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科版三年級上冊勞動教學計劃一、學情分析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勞動課。孩子們都有看很強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好,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二、教材分析勞動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課程之一,搞好勞動課的我學工作可以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勞動方法。提高勞動技能,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高尚品質。因此為了搞好本學期的勞動教學工作,特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教材主要對剪紙做了較集中的安排,教材編入 11 前有關剪紙的文章。三、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方法。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細致的高肖品質。3.提高學生對勞動生活的學習態度和興趣。4.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創新精神。四、教學重難點1.認識各種工具。2.初步掌握剪刀、劉刀和戴紙刀的使用方法。3.教學生學會制作剪刻紙的方法。4.教學生學會制作對稱圖形的方法。五、教學措施通過我對班級情況的了解和對教材內容的然悉,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學期對勞動課教學采取以下措施。1.堅持以興趣為基礎,以學生動手為主。2.勞動課不僅要以勞動實踐為主,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如進行自己動手講好衛生的教育,看儉節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育。3.每項勞動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學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做到規范化,只有這樣才防止發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發生。4.認真鉆研學習《新課程標準),鉆研教材,全而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把握教學的重點,做到被學生備課,教材,備操作,備教具,讓學生全面掌握每項勞動技能、技巧。5.積極進行勞動課的說幸的學改革,提言課幸效率,6.不斷激發學生美趣,使學生在各個環節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7.重視學生每一次勞動成果,在站提舉行成果展示,激發學生勞動熱情、創造火花,體驗活動樂趣。洗碗筷教學目標:學會洗碗筷,逐步養成做家務勞動的好習慣。教學準備:教師:錄像學生:少量的碗筷、一塊清潔的洗碗布、一盆清潔水。教學重點:學會洗碗筷的方法教學難點:擦洗碗筷時雙手配合用力適當,擦去油漬沖洗干凈。教學過程:一、采用故事引入,啟發學生要學會洗碗筷。二、學洗碗筷1.示范洗碗筷看錄像。2.說說洗碗筷的過程,板書:一、擦洗、二沖洗、三擦干。3.學生學洗碗筷。4.比賽洗碗筷,并說明注意安全。5.同學們現在我們學會了洗碗筷,你準備怎么做?第1頁共3頁。6.如果碗筷油漬很多,怎樣オ能洗得干凈。三、整理。洗茶具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領,掌握洗茶具的方法。2.培養學生從事簡單家務勞動的能力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教學重難點:讓學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領,掌握洗茶具的方法。教學準備:茶具、洗潔精、去茶垢的輔助用品,抹布。教學過程:一、看圖,出示課題。1.看洗茶具的一組圖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過程。2>剛才圖片中的同學在洗茶具,主要分幾個步驟做的,誰已經記得了?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節,并板書:浸泡、擦洗、沖洗、擦干、擺放。二、討論學習,確定洗茶具各步驟地操作要領。1.分組討論,根據剛才看到的圖片演示,結合平時自己的實踐經驗,說說各步驟地要領。然后對照參考書上技術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確的結論。2.將討論結果填寫在書上的表格中。3.請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師生評議。4.小結歸納操作要領。(1)浸泡時加1-2滴洗潔精。(2)擦洗時不要用力過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拭。(3)沖洗時從里到外逐一沖洗。(4)擦干擺放時用干凈抹布擦干水,輕拿輕放,擺放整齊。三、研究性學習,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幾種方法。1.