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地形圖的判讀Interpretation of topographic map辛辛苦苦爬上深圳最高峰(大梧桐山),想發個票圈炫耀一下海拔高度,卻發現海拔數值沒了一大截 ,你能利用此地形圖告訴我嗎?一.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過程以圓錐體為例一.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過程以三維山體為例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垂直投影到一個標準面上,并按比例縮小畫在圖紙上,就得到等高線地形圖。100m150m200m250m一.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過程二.等高線的特征1.每條等高線上的數值代表 。2.每條等高線上有 個數值 。3.相鄰兩條等高線差值。4.等高線密集,坡度 ;等高線稀疏,坡度 。海拔高度1相等陡峭和緩②同線等高③同圖等距①為閉合曲線④密陡疏緩三.等高線表示的五種部位自然景觀示意圖三.等高線表示的五種部位300200100山頂示意圖等高線地形圖的曲線,(“開張或閉合”),中間數值 ,周圍數值 。(填“高或低”)閉合高低△為山頂三.等高線表示的五種部位C300200100彎曲處為山脊(C為山脊)山脊示意圖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向數值 處突起低三.等高線表示的五種部位400300200100D山谷彎曲處為山谷,D為山谷等高線向數值 處突起高三.等高線表示的五種部位400300200100A鞍部兩個 中間的部位(A為鞍部)山頂三.等高線表示的五種部位300200100B陡崖等高線 處(B為陡崖)。重合三.等高線表示的五種部位山頂山頂三.等高線表示的五種部位ACA山脊山谷C- 02 -分層設色地形圖Layered colored topographic map這是等高線地形圖,但是閱讀起來有點復雜有沒有什么辦法,讓它更加清晰明了?有的,就是上色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著上不同的顏色(海洋則著上深淺不同的藍色),可以形象直觀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陸高與海深(米)02001000200030005000洼地7000500030002000200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一般用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平原橙色表示山地和高原分層設色地形圖閱讀方法- 03 -地形剖面圖Topographic profileBA300米200米100米0-100米-200米300米200米100米0-100米-200米盆 地山 地高原平原丘陵地形類型三.等高線表示的五種部位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四周高,中間低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緩和找到下圖中的不同山體類型12345A山頂2山脊3山谷4陡崖5鞍部海拔一般在200米下,寬廣平坦海拔一般在200米下,寬廣平坦1.懷化市的最高峰蘇寶頂海拔1 934米,它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 844米)的相對高度是( )A.7 210米 B.6 910米 C.7 010米 D.10 778米2.下列有關等高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的海拔都相同B.等高線往高處凸出的是山脊C.陡坡的等高線稀疏D.等高線往低處凸出的是山谷3.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盆地的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4.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顏色的地區表示的地形類型一般是( )5.下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圖中山峰a的海拔高度可能為( )A.130米B.150米C.180米D.210米6.關于五種地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緩,溝谷較淺B.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形起伏小C.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D.盆地四周多被高山或高原環繞,中部相對低平7.能更直觀地看出某一地面高低起伏狀況的地形圖是( )A.等高線地形圖B.分層設色地形圖C.地形剖面圖D.地形素描圖讀下圖(單位:m),回答8、9題。8.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組織登山活動,目標是圖中某地區的山峰,計劃分四個小組沿圖中的①②③④虛線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沿坡度較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線應是( )A.① B.② C.③ D.④9.圖中的①②③④四條登山路線中,坡度最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讀等高線地形圖,其中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地方是(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①②③處都有可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2 地形圖的判讀(課件)-【教學幫】2022-2023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同步課件與學案(湘教版).pptx 課前自習《等高線地形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