預留出1厘米左右的寬度。【裁一裁】沿著粉筆痕跡剪裁布料。【縫一縫】第一步縫合肩線,將前后兩片衣片的正面相對,反面縫合,縫頭1厘米。第二步縫合側邊線,將前后兩片衣片的側邊位置縫合在一起,縫頭1厘米。第三步袖口卷邊,將袖口位置的單片往內卷起兩次,把袖口邊包住,縫紉袖口。第四步制作上衣領,在衣片領口位置,衣片和領子的布料正對縫合,縫頭1厘米,縫完后將衣領向內翻折。第五步縫上拉鏈,將衣片、拉鏈、門襟縫合在一起,拉鏈兩邊分別與門襟的兩邊縫合。第六步下擺卷邊,將下擺位置的單片往內卷起兩次,把下擺邊包住,縫紉下擺。不用一針一線的話可以用雙面襯,制作順序步驟和縫紉機制作相同。將需縫合處對折,中間墊入雙面襯,用加熱后的熨斗熨燙,雙面襯受熱后粘合布料,最終效果如圖所示。用這種方法熨燙拉鏈。用油漆筆在相應位置繪制好小組義工logo。一件義工馬甲就完成了。【穿一穿】接下來試穿一下,義工馬甲是否合身。不夠合身的話問題在哪?可以怎么改進呢?活動四:秀義工服讓我們穿上自己制作的義工馬甲,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義工馬甲T臺秀,并評選出你心儀的義工馬甲們吧!評選項目 作品作者 原因最好看的義工馬甲最合身的義工馬甲最有創意的義工馬甲最實用的義工馬甲最佳穿搭其他(請寫獎項名) __________________【結束】深圳義工是中國內地首個志愿者組織,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今后,希望我們都能穿上義工馬甲,走上街頭,為美麗深圳貢獻自己的力量!【七、課后活動超市】下列作業三選一:作業一:參考教材,成功制作一件教材同款義工馬甲。拍攝并上交一張穿著自制的義工馬甲做義工服務的活動照片。作業二:結合本節課所學,對義工馬甲外觀進行個性化設計并成功制作。拍攝并上交一張穿著自制的義工馬甲做義工服務的活動照片。作業三:結合本節課所學,設計并制作一件具備排汗、防蚊、防雨等實用功能的個性化義工馬甲。拍攝并上交一張穿著自制的義工馬甲做義工服務的活動照片。【八、板書設計】【九、教學反思】本節課仍以教師發布任務,學生完成任務為主,可以更加突出學生自主探究完成學習任務,輔以教師點評指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完全照顧到,需小組合作互助解決困難,動手能力較差的小組可能完成不了該項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