在洗茶具時,最需要清除的是積在茶杯上的茶垢。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可以用牙膏擦除的方法,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嗎?這種方法的效果怎樣呢?2.讓我們分別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借助輔助材料(可以用食鹽、草木灰、食用堿、百潔布、檸檬片等),擦洗一個有茶垢的杯子。3.各小組代表介紹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滌效果。(可以用食鹽,草木灰,食用堿,百潔布,檸檬片等)4.教師提問:能不能用洗衣粉?為什么?(提示:從技術信息找出答案)四、動手實踐,分組洗茶具,師巡視指導,并請學生說說洗滌過程和注意點。五、根據實際情況分項目進行評價。洗衣物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驟,知道不同質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滌方法,還要用不同的洗滌用品。2.認識幾種常見衣物的洗滌標識,初步掌握正確的洗滌方法。3.學習做生活的小主人,能運用學到的操作要領學習洗衣物,從小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學準備:1.物質地標識、衣物洗滌說明標識、幾件不同質地的衣物、各種洗滌用品。2.學生準備:綢紅領巾、羊毛手套、尼龍襪教學過程:一、歌曲回放,激發興趣播放歌曲《我有一雙勒勞的手》(片斷),這首歌曲都是我們在幼兒園時就已聽過甚至會唱了,現在聽到了,就使我們想到,從小我們就懂得了要熱愛勞動,學會了自己的事自己做,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還知道了能逐漸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洗衣服等。但是你們知道嗎 洗衣服中還有多少學問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一下有關洗衣服的一些學問。二、探究學習,掌握洗滌方法。(一)學習正確的洗衣步驟:1.你知道衣物怎么洗滌的?看到家長又是怎樣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幾個步驟?生討論。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概括洗衣過程的名詞。2.PPT 出示:根據洗衣服的步驟,填上正確的序號。(1)浸泡(2)沖洗過渡:洗衣服過程中有哪些知識技能需要學習掌握呢?學好這一課后,你就會變得更加能干,能更好幫助父母干家務。3.出示幾件質地不同的衣物,提問這幾件衣物可歐起洗嗎?為什么?學生討論交流。小結質地不同的衣物放在一起洗滌,不僅洗不干凈,還會損傷衣物。有些衣物會褪色,更應該分開單獨洗滌。過渡:怎樣辨別衣服的質地呢?一般衣物可通過眼看、手摸初步確定它的質地。衣物上的標識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確定衣物的質地。(二)認識衣物質地標識和洗滌說明標識。1.課件出示出示衣物質地標識和洗滌說明標識,讓學生說說代表的意思。2.知識比拼(課件出示)3.把剛才幾件衣物拿出來,找出衣物質地標識和洗滌說明標識讓學生說說各是什么質地,該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4.課件出示知識窗二(1)學生自由讀(2)討論:老師一件的羊毛衫越洗越小,你知道什么原因嗎?過渡:是呀,衣服質地的不同所用的洗滌用品也不同,所以洗衣物的學問可大著呢!星期天,王佳璐小朋友在家吧自己的 T 恤,我們一起去看看她是如何洗衣物的?出示洗衣圖片:四、動手操作,恰當選擇。1.觀察書本6副圖,學會正確的洗滌方法。加入適量洗衣粉浸泡一定時間漂洗,注意節約用水。2.分組討論,參照知識窗二手洗紅領巾、羊毛手套、尼龍襪和有汗的T恤衫,你會選用哪種洗滌劑,用量多少,還應注意什么?3.根據自己所帶的衣物,填寫洗滌記錄。4.交流洗滌記錄。5.分組手洗綢紅領巾、羊毛手套和尼龍襪。6.在浸泡的過程中介紹技術信息(課件出示)五、評價記錄。過渡:剛才的洗衣物的過程中,你們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嗎?在勞動的過程中,你做到了以下幾點了嗎?(課件出示)采取自評與互評的形式,根據各人在勞動技術活動中的表現,作出評價記錄。六、拓展延伸。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會了洗衣服,又掌握了一項新的勞動技能,你們真棒!回家后我們不光要做媽媽的小幫手,還要做生活中的小巧手,老師在網上收集一些洗衣服的小妙招,(課件出示),回家后同學們也可以從網上搜索,了解更多的知識,當然生活中還有更多的奧秘需要你們去發現!立體賀卡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知識:了解立體賀卡的特點,知道他變成立體的方法。技能:運用折、剪、粘、畫等方法學執著立體賀卡。(二)過程與方法教師運用觀察、分析、實踐、等方法學習制作立體賀卡,教師通過演示、提示、講解、指導等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立體賀卡的制作方法。(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將自己親手制作的賀卡在節日期間送給朋友和家人,表達自己的愛心。教學過程:(一)導入讓學生自己選擇兩張不同顏色的彩色紙,并且短邊對折剪開,和同桌交換成四種顏色。