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四課《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同步試卷一、選擇題1.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技術的新突破,微信、QQ、臉書日益成為人們日常交往、生活的重要內容。此次人類生活方式重要改變,與下列歷史概念最密切相關的是( )A.“蒸汽時代” B.“汽車時代”C.“電氣時代” D.“信息時代”2.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___________,其主要標志是___________。( )A.19世紀70年代 電子、火車、飛機B.20世紀四五十年代 信息技術C.20世紀70年代 互聯網的開通D.20世紀七八十年代 基因工程、電子計算機3.科技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下列一組標志所涉及的產業,體現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術的是( )A. B.C. D.4.當今互聯網技術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網絡語言的出現就是一個縮影,像“喜歡”叫做“稀飯”、“哥哥”簡稱“GG”、“我”叫做“偶”。下面有關評價錯誤的是( )A.網絡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B.網絡語言形象風趣,別具特色C.該觀點對網絡持完全否定態度D.我們應堅持“網絡語言有風險,使用需謹慎。”5.我國首次實施了太空授課,這一成就所屬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應是( )A.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B.蒸汽機的改良C.電的發明 D.航天技術6.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一位戰地記者向國內通訊社發回戰況報道,他可以選擇的通信工具有( )①有線電話 ②電報 ③電子郵件 ④無線電話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7.20世紀80年代,走出國門的中國人發現,泰國至少領先中國30年;30年后,中國人再次發現,泰國已至少落后中國上海20年.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 )A.中、泰兩國社會制度不同 B.中國實行改革開放C.中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D.科技革命的推動8.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說,全球化時期最明顯的衡量標準是速度——特別是商業、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最經常問的問題是:“你和誰相連?怎樣相連?”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計算機互聯網技術 B.原子能技術C.航空航天技術 D.生物工程技術源9.2017年5月,在烏鎮舉行的“人機圍棋”曠世決戰中,柯潔以0:3落敗,AIPHAGO(阿法狗)取得了對人類的完全勝利,AIPHAGO(阿法狗)是基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原子能技術 B.航天技術 C.生物技術 D.計算機技術二、非選擇題10.(2017·杭州模擬)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的活動息息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的三種發明已經改變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狀態。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方面,第三種是在航海方面。——培根《新工具》材料二:縱觀世界歷史,似乎可以認為,過去一萬年,人類經歷的兩次最大變革,一是農業革命,二是工業革命。前者迎來了人類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則開創了過去兩個世紀的現代全球文明。——帕爾默《現代世界史》(1950年版)材料三:1945年8月,美國先后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萬房屋被毀,20多萬平民傷亡;另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投降。(1)材料一中所說的第二種和第三種發明分別指什么?(2)“過去兩個世紀”里曾經發生了兩次工業革命。請問這兩次工業革命的標志各是什么?請你說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始于什么時候?(3)綜合上述三則材料,請你分析科學技術對人類的影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據材料“微信、QQ、臉書”可知,此信息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20世紀四五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科學技術領域;將人類帶入了信息時代。故選D。【點評】本題以材料為切入點,重點識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現及影響。應準確識記三次科技革命的相關內容及它們把人類分別帶入了什么時代。2.【答案】B【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B項20世紀四五十年代、信息技術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應重點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答案】A【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聯系所學知識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標志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其核心是網絡技術;符合題干的為A項美國微軟公司的電子計算機操作系統——Windows視窗操作系統;故正確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4.【答案】C【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分析題文的“當今互聯網技術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網絡語言的出現就是一個縮影,像“喜歡”叫做“稀飯”、“哥哥”簡GG“我”叫做“偶”。分析四個選項,AB很明顯評價正確。我們應堅持“網絡語言有風險,使用需謹慎。”認識正確,該觀點對網絡持完全否定態度,在題文材料中不能體現,故答案選C。【點評】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人類的影響。5.【答案】A【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太空授課,這一成就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計算機的廣泛運用。A項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應是太空授課所屬的科技革命的核心,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注意審題是解題的關鍵。6.【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明了有線電話、有線電報與無線電報。最早的移動電話是美國人與20世紀70年代發明的,電子郵件是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才出現的,而一戰是1914年到1918年所以選C。【點評】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7.【答案】D【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 根據題干信息“20世紀80年代”、“30年后”,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從80年代起由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經過30年大發展,我們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社會制度不能成為變化的原因,30年前后兩國的社會制度一直都沒變;科技的革命的推動可以包括在我們的改革開放中,通過引進先進科技發展生產,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科教興國戰略不能成為主要原因,因為各國都在努力發展科技教育。故ABC排除,此題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科技革命的相關知識。8.【答案】A【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它不僅使計算機的作用范圍超越了地理位里的限制,而且大大加強了計算機本身的信息處理能力。它的功能如下:信息交換和通信;資源共享;綜合信息服務如可以向全社會提供各處經濟信息、科研情報、商業信息和咨詢服務。故選A。9.【答案】D【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是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有關知識。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計算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這次科學技術革命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題文材料和電子計算機有關。ABC和題文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答案選D。【點評】此題考查的是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有關知識。本題難度適中。10.【答案】(1)火藥;指南針。(2)蒸汽機的普遍使用;電力的普遍應用。20世紀中期。(3)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帶來雙重影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如果利用不當,也會帶來災難。【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重大發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古代發明中用于戰爭的發明是火藥,用于航海的是指南針。(2)本題考查的是三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蒸汽機的普遍使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電力的普遍應用。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于20世紀中期。(3)本題考查的是科學技術對人類影響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帶來雙重影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如果利用不當,也會帶來災難。【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重大發明和三次工業革命的識記,對科學技術影響的理解。