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上冊分層同步練習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2.1大洲和大洋2.1.2海洋對人類的影響一、單選題1.“換個角度看世界”,讀豎版世界地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所在的大洋是北冰洋B.B所在的大洲面積居各大洲第三位C.C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D.D大洋的輪廓略呈S形2.下邊為豎版世界地圖的一部分。下列相關描述中,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東半球,在世界最大的海洋上B.乙地的生產生活景觀垂直變化顯著C.丙所在大洲和亞洲都以黃色人種為主D.甲、乙、丙三地都有相似的溫帶景觀3.地球上海洋和陸地的比例是( )A.各占1/2 B.陸地占2/3C.海洋占2/5 D.三分陸地、七分海洋4.讀大洲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赤道、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都穿過的是C洲②B、C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③D大洲的氣候特點是酷熱、干燥④A大洲以黑色人種為主A.① B.② C.③ D.④5.2009年開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流行。這種流感最早爆發于墨西哥。該國所在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南極洲6.陸地主要集中在( )A.北半球與西半球 B.北半球與東半球C.南半球與西半球 D.南半球與東半球7.除南極洲外,其他大洲的位置都具有南北兩兩對稱分布的特點。與歐洲對稱分布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亞洲 C.非洲 D.南美洲8.在四大洋中,面積最小、平均水深最淺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9.下列有關七大洲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 )A.歐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個洲B.亞洲中部低、四周高,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C.非洲被稱為“高原大陸”,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個洲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地形都是東部高山、西部高原、中部平原10.讀圖,下列敘述能粗略說明全球海陸所占比例的是( )A.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B.三分海洋,七分陸地C.四分海洋,六分陸地 D.四分陸地,六分海洋11.豎版世界地圖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讓人們用一種全新的角度認識世界。下列對圖中內容判斷正確的是( )A.甲是非洲,有著“黑人的故鄉”之稱B.乙大洲分布著世界最大的熱帶草原C.丙大洲的地勢特征是“四周高中間低”D.丁大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太平洋12.俄羅斯西、北、東三面臨海,其中西部瀕臨(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13.下列石油運輸線路中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是( )A.波斯灣——好望角——西歐B.波斯灣——地中海——西歐C.波斯灣——印度洋——澳大利亞D.波斯灣——南海——日本14.讀圖《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某大洲地形剖面圖(1)甲水域是(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2)下列描述與該大洲實際相符的是( )A.黑色種人主要集中在該大州B.佛教主要分布在該大洲C.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D.陸地面積最小的洲蘇伊士運河是世界航運最繁忙的航線之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100多年前,馬克思就稱其為“東方偉大的航道”。下圖示意世界海運部分航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蘇伊士運河是兩大洲的分界線。兩大洲是( )A.歐洲、非洲 B.亞洲、非洲C.歐洲、亞洲 D.亞洲、北美洲16.蘇伊士運河聯結的兩大洋是( )A.大西洋、北冰洋 B.北冰洋、太平洋C.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17.蘇伊士運河開通前,從亞洲到歐洲的最短航線需繞行( )A.德雷克海峽 B.白令海峽 C.巴拿馬運河 D.非洲好望角18.讀下列大洲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1)我們生活在圖中哪一大洲( )A.①洲 B.②洲 C.③洲 D.④洲(2)圖中大洲按面積由小到大依次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19.最大的洲和最小的洋分別是( )A.非洲、印度洋 B.大洋洲、太平洋C.亞洲、北冰洋 D.歐洲、大西洋20.地球上的陸地主要分布在 ( )A.東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C.北半球、東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二、材料分析題21.讀圖,回答問題(1)面積最大的洲: (填字母),面積最小的洲: (填字母)。面積最大的洋: (填數字),面積最小的洋: (填數字)。(2)結合課本知識回答: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在哪一個洲? ( 填字母),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在哪一個洲? (填字母),尼羅河是在哪一個洲? (填字母)。(3)結合課本知識回答:G和B的分界線: , A和E的分界線: , 溝通④和⑤的海峽是: 22.2018年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小李作為《錢江晚報》的記者對此次新聞進行了追蹤報道。閱讀南美洲示意圖,完成問題。(1)為了更好地完成報道任務,小李了解到南美洲的基本概況:南美洲西臨 (海域名稱),東臨大西洋;西部有“南美洲屋脊”之稱的A 山脈。北部的B 平原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就半球位置看,峰會主辦地布宜諾斯艾利斯位于 (南半球/北半球)和 (東半球/西半球)。(2)下列關于巴西利亞城市風貌的捕述,正確的有( )①規范完整 ②建筑獨特 ③古色古香 ④環境優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結合所學知識,簡述A附近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進行農業生產的。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業者的智慧和汗水材料一:材料二:新航路開辟以后,大批移民來到美洲。他們在共同開發北美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勇于創新.富于進取和個人奮斗精神的新的民族——美利堅民族,18世紀,在反抗殖民統治的槍炮聲中,美利堅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此后,美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強國。材料三: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來自五湖四海的創業者在這塊熱土上落地生根,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世界驚嘆的奇跡。有人說,沒有鄧小平,就沒有深圳,沒有拓荒牛的精神,就沒有特區的輝煌,在新的時代,只有繼續發揚敢闖敢創的精神,才有深圳更加輝煌的明天!(1)讀圖,A、 B、 (2)“反抗殖民統治的槍炮聲”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隨后創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3)深圳經濟特區設立于哪一年?其設立得益于國家的什么政策?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分析】由圖可知,圖中A是位于非洲東部的印度洋;B所在的是非洲,該大洲面積居各大洲第二位,僅次于亞洲;C大洲是亞洲,是平均海拔第二位的大洲,最高的是南極洲;D大洋是大西洋,輪廓呈“S”形,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積的近20%,大西洋呈“S”型,以赤道為界被劃分成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大西洋南北距離甚遠,故氣候多樣,自北部格陵蘭島的極地氣候,直至西非、巴西沿岸的熱帶沙漠或雨林氣候,大西洋都囊括其中。而在歐洲、美國、加拿大以及巴西和幾內亞灣以南的海域則常年出現大風浪。2.【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東半球,位于印度洋,但不是在世界最大的海洋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乙地在南美的安第斯山脈,該地的生產生活景觀垂直變化顯著;丙所在大洲是非洲,以黑色人種為主,和亞洲的黃色人種不是一類;甲、乙、丙三地都有相似的溫帶景觀,說法錯誤;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巴西、印度南部。