教師:知道我們用這些彩紙今天要做什么嗎?學生:剪紙、燈籠、賀卡教師:賀卡。今天的賀卡有些不一樣,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誰能發現。學生:是立體的。教師:對,是立體賀卡。(二)新授1.教師:書上面的立體賀卡圣誕樹,運用了哪些方法制作的。學生:折、剪、粘。2圣誕樹是怎樣鼓出來,變成立體的?請學生看書最上面的四張步驟圖,怎樣進行折剪的?學生:看懂了的學生可以按順序說一說。教師:折和剪我們都看到了,但是小圣誕樹這時候鼓起來了嗎?請同桌兩個同學觀察分析動手嘗試一下老師發的教具,看看老師的圣誕樹是怎樣凸出來的。學生:動手試一試分析小松樹凸出來的原因。(三)藝術實踐1.請每個學生拿出一張紙,按照書上的步驟圖,試著折剪一個立體小松樹賀卡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學生第一次嘗試出現哪些問題。2.將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展示在實物投影上。指出問題所在。然后教師進行正確的折剪示范。3.學生第二次進行實踐,第一次已經做好的學生這時候可以用老師準備好的彩筆給賀卡化裝飾圖案。沒做好的同學可以再拿出一張紙,根據老師的示范重新做。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學生的方法。4.獎狀十塊的學生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并將其作品加上一張襯紙,讓大家感受變化,學生會發現,賀卡變厚了。(四)展示將做好的學生作品展示在實物投影下面,表揚色彩搭配強烈的作品,和將賀卡外形進行變化的作品。自制信封教學目標:1.了解信封的結構。2.學會根據賀卡的大小計算信封的尺寸。3.能根據步驟圖制作信封。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從前一課的立體賀卡引入,講解信封的作用,激發學生對自制信封的興趣。二、探究學習,認識信封。提問:請仔細觀察教材上信封的圖片,說一說信封的組成部分。展示:展開生活中實際使用的信封。提問:信封各部分的位置關系如何,大小關系如何?(設計意圖:讓學生全面了解信封的結構)三、實踐體驗,制作信封。展示未粘貼的信封半成品,包裹賀卡,讓學生了解信封各部分的結構在信封整體中發揮怎樣的作用。提問:請根據步驟圖說一說如何利用賀卡確定信封的大小。讓學生先嘗試用紙包裹賀卡,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問題。打開紙張,根據信封的結構圖,按照剛才的折痕在紙上繪制信封線稿。剪下信封展開圖形輪廓,折疊粘貼好。四、展示禮盒,評評議議。讓學生動手制作試一試,比一比誰的信封做得好。自評互評環節要引導學生客觀地進行自評、互評,著重在剪刻準確”“彎折平整”“粘接牢固”“結構方正”方面進行評價。五、作業布置回家后制作信封福字臺歷教學目標:1.鞏固紙工“刻”的技法。2.了解臺歷的結構,能根據步驟圖制作福字臺歷。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提問:新年快到了,你想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個什么禮物?展示福字臺歷:福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一個字,有很好的寓意。我們今天一起制作一個福字臺歷,送給爺爺奶奶。二、了解結構,強化技法提問:觀察福字臺歷,說一說這個臺歷有什么特別之處,福字是怎樣立起來的,怎樣更換日歷呢?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臺歷結構。提問:觀察材料紙,說說內部的剪切線應該如何切割?讓學生回顧和練習“刻”的技法。三、實踐體驗,制作臺歷請學生根據步驟圖先制作福字臺歷,提醒學生注意臺歷的結構,特別是內頁的方向不要貼錯。提問:日歷卡紙只有2張,你還能按照這個樣式,畫出更多的日歷卡嗎?確定信封的大小。提問:收合和擺放的步驟能看懂嗎?試著按照步驟制作。四、贈送臺歷,評評議議1.把做好的臺歷送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請他們評價一下,也可以送給自己的好朋友。2.在插卡上寫下祝福的話語。3.自評互評環節要引導學生客觀地進行自評、互評,著重在剪刻準確”、“結構正確”、“折疊平整”、“大小合適”方面進行評價。五、拓展創新“拓展創新”可以作為課外活動,讓學生舉一反三,根據圖片自己制作不同的文字擺件,進一步鞏固“刻”的技法。剪紙團花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剪紙是我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初步培養學生熱愛我國民間藝術的思想感情。2.學習剪團花、花邊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欣賞各式團花、花邊作品2.介紹中國剪紙藝術:剪紙,是我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剪紙從形式上分有對稱圖案剪紙和不對稱圖案剪紙;從色彩上分有單色剪紙和套色剪紙。這里要學習的剪紙是單色對稱圖案的團花和花邊。團花可以橫豎對折,也可斜折,外框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圓形,折疊后,要在最上面一層畫出紋樣,再切挖去多余部分,展開后便成了團花。花邊是將彩紙條左右對稱反復折疊后,在最上面一層上設計圖案,剪去多余部分,然后展開,便成了花邊。比較團花和花邊,它們有相同之處:都需要折疊、自行設計圖案、挖去多余部分,而且都是對稱的。