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分法”剪雙喜(簡案)(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剪紙的基本知識。2、了解“囍”的由來。3、掌握“七分法”制作“囍”的方法。教學方法:1、講授法。2、直觀演示法。3、討論法。4、練習法。重點和難點:1、剪紙形式“囍”的結構特征。2、折疊的方法。3、剪刀的使用方法。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1、多媒體輔助教學。2、民間故事。3、各具特色的囍。教學過程:導入:1、欣賞剪紙作品,了解剪紙教學內容。2、觀察剪紙作品,發(fā)現(xiàn)剪紙的特點。新課教學: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1、提問:“第一個寫出“囍”的人是誰?”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解“囍”的由來。2、結合“囍”的結構和剪紙的特點,總結剪紙形式“囍”的結構特點:“三長橫,四個口?!保ㄈ鐖D一)3、提問:“剪掉兩個長方形就能剪出一個“囍”,相信嗎?”二、演示七分法剪“囍”1、準備工具和材料:紅色宣紙、鉛筆、剪刀2、演示折疊方法。3、畫出需要剪掉的兩個長方形。(如圖二)4、講解剪刀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示范如何剪。5、展開,檢查是否正確。6、局部處理細節(jié)。三、回顧七分法剪“囍”的步驟四、布置任務1、小組合作,用七分法剪三個不同規(guī)格的“囍”,即所剪掉的兩個長方形分大、中、小三種規(guī)格。2、討論:剪掉的長方形的大小和雙喜字的形態(tài)(筆劃)有什么關系?五、學生操作六、分享1、每個組挑選組內最漂亮的“囍”,貼到白板上。2、分享討論的結果。七、拓展1、如何運用七分法將“囍”設計得更有特色?2、給學生欣賞創(chuàng)意“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作欲望。八、總結下課前,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主要內容。板書:圖一 圖二(開口在右)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