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四課《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同步試卷一、選擇題1.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技術的新突破,微信、QQ、臉書日益成為人們日常交往、生活的重要內容。此次人類生活方式重要改變,與下列歷史概念最密切相關的是( )A.“蒸汽時代” B.“汽車時代”C.“電氣時代” D.“信息時代”【答案】D【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據材料“微信、QQ、臉書”可知,此信息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20世紀四五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科學技術領域;將人類帶入了信息時代。故選D。【點評】本題以材料為切入點,重點識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現及影響。應準確識記三次科技革命的相關內容及它們把人類分別帶入了什么時代。2.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___________,其主要標志是___________。( )A.19世紀70年代 電子、火車、飛機B.20世紀四五十年代 信息技術C.20世紀70年代 互聯網的開通D.20世紀七八十年代 基因工程、電子計算機【答案】B【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B項20世紀四五十年代、信息技術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應重點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科技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下列一組標志所涉及的產業,體現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術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聯系所學知識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標志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其核心是網絡技術;符合題干的為A項美國微軟公司的電子計算機操作系統——Windows視窗操作系統;故正確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4.當今互聯網技術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網絡語言的出現就是一個縮影,像“喜歡”叫做“稀飯”、“哥哥”簡稱“GG”、“我”叫做“偶”。下面有關評價錯誤的是( )A.網絡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B.網絡語言形象風趣,別具特色C.該觀點對網絡持完全否定態度D.我們應堅持“網絡語言有風險,使用需謹慎。”【答案】C【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分析題文的“當今互聯網技術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網絡語言的出現就是一個縮影,像“喜歡”叫做“稀飯”、“哥哥”簡GG“我”叫做“偶”。分析四個選項,AB很明顯評價正確。我們應堅持“網絡語言有風險,使用需謹慎。”認識正確,該觀點對網絡持完全否定態度,在題文材料中不能體現,故答案選C。【點評】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人類的影響。5.我國首次實施了太空授課,這一成就所屬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應是( )A.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B.蒸汽機的改良C.電的發明 D.航天技術【答案】A【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太空授課,這一成就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計算機的廣泛運用。A項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應是太空授課所屬的科技革命的核心,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注意審題是解題的關鍵。6.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一位戰地記者向國內通訊社發回戰況報道,他可以選擇的通信工具有( )①有線電話 ②電報 ③電子郵件 ④無線電話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明了有線電話、有線電報與無線電報。最早的移動電話是美國人與20世紀70年代發明的,電子郵件是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才出現的,而一戰是1914年到1918年所以選C。【點評】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7.20世紀80年代,走出國門的中國人發現,泰國至少領先中國30年;30年后,中國人再次發現,泰國已至少落后中國上海20年.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 )A.中、泰兩國社會制度不同 B.中國實行改革開放C.中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D.科技革命的推動【答案】D【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 根據題干信息“20世紀80年代”、“30年后”,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從80年代起由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經過30年大發展,我們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社會制度不能成為變化的原因,30年前后兩國的社會制度一直都沒變;科技的革命的推動可以包括在我們的改革開放中,通過引進先進科技發展生產,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科教興國戰略不能成為主要原因,因為各國都在努力發展科技教育。故ABC排除,此題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科技革命的相關知識。8.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說,全球化時期最明顯的衡量標準是速度——特別是商業、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最經常問的問題是:“你和誰相連?怎樣相連?”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計算機互聯網技術 B.原子能技術C.航空航天技術 D.生物工程技術源【答案】A【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它不僅使計算機的作用范圍超越了地理位里的限制,而且大大加強了計算機本身的信息處理能力。它的功能如下:信息交換和通信;資源共享;綜合信息服務如可以向全社會提供各處經濟信息、科研情報、商業信息和咨詢服務。故選A。9.2017年5月,在烏鎮舉行的“人機圍棋”曠世決戰中,柯潔以0:3落敗,AIPHAGO(阿法狗)取得了對人類的完全勝利,AIPHAGO(阿法狗)是基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原子能技術 B.航天技術 C.生物技術 D.計算機技術【答案】D【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是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有關知識。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計算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這次科學技術革命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題文材料和電子計算機有關。ABC和題文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答案選D。【點評】此題考查的是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有關知識。本題難度適中。二、非選擇題10.(2017·杭州模擬)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的活動息息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的三種發明已經改變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狀態。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方面,第三種是在航海方面。——培根《新工具》材料二:縱觀世界歷史,似乎可以認為,過去一萬年,人類經歷的兩次最大變革,一是農業革命,二是工業革命。前者迎來了人類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則開創了過去兩個世紀的現代全球文明。——帕爾默《現代世界史》(1950年版)材料三:1945年8月,美國先后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萬房屋被毀,20多萬平民傷亡;另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投降。(1)材料一中所說的第二種和第三種發明分別指什么?(2)“過去兩個世紀”里曾經發生了兩次工業革命。請問這兩次工業革命的標志各是什么?請你說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始于什么時候?(3)綜合上述三則材料,請你分析科學技術對人類的影響。【答案】(1)火藥;指南針。(2)蒸汽機的普遍使用;電力的普遍應用。20世紀中期。(3)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帶來雙重影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如果利用不當,也會帶來災難。【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重大發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古代發明中用于戰爭的發明是火藥,用于航海的是指南針。(2)本題考查的是三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蒸汽機的普遍使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電力的普遍應用。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于20世紀中期。(3)本題考查的是科學技術對人類影響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帶來雙重影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如果利用不當,也會帶來災難。【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重大發明和三次工業革命的識記,對科學技術影響的理解。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四課《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四課《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