不同之處在于:團花是用方形紙折疊,而花邊是用細長形紙多次折疊,因而效果也就不一樣了。二、學習教材:1.學生自學教材內容2.觀察并思考: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做什么用?曾經在哪里見過?3.補充介紹:早在漢唐時期,民間婦女即有使用金銀箔剪成花鳥貼在頭上作為裝飾的習俗,以后應用更為廣泛,如春節窗花、元宵燈花、生肖紀歲、婚俗喜花、喪俗祭紙、服飾紋樣、宅居裝飾及其他民俗喜事等。在形象處理上,多用寓意象征性手法來表現富足、吉祥、長壽等內容。如:用鯉魚、荷花表現“連年有余”;用仙鶴、青松、鹿表現長壽;喜鵲傳喜訊,燕子迎春天,風凰表現吉慶祥瑞等。中國民間剪紙以強烈的夸張變形,大膽的構圖和豐富的圖案著稱于世,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成為出口工藝品之一。現代剪紙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在書籍裝幀、賀卡設計、裝飾藝術等方面都有應用。三、學習制作方法:1.播放視頻,觀察制作方法。2.講解重點:剪團花、花邊,設計圖案。(1)剪團花,彩紙的對折方法。讓學生仔細觀察圖案,小組討論。(學生會發現可以橫豎對折,也可以斜折。)每個學生可多準備幾張彩紙,折疊好后,先設計外框(如果沿彩紙的邊畫一弧線,外框呈圓形:畫一條直線,就呈多邊形),然后在外框內設計圖案。(2)剪花邊,也是先折疊,折疊的方法是一左一右多次折疊,每折一次都要注意平整、對齊,否則圖案就不對稱了。(3)設計圖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醒學生畫圖時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線條要富有變化,設計的圖案才精美。(4)圖案設計好之后,就是剪貼團花和花邊了。剪時,手要捏緊,否則圖案不容易完全對稱,并且必須注意,不要剪斷周邊連接處。一般按從上到下、從大到小的順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間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間輕輕穿一個小孔,然后插進剪刀尖沿圖案輪廓剪。確實難剪的部分也可以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輕輕地按順序展開,平整地粘貼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四、根據講解和操作示范,學生4人小組開始制作。教師巡視。五、交流展示:1.交流制作感受:哪一部分你們組完成得最好?哪一部分最難?你們是如何克服的?2.展示交流小組作品。六、欣賞彩色剪紙圖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紙的方法,鼓勵創作出更美觀有實用價值的剪紙作品。拉花彩練教學目標:1.認識并學會制作拉花時是融折、剪、拉等幾種技法為一體的。2.學會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驟。3.發揮想象力,制作出漂亮的拉花。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出示蠟光紙)一張紙,不僅能寫字、作畫,還可以做成剪紙作品,彩紙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種(出示彩紙拉花作品)。在節日到來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用它來裝點教室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制作彩紙拉花。二、討論制作拉花步驟1.究竟怎樣做拉花呢?(出示團花和拉花的單張)制作團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處?(小組討論。結論:先折疊,再設計圖案,最后剪貼)2.那么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呢?(小組討論。結論:拉花是好多張粘貼連接起來的)3.總結拉花制作過程:折疊——設計圖案——剪——粘貼連接——串線。三、實踐操作1.折疊。剪團花時我們學過折疊,下面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折紙。(可以用十字格折疊,也可以用米字格折疊)2.設計紋樣。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紋樣呢?大膽想象,怎樣美觀就怎樣設計。(學生設計,暫時不用)3.教師巡視,找出設計中的典型問題,讓學生分析可能帶來的后果。4.有什么辦法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呢?(中心點留得適當,花紋可以用筆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處用筆做記號)5.修改紋樣,動手剪一個拉花單位。小組里比一比,看誰的拉花展開后最漂亮?6.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一組拉花。7.展示:各小組把制作好的拉花掛起來。采取自評和互評的方法,比一比,哪個小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貼得最整齊。四、總結今天,我們教室真漂亮!我們用靈巧的雙手、辛勤的勞動裝扮了我們自己的教室。課后,有興趣,我們再試試,一定越做越好。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