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1:人口與人種一、單選題1.到目前為止,無常住人口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南極洲 C.非洲 D.歐洲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又有一定的規律,讀圖1、圖2,根據人口分布在不同緯度地區的情況推斷,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是( )A.北半球高緯度地區 B.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C.南半球高緯度地區 D.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3.下列屬于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區的是( )A.熱帶雨林區 B.沙漠地區 C.亞洲東部 D.高寒地區4.關于世界人口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稠密地區都分布在發展中國家B.面積較大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區C.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洲是南美洲D.荒漠、極地、高山高原地區人口稀少5.下列兩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圖表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① 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 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③ 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區 ④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是( )A.中國印度 B.中國日本C.中國巴西 D.中國印度尼西亞7.有關人口密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米內居民的人數B.凡是沿海地區都是人口稠密地區C.凡是降水多、氣溫高的地區都是人口稠密地區D.世界上高寒地帶、干熱地帶和濕熱地帶,人口都很稀少8.下列地區人口分布較為稠密的是( )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區 B.俄羅斯的高緯度地區C.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地區 D.歐洲西部的平原地區9.讀圖,世界人口緯度分布規律正確的是( )A.南半球多,北半球少 B.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多C.北半球中低緯地區最多 D.南半球隨緯度增高而增多10.某國家某年初共有人口500萬人,該年內出生并成活嬰兒4.85萬人(出生率0.97‰),死亡人口5.2萬人(死亡率1.04‰)。據此完可知,該國某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A.20.1‰ B.﹣0.7‰ C.0.7‰ D.9.7‰11.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中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①都位于發達國家 ②多數是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帶③主要是高海拔地區 ④主要是氣候較溫暖濕潤的地區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2.被稱為“世界人種大熔爐”的大洲是( )A.歐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13.在觀看世界體育節目時,經常可以看見黑人體育明星,如NBA“小飛俠”科比、“網壇姊妹花”大、小威廉姆斯等.他們都是美國人,但他們的祖先來自( )A.南美洲 B.大洋洲C.歐洲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4.下列關于世界人種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世界上所有人種都沒有優劣之分B.不同的人種共同創造了人類文明C.人類生存環境的不同是人種形成的原因之一D.體質特征的不同可以反映出人種的優劣程度15.南美洲的原有居民是( )A.印第安人 B.黑種人 C.混血人種 D.白種人16.下列地區,以黃種人為主的是( )A.歐洲及美洲的大部分 B.大洋洲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亞洲東部二、綜合題17.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1)在圖中找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亞洲東部和②亞洲 部、①是 洲 部、美洲東部(2)從緯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 (高、中、低)緯度地區;從海陸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分布在 地區;從地形條件分析,主要分布在 和盆地地區。可見人口分布狀況通常與地理環境有密切聯系。(3)圖中,人口稀少的地區分別是:⑤是氣候過于 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⑥是氣候非常 的撒哈拉沙漠地區;⑦是空氣虛薄的 高原地區;⑧是氣候嚴寒的 (高、中、低)緯度地區。18.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B、 、 (填字母)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它們的共同特點是:①處于 緯度地區,氣候溫和;②海陸位置方面多為 地帶;③地形方面 .(2)其余字母代表的地區則人口稀少,其中E處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3)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 的特點.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四大人口稀疏地帶: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南極洲的氣候是及其寒冷的,不適宜人類的居住,目前只有一些科考人員。由此得知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的屬于基礎性的知識點,多結合教材熟練記憶。2.【答案】B【解析】【分析】由圖可知世界上大多數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區和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點評】本題組考查世界人口分布與海拔高低和緯度地區的關系。3.【答案】C【解析】【分析】世界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區,比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主要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在這些地方,自然界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較為優越的發展環境,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發達的社會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都不適宜于大量人口長期居住。根據題意。故選:C。【點評】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人口更為集中。4.【答案】D【解析】【分析】人口稠密地區都分布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近海平原地區,面積較大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區,世界最大的平原為亞馬孫平原,但由于地處熱帶雨林氣候,人口稀少,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洲是非洲,荒漠、極地、高山高原地區人口稀少。【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去死亡率;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總人口÷總面積(人/km2);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速度越來越快。世界各大洲中非洲人口增長最快的大洲,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最慢。發展中國家快,發達國家慢。人口稠密地區都分布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近海平原地區,原因是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早;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等;人口稀疏區: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區、地勢高峻的高原和山區。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口過多對環境、經濟和社會都會產生巨大影響。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饑餓貧困。人口增長緩慢或出現負增長帶來的問題:國防兵源不足,勞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負擔加重等。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辦法:人類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人口由鄉村向城市流動的原因有:就業機會較多,教育條件好,生活條件好,發展機會多等等。人口城市化過快帶來的問題:交通、住房、環境等等。5.【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左邊的圖看,從海拔高度看,世界人口大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平原地區,占了60%。從緯度來看,世界人口大多分布在南北緯40度之間,屬于中低緯度。