3.【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上海洋的面積占71%,陸地的面積占29%。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任何面積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北半球和東半球的陸地面積相對更多些。三分陸七分海,陸地占三成,海洋占七成。4.【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A是非洲,B是北美洲,C是南美洲,D是大洋洲。赤道和南回歸線穿過南美洲,故①錯誤;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故②錯誤; 大洋洲大洋洲大部分地區處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除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外,其余地區均屬海洋性氣候 ,故③錯誤;④說法正確。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大洲的有關知識,屬于容易題。5.【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流感最早發生的國家是墨西哥。該國從行政區劃看,屬于北美洲。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北美洲總面積2422.8萬Km2(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其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東北面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地理位置優越。6.【答案】B【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由海洋與陸地組成,有“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的說法,任何面積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陸地主要集中在東半球和北半球。故答案為:B。【點評】地球表面是由陸地和海洋構成的,陸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東半球。我們把面積廣大而完整的陸地稱作大陸,地球表面共分為六塊大陸,即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大洋洲大陸。7.【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除南極洲外,其他大洲的位置都具有南北兩兩對稱分布的特點。其中,歐洲與非洲對稱分布,亞洲和大洋洲對稱分布,北美洲和南美洲對稱分布。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8.【答案】D【解析】【分析】人們把大洋劃分為四大部分,分別命名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太平洋跨南北半球,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島嶼也最多;大西洋也跨南北半球,形狀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北冰洋大致以北極為中心,介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大陸北岸之間,被海冰廣泛覆蓋,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淺的大洋。故答案為:D【點評】世界上的海洋和陸地面積比為7:3,大陸主要集中在東半球和北半球,無論怎樣平均劃分兩個半球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序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其中亞洲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多和緯度最高的大洲。四大洋按面積大小排序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積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多和緯度最高的大洋。9.【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個洲;亞洲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非洲被稱為“高原大陸”,但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個洲是南極洲; 北美洲的地形分為三部分,西部是山系,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間高,四周低;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列: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山地;南美洲地形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平原相間分布;南極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洋洲地形分為三列: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10.【答案】A【解析】【分析】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任何面積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北半球和東半球的陸地面積相對更多些。三分陸七分海,陸地占三成,海洋占七成。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認真觀察圖示,從圖上獲取有用的信息。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是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1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圖中大洲和大洋的輪廓和位置可以看出,甲是南美洲,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乙大洲是非洲,分布著世界最大的熱帶草原,正確;丙大洲是亞洲,其地勢特征是“四周低中間高”;丁大洋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故答案為:B。【點評】世界陸地共分成七個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洲主要在北半球和東半球,是面積最大的大洲;歐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東半球;大洋洲主要在東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積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極洲位于東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經度最廣、緯度最高的大洲。12.【答案】B【解析】【分析】俄羅斯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起波羅的海,屬于大西洋水域.故選:B.【點評】俄羅斯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起波羅的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兩個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13.【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重要地理事物的相關內容。目前原油運輸的基本流向,出口地主要是中東、西北非、中亞,進口地主要是北美、西歐、東亞之間有4條主要運輸航線。A.航線經過印度洋和大西洋,不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故A項錯誤;B.航線經過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不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故B項錯誤;C.航線經過印度洋可以直接到達澳大利亞西海岸。故C項錯誤;D.航線經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到達日本。故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需要學生對于馬六甲海峽的重要地理位置有一定的記憶,可用排除法作答。14.【答案】(1)D(2)C【解析】【分析】 (1)據圖 《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圖》 分析,屬于南美洲,甲水域是太平洋,乙水域是大西洋。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該大洲是南美洲,人種比較復雜的一個大洲,黑色人種主要集中在非洲;佛教主要分布在亞洲,南美洲主要信仰天主教;南美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在巴西的亞馬孫平原上;陸地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最大是亞洲。