因此,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度,海拔在200米的平原地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世界人口按緯度、高度分布也存在明顯差異: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帶是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區,世界上有近80%的人口分布在北緯20°~60°之間,南半球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1%多。6.【答案】A【解析】【分析】從人口來看,有的國家人口眾多,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其次為印度、美國等;故選A。【點評】考查世界主要國家的人口狀況,要理解記憶。7.【答案】D【解析】【分析】A、人口密度是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故錯誤;B、并不是所有的沿海地區都是人口稠密地區,如北冰洋沿岸地帶,故錯誤;C、熱帶雨林地區降水多,但人口并不稠密,故錯誤;D、世界上高寒地帶、干熱地帶和濕熱地帶,不利于發展農業,所以人口都很稀少,故正確;故選:D。8.【答案】D【解析】【分析】世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四選項中,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區氣候干旱,俄羅斯的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區氣候濕熱,自然條件惡劣,都是人口稀少的地區;歐洲西部的平原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和南北美洲東部的人口最為稠密;而寒冷的極地、未開發的熱帶雨林地區,干旱的沙漠地區和空氣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9.【答案】C【解析】【分析】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區,比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在這些地方,自然界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較為優越的發展環境,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發達的社會文明。讀圖可得到的信息是,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該地區氣候比較溫暖濕潤,適合人口居住。人口分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極地區多于南極地區;南半球隨緯度增高而減少。故答案為:C【點評】當前世界上共有70幾億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較多的四個地方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西歐和北美洲的東部,這些地方自然經濟條件都較為優越。人口分布較少的四個地方為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緯度較高終年寒冷的高度緯度地區。10.【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已知出生率0.97‰,死亡率1.04‰,故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7‰-1.04‰=﹣0.7‰;結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人口自然增長率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的總人口之比。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當全年出生人數超過死亡人數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值,當全年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時,則為負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長水平取決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兩者之間的相對水平。11.【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中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是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帶、氣候較溫暖濕潤的地區。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人口分布特征的識記。12.【答案】C【解析】【分析】南美洲總人口只有3億多,卻是世界上種族成分非常復雜的大洲,號稱“世界人種大熔爐”,由于不同的人種間長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的混血種人.故選:C.【點評】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體質上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人種是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征所劃分的人群,這些特征包括膚色、眼色、毛發、頭型、臉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為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除了上述三大人種以外,因人種間的通婚,還形成了混血人種.南美洲總人口只有3億多,卻是世界上種族成分非常復雜的大洲,號稱“世界人種大熔爐”,由于不同的人種間長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的混血種人.13.【答案】D【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稱為黑人的故鄉.故選:D.【點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稱為黑人的故鄉,“飛人”喬丹、“拳王”泰森的祖先就在這個地區.14.【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體質特征可以反映不同的人種,但人種沒有優劣之分。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們根據膚色,體毛,頭發等體征將人種劃分為三大類,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大洋洲、北美洲、南亞、南美洲東南部;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紐特人也是黃種人;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15.【答案】A【解析】【分析】南美洲的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屬于黃色人種.故選:A.【點評】劃分人種的主要依據是膚色、眼色、毛發、頭型、臉型等體質特征.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屬于黃種人.16.【答案】D【解析】【分析】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屬于黃種人.故選:D.【點評】世界上的三大人種及分布:白色人種、黃色人種和黑色人種;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于黃種人;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和亞洲西部和南部;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17.【答案】(1)南;歐;西(2)中低;臨海;平原(3)濕熱;干旱;青藏;高【解析】【分析】 (1)在圖中找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亞洲東部和②亞洲南部、①是歐洲西部、美洲東部;(2)從緯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從海陸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分布在臨海地區;從地形條件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和盆地地區。可見人口分布狀況通常與地理環境有密切聯系;(3)圖中,人口稀少的地區分別是:⑤是氣候過于濕熱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⑥是氣候非常干旱的撒哈拉沙漠地區;⑦是空氣虛薄的青藏高原地區;⑧是氣候嚴寒的高緯度地區。【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人口密度大小及計算、大洲大洋、除南極洲外各大洲的自然增長率、人口數量等知識。18.【答案】(1)D;H;中低緯;沿海;以平原為主(2)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不適于人類居住(3)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不適于人類居住【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1)圖中A、B、D、H 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它們的共同特點是:①處于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②海陸位置方面多為沿海地帶;③地形方面以平原為主;(2)其余字母代表的地區則人口稀少,其中E處撒哈拉沙漠人口稀少的原因是: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不適于人類居住;(3)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分布不均的特點.故答案為:(1)D;H;中低緯;沿海;以平原為主;(2)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不適于人類居住;(3)分布不均.【點評】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人口更為集中.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區,比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在這些地方,自然界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較為優越的發展環境,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發達的社會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都不適宜于大量人口長期居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