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南部和南極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南美洲是陸地面積第四大的大洲,南美洲大陸地形可分為東西兩個縱帶:狹長的安第斯山脈幾乎縱貫整個南美洲西部,南美洲東部呈平原高原相間分布。【答案】15.B16.D17.D【解析】【點評】 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東南與大洋洲隔海相望。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接歐洲,西南鄰非洲,東北隔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15.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該運河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故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16.蘇伊士運河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紅海通過曼德海峽與印度洋相連,地中海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連,因此蘇伊士運河聯結的兩大洋是印度洋和大西洋,故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17.蘇伊士運河聯結的兩大洋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二者大致以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為分界點,也就是以東經20°E經線為界,以西為大西洋、以東為印度洋,因此蘇伊士運河開通前,從亞洲到歐洲的最短航線需繞行非洲好望角,D正確;德雷克海峽位于南美洲南端,A錯誤;白令海峽位于北冰洋與太平洋之間,B錯誤;巴拿馬運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線,位于是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C錯誤。故答案為:D。18.【答案】(1)D(2)C【解析】【分析】⑴讀圖可知,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歐洲;④是亞洲,我們生活在亞洲。⑵圖中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依次為④是亞洲、②是非洲、①是北美洲、③是歐洲。故答案為:(1)D;(2)C;【點評】世界上的海洋和陸地面積比為7:3,大陸主要集中在東半球和北半球,無論怎樣平均劃分兩個半球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序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其中亞洲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多和緯度最高的大洲。四大洋按面積大小排序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積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多和緯度最高的大洋。19.【答案】C【解析】【分析】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亞洲;世界上最小的洋是北冰洋。故答案為:C。【點評】地球表面是由陸地和海洋構成的,陸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東半球。世界大洋水體相互連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積由大到小依次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世界陸地共分成七個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20.【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大洲和大洋的相關知識。北半球陸地約占39%,南半球陸地約占19%,從南北半球看主要在北半球;東半球陸地約占38%,西半球陸地約占20% ,從東西半球看主要在東半球。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才。【點評】理解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分布。21.【答案】(1)A;C;⑤;④(2)A;B;E(3)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白令海峽【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亞洲,B是南美洲,C是大洋洲,D是歐洲,E是非洲,F是南極洲,G是北美洲。其中,面積最大的洲是亞洲,對應字母是A,面積最小的洲是大洋洲,對應字母C,面積最大的洋是太平洋,對應數字⑤ ,面積最小的洋是北冰洋,對應數字 ④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位于亞洲,字母是A,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在南美洲,對應字母B,尼羅河位于非洲,對應字母是E。(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G和B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A和E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溝通④和⑤的海峽是白令海峽。故答案為:(1)A;C;⑤;④(2)A;B;E(3)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白令海峽【點評】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蘇伊士運河是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是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線是德雷克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22.【答案】(1)太平洋;安第斯;亞馬孫;南半球;西半球(2)B(3)在海拔較低處,人們開辟梯田、種植王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在山區的高海拔處,形成了廣闊的干寒草原地帶,居民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羊駝和駱馬的奶、肉與皮革為人們提供了衣食來源。【解析】【分析】(1)、為了更好地完成報道任務,小李了解到南美洲的基本概況:南美洲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西部有“南美洲屋脊”之稱的A是安第斯山脈。北部的B亞馬孫平原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就半球位置看,峰會主辦地布宜諾斯艾利斯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2)、下列關于巴西利亞城市風貌的描述:①規范完整, ②建筑獨特, ④環境優美,①②④,正確。③古色古香,錯誤,建都歷史較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結合所學知識,安第斯山脈的印第安人在海拔較低處,人們開辟梯田、種植王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在山區的高海拔處,形成了廣闊的干寒草原地帶,居民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羊駝和駱馬的奶、肉與皮革為人們提供了衣食來源。【點評】印第安人充分掌握了安第斯山區自然環境的變化規律,趨利避害,使自然環境有利于人類生存,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羊駝和駱馬的奶、肉和皮革以及山谷和山坡處的農作物為人們提供了衣食來源;羊駝毛出口是秘魯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駱馬體型小且耐饑耐渴,是當地居民的主要運輸工具。23.【答案】(1)南海;馬六甲海峽(2)美國獨立戰爭(答來克星頓的槍聲不得分);三權分立的共和政體。(3)1980年;改革開放政策(或對外開放政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單位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南海,B為馬六甲海峽。(2)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在反抗殖民統治的槍炮聲中,美利堅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即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后,美國頒布了《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共和政體。(3)本題考查的是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悵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在這種情形下,1979年4月鄧小平提出試辦經濟特區的思想。8月,國務院公開宣布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重要地理單位分布的識記,對美國獨立戰爭和我